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天那边》的观后感
赵芸芸 地理科学学院 2012013231
看完《天那边》的那一刻,我也有去边远山村支教的冲动。当夜幕降临,寝室的舍友渐渐进入梦乡时,我辗转反侧,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天那边》中的片段。
在大学毕业的那年,校花徐晓萌和她大学的恋人江可可,志愿去了农村支教,那一刻,我觉得徐晓萌是幸福的,自己的恋人陪着自己去实现人生价值。可接下来的剧情让我知道了徐晓萌和江可可他们是不适合的,我预感江可可最终会坚持不到三个月就离开!
江可可为了打电话能收到信号,爬上高高的梯子,等到终于有信号了,他脚下不稳,摔了下来,负伤了。在大山里,吃的都是山野菜,江可可起初觉得很好吃,有营养还不长肉,他在城里都躲着大鱼大肉的,但是一段时间后,他总吃不到肉,受不了了,最后居然拿着菜刀追着抓鸡吃,罗老师说鸡是他用来给小屁股们换本子的,制止了他。后来最搞笑而辛酸的一幕是,他从鸡笼子里偷出一只鸡,刚高兴着,旁边一只大狗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结果可想而知,江可可被狗咬了。几个人抓住他,给他打狂犬疫苗,他大喊着,看上去很痛苦。邻村的傻子天天在池塘钓虾,他也去钓,连钓虾的王傻子都欺负他,把他一脚揣水里去了。江可可给孩子们讲笑话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跟他打扑克,他实在是无聊透顶了,在山里什么娱乐都没有。村里的人没看过电视,更别提足球和股票了。
“足球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公子哥”江可可最终还是为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放弃爱情!此时,我敬佩那些在农村支教的老师,他们放弃了城市中富裕的生活,有的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
在剧中我很喜欢罗老师,他不仅是老师,还是校长,还是学校大厨、保姆等等,一个从5、6岁到16、17岁各各年龄段混合的班级里,共有18个学生。他每天要从小学教到高中,从拼音的a,b,c教到英文的a,b,c,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全能老师”全心的爱着这些孩子,不愿意让他们受一点委屈,也为拥有这些孩子们而自豪和骄傲。但是,他毕竟只有山村里的初中水平,没有标准普通话教学没有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他用湖南方言教孩子们语文,听着他的蹩脚读音,我特别想笑。
可是没想到罗老师为了修教室,上山背黄泥,遇到了泥石流,去世了。
后来许老师就接替罗老师去小山村里当了教师,记者前来采访,问她今后的打算和感想,她什么都都不说,记者说那就照张相吧,我们回去也好交差。于是,小葫芦搬出一张椅子,孩子们把野花放在椅子上,许老师、孩子们和天堂里的罗老师一起照了这张刻骨铭心的照片。时至今日,看到这里,我还是泪如雨下,我想到了很多!
我一遍遍的问自己,如果我是徐晓萌,我会和她一样奉献自己的青春到农村支教吗?我想我现在还没有她那样的毅力和决心,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我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又可能去农村支教,这项伟大又艰巨的使命我能承受吗?
学校现在有很多暑假支教活动,我很想去,但我也想乘着自己年轻去到处旅游,所以没有去支教!看完这个电影觉得自己真是太自私了!我还需要更多的锻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它不仅是知识上的锻炼,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