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第一章 工作职责安排第一条 安全审计员的职责是:1. 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范围和日程;2. 管理具体的审计过程;3. 分析审计结果并提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4. 召开审计启动会议和审计总结会议;5. 向主管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及建议;6. 为相关人员提供审计培训。第二条 评审员由审计负责人指派,协助主评审员进行评审,其职责是:1. 准备审计清单;2. 实施审计过程;3. 完成审计报告;4.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5. 审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第三条 受审员来自相关部门,其职责是:1. 配合评审员的审计工作;2. 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3.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
2、的实施报告。第二章 审计计划的制订第四条 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的目的;2. 审计的范围;3. 审计的准则;4. 审计的时间;5. 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第五条 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 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2. 当进行重大变更后(如架构、业务方向等),需要进行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第三章 安全审计实施第六条 审计的准备:1. 评审员需事先了解审计范围相关的安全策略、标准和程序;2. 准备审计清单,其内容主要包括:1) 需要访问的人员和调查的问题;2) 需要查看的文档和记录(包括日志);3) 需要现场查看的安全控制措施。第七条 在进行实际审计前,召开启
3、动会议,其内容主要包括:1. 评审员与受审员一起确认审计计划和所采用的审计方式,如在审计的内容上有异议,受审员应提出声明(例如:限制可访问的人员、可调查的系统等);2. 向受审员说明审计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第八条 审计方式包括面谈、现场检查、文档的审查、记录(包括日志)的审查。第九条 评审员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在审计记录中应包含下列信息:1. 审计的时间;2. 被审计的部门和人员;3. 审计的主题 ;4. 观察到的违规现象;5. 相关的文档和记录,比如操作手册、备份记录、操作员日志、软件许可证、培训记录等;6. 审计参考的文档,比如策略、标准和程序等;7. 参考所涉及的标准条款
4、;8. 审计结果的初步总结。第十条 如怀疑与相关安全标准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审计员应记录所观察到的详细信息 (如在何处、何时,所涉及的人员、事项,和具体的情况等) 并描述其为什么不符合。关于不符合的情况应与受审员达成共识。第十一条 在每项审计结束时应准备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1. 审计的范围;2. 审计所覆盖的安全领域;3. 审计结果的总结;4. 不符合项,不符合项的具体描述和相关证据;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第十二条 不符合项是指与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产生不符合项可能是由于与相关的规定不一致,包括:1. 等级保护基本要求;2. 信息安全策略;3. 相关标准和程序;4. 相关法
5、律条款;5. 本单位的相关规定;6. 任何其它在客户合同中规定的要求。第十三条 不符合项可以细分为“主要”或“次要”。如果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属于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此不符合项应被分类为 “主要”的:1. 会导致系统、程序或控制措施整体失效;2. 操作过程没有形成标准的文档;3. 累计多个同一类型的“次要”不符合项;4. 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未授权变更。如果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属于个别事件,此不符合项将被分类为 “次要”的,例如:1. 未标识信息安全分类的文档;2. 没有被管理层审阅的事故报告;3. 不完整的变更记录;4. 不完整的机房进出记录。第十四条 造成不符合项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其文
6、档化的标准和程序与信息安全策略不一致;2. 实际的操作与文档化的标准和程序要求不一致;3. 实际的操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第四章 安全审计汇报第十五条 召开审计总结会议。应总结汇报以下内容:1. 审计的目标和范围;2. 审计的时间;3. 参与审计的人员;4. 审计报告(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5. 提交审计报告的副本供受审员参考。第十六条 在总结会议上,受审员应阐述任何疑问。第五章 纠正和预防措施第十七条 纠正和预防措施应该包括问题描述、根本原因、应急措施(可选)、纠正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第十八条 受审员必须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第十九条 受审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评审员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第六章 审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第二十条 评审员应在受审员提交报告的3个月内,审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第二十一条 审计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包括:面谈、现场检查、文档的审查以及记录(包括日志)的审查。第二十二条 评审员根据受审员提交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报告,收集、记录和审查相关证据。第七章 审计结果的审阅第二十三条 安全审计员应审阅和分析所有审计结果。第二十四条 受审员的领导在审阅审计结果时,应分析的事件包括审计计划、此次审计结果和上次审计结果的比较、纠正和预防措施。第八章 附 则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某某单位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