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乡XX公路畅通工程建设
可行性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历史背景及任务依据…………………………………….…3
二、研究范围………………………………………………….…3
三、主要结论…………………………………………………….3
四、主要问题及建议……………………………………………..7
第二章 交通量的发展预测……………………………………..7
一、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特征……………………………………..7
二、交通调查……………………………………………………..8
第三章 公路建设规模与标准……………………….………….9
一、公路建设规模…………………………………….………….9
二、建设标准……………………………………………………..9
第四章 建设条件………………………………………………10
一、沿线自然条件………………………………………………..10
二、沿线建筑材料………………………………………………..10
三、社会环境分析………………………………………………..11
第五章 路线方案选择………………………………………....11
一、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1
二、工程概况………………………………………………………11
第六章 投资估算…………………………………………….….12
一、根据现有的路基情况规划投资工程估算……………………12
二、资金筹措………………………………………………………13
第七章 实施方案………………………………….…………….13
第八章 环境保护………………………………………………..13
一、工程环境……………………………………………………..13
二、新建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13
第九章 问题及建议……………………………………………14
第一章 概 述
一、历史背景及任务依据
1、历史背景
XX乡XX村村道公路起于老竹沟,止于XX乡XX村1社烈士墓,全程4公里,2006年12月份以全面修通基本路基工程。该公路沿途经过XX村的9社、7社、5社,有农户380户,1330人,其中:特困户34户,特困人口122人。为了加快贫困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XX乡人民政府拟定XX村道公路为2010年度的畅通公路工程,加快本乡XX村的经济发展。
2、任务依据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是:
“十五”“十一五”等两个五年经济发展规划。
二、研究范围:
本报告主要研究XX村道公路畅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规模与标准,建设条件,路线方案等问题。
三:主要结论
经实地踏勘,资料调查与分析,可行性论证,结论如下:
1、建设XX乡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的必要性:
(1)XX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XX乡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由于本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又特别是交通建设,仅有一条县道和一条乡道横穿而过。本乡的东西两面交通不便,又特别是东南面的渠溪河畅,在生产、生活的有XX村3个社的农户,占全乡农户的7.7%左右,他(她)们长期生活、生产在肩挑背磨的困苦环境中,丰富的物质资源得不到开发,生产、生活资料进不去,出不来,种、养殖业难以发展,人民群众过着苦日子。XX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沿途的XX村是我乡种养殖业的重点基地之一,有红心柚1200亩,蚕桑230亩,榨菜2230亩,草食牲畜850头,生猪5720头,家禽20500只,分别占全乡的7%、10%、11%、9%、14%、13%。因此,修建XX公路畅通工程是我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特困山区村社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修建XX公路畅通工程,实现我乡东西两方相接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乡东南面的渠溪河畅的公路不通,相互来往要步行2个多小时,交通十分不便,严重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群众要求畅通该公路的呼声非常强烈。因此,建设此畅通公路工程,对完善XX乡公路网络,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和贫困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该公路沿线人民开发山区资源,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的建成将会带动沿线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沿线的种养业和运输业,减轻人民的劳动强度,降低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有利于开发山区丰富的资源,促进山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2、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是切实可行的。
(1)政府重视、群众支持
XX到XX村的3个社,由于长期公路不畅通,人民群众艰难困苦的生产、生活日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畅通此公路的热情和积极性,加之XX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2006年5月,在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XX村的群众投劳捐资,经过9个月的奋战,以全面拉通了XX村村道公路的路基工程。沿路的群众十分盼望该公路建成畅通工程。
(2)部门配合、社会各届响应
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方案的拟定,能得到县、乡两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XX乡政府组织有关专业技术骨干实地踏勘,为公路的修建提供技术资料,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十分赞同政府的方案,多方牵线搭桥,为该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
(3)资源丰富、造价合理
该畅通工程地处中山区,路基以全面建成,沿线土石资源十分丰富,能够就地取材,为该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能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4)交通量的预测是可行的
该工程建设规模与标准,工程建设投条件,投资估算,实施方案,经济评估及环境保护等方均证明该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基本指标
9
路基宽度
m
6.5
1
公路等级
4
10
路面宽度
m
4.5
2
行车速度
km/n
20
11
土石方数量
万m
2
3
占地
亩
3.5
12
排水及防护工程
万m
0.4
4
投资估算
万元
160
四
桥涵
道
2
5
每公里造价
万元
40
13
涵洞
道
26
二
路线
14
错车道
道
16
6
路线长度
km
4
15
每公里涵洞
道
3.1
7
最小平曲线半径
m
15
16
桥
座
1
8
最大纵坡
%
10
三
路基路面
4、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经比较论证:结合公路沿线村社居民点,其线路走向为:XX村9社老竹沟——华家山——1社烈士墓。
5、投资估算及主要数量:
大汤公路畅通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160万元,平均每公里为40万元,全线主要材料数量如下:
人工:1500工日;条石890m,中粗砂450m
碎石1600m,片石3200m,水泥544吨,细沙1650吨,岩石砟药0.8吨,电管2850发,拉筋15吨。
6、工期安排:
本项目计划于2010年3月初动工,2011年5月底竣工通车。
四、主要问题及建设
1、建议丰都县有关部门给予该项目的支持与帮助,以切实加快该项目的立项,审批及施工建设。
2、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是影响本项目进度的控制工程,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筹集资金、组织工程施工时应作重点考虑,以促进该公路畅通工程的早日实施。
3、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约定缩短工期,按时完成。
4、施工期间应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爆炸物资的管理,杜绝大小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 交通的以发展预测
一、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特征:
本项目是XX乡唯一连接东西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它起于XX村9社老竹沟至华家山,最后到5社烈士墓,全程4公里。
1、影响区域内社会概况自然资源
我乡地处丰都县长江北岸,距县城69公里,属丰都的特困乡之一。全乡辖6个行政村,57个社,5391户,19929人,其中,特困村2个,特困户348户,1233人,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8552人,残疾人寿保险50人,耕地面积22232亩,林地面积22530亩,幅员面积57.9平方公里。
XX乡XX村是贫困村,位于乡政府的东北面,北面与铺子村的8社和大岩树村相邻,东面与XX和社坛大堡跳水桥村相连,海拔高度300——650米,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为33%,耕地面积4488亩,人均耕地1.1亩,有效灌溉面积1350亩,属中山地带,植被较稀,土壤保水能力弱,自然条件差。该畅通公路工程沿线XX村等共3个社,380户,1330人,特困户34户,122人,贫困人口640人,残疾人9人。2008年主要农副产品有:年产粮食327吨,蔬菜365吨,花生7吨,生猪1600头,牛羊150头,农业总产值140万元,人均收入1215元,由于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多数农民目前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之中。
2、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丰都县XX乡的经济发展较快。2008年,农业生产总值5072万元,粮食总产量9376吨。人均粮食442公斤,财政收入126万元,人均纯收入1280元,XX村有农业总产值815万元,粮食产量1705吨,人均产粮495公斤,人均纯收入1080元。
二、交通调查
全乡6个村委会,已通县道公路2条,有6个村,全乡村道路18条,125公里,但等级低、路况差,雨天无法通行,全乡大中客车12辆,小客12辆,大货车5辆,小货车12辆,因此,修建大汤路畅通工程,打开XX东南大门,解决山区交通问题,已刻不容缓。
第三章 公路建设规模与标准
一、公路建设规模
根据丰都县XX乡经济发展情况,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修建,公路全程4公里,路基宽度为6.5米,路面宽度为5米,路面为水泥结石路面。
二、建设标准
根据JTJ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4级。
2、车速20公里/小时。。
3、路基宽度6.5米。
4、路面宽度5米。
5、平曲线极限一般半径30米。
6、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
7、最大纵坡10%。
8、车辆荷载等级:汽——20,挂——100。
第四章 建设条件
一、沿自然条件
1、地理位于长江北岸,距丰都县城69公里,东交仁沙、社坛、南接涪陵区、珍溪镇,公路海拔高程最低点360米,最高达1000米,公路沿线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公路平面线型展线难长水大,给公路修建带来了便利,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除了改扩建二座桥外,有的地方只需新建或改建涵洞,就能满足公路边沟排水需要。
2、河流水文
该工程沿线冲沟较少,水流量不大,在降雨量充足时才有大的流水。
二、沿线建筑材料
1、石料:
沿线砂岩等当地材料丰富,其强度可满足修建公路结构物的使用要求。
2、砂:
XX村村道公路沿线砂贮量虽有限,但仍能满足该工程材料的使用要求。
3、土:
沿线粘土贮量,可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4、工程用水:
区域内水源较发达,水质良好,浸蚀性co含量低,对混凝土没有侵蚀性,可用为饮水之源.
三、社会环境分析
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既是一条XX村的脱贫致富路,又是XX乡经济发展战略之路,该路畅通后,对该乡的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交流和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沿线的人民群众和乡党委政府都十分高度重视和关注、殷切盼望该项工程早日实施,建设此公路畅通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章 路线方案选择
一、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本路线起于XX村9社老竹沟,经华家山,最后到达1社烈士墓,全程4公里。
2、主要控制点:
XX村9社老竹沟——华家山——1社烈士墓。
二、工程概况
1、路基高度
(1)路基高度
路基高度主要受地形控制
土石方填挖平衡及路线纵向排水是路线纵坡设计的具体控因素。
(2)中线横断面布置:
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宽度为6.5米,路面宽度为5米,大多采用少填多挖断面的形式。
(3)路基排水与防护
A、路拱:采用双向路拱,路面横坡2%,路肩模坡3%。
B、排水:土质边坡地段,边沟采用0.8×0.6×0.4心尺,石质地段,采用0.6×0.4×0.4尺。
C、路基防护:沿线浸水地段应设置浆石切片石防护,沿线路堑边坡根据风化程度设置护面墙。
2、路面工程
路面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之规定进行,四级水泥砼路面。
第六章 投资结算
一、根据现有的路基情况规划投资工程结算
全工程投资总金额为160万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40万元。
二、资金筹措
该工程总投资16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
1、请求县交通委员会解决资金150万元
2、乡政府投资7万元
3、沿线村社群众投劳折资及自筹3万元
第七章 实施方案
石堰公路畅通工程于2010年3月初破土动工,2011年9月竣工通车。
第八章 环境保护
一、工程环境
1、工程区域环境状况
石堰公路畅通工程经过XX村村,沿途路属中山区,沟浅横坡小。
2、气象条件
路段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实,降雨充沛。
二、新建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该工程建成后,将促进沿线一带的农业、畜牧业、林业、运输业的加快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路段属于中山地区,施工时虽有局部的填挖集中路段,但距离短,土石方数量不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几乎没有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修建好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对公路沿线一带贫困村社,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是丰实资源的开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该村社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公路畅通工程的实施非常必要。
第九章 问题及建议
1、该工程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早日立项审批,并尽快落实资金补助。
2、本报告统一按中山四级公路标准编制。
附:丰都县XX乡XX村村道公路畅通工程线路图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