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科如何发展-共3页.docx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83916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科如何发展-共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科如何发展-共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科如何发展-共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医科如何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医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在社会医疗市场异常激烈竞争的考验下,求得自我生存和发展,是综合性医院中医科都必须正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发扬中医特色,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推动示范中医科的发展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专科专病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医疗市场的竞争是人才、技术、设备、诊疗特色和优质服务的竞争,但是中医药基础水平低,底子薄,在规模、设备、人才等方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与西医内外科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发

2、展现代医学和我国的传统医药”、“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也是中医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进入 WTO后,中医药事业必须抓住机遇以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综合性医院中医科要发展必须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一个企业需要品牌,同样一个医院也需要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专科专病优势是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品牌优势。发挥专科专病特色浓、治疗手段多样化、临床疗效好而吸引大量病人,不但可以提高医院的中医科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的专科建设可使专科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从而加强医院的竞争能力;通过专科建设,由点到面,可以促进中医药学的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通

3、过学科建设构架中医药学体系,从而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我们中医科 2004年完成门诊量 125,140人次,经济收入 2170万元,在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中做到这个成绩已经难能可贵了。二、专科专病建设要发扬中医特色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社会需要中医,主要是希望通过中医中药解决疾苦。因此中医药要有市场,要受到群众的欢迎,主要靠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发展和专科专病建设的基点放在中医特色上。中医药学的特色在何处?首先是中医的诊疗特色。中医药源远流长,它对人体生命的起源、疾病的发生及疾病的诊治方法,都有独到之

4、处,尤其是经过数千年验证的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药治疗技术的精髓,是治病的法宝,必须保持和发扬。在发扬中医优势方面,应重视充分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除了内服中药外,还可以运用穴位经络治疗方法及薰、洗、敷、蒸等技术。在专科专病建设中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医的诊疗特色,没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就不可能有中医专科。我院伤科除继承了中医科伤科传统治疗外,还综合了陆氏银质针疗伤的经验,并配合了推拿手法,使伤科疾病的治疗做到“短高快”,受到了病人的热烈欢迎。三、专科专病建设总体思路和方法 1.选准突破方向,发挥中医优势中医药学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老年病、亚

5、健康状态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有了更大的服务空间,尤其是对许多功能性疾病的防治,中医药大有作为。即使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疑难病如病毒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伤科等在某些疾病的诊治疗效方面毫不亚于现代医学。因此选择发病率高、中医疗效好、价格低廉、易于被病家接受的某一疾病作为的主攻方向,从而发挥中医药优势,是专病专科建设的突破口。选好突破口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一定要适应社会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存的价值。如中医儿科在治疗儿童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院中医儿科一直是我院的拳头科室,如倪菊秀副主任医师开展的小儿反复呼吸道

6、感染、小儿疳证及冬病夏治等综合治疗,今年 68月内门诊量近万人次,治疗费近 20万元,不但有创收,而且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真正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2.确立带头人,实现团体作战俗话说“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表明学科带头人的确立非常重要。要选择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一个专科的建设,仅靠一个学术带头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团结的集体。专科组成人员总体素质要求是中医基础理论扎实、辨证论治方法运用自如,有与此相关的文史知识,并且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电脑能力等。在学科带头人率领下,认真分析本科特点,选好某

7、一专题,充分运用上述知识,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及现代文献,了解古今中外对本专科的研究进展,挖掘和总结中医药的治疗优势,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本专科的协定处方或治疗规范。在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需要团体作战精神,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才能认真做好中医药文献整理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提炼历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精华,形成理论,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最终为专科建设服务。如我院中医伤科在继承和发展陆氏伤科的基础上,组织好课题组,广泛查阅资料,选中肩周炎这个常见病多发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为内虚外侵,采用银质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该病,已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技术整理项目。3.提高业务质量,发扬创新精神专科专

8、病的建设,业务质量是其根本。这就要求专科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吸取千年来积累起来的中医药文献中所记载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并不断发展发创新。继承是为了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新。当前青年中医“西化”严重,对中医的信心不足,的确令人担忧。其实在祖国医学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中,不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只不过我们没有挖掘出来而已。 中医药的发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内容很广,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理论的更新,可以是诊法的创新,也可以是治疗的出新等。中医药创新的突破口最好要从中医药的优势和长处着手,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尝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业务质量,才能推动专科专病建设,才能促

9、进中医药的发展。如中医外科的业务,以前以痈、疽、疔、疥等病为主,如今因为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主要任务就转而以治疗发病率高、中医治疗效果好的肛肠病、甲状腺病、乳腺病等为主,这种观念的转变也是创新的一个方面。4.培养人才梯队,确保可持续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最应避免的问题是过多依赖老中医,过多依赖学科带头人,而忽视学科总体实力的提高和学科人才梯队的建设,如果学科带头人退休、调离等,该学科的医疗技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因此专科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大力培养人才,从而使中医药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从 1999年开始,在数年内引进博士、硕士、本科

10、生近 20名,他们必然成为 5年后中医科的中坚力量。但是对他们还有个继续教育的问题,我们计划为博士、硕士等创造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不断积累临床经验。通过多种途径要使一大批新秀脱颖而出,成为我科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提高专科人才的自身素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良、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善于管理的管理人才队伍,成为专科专病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对于人才培养,我们的经验是:广泛引进高学历医务人员,他们带来了新知识、新思路,在专科建设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加强管理人才培养,为完善和强化中医科的内部管理机制,成立了核心小组,从年轻人中发现管理人才,吸收到核心小组内,建立起一支善于管理的人才梯队。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发现人才,确定培养目标,让其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并定期考核。推荐名医带徒,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加速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把培养对象推荐到确实学有专长的中医老专家、老教授处拜师学艺。培养现代医学知识及技能,定期派员到市级医院进修。中医药学不排斥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现代医学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更深层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认真学习现代知识,中西合璧,取长补短,可以提高专科专病的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吸引更多患者就诊,带动我们中医科综合优势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