资源描述
恒杰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物理导学稿
高一年级 班 姓名 日期2010-9-18 编号102
课题: 时间和位移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
一、学习目标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
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差别 4.能在一维数轴和二维平面正确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提升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内容、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模块一:认真阅读课本P12页内容,并完成以下填空
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两个概念,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联系:它们都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一个确定的点表示____;两个点之间的______为时间间隔。
区别是:在时间轴上用____表示时刻;用____表示时间间隔。
模块二:认真阅读课本P13页内容,并完成以下框框:
路程
位移
定义
物体实际运动____的长度。
从____到____的一条有向线段。
方向
没有方向,为______ .
方向由_____指向_____,为矢量。
当物体做怎样的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模块三:认真阅读课本P13内容,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 矢量和标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2.在时间坐标轴上,分别用什么来表示位置和位移(提示:对比时间和时间间隔)
(15min)组长评定等级:
A、 对学: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5min)
B、 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组长主持对这些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组解决组内疑难。(5min)
C、 预习所有议题后抽签预演: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组长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小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10min)
议题1:
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那些正确,那些错误,并说明理由。
t0 t1 t2 t3 t4 tn-1 tn
0 1 2 3 4 …. …. n-1 n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出,也可称为第2秒内;
B. t2——t3表示的是第3秒内;
C. 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秒或第2秒;
D. tn-1——tn-1表示时刻,称为第(n-1秒内)。
议题2: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是10cm的圆周运动,从A点出发顺时针运动到达B点,那么质点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各是多少?
A
B O
议题3:课本P13思考与讨论
议题4:根据课本提供的图1.2-5,用代数式表示物体从A运动到位置B的位置变化,再用代数式表示物体从B到A的位置变化,并说明结果中“—”号表示的物理含义。
三、当堂反馈:(10min)
同步作业本节内容:第4题、第6题、第9题
总结归纳环节(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规律总结)
四、日日清
1.关于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B.第2秒内和前2秒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
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
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0C比50C温度低。
3.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又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经前进了200米。在整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要求画图解说)
4.一个实心木块,长、宽、高分别是a,b,c,如图所示有一个小虫子A点爬行到B点,求:
①它爬行的最短路程;
②在A爬行到B的过程中,小虫的位移为多大?
B
c
A a b
四、【培辅课】(附培辅名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题库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