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高二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766554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高二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年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高二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高二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B.淀粉是人体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叶绿体中的DNA在有丝分裂中会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 3.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4.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再生出细胞壁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5.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均不断增多 C.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D.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7.下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I-2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具有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的特点 B.III-3可能为杂合子,III-4一定为杂合子 C.II-1与II-2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9/16 D.若III-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 8.(10分)与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人体心肌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溶酶体 B.中央大液泡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二、非选择题 9.(10分)回答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常用_________处理剪碎的组织块,并用培养液将细胞稀释制成_________。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要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 (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常选用处于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含有促进________表达的相关物质。 10.(14分)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在大脑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突触传导,影响学习记忆。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学习能力下降。蔬菜水果中富含槲皮素,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pg/mg pr) 正常膳食 1.22 26 高脂膳食 2.65 19 高脂膳食+槲皮素 2.95 25 (1)实验中的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___________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_________,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并结合相关信息推测槲皮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11.(14分)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为雌雄同株的二倍体,青蒿的白青秆(A)对紫红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低温处理青蒿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幼苗芽尖细胞,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青蒿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是从青蒿的叶片和茎秆中提取,从营养器官的角度分析,四倍体青蒿与二倍体青蒿相比的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四倍体青蒿与二倍体青蒿杂交获得三倍体青蒿,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_(填“可育”或“高度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品系以后,b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利用白青秆分裂叶(Aabb)和紫红秆稀裂叶(aaBb)两植物品种作试验材料。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仅含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白青秆稀裂叶杂交种(AaBb),用文字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为细胞融合技术的相关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去除细胞壁,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得到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若A、B细胞分别来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甲、乙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若A、B细胞杂交后获得的杂种植株是可育的,而甲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B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只有B时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表示的时期,故选B。 2、A 【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 A、溶酶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A正确; B、人体细胞不含淀粉,B错误; C、叶绿体中的DNA在有丝分裂中会随机分配到子细胞,C错误;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与跨膜运输均有关系,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盐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详解】 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错误; B. 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只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B错误; C. 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C正确; D. 亚硝酸盐转变成亚硝胺后才是致癌物,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可以用于食品的加工,D错误。 4、C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 【详解】 A、由于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这层细胞壁阻碍着细胞间的杂交,因此在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这层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A正确;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成为杂种细胞,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C错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A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不一定增多,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有关,如果生态系统的物种增多,则有机物增多,反之减少,B错误。 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错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6、C 【解析】试题分析: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在争夺阳光中具有优势,能获得更多阳光,B项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若在干旱地区则难以成林,C项错误;发展工农业生产,属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干扰,因此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项正确。 考点: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1)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①从起点上:a.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已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b.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②从时间、速度上:a.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b.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2)全面理解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 ①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②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③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7、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分析甲病,II-1和II-2正常而儿子III-1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II-2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分析乙病,II-1和II-2患病而儿子III-1正常,说明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再看III-2女性正常,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B/b表示),据此答题。 【详解】 A.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的特点,A正确; B.II-1和II-2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则III-3的基因型可为BbXAY,为杂合子,III-4对于乙病的基因型一定为Bb,为杂合子,B正确; C.II-1和II-2所生后代中,甲病正常的概率是1/4,乙病正常的概率是1/4,故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为1/16,C错误; D.III-5患甲病,致病基因来自于II-3,故患甲病的III-5XXY中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遗传口诀先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根据相应的基因型计算相应概率。 8、C 【解析】 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详解】 A、溶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A不符合题意; B、根尖分生区和人体心肌细胞均不含中央大液泡,B不符合题意; C、水稻根尖分生区不含中心体,人心肌细胞含有中心体,C符合题意; D、二者均含有高尔基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9、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细胞悬液 维持培养基的pH 抗生素 显微操作去核法 M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细胞全能性 【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详解】 (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以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并用培养液将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02,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培养基的pH;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常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细胞核,并选用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且含有促进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相关物质。 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技术的受体细胞的优点的归纳是本题的关键。 10、正常膳食、高脂膳食 钠离子通道 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血液 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解析】 由题意可知,高脂膳食会降低BDNFmRNA和BDNF,槲皮素可以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详解】 (1)该实验要验证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故其中正常膳食和高脂膳食组均为对照组。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高脂膳食会导致BDNFmRNA和BDNF降低,而添加槲皮素后可以提高由于高脂膳食引起的BDNFmRNA和BDNF的降低。根据BDNF为神经营养因子可以推测,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钠离子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3)由于激素存在于血液中,故可以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血液,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实验组T4和TSH减少,而T3上升,结合甲状腺激素和槲皮素均可以促进BDNF的合成可知,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本题要分析槲皮素的作用,需要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即可推出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11、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回答“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给分) 茎秆粗壮,叶片较大 高度不育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 基因突变 先用Aabb和aaBb通过单倍体育种分别得到AAbb和aaBB,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AaB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 (1)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抑制正在有丝分裂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使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四倍体青蒿与二倍体青蒿相比的具有的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较大。 (2)三倍体青蒿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故三倍体青蒿高度不育。 (3)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品系以后,b基因内部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4)快速育种一般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白青秆稀裂叶杂交种(AaBb),可先用Aabb和aaBb通过单倍体育种分别得到AAbb和aaBB,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AaBb。 解题关键: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 1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杂种细胞生出新的细胞壁 3 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正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异常(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解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来自两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去细胞壁的方法:酶解法,即在温和的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2)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3)原生质体能融合的原因: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融合完成的标志:再生出新的细胞壁(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重要的关系) 。 2、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常用的诱导因素有电激、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等。幼龄动物的组织或胚胎细胞分裂能力强,所以常选这些细胞。灭活的病毒促融是生物方法,是动物细胞促融的特有方法。 3、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1)细胞来源有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详解】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生出新的细胞壁。 (2)若上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A和A细胞的融合体、B和B细胞的融合体、A和B细胞的融合体共3种类型,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可抑制自体细胞的融合体的生长,经筛选后得到的D细胞是A和B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种类不同,所以D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就可获得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甲和乙是两种二倍体植物,存在生殖隔离,若A、B细胞杂交后获得的杂种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可育的,而甲乙有性杂交的后代不含同源染色体,是不育的,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正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异常(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识记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