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江西省奉新一中、南丰一中等六校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寨卡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A.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含有A、T、C、G四种碱基 D.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D.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会因自我调节能力丧失而难以恢复
4.关于概念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协助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系
D.抗体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示方式进入细胞
5.取同一植物组织,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中,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是( )
A. B.
C. D.
6.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7.下列有关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不需要对胚胎进行基因诊断,后者需要对胚胎进行基因诊断
B.前者属于无性繁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C.前者需要经过胚胎移植,后者不需要经过胚胎移植
D.前者需要体外受精,后者不需要体外受精
8.(10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个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有6种
B.鬼笔环肽是一种环状七肽,其在合成过程中经脱水缩合生成6个水分子
C.完全相同的两条多肽链,其折叠盘曲形成空间结构的方式可以不同
D.向加热变性后的鸡蛋清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试剂,溶液仍会变紫色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与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
(2)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
(3)若用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0,那么水中的0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4)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说明膜融合具有_______性,该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5)如果囊泡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这种类型糖尿病发病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
10.(14分)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2中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
(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人的骨骼肌细胞进行了_________(填标号)反应。
(4)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在__________点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中的P点以后,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分)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是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至少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2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4)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12.2016年4月6日,世界上首个拥有“三位亲生父母”的健康男婴在墨西哥诞生。其培育过程采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激素以促使卵母细胞捐献者超数排卵。受捐者也要注射相关激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______________。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和胚胎移植对胚胎的需求,可在__________时期对胚胎进行分割,多余的胚胎可__________保存。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RNA含有 A、G、C、U四种碱基。
【详解】
A、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寨卡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含蛋白质,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含有 A、G、C、U四种碱基,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C错误;
D、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此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对。
3、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
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低,故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弱,A错误;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错误;
C、同等强度干扰下,由于草原气候适宜,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C错误;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会因自我调节能力丧失而难以恢复,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主动运输,②是协助扩散,两者都需要载体协助,A正确;只有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B正确;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失水过多后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蔗糖才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无关,C错误;抗体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与图示过程无关,D正确。
5、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吸水,液泡会变大,ABC项细胞均发生了质壁分离即细胞失水,故D正确。
6、D
【解析】
1、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
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淋巴因子可以增强该过程,但不能与该病毒结合,A错误;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该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B错误;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CAV-16再次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D正确。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考生识记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试管婴儿技术是为了帮助不孕夫妇成功孕育胎儿,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也不能设计婴儿性别;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中,可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某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但不能取用婴儿的器官。
【详解】
A、试管婴儿不需要对胚胎进行基因诊断,而设计试管婴儿需要对胚胎进行基因诊断,A正确;
B、两者都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两者都需要进行胚胎移植,C错误;
D、两者都需要进行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试管婴儿和是试管婴儿的概念和过程,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是否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8、B
【解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详解】
A、理论上,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个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有3×2×1=6种,A正确;
B、鬼笔环肽是一种环状七肽,其在合成过程中经脱水缩合生成7个水分子,B错误;
C、完全相同的两条多肽链,其折叠盘曲形成空间结构的方式可以不同,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功能不同,C正确;
D、鸡蛋清中主要是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恢复为肽链,加入双缩试剂后溶液仍会变紫色,因为双缩试剂会肽键发生的反应,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高尔基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羧基 0 特异 需要 胰岛素不能从胰岛B细胞中释放出来(合理即可)
【解析】
甲表示内质网,乙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菌。分泌蛋白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囊泡发送到细胞膜,蛋白质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
(1)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用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0,那么水中的0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甲中物质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透过膜结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因此运输到细胞外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4)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说明膜融合具有特异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5)如果胰岛素合成过程中囊泡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胰岛素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则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病菌进入细胞的方式,以及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再根据题意作答。
10、①④⑤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④ 氧气 细胞质基质 ①③ C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解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
(1)在图2中,过程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过程②③均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A表示酒精,B表示乳酸;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⑤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见,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①④⑤,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④。
(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的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氧气,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了①③过程所示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4)在图1中的C点,CO2的释放量最少,此时细胞呼吸最弱,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低温可降低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因此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
(5)在图1中的 P点以后,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据此,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和数字所指代的生理过程,依据图1中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数值的大小明辨细胞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1、伴X染色体隐性 AaXbXb 1/2 1/2 4/9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和6号表现型正常,生有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病、乙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2号患乙病,有正常的女儿5号,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用A、a表示),则患甲病为aa,不患甲病为AA、Aa;乙病(用B、b表示),则患乙病为XbY、XbXb,不患乙病为XBXB、XBXb、XBY。
【详解】
(1)根据试题分析: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对于甲病来说,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不患甲病,而其女儿8号患甲病,因此4号的基因型为Aa;对于乙病来说,4号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为XbXb,综合两种病来说,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7号不患甲病,有患甲病的妹妹,故7号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9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5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9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因此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3/4+2/3×1/4=5/12,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1/4=1/12,至少患一种病的概率为5/12+1/12=1/2。
(3)已知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2死亡,则7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2,产生的a配子能成活的概率为1/2×1/2=1/4,A:a=2:1,其成活配子类型及概率为2/3A、1/3a,因此对于甲病来说,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对于乙病来说7号(XbY)与9号(1/2XBXB、1/2XBXb)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为3/4,综合两种病来说,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3/4=1/2。
(4)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则隐性个体的基因频率型频率为64%,假设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为A、a,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隐性基因的频率a=8/10,显性基因的频率A=2/10,则AA的频率为2/10×2/10=4/100,Aa的频率为2×8/10×2/10=32/100,患病人群中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A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32/100/(32/100+4/100)=8/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Aa或AA),丈夫正常(aa),他们所生的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8/9×1/2=4/9。
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判断,伴性隐性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
12、促性腺 为胚胎的植入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受精的能力 维持细胞的有氧呼吸 桑椹胚(或囊胚) 冷冻(或液氮) 不能 遗传学诊断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技术、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采集成熟的卵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向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速排卵,本实验中采取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但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有受精能力。在胚胎移植的流程中,用激素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是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细胞必须在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而分割的胚胎可直接移植到受体子宫内,部分分割后的胚胎可冷冻保存。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相比,前者需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以筛选出符合特殊要求的胚胎,进而生出特定类型的婴儿。
【详解】
(1)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以促使捐献者超数排卵。受捐者也要注射相关激素,目的是为胚胎的植入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受精能力。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有氧呼吸。
(3)通常在桑椹胚(或囊胚)时期对胚胎进行分割,多余的胚胎可保存在液氮中。
(4)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根据题图可知,三亲婴儿的线粒体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细胞核来自母亲的卵母细胞,因此三亲婴儿培育技术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胚胎工程涉及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