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71870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一)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人靠 声带 振动发声、风声是 空气 振动发声,管乐器(笛子)靠 空气柱 振动发声,弦乐器(二胡)靠 振动发声,打击乐器(鼓)靠 鼓面 振动发声,钟靠 钟 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 发声 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的物体一定 振动 ,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液体 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5、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固体、 液体 和 气体 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 除外),声音在 中传得最快, 中最慢;6、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

2、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7、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我们它叫做 ;8、声速的物理意义: 。9、声速的定义: ,单位是 ;声速跟 和 有关;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10、由声速表得出结论: 三、回声:1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 );人距离障碍物至少 m以上。13、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4、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

3、道、 、 、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15、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 振动,再经 、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16、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17、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 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五、声音的特性18、声音的三特性: 、 、 ;19、音调:定义: ,影响因素: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20、频率(f):定义: ,意义:表示物体振动的 ,单位: ,简称 ,符号: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 音调越 。21、响度:定义:声音的 叫响度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有

4、关,物体 越大,响度越大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根发声体发声时的 还跟人距离声源的 有关。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 22、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和 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应用: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2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Hz,24、高于 Hz叫超声波;25、低于 Hz叫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 。26、人类能听到的声叫 。27、 , , 统称声。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8、噪声定义:(1)从物理角度: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 ;29、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30、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

5、符号为 。3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 dB指刚刚引起听觉;32、控制噪声:(1)在 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 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 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33.传递 (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34、声可以传递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个音叉振动,另外一个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35.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

6、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 。采用这个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36.倒车雷达利用的是 军事雷达利用的是 37.水瓶琴吹的时候是 振动发声,水越多音调越 ,敲的时候是 振动发声,水越多音调越 38、女高音指 高,男低音指 低39、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器材: (2)步骤: (3)结论: (4)物理方法: 40、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器材: (2)、步骤: (3)、结论: (4)、物理方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二)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2、熔化:定义: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 (吸热或放热)3、固

7、体可分为 和 4、熔点: ,5、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 ,晶体熔化时不断 ,但是温度 。常见的晶体如: (2)、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不断 ,温度 。常见的如: 6、探究海波和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 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7、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8、熔点: ,晶体 确定的熔点;非晶体 确定的熔点。(填“有”或“没有”)9、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 (标准

8、大气压下):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10、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kB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段是 态, 热,温度 ;CD段是 态, 热,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K点是 态;(2)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 分钟;(3)该物质是 体,熔点是 。(5)AB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段是 态, 热,温度 ;CD段是 态, 热,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6)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到第 分钟凝固完,凝固过程历时 分钟;(7)该物质是 体,熔点(凝固点)是 。11、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物质凝固的条件是

9、 12、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要 ,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 ,温度 。13、凝固点:晶体在凝固时要 热,但是温度 ,这个温度叫 ,14、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 ;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填“相同”或“不相同”)。15、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水银的是 ,酒精的是 。16、分析海波和蜡的凝固过程知道:(1)海波在凝固前,不断 ,温度 ;凝固时,不断 ,温度 ;(2)蜡在凝固前,不断 ,温度 ;凝固时,不断 ,温度 ;1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态,它在-120时是 态.18、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 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 _热.19、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

10、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 _时会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_.20、汽化: ;2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22、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2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24、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2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器材:组装从 到 依次是 硬纸板的作用 硬纸板上小孔的作用 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节约能源)的具体做法是: 如果所测沸点不为100原因是: 如果所测沸点低于100原因是: 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变 。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11、 ;沸腾过程中气泡 变 到液面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沸点: ,烧杯中的水要适量,适量是指A、 B、 设计记录表格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26、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海拔越高气压 ,高山上气压 ,水的沸点 ,所以要使用 来做饭。27、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28、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29、液化的两种方法: 和 。用 的方法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30、“白气”是 态,它是由 变化成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热。3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组装从 到 依次是 药品是:晶体 ,非晶体 水浴法的

12、目的是: 搅拌器的作用: 记录表格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晶体熔化 晶体凝固 非晶体熔化 非晶体凝固32、人工降雨的过程: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 热)成气体。并从周围 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 ( 热)成小冰粒,或者 ( 热)成小水滴。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 ( 热)为雨降落到地面。33、氟利昂极容易 和 。冷冻室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热)冷凝器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热)臭氧层会吸收 34、冻豆腐里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 后 形成的。35、温度定义 。36、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 。37、摄氏温度的规定: 38、人的正常体温 读作

13、 。39、-4.7读作: 或 40、温度计使用前要认清 和 41、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42、使用 的方法可以使所有气体都能液化。43、液化石油气是用 的方法液化的。44、用久的灯泡会变细原因是 45、汽化:_ _46、液化:_ _47、汽化的两种方式:_ _48、液化的两种方式:_ _49、晶体熔化的条件:_ _50、晶体形成的条件:_ _51、沸腾的条件:_ _52、写出物质的变态过程、物态变化名称、吸放热情况。雾由_ _态变为_ _态_ _,_热。露由_ _态变为_ _态_ _,_热。雪由_ _态变为_ _态_ _,_热。雾凇由_态变为_ _态_ _,_ _热。“白气”由_ 态变为_ _

14、态_ _,_ _热。樟脑球变小由_ _态变为_ _态_, _ 热。钨丝变细由_ 态变为_ _态_ _,_ _热。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原因是灯丝先 后 附着在灯壁上。水缸“出汗”由_态变为_态_,_热。冻肉上的白粉由_态变为_态_,_热。冰花形成由_ _态变为_ _态_ _,_热。53、舞台上的云雾的形成过程;干冰的升华成_ _( _热),使空气温度_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 _形成小水珠。54、液化石油气是用_ _的方法液化的。55、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温度特点是_。在第6mi

15、n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 (3)熔化过程用的时间是 min.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三) 光现象 透镜1、光源: 叫光源。2、光源的分类:(1):天然光源:如 (2):人造光源:如 3、光在 沿直线传播;4、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 。5、光线: 物理方法: 。6、光年是一个 单位;光年定义: 7、光的反射物理名词8、我们看见发光的物体是由于 。9、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 。

16、10、光的反射定律(1)、相关概念:入射角 。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 ; 。11、反射角大小由 的大小决定,应该说成 等于 不能说成 等于 。反射角随 的增大而 ,减小而 。12、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 。即 和 重合,但方向相反。1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14、光的反射分为 和 。1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循 。16、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可转折纸板的作用是:a ; b ; 、纸板向后折的目的是: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次数1231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平面镜与玻璃板相比主要缺点是:

17、 使用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 。玻璃板成两个像的原因是: 。在本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用到此方法的地方是 未点燃的蜡烛和像不重合的原因 。刻度尺的作用是: 。该实验应该在比较 (填亮暗)的环境下进行。该实验应该用 (填薄厚)玻璃板。如果有茶色玻璃和普通玻璃应该选 玻璃。18、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填实虚)。19、平面镜的作用 例如 , 例如 ,20、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应用例子: 21、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应用例子: 22、小孔成像成的是 的 像,像可以是 的, 的 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2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25、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26、在光学实验中

18、显示光路的方法 。27、日食的顺序是 28、月食的顺序是 29、光折射的定义 30、光的折射规律(1) 在同一平面内。 分居法线两侧。(2)光从 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靠拢),折射角 入射角。(3)光从 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 ( )而 ( )。 (5)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6)光垂直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传播方向 。31、填名称MM1 NN1 AO OB OC AON NOB N1OC 32、填名称MM1 NN1 AO OB OC AON1 N1OB NOC 33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19、,所以也叫 透镜。凹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3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35、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36凸透镜成像: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大小正倒虚实u2fu=2f2fufufuf37、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38、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9、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40、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分 界 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的变化: ;虚像的变化: ;实像和虚像:

20、;实像的位置: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四) 质量和密度1 质量(m): 。2 质量国际单位是: ,符号 。单位符号3、单位换算:1t= kg= g= mg。4、物体的质量不随 , , 和 而改变。质量是物质的一种 。5、生活中质量测量工具: 、 、 和 。实验室常用 测质量。6、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2)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 加上游码所对的 。7、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 ;(2)加减砝码要用 ,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放在托盘上。8、密度定义: 9、 计算密度公式是 ,变形 , 。物理量符号单位一单位二质量体积密度10、密度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 单位换算1kg/m3= g/cm3;1g/cm3= kg/m31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 kg/m3= g/cm31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设计表格:1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吸水小石块的密度。 原理: 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