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文娟
学科
化学
教龄
14
微课名称
钠的性质习题
视频长度
4分3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化学 年级:高一
知识点描述
熟练掌握钠与水、钠与酸、钠与盐反应的实质和先后顺序
预备知识
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知识、金属活动顺序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钠的活泼性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一、 片头
回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少于1分钟
二、 题目讲解
读题,读选项,逐条讲解、分析
约4分钟
三、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增大学生的知识贮备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自信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文娟
学科
化学
教龄
14
微课名称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视频长度
2分钟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化学 年级:高一
知识点描述
掌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预备知识
溶解度、氨气的性质、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给学生讲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让学生认识溶解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 片头
根据题意直接讲述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四、 正文讲解
1、讲述侯氏制碱法的步骤和原理
2、写出相关方程式
约2分钟
四、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增大学生的知识贮备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自信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文娟
学科
化学
教龄
14
微课名称
铝的性质习题
视频长度
2分50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化学 年级:高一
知识点描述
熟练掌握铝与酸反应、铝与碱反应的实质,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
预备知识
钠与酸、铝与碱反应的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铝的性质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五、 片头
回顾铝的两性
少于1分钟
六、 题目讲解
读题,读选项,逐条讲解、分析
约2分钟
五、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增大学生的知识贮备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自信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文娟
学科
化学
教龄
14
微课名称
铁的氧化物性质相关习题
视频长度
4分12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化学 年级:高一
知识点描述
熟练掌握铁三种的氧化物的性质
预备知识
金属氧化物的通性、氧化还原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铁的三种氧化物的共性和区别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七、 片头
回顾铁的三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及价态特点
约1分钟
八、 题目讲解
读题,读选项,逐条讲解、分析
约3分钟
六、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增大学生的知识贮备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自信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吴文娟
学科
化学
教龄
14
微课名称
离子共存习题
视频长度
2分4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化学 年级:高一
知识点描述
熟练掌握离子共存的条件
预备知识
离子反应的实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共存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九、 片头
回顾离子反应的几种类型
约1分钟
十、 题目讲解
读题,读选项,逐条讲解、分析
约2分钟
七、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增大学生的知识贮备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自信心。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陈雯
学科
生物
教龄
3
微课名称
减数分裂
视频长度
1分13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生物 年级:高二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2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学会分析减I、减I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预备知识
已具备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的知识储备
教学类型
讲授型 (习题讲解)
适用对象
高二、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题目让学生回顾减I、减II时期的特点,并学会分析减I、减I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十一、 片头
我们来看这道题目,该题问的是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是否都含Y染色体。
少于1分钟
十二、 正文讲解
首先,我们分析: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同时含有X和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也即X和Y会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因而,有的次级精母细胞含X,有的次级精母细胞含Y。
少于2分钟
八、 结尾
因此,这道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习题让学生学会联系所学知识,即减I、减II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而学会分析运用,习题讲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知识点考察的实质后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陈雯
学科
生物
教龄
3
微课名称
癌症是否可遗传
视频长度
1分17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生物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描述
补充“癌症是否可遗传”的知识点
预备知识
事先已了解相关的癌症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三
设计思路
介绍癌症是否可遗传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十三、 片头
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目,这道题考察的是癌症是否可以遗传的知识点
少于1分钟
十四、 正文讲解
关于癌症是否可以遗传,要分情况来看,对于有性生殖生物来说,如果癌变是发生在生殖细胞中,那么通过受精作用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是发生在生物个体的体细胞中,一般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少于2分钟
九、 结尾
因此癌症可遗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补充课上不够时间介绍到的知识点,作为知识补充,借助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并学会判断,学生掌握起来印象更为深刻。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陈雯
学科
生物
教龄
3
微课名称
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变化判断细胞时期
视频长度
1分17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生物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描述
学会通过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变化图像判断细胞时期
预备知识
已学习完有丝分裂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三
设计思路
让学生通过识图观察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关系,分析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并学会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十五、 片头
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道题目,该题考察的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的图像判断细胞所处时期
少于1分钟
十六、 正文讲解
首先,从图中可看出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和DNA 的比值是1:2,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判断的是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复制以后的状态,也即含有染色单体。
既然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复制,且含有染色单体,那么所处的时期有哪些呢?(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少于2分钟
十、 结尾
因此,我们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就是A选型
自我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观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比,判断此时染色体的形态,从而推断此时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该类题型的做法,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将该题进行改编以后再让学生练习,做到举一反三。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陈雯
学科
生物
教龄
3
微课名称
根据DNA含量变化判断细胞周期
视频长度
1分52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生物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描述
根据DNA含量变化判断细胞周期,学会解题
预备知识
已学习完有丝分裂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三
设计思路
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DNA含量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学会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十七、 片头
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道题目,在进行选项判断之前我们先来通过图像判断细胞所处的周期。
少于1分钟
十八、 正文讲解
1、 比较图中甲图和丙图细胞数量和DNA 数量,判断甲处于分裂间期,丙处于分裂期,结合乙中DNA的变化判断乙组细胞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B正确
2、 进一步分析: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前中时期染色体虽已复制,但数目没有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3、 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细胞无法进入分裂期,因而会使得更多的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将会导致甲组细胞数目增多,因而D选项错误。
少于2分钟
十一、 结尾
综上所述,错误的选型是D选项!
自我教学反思
讲解该题有2个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识图学会判断细胞所处的周期,进而进行解题。二是在于补充D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阻断DNA复制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从而学会解该类型的题目,做到举一反三。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陈雯
学科
生物
教龄
3
微课名称
识别细胞分裂图像
视频长度
3分26秒
录制时间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生物 年级:高一、高二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1、必修2
知识点描述
识别细胞分裂图像,判断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及染色体组数
预备知识
已学习完必修一、必修二的细胞分裂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二、高三
设计思路
让学生学会结合选项,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进行分析,进而对题目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十九、 片头
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道题目,这道题考察的是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的相关知识。
少于1分钟
二十、 正文讲解
首先,看A选项,结合图像判断a、b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进而对选项进行判断
B选项,提及四分体所处时期,结合图像分析b、c图细胞所处的时期,排除选项
C选项,结合图像判断c、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回顾染色体组数的判断,进行比较,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排除选项,选出正确选项。
3分钟左右
十二、 结尾
因而,通过排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选项!
自我教学反思
该题是一道综合题,考察了学生对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以及染色体组的判断,结合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像进行考察,综合性较强,讲解该题的目的,一来是为了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细胞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的识别和数目判断,二来这里涉及到染色体组数的知识点,虽然未复习到,但是想要通过习题演练让学生掌握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比起单纯的概念讲解,这样的收效更好。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郭海霞
学科
英语
教龄
11
微课名称
英语作文连接词
视频长度
6分2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1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英语 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了解高中英语作文中常见的连接词
预备知识
曾经学过、在课文中见过的连接词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二、高三
设计思路
学生对英语作文连接词有一些接触,但没有形成分类,在写作文时没有有意识的进行使用,作文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缺乏适当的连接。本节微课,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高考作文中常见的连接词,按照用途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总结。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连接词的运用,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偏爱的关联词在作文中进行运用。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二十一、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主要学习英语作文连接词。介绍高考作文改卷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少于30秒
二十二、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英语作文中最常见的连接词。如表并列或递进、表选择、表转折、表因果、表条件的关联词。这些连接词比较基础,要求学生都能掌握。
少于3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介绍英语作文中较高级的连接词。如表对比、解释、顺序、强调和结论的连接词。
少于3分钟
十三、 结尾
简单总结本节微课所学内容。
少于30秒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具有通用性,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皆可使用。通过资源共享,学生们能够反复观看,逐步记忆强化。本节微课把高中英语作文所涉及的相关连接词进行系统的分类,条理清晰,并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但一次讲解了10类连接词,虽然比较全面,但学生在掌握记性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要求每一类连接词掌握1-2个即可。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郭海霞
学科
英语
教龄
11
微课名称
语法填空解题技巧之无提示语
视频长度
4分5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0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英语 年级:高一、高二、高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了解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及分析方法。(无提示语情况之连词)
预备知识
学生了解单词的词性及句子成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二、高三
设计思路
语法填空是技巧性较强的题目。只要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条理清晰,并进行适当的针对性的练习则很容易得高分。因此本课针对此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分解讲解。语法填空分为有提示语和无提示语的情况。本节主要讲解无提示语的情况下,什么时候需要填写连词。在本节微课中,重点介绍讲解常见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有哪些,通常如何使用。在下个章节中会重点进行操练。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二十三、 片头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解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今天主要讲解无提示语的情况。
少于30秒
二十四、 正文讲解
分析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本节课重点分析无提示语的情况该如何解题。主要从连词、冠词、代词、介词等方面考虑。重点分析需填连词的情况。并讲解常见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少于4分钟
十四、 结尾
简要总结这节课所需内容。
少于30秒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重点讲解解题技巧。关于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主要分成有提示语和无提示语两种情况。然后再细分讲解,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配合加强练习,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此专题分解了10个小微课进行分析练习,比较细致。但也可能会比较分散。所以每个小微课前都会对前面讲解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邢海珍
学科
物理
教龄
11
微课名称
“一分为二”法求加速度
视频长度
分 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物理 年级:高一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法处理纸带数据求出加速度
预备知识
求加速度的原理:Δx=aT²
教学类型
讲授型 演示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先介绍处理纸带数据求加速度的“一分为二”法,然后让学生做两道历年高考题以检验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二十五、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要教大家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求解加速度---“一分为二法”
少于1分钟
二十六、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如何把实验数据一分为二,如何处理周期T’的值。
约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指导学生代入各数据求加速度
约1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纸带数据为奇数求加速度的处理方法
约1分钟
十五、 结尾
最后有两道历年的高考题,希望同学们趁热打铁,检验自己学会了没有?
少于1分钟
自我教学反思
该方法简单快捷,学生容易学会,应该用轻快的语调讲解减轻学生对这类题型之前一做就错的畏惧心理。方法介绍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做题检验学习效果。
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邢海珍
学科
物理
教龄
11
微课名称
求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
视频长度
分 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物理 年级:高一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会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预备知识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教学类型
讲授型 演示型
适用对象
高一、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先指导学生理解求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的公式,然后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及处理的方法,最后布置2道历年高考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真正理解。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二十七、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要教大家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求法不难,但是要注意细节才不容易出错哦!
少于1分钟
二十八、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给出求解公式 vn=
约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举例子教会学生如何代入数据。
约1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导学生如何避免错误
约1分钟
十六、 结尾
最后有2道历年的高考题,希望同学们趁热打铁,做到真正的理解公式
少于1分钟
自我教学反思
其实,求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方法的理解并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屡屡出错,要给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并强调纠正的办法。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刘芬
学科
信息技术
教龄
20
微课名称
3.1信息加工概述习题
视频长度
2分3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学会区分自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加工
预备知识
信息加工的几种类型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设计思路
带领学生回顾自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三种信息加工方式,理解三种信息加工方式的本质特征,从而将8种作品正确分类。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二十九、 片头
这是一道关于信息加工概述的习题
10秒
三十、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习题
10秒
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三种信息加工方式的特征
少于1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将习题中的8种作品正确分类
约1分钟
十七、 结尾
省略
自我教学反思
时间安排过于紧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下相应的练习题。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刘芬
学科
信息技术
教龄
20
微课名称
IP地址与协议
视频长度
2分10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IP地址与协议的有关计算问题
预备知识
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协议等
教学类型
讲授型 演示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会考常考的题目,考查了IP地址和协议的有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十一、 片头
这几道题是关于IP地址与协议的
6秒
三十二、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题目,分析子网掩码、解答第一题
24秒
第二部分内容:阅读题目,分析IP地址的有关知识、解答第二题和第三题
55秒
第三部分内容:阅读题目,讲解有关协议的含义,解答第四题、第五题和第六题。
45秒
十八、 结尾
省略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讲解,让学生进步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协议等知识点。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刘芬
学科
信息技术
教龄
20
微课名称
电子表格简答题
视频长度
2分01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电子表格的有关计算的问题
预备知识
利用电子表格计算总分、平均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会考常考的题目,考查了电子表格的有关知识点。通过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求和、自动填充等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课理解电子表格的有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十三、 片头
省略,直接进入正文
三十四、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题目
16秒
第二部分内容:打开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求和、自动填充,从而得出第一题的答案
45秒
第三部分内容:同样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演示,得出第二题的答案。
60秒
十九、 结尾
省略——为节省时间,直接结束。
自我教学反思
图文并茂的演示加讲解,效果很好。学生利用习题微课来解答相应的习题,效果较好。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刘芬
学科
信息技术
教龄
20
微课名称
网页制作习题
视频长度
1分41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网页制作的有关习题
预备知识
如何制作网页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会考常考的题目,考查了新建站点、布局网页、插入表格等网页制作的有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十五、 片头
这是一道关于网页制作的习题
4秒
三十六、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题目
5秒
第二部分内容:讲解新建站点、创建电子邮件链接
10秒
第三部分内容:布局网页、插入表格等网页制作的有关知识点。
80秒
二十、 结尾
省略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对新建站点、布局网页、插入表格等网页制作的有关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效果较好。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刘芬
学科
信息技术
教龄
20
微课名称
组建局域网的应用题
视频长度
2分04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学会组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相应的IP设置
预备知识
小型局域网的有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会考常考的题目,通过拓扑图描述小型局域网,让学生学会设置局域网的IP地址。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十七、 片头
这是一道关于局域网的应用题
4秒
三十八、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题目
10秒
第二部分内容:讲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IP地址的设置、
100秒
第三部分内容:讲解局域网技术
10秒
二十一、 结尾
省略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IP地址的设置、局域网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存在的不足是,没有给学生留下相应的练习题。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周启界
学科
数学
教龄
10
微课名称
椭圆定义的应用
视频长度
1分5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9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利用椭圆的定义解决数学问题
预备知识
椭圆的定义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三十九、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四十、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椭圆的定义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解题思路,及指导书写步骤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
介绍该解题方法的使用范围,及考试难度。
约1分钟
二十二、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椭圆的应用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体验椭圆其作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周启界
学科
数学
教龄
10
微课名称
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
视频长度
3分46秒
录制时间
2016年9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预备知识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四十一、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四十二、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导数的几何意义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解题思路,及指导书写步骤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
介绍该解题方法的使用范围,及考试难度。
约1分钟
二十三、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导数的应用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进导数,体验其作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周启界
学科
数学
教龄
10
微课名称
圆锥曲线及标准方程的应用
视频长度
2分2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0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利用圆锥曲线及标准方程求解相关数学问题
预备知识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相关几何性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四十三、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四十四、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相关几何性质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解题思路,及指导书写步骤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
介绍该解题方法的使用范围,及考试难度。
约1分钟
二十四、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性质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真正体验其作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周启界
学科
数学
教龄
10
微课名称
命题的否定的应用
视频长度
2分49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0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命题的否定形式及真假性的判断
预备知识
命题及命题的否定形式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四十五、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四十六、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命题及否定形式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解题思路,及指导书写步骤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
介绍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方法
约1分钟
二十五、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命题的应用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体验其作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周启界
学科
数学
教龄
10
微课名称
充要条件
视频长度
2分57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0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二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充要条件的判断
预备知识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四十七、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四十八、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解题思路,及指导书写步骤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
介绍该解题方法的使用范围,及考试难度。
约1分钟
二十六、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充要条件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真正体验其作用,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陆丽丽
学科
数学
教龄
11
微课名称
函数的零点
视频长度
3分4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9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函数的零点的求法。
预备知识
对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讲解函数的零点的求解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四十九、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五十、 正文讲解
第一部 复习对函数的求导公式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公式分步进行计算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
约2分钟
二十七、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在讲题过程中,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陆丽丽
学科
数学
教龄
11
微课名称
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视频长度
4分05秒
录制时间
2016年9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一年级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预备知识
对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五十一、 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开头主要是由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内容
少于1分钟
五十二、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复习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少于1分钟
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公式分步进行计算
少于2分钟
第三部分内容: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
约2分钟
二十八、 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自我教学反思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把对数的运算公式打印在旁边,方便学生记忆。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杨春艳
学科
数学
教龄
13
微课名称
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视频长度
8分07秒
录制时间
2016年3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通过观察通项公式,选择用错位相减法来求和
预备知识
曾经学过数列求和的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典型题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用错位相减法来求和。。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五十三、 片头
复习白天的学习内容和解题的一般思路
少于1分钟
五十四、 正文讲解
典型例题分析
少于1分钟
典型例题讲解
约5分钟
二十九、 结尾
方法总结
少于1分钟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使用错位相减法来求和的条件,步骤有个了解,但在错位相减上还不能达标,在等比求和上也存在计算问题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杨春艳
学科
数学
教龄
13
微课名称
函数的零点
视频长度
4分18秒
录制时间
2016年3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数学 年级:高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求函数零点的个数
预备知识
曾经学过零点的相关知识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
高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典型题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用图形的方法解决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五十五、 片头
复习白天的学习内容和解题的一般思路
少于1分钟
五十六、 正文讲解
典型例题分析
少于1分钟
典型例题讲解
约2分钟
三十、 结尾
方法总结
少于1分钟
自我教学反思
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解决函数零点问题掌握到一般通法。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