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五校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1764595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五校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五校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五校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 B.图乙中MN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可能与细胞壁有关 D.图丁中C点时细胞膜以内部分体积最小,但吸水能力最强 2.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 ) A.1种 B.5种 C.4种 D.8种 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⑤血浆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量增加 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细胞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4.下列有关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B.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相互转化的速率也越快 C.青霉菌细胞内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 5.如图表示幼苗的向光生长现象。以下关于幼苗向光生长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B.结构①中的生长素运至结构②才起作用 C.③处的细胞分裂速度较④处快 D.③处的生长素浓度较④处低 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纤维状 B.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可以产生丰富的氨基酸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它们的R基均含硫元素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类蛋白质组成 7.下列遗传现象可以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的是 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 B.正常双亲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 C.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D.患线粒体遗传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均患此病 8.(10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二、非选择题 9.(10分)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1)核移植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该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你想克隆自己吗?为什么?对于“克隆人”,谈谈你的观点。___________ (2)如图,最近校园内多功能厅前月季园内的一种植物龙葵遭受了严重的虫害。如果这是一种经济作物,将几乎颗粒无收。请你列举为减少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谈谈你对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看法(你是否支持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理由是什么?有风险吗?)_________ 10.(14分)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请根据此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当生长素浓度为D时,对根的生长有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_____运输。 (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___) A.赤霉素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α-萘乙酸 11.(14分)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其污染的土壤中常同时存在重金属污染。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___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第1次划线及其以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是为了____________。 (2)为了能够反复利用联苯水解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 (3)若从联苯降解菌中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联苯水解酶,纯化该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采用该方法先分离出分子质量____________的蛋白质。 (4)下图中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并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最严重的是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恶性疟原虫其实是一种脆弱挑剔的小生物,它只有在完美无缺的红细胞中才能生存。 材料二:ɑ-地中海贫血是由于ɑ-珠蛋白肽链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导致Hb(血红蛋白)成分组成异常而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16号染色体短臂上有两个ɑ-珠蛋白基因(简写a基因),ɑ-地中海贫血患者由于a基因缺失而导致表现型改变,基因的缺失个数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基因缺失个数 临床症状 缺少4个a基因 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严重的贫血症,甚至不能存活到出生 缺少3个a基因 血红蛋白H病,溶血性贫血 缺少2个a基因 标准型(轻型)地中海贫血,轻度贫血 缺少1个a基因 静止型地中海贫血,无症状 缺少0个a基因 正常人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有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蚕豆病对疟疾有更好的抵抗力,根据材料一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16号染色体属于___________(端/近端/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从变异类型角度分析,16号染色体缺失1个或2个a基因属于___________。请在方框中画出标准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细胞内a基因与16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图(用短线条表示染色体,小圆点表示a基因)。_______ (3)如果一对夫妻双方都是标准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则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B 【解析】 分析题图:图甲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先变小后变大;图乙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逐渐变大;图丙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逐渐变小;图丁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详解】 A、由甲图可知,细胞液浓度在C点最小,A正确; B、乙图中MN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错误; C、丙图中A到B时间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细胞吸水,之所以B点后细胞液浓度下降缓慢,最可能就是受细胞壁的限制,C正确; D、图丁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原生质体最小,但细胞吸水能力最大,D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1.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均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组成。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G、C四种。 【详解】 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RNA中的含氮碱基有A、U、G、C四种,DNA和RNA中的含氮碱基中有三种(A、G、C)是相同的,因此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4+4-3=5种。故选B。 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的知识,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由图可知,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血细胞。 【详解】 A、图中①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⑤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量增加,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 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对应图中的⑥细胞,C正确;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组织液,D正确。 故选A。 4、C 【解析】 AT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核糖和三分子磷酸。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 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均可以合成ATP,肌肉收缩、物质运输等均需要消耗ATP,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正确; B、ATP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相互转化的速率也越快,B正确; C、青霉菌细胞内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错误; D、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根据图示结合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对向光性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考查了理解和应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①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A正确。 ①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作用于尖端下部,B正确。 向光弯曲的原因是向光侧③生长慢,背光侧④生长快,生长素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C错误。 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所以③处的生长素浓度较④处低,D正确。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再向下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发生向光弯曲。 6、D 【解析】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肽键。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 A、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A错误; B、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空间结构因肽链之间的化学键断裂而遭到破坏,但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肽键不会断裂,因此不能产生氨基酸,B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它们的R基不一定均含硫元素,如甘氨酸的R基为“-H”, C错误; D、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核基因)。 【详解】 A.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不适于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B. 正常双亲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属于染色体变异,不适于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C. 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既有圆粒也有皱粒属于性状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D. 线粒体中的基因不适于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故选C。 8、C 【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 A、细胞质基质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A正确; B、囊泡能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也能由高尔基体向细胞膜转运,B正确; C、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C错误;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D正确。 熟悉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9、不想;克隆出的自己可能会对社会带来危害。由于生殖性克隆人严重违反人类伦理道德,且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要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观点:1.生态层面,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2.文化层面,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崇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 3.哲学层面,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可能导致人的身心关系的紊乱。人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4.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几乎都反对克隆人,原因就是这是另一种生育模式,现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就是关注一个情感培育问题,人的成长是在两性繁殖、双亲抚育的状态下完成的,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克隆人的出现,社会该如何应对,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到底该是什么呢? 5.身份和社会权利难以分辨。假如有一天,突然有20个儿子来分你的财产,他们的指纹、基因都一样,该咋办?是不是要像汽车挂牌照一样在他们额头上刻上克隆人川A0001、克隆人川A0002之类的标记才能识别。 减少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引入害虫的寄生虫;引入和害虫生存环境有相似要求、但不危害农作物的竞争生物;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我支持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认为它无风险,转基因抗虫作物中的抗虫基因表达后会产生对害虫有害的物质,使其食后死亡,降低害虫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能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目前大多数人对克隆人持否定态度,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1、通过基因的转变,增加食物的种类,从而提高食物的品质。 2、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这也是转基因食品最开始的初衷所在。 3、增加食物的营养,提升食物的品质,这也是转基因食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4、减少农药的使用。转基因食品吸取了多种食品的优势,减少病虫害的风险,一定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转基因食品的缺点: 1、转基因食品因为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因而会有很多潜在的风险。 2、转基因技术造成的生物污染。很多生物科技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对所销售的转基因种子做了“绝育”的处理,这将会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3、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比如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更多使用除草剂,这样会危害其他的非转基因作物,让非转基因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 【详解】 (1)克隆出的自己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违反人类伦理道德,所以我不同意克隆自己。 克隆人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生态问题,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文化问题,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祟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哲学问题,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可能导致人的身心关系的紊乱。人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2)总的来说,偏向于支持转基因抗虫作物及食品。 ①转基因食物是其原料或部分原料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的,就是在一种生物中转入外源基因,以此来改善原材料的产量、性状、口感等。 ②比如抗虫棉,就是在棉花中转入了能抵抗棉铃虫的基因,棉铃虫吃了就会死,这样就免受了棉铃虫的危害,提高了棉花产量,在食物中也是如此,比如番木瓜普遍会遭到一种病害的侵染,严重影响番木瓜产量,经转基因之后才能大大减少病害发生率,产量得以提高。 ③转基因大豆的目的,不是为了抵抗虫害,提高大豆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而是为了提高大豆出油率,改善品质,所以转基因大豆一般是用作榨油的,而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因为出油率不高,反而不适合榨油,倒是很适合做豆腐等豆制品。 ④有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之后人体对转入基因进行吸收,其实想一想,我们所吃的动植物不都是基因构成的么,也没见人类因为摄入这些基因之后变成其他生物了,转基因技术确实是把双刃剑,只要合理使用,还是能造福人类的。 10、两重 吲哚乙酸 根 抑制 极性 D 【解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由图可知,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性最强,其次是芽和茎;由图中D点对应的根、芽、茎的纵坐标可知,此生长素浓度对茎、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详解】 (1)由图可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2)由图可知,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的部位是根。当生长素浓度为D时,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极性运输。 (4)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都是植物激素,α-萘乙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D。 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的调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11、(唯一)碳源 选择 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固定化酶 提高产物的纯度 凝胶色谱法 较大 B 【解析】 微生物的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详解】 (1)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应该用以多聚联苯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因为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为了能够反复利用联苯水解酶,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该技术可使酶与产物分开,因此提高了产物的纯度。 (3)纯化该酶常用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采用该方法先分离出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4)根据题意分析,开始时酶不够,底物加不加倍都不能增加反应的速率;随着酶浓度增大,反应速率才有区分,故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接种方法、固定化酶、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等知识点,能够正确解释平板划线法中每一次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并能够分析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12、恶性疟原虫只有在完美无缺的红细胞中才能生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有缺陷,不利于疟原虫生存 近端 染色体畸变 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正常人的体细胞中16号染色体上含有4个a,随着a缺失数目的增加,病症加重。 【详解】 (1)由题意可知,恶性疟原虫只有在完美无缺的红细胞中才能生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有缺陷,不利于疟原虫生存,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蚕豆病对疟疾有更好的抵抗力。 (2)16号染色体属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6号染色体缺失1个或2个a基因,属于染色体畸变。标准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细胞内缺少2个a基因,2个a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或不同位置,故对应三种情况,如图所示:。 (3)如果一对夫妻双方都是标准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若该夫妇均对应图(1)所示情况,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是正常人或缺4个a基因或含2个a基因;若该夫妇均对应图(2)或图(3)所示情况,则后代含2个a基因;若该夫妇分别为图(1)和图(2)或图(3)所示情况,则后代可能含3个a或1个a基因;若该夫妇分别对应图(2)和图(3)所示情况,则后代均含2个a,故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 本题的难点在于(3)基因种类的判断,需要考生首先分析出标准型地中海贫血症三种基因分布情况,再根据不同的杂交组合分析后代可能的基因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