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地沟油概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693302 上传时间:2025-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1地沟油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地沟油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沟油概述 1.1地沟油的定义一分类 1.2地沟油的危害 2.地沟油的处理现状 2.1国内处理地沟油的现状 2.1国外处理地沟油的现状 3.处理地沟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建议 5.嘉园华环保科技将地沟油变废为宝 1.1地沟油的定义及分类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地沟油”这个名称已经成为对人们生活中带来身体伤害的各类劣质油的代名词。 通俗地讲,地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地沟油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来源于煎炒后的食用油, 是从餐饮业的地沟隔油池中捞取,经过简单的加热、脱水、去渣、沉淀等工艺提取的油脂。地沟油又名为泔水油, 属于废弃食用油脂中污染比较严重的一部分。 1.2地沟油的危害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2010年3月披露,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体重减轻、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还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其毒性相当于砒霜的100倍,它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 由于制作潲水油所用的原料和加工方法,使得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如砷、铅、黄曲霉素和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在炼制潲水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潲水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潲水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潲水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在餐馆中,很多食材都需要过油,很多菜肴、点心需要油炸,这就势必带来油脂的反复加热,炒菜、油炸的温度高达160-300℃,油脂会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式异构化、热氧化、热裂解、环化、醚化、聚合等多种反应。其中的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逐渐损失殆尽,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持续增加,饱和脂肪增加,奇形怪状的油脂氧化聚合和环化产物充斥其中,这就成了厨房老油。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其毒性相当于砒霜的100倍,它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 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过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意外,对人体不利。 1.3地沟油产生的原因 地沟油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在于:一是多头监管,分工有余,合力不足。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实际工作中分工问题的存在使整个管理出现分散,责任不明确。二是对于地沟油生产的相关处罚机制不健全,在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问题上或规定不实或处罚太轻,从而缺少可操作性,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三是缺乏具体科学的检测标准。我国的食用油标准太粗放,按目前的食用油标准,地沟油经过多种技术处理很容易达到现行食用油标准。但地沟油由于反复高温加热处理,其致癌物质数量应该比常规食用油多出数倍,而这些在原来食用油标准中都没有涉及。 (四)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   巨额利润是导致餐厨废油加工屡打不禁的重要原因。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如果卖给私人,每年反而收入几千至上万元。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而对于餐馆、街边的饮食店而言,回购“地沟油”当作食用油价格低廉,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不乏冒险者。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监督力度不够。 3 存在的问题 ( 1)相应的法规建设滞后, 文件针对性不够明,现有的有关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 2)负责管理的职能部门管理界限划分不清,造成执法真空。 ( 3)缺乏有效的信息体系, 难以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目前国内地沟油主要流向是用于生产饲料、生产化工原料和返回餐桌。任连海表示,地沟油流回餐桌、危害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其根源在于我国地沟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地沟油正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大量废油出口难以控制,90%以上的废油去向不明,以致很多正规处理厂没有原料处理处置; 第二,政策和标准不完善,尚无国家层面的餐厨废油管理政策和处理处置标准规范,处理设施设计、运行无依据,资源化利用激励体制不完善; 第三,处理处置设施技术相对落后,存在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难以盈亏平衡等问题。 目前,地沟油收集困难、物流监控难、食用油掺用鉴别难已经成为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任连海指出要通过源头输进、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当地消纳等途径,从政策、投资、运行、监管、科研等方面加强保障,切实解决地沟油问题。 任连海指出,在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深加工技术方面,在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硬脂酸和油酸、肥皂和洗衣粉、润滑油、混凝土制品脱模剂、替代环氧丙烷生产多元醇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步创新提升。 最后任连海强调,针对我国地沟油面临的压力,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完善地沟油收运、处理加工体系的建设,实现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1.4 地沟油的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年均消费食用油为2100 万吨,而每年产生废油约为400 ~ 800 万吨[1]。据中国食用油信息网统计, 国内城市每年餐饮业产生的地沟油高达500 万吨[2]。现在,由于我国没有合理的利用地沟油,致使地沟油已成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并且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从经济方面来说,由于动植物油价格较高, 迫使生物柴油的成本远高于石化柴油,从而限制了生物柴油工业的发展,所以充分地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 既能防止废弃食用油再次进入食物链和减轻地沟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可以十分有利地促进生物柴油的发展,为地沟油资源化找到合理利用的出路。 我国对地沟油的综合利用主要有3 种方式:一是对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提纯, 直接作为低档的工业油酸、硬脂酸和工业油脂等,二是利用地沟油制备无磷洗衣粉, 三是将地沟油醇解制取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地沟油在制取生物柴油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巨额利润是导致餐厨废油加工屡打不禁的重要原因。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如果卖给私人,每年反而收入几千至上万元。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而对于餐馆、街边的饮食店而言,回购“地沟油”当作食用油价格低廉,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不乏冒险者。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监督力度不够。 3 存在的问题 ( 1)相应的法规建设滞后, 文件针对性不够明,现有的有关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 2)负责管理的职能部门管理界限划分不清,造成执法真空。 ( 3)缺乏有效的信息体系, 难以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目前国内地沟油主要流向是用于生产饲料、生产化工原料和返回餐桌。任连海表示,地沟油流回餐桌、危害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其根源在于我国地沟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地沟油正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大量废油出口难以控制,90%以上的废油去向不明,以致很多正规处理厂没有原料处理处置; 第二,政策和标准不完善,尚无国家层面的餐厨废油管理政策和处理处置标准规范,处理设施设计、运行无依据,资源化利用激励体制不完善; 第三,处理处置设施技术相对落后,存在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难以盈亏平衡等问题。 目前,地沟油收集困难、物流监控难、食用油掺用鉴别难已经成为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任连海指出要通过源头输进、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当地消纳等途径,从政策、投资、运行、监管、科研等方面加强保障,切实解决地沟油问题。 任连海指出,在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深加工技术方面,在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硬脂酸和油酸、肥皂和洗衣粉、润滑油、混凝土制品脱模剂、替代环氧丙烷生产多元醇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步创新提升。 最后任连海强调,针对我国地沟油面临的压力,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完善地沟油收运、处理加工体系的建设,实现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地沟油的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对地沟油的综合利用主要有3 种方式:一是对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提纯, 直接作为低档的工业油酸、硬脂酸和工业油脂等,二是利用地沟油制备无磷洗衣粉, 三是将地沟油醇解制取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地沟油在制取生物柴油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1.1 制取工业油酸、硬脂酸和工业油脂对地沟油进行水解可分离出各种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油酸)。脂肪酸是油脂化工的基础原料,以脂肪酸为原料衍生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塑、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等各种行业[3]。油脂水解的方式大致分为常压下皂化分离和高压酸化分离这两种类型。混合脂肪酸的分离方式大致包括:冷冻压榨法、表面活性剂法、精馏法等[4]。张世敏等[5]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 浓硫酸为催化剂, 在常压下水解废弃油脂制备混合脂肪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到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乳化剂用量为8 %(重量分数),催化剂量为10 % (重量分数),水量为300 % (重量分数),水解时间为13 h 。在此条件下,水解产物的酸值达到173.3 (KOH) / (mg / g)。 1.2 制取洗衣粉 地沟油的前身是天然油脂, 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三脂肪酸甘油酯,它用碱皂化可以生成甘油及洗涤用的表面活性剂碱皂(如钠皂、钾皂等)。因此,地沟油是用来直接皂化生产肥皂和洗衣粉不可多得的价廉质优的原料。梁芳慧、尹平河等[6]用双氧水氧化地沟油中的色素, 辅以活性白土吸附精制除去地沟油中的有色物质,经过脱色后的地沟油再经皂化,其皂化后制成的皂料作为制取洗衣粉的主要原料。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用量为可变因素,以L9(3 4)正交试验因素,确定最佳的皂料、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地沟油皂料8 % ,碳酸钠12 %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2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4 % ,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 2% ,偏硅酸钠4 % , 4A 沸石7 % ,柠檬酸钠9 %,其余为硫酸钠,该种配方的去污效果和综合性能 与市售两种产品相当,优于标准洗衣粉,性能指标测试符合国家标准。 1.3 制取生物柴油 地沟油成分主要是三脂肪酸甘油酯, 其特性与石化柴油相近,可完全代替石油柴油,故称之为生物柴油。纵观国内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在现代科学领域,以酯交换反应为基础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层出不穷, 如硫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磷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包衣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地沟油固定化脂肪酶合成生物柴油、1-甲基-3-丁基咪唑氢氧化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7~9]等。其中多数工艺是以地沟油与甲醇为底物制取生物柴油, 其不同的只是所采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各异。 1.3.1 硫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张勇[10]利用地沟油以硫酸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采用两步酯化工艺: 第一步, 在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1 % 、反应温度70 ℃ 、反应时间4 h 的条件下,用硫酸催化使地沟油产生预酯化反应, 主要是将地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第二步,酸催化转酯化反应,反应在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6 % 、反应温度70 ℃ 、反应 时间4 h 的条件下进行, 主要是进一步将地沟油中的甘三脂转化为甲酯和甘油。此实验甘油酯的酯化率可达到86.89 % 。符太军等[11]以硫酸为催化剂, 采用酯交换法进行生物柴油的实验室制取试验,通过正交分析取得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 ℃ ,物配比30:1,催化剂为6 % 原料油,反应时间3 h 。4 个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量>反应温度。孔永平、郑冀鲁[12]在酸性催化剂(H2SO4)的作用下先通过水解反应对地沟油进行预处理, 然后进行酯化,将地沟油转化成生物柴油。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 醇油摩尔比5.3:1, 催化剂(H2SO4)的量为油的1.3 % ,反应温度65 ℃ ,反应时间2 h ,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0 % 。 1.3.2 磷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钟鸣等[13]以地沟油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所得产品性能指标接近矿物柴油。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 ℃ ,醇油摩尔比30﹕1, 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8 % ,反应时间5 h 。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为85 % 以上。 1.3.3 KHSO4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KHSO4是一种稳定的无机晶体, 其水溶液呈强酸性,是一种质子酸,Bronsted 强酸,因而能催化酯化反应[14],而且KHSO4难溶于有机反应体系,反应结束后易于分离, 简化了甲酯产物和甘油的后处理过程。牛俊、孙玉梅等[15]对固体酸性催化剂KHSO4催化地沟油的酯化及转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25∶1,反应时间10 h ,催 化剂量8 % ,反应温度80 ℃ ,在该条件下,可以将酸值高达109.71(KOH) / (mg / g)的地沟油酯化及转酯化, 转酯化率可达87.12 % , 酯化率为98.36 % ,最终产品的酸值为1.8(KOH) / (mg / g)。 1.3.4 包衣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酶促合成生物柴油的主要问题是反应系统中甲醇达到一定量后,酶易中毒失活、寿命短等。包衣酶是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包衣, 由于包衣后的固定化酶受到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保护, 变得更耐有机溶剂,从而可提高酶的活性。陈文伟等[16]以地沟油为原料,用三阶段包衣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选用谷氨酸二烷基酯核糖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包衣剂,第一步加入油和1 / 3 的甲醇,第二步再加入1 / 3 甲醇,第三步加入剩下的1 / 3 甲醇。通过甲醇的三阶段加入和固定化酶的包衣解决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包衣酶用量、醇油摩尔比和水分添加量为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三阶段反应时间各9.4 h ,反应温度54 ℃ ,包衣酶用量18.7 % ,醇油摩尔比3.6﹕1,水分添加量17.2 % ,在最佳条件下的酯化率为93.68 % 。 1.3.5 固定化脂肪酶合成生物柴油 固定化酶法是生物酶法的一种, 利用固体材米涛齐,等:地沟油的综合利用现状及今后对策11杭州化工2010 年12 月2010.40(4)料将脂肪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 使其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 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一类技术。这是20 世纪5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为它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排放等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生物柴油的热点。多数研究者认为, 采用分批加入甲醇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和在非水介质中的促转酯反应活性[17]。付严、常杰等[18]将地沟油和甲醇在三段式反应器中固定化脂肪酶上合成生物柴油, 检测了地沟油的酸值、皂化值以及水含量,并考察了进料流量、溶剂、水含量对反应的影响。在40 ℃ ,正己烷作溶剂,添加水含量为地沟油质量的20 % ,每一段反应器中添加的甲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为1﹕1 时,生物柴油产率为94 % 。安永磊等[19]利用固定化脂肪酶(棕榈酸乙酯标准样品)催化餐饮废油与乙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实验获得最佳酯化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47 ℃ , 有机溶剂正己烷,醇油比3∶1,5 次投加乙醇,酶用量0.3 g ,反应时间32 h , 生物柴油产率可达81 %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一般采用以甲醇为酰基受体的醇解法,但高浓度甲醇易使酶失活, 且副产物甘油会聚集在固定化酶载体表面,对反应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以乙酸甲酯代替甲醇进行酶促酯交换反应不仅工艺简单,转化率高,而且大大提高了酶的操作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周丽亚等[20]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 为催化剂, 以经过预处理的废餐饮油和乙酸甲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结果表明: 废餐饮油2.0 g , 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的用量为油重的8.0 % , 乙酸甲酯与废餐饮油摩尔比为10∶1,反应温度60 ℃ ,反应时间18 h ,有机碱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用量为油重的40.0 % ,叔丁醇用量0.5 mL ,为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为86.43 % 。韩春阳等[21]利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 (固定于大孔丙烯酸树脂)和固定化脂肪酶TLIM(固定于颗粒硅胶)混合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最佳合成条件为: 脂肪酶用量为废油质量的8 % ,Novozym435与TLIM 混合比3∶1,醇油摩尔比1∶1,反应时间19 h,反应温度45 ℃ ,摇床速度200 r·min-1,甲醇采用两步法添加,甲酯转化率达到85.7 % ,脂肪酶在连续反应266 h 后,催化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1.3.6 1-甲基-3-丁基咪唑氢氧化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张爱华等[22]利用多元醇的预酯化技术对地沟油进行处理, 以碱性离子溶液1-甲基-3-丁基咪唑氢氧化物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结果显示,以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醇与油的量比为8﹕1,反应温度70 ℃ ,反应时间110 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3.0 % 。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为95.7 % 。 1.3.7 采用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陈安等[23]根据地沟油酸值高的特点,采用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此法避免了均相酸法耐酸设备价格高、反应时间长、酯化率低、有废水等缺点;克服了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对高酸值地沟油易皂化、产率低、产生大量废水等弊病;同时,也克服了两步均相法产生大量废水、影响环境的不足。固酸非均相催化游离脂肪酸酯化(第一步预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 ,醇油摩尔比6﹕1,固酸催化剂为油重的2.5 % ,助溶剂四氢呋喃为3 % ,反应温度71 ℃ ,酯化率97.41 % 。固碱非均相催化油脂酯化(第二步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2.5 h , 醇油摩尔比10﹕1, 固碱催化剂为油重的2.0 % ,助溶剂四氢呋喃为3 % ,反应温度71 ℃ ,酯化率96.36 % 。李为民等[24]也是第一步预酯化反应利用硫酸催化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条件:浓硫酸用量为2 % 、甲醇用量为16 % 、反应温度为70 ℃ 、反应时间为4 h ;第二步酯交换反应 利用氢氧化钾催化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条件:甲醇用量为20 %,KOH 用量为1 % ,反应温度为65 ℃ 、反应时间为2 h。制备所得生物柴油达到国家生物柴油标准要求。 2 地沟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1) 地沟油的收集 地沟油捞取、运输等现代化工具缺乏。多数就餐地点的隔油池附近道路狭窄,不便机械清理,主要靠人工捞取。同时,缺乏全国范围内地沟油收集系统和回收机制, 许多小餐馆仍然将大量废弃食用油脂直接排入下水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 资源浪费。 (2) 地沟油利用技术 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产业链短, 缺少科研投入, 能够为生产者带来丰厚利润的下游产品研制和开发严重不足,已开发和应用的产品少,与国外相比明显不足。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再加工利用脂肪酸甲酯和甘油的条件, 多是把脂肪酸甲酯作为溶剂等销售以增加利润,并没有进行深加工。甘油也多转售到甘油精炼厂,精制为普通甘油、医药甘油等销售,有些厂家甚至不出甘油产品。 2.2 相应对策 (1)要建立合理的回收方法及制度,加快全国范围内餐饮废油收集系统的建立, 提高餐饮废油的收集利用率。此外,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严厉制止废弃食用油脂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培养绿色能源消费 意识。 (2) 要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完善支撑产业。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虽然基本成熟,但应用性较差,今后要加强科研部门与企业的合作,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同时,要加大对附加值高的下游化工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竞争性。 参考文献: [1] 李柏胜. 别让废弃油脂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城市环境[J]. 经济前沿,2007,(4):84. [2] 曹丹.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前景诱人[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2):4-5. [3] 姚志龙, 闵恩泽. 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资源化利用[J]. 天然气工业,2010,30(5):123-128. [4] 胡小芳, 刘都树. 废弃油脂的回收利用及其生物柴油生产[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7,28 (3):117-120. [5] 张世敏,查国君,张无敌,等.废弃油脂常压水解制备混合脂肪酸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98-300. [6] 梁芳慧,尹平河,赵玲,等. 地沟油生产无磷洗衣粉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5,(9):5-6. [7] Demirbas A. Biodiesel from waste cooking oil via basecatalytic and supercritical methanol transesterification[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9, 50(4):923-927. [8] Dizge N, Aydiner C, Imer D Y, et al..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sunflower, soybean, and waste cooking oils by transesterification using lipase immobilized onto a novel microporous polym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 100(6):1983-1991. [9] Al-Zuhair S, Dowaidar A, Kamal H. Dynamic modeling of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simulated waste cooking oil using immobilized lipase [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44(2 / 3):256-262. [10] 张勇. 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J]. 中国油脂,2008,33(11):48-49. [11] 符太军,纪威,姚亚光,等. 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J]. 能源技术,2005,26(3):106-108. [12] 孔永平,郑冀鲁. 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4):25-28. [13] 钟鸣,张秀兰,李玉玲,等. 磷酸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570-572. [14] 毛立新. 几种无机盐催化合成丙酸丁酯[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1,31(6):34-35. [15] 牛俊,孙玉梅,薛文平,等. KHSO4 催化高酸值地沟油酯化及转酯化的研究[J].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26(3):252-255. [16] 陈文伟,周晶,高荫榆,等. 包衣酶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J]. 太阳能学报,2009,30(10):1167-1170. [17] 吴环,杨艳红,吴克,等. 生物柴油生产用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进展[J]. 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19(4):68-70. [18] 付严,常杰,陈英明,等. 地沟油固定化脂肪酶生产生物柴油[J].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46:84-85. [19] 安永磊,唐唯森,高松. 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S1):147-450. [20] 周丽亚,高静,马丽,等.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废餐饮油合成生物柴油[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4):14-18. [21] 韩春阳,岳喜庆.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494-496. [22] 张爱华,肖志红,张玉军,等. 地沟油预酯化及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J]. 粮油加工,2009,(12):94-98. [23] 陈安,余明,徐焱,等. 利用地沟油开发生物柴油—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J]. 中国油脂,2007,32(5):40-43. [24] 李为民,姚建,杨洪丽.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1):22-24 我国地沟油资源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初步分析 杨永健 地沟油的概念 地沟油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2地沟油的产量 地沟油产生源分散,来自于家庭、餐饮业、小商小贩等,统计难度较大。比较权威的数据来自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李志军,我国现在每年消耗各种动植物油脂在1500万~1650万吨。在油料加工和使用(包括食用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食用油脂,如油料加工厂的各种油脚、煎炸废油、泔水油等,其总量在百万吨以上。 3地沟油的危謇 地沟油形成和精炼过程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当人食用搀兑地沟油的食用油时,最初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长期摄入“地沟油”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吨地沟油进入市场,上了餐桌,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4地沟油的资源化途径 制备生物柴油是地沟油回收利用研究最多的一个领域。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可替代现有石化柴油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石化柴油替代品。但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制造生物柴油的成本偏高,而将地沟油回收制造生物柴油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2。 此外,通过对地沟油进行简单提炼后加入添加剂可将其制成肥皂,或精炼后加工成普通的润滑油。 5地沟油资源化所面临的困难 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原本既能避免地沟油回流餐桌对人体造成伤害,又能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然而,通过对国内多个地沟油处理企业的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地沟油处理设施处于停滞状态,且并非技术问题导致,而是因为地沟油原料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地沟油资源化的潜在经济效益,各地企业对地沟油资源化市场认识不足,纷纷建设地沟油处理设施,导致地沟油设施处理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抢购和囤积地沟油的现象 ]。二是由于地沟油领域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已经形成稳固的利益链,地沟油从业者通过向餐饮企业高价回收地沟油,经过简单加工后,以低于食用油的价格重新出售给餐饮企业,从中赚取经济利润,而餐饮企业通过购买低品质“食用油”,节省了经营成本。从而在地沟油从业者与餐饮企业之间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导致正规的地沟油处理企业很难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到地沟油。 三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地沟油处理的法律法规及地沟油市场监管体制,地沟油收购价格不断攀升,地沟油从业者与餐饮企业间的利益链很难被打断,仅靠企业行为很难对地沟油地下交易行为进行干预。最终导致地沟油处理企业形成“无料下锅” 的局面。 8解决地沟油原料问题的建议 (1) 进行区域统筹,控制地沟油处理设施建设规模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必须科学发展、合理布局,不能一哄而上。要结合区域条件,研究分析地沟油总量需求,围绕产业经济和目标市场,合理确定地沟油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 在此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都负有重要责任。地沟油处理企业应视市场需求,认真调研,正确决策,尽量避免盲目投资。同时,政府在对企业的新建设旌申请进行审批时,应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已有设施情况,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超过市场需求的功能重复建设项目。 (2)健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目前在地沟油处理领域尚未制订相当的法律法规,使得地沟油从业者与餐饮业之间长期形成的利益链难以打断,导致执法者无法可依。因此需要制订地沟油收购、地沟油处理、地沟油产品利用、锓饮业食用油检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对地沟油利益群体进行坚决打击。 (3)健立健全地沟油产品监管机制 由于地沟油产生源分散,来自于家庭、餐饮业、小商小贩等,除了一些大中型餐饮业外,难对地沟油的产生源头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对地沟油末端产品的监管是相对有效的措施。由于地沟油产品目前较为单一,且大多非法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只能对地沟油进行粗加工制成“食用油”、动物饲料、肥皂、油柒等产品,因此应加大对该类产品的查处力度,对制造单位及接收单位均进行严厉打击,从根本上打断地沟油利益群体之问的利益链。 结语 虽然我国在地沟油资源化领域起步较晚,且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还并不健全,但因地沟油导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待地沟油资源化问题,我们应给予充分肯定,地沟油资源化对于缓解国内能源紧张,减小环境污染,避免危害人体健康的意义重大。我们既不能因为只看到地沟油资源化的经济利益,未经充分市场调研及项目分析就盲目投资,也不能因为现阶段地沟油原料短缺问题就轻易否定地沟油资源化的市场化前景。而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地沟油资源化项目建设前调查研究潜在的市场需求、分析论证合理的建设规模。随着国家及地方地沟油收集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地沟油资源化项目在未来将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176.htm. [2]李志军.生物柴油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国科技投资,2008,37~39. [3]胡宗智,彭虎成,赵小蓉,等.餐饮废油的回收利用研究进展[刀.中国 资源综合利用,2009,27(1):16~18. [4]朱永义,李静,等.泔水油、地沟油生产销售追踪调查分析[J].中国 食品卫生杂志,2004,l6(5):450~45 1. [5]黄如飞.新工艺让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J].中小企业科技,2006,18. 科 地沟油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每1万人每天可以产生130公斤的地沟油,而中国人一年消耗的2250万吨油中,地沟油包含有200~300万吨。平均下来,每10顿饭中就有一顿含有地沟油。 香港和其他国家对地沟油的处理 香港地区:从上世纪7 O年代开始,香港认识到地沟油的危害,政府便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收集、处理地沟油,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食品卫生署工作人员随时在街上巡逻、检查厨房卫生,并到餐馆、酒店抽取食品样品,一经发现违规,坚决处以重罚,甚至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日本: 日本从上世856 0年代就开始严禁地沟油重新回到餐桌。对此,政府不是简单地“堵” ,而是采用堵、疏相结合的办法。由政府出钱采取高价回收的政策。政府对于回收到的地沟油,严加管理,立刻对其加入蓖麻油,以防重新被食用。之后,再通过特殊的设备将这些地沟油转化成燃油。对食品卫生,El本历来有着非常苛刻的社会舆论监督,形成特有的高压态势。 美国:美国的食用废油回收制度已很成熟 在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洗碗槽下方装有“厨房废物粉碎机” 。废油将统一由美国食用废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这些公司必须取得卫生和环保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拥有专业的运输、回收及加工设备。公司会定期从餐馆和居民区回收废油。餐馆如果私自将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 英国:英国专设废油垃圾桶,供居民将废油倒入政府免费发放的容器中;再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最终将这些油加工成可利用的生物柴油等产品。无论数量多少,都不允许将餐厨废油、油脂和脂肪倒入水槽,否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新西兰:新西兰的做法是将所有泔水先粉碎。在新西兰餐馆的厨房里,都安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以及油脂分离装置。居民每家的厨房水槽下也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 新西兰废油回收公司提供上门服务,他们用移动的专业过滤设备,上门为餐馆或家庭进行食用油过滤并清 洗油桶。 德国:在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 ,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很快就能查明。而使用过的食用油会有专门的公司前来收集。这些公司必须拥有政府的许可。分类后的油脂“垃圾”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这些使用过的食用油有两种回收用途,一是处理后作为化工和化妆品行业的原料,二是作为能源,比如生物柴油。回收后的食用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可用于汽车燃料,或者发电、取暖等。回收食用油加工后用作生物柴油,这在德国越来越普遍。德国防止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