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67911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2 影视文化VIDEO CULTURE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繁“出圈”,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时代主题,同时也革新了节目形式和内容,给各大卫视树立了良好的价值榜样,并开启了节日晚会多媒介、多元化、多融合的新征程。文章从电视节目如何在新时代下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新性进行了剖析,并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主流媒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的知识结晶,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所必须传承的重要意识形态。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需要承担起

2、这份重任。格尔兹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传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简言之,文化传播过程中,想要受众自觉参与到文化及其象征的塑造中,就必须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例如,要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需要在电视文艺、娱乐和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通过对技术、节目内容、传播策略的变革,使传播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从而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电视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媒介的价值选择1.多元媒介的优势。电视是一种综合型的多元媒介,集合了画面、色彩、声音、音乐、音响等多种视听

3、元素,具有伴随式接收、传播区域广泛、受众多元等特点。作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应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其导向作用,而不应因惧怕收视率不佳而迁就一些低俗趣味的节目。当前,电视节目的种类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白热化。特定受众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是稳定的,但电视节目的数量却会因某一类型节目“出圈”而暴增。因此,很多电视节目制作人在收视率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下,会更加关注节目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能否留住电视机前的观众。比如,2021 年某大型选秀类节目“倒奶”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节目被叫停。为了投票倒光瓶里的奶,只留瓶盖上的投票码,这样的疯狂举动不仅是对食物的浪费,也体现了价值观

4、的扭曲。“全民 pick”机制的追星行为变成了为偶像置换资源的砸钱行为,这种误导受众的价值导向是媒介的错误选择。电视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应是正确价值观的践行者,良性竞争,更多地关注观众的需求和感受,才能使我国电视节目进一步发展。2.向心力的建立。唐宫夜宴系列节目的火爆折射出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变化。人民物质生活富足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上一个高度,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快节奏的娱乐方式,而是转向对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关注。2021 年河南卫视春晚上,作为文化象征的唐宫夜宴播出后,在 2 月 12 日通过微博引爆网络,全网点击量超 30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 25 亿。面对如此高的话题度和关注度

5、,河南卫视 2021 年元宵奇妙夜的总导演红莉及其团队快速做出反应,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了创意、拍摄再到制作,最终不负观众对元宵奇妙夜的期待。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受到万众瞩目,人们开始期待后续节目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随着精心策划的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的陆续播出,河南卫视不断推陈出新,以新颖的角度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在传播场域中掀起讨论热潮,也在文化语境中成为传统文化出圈的典范。中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今,在电视节目、电影、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以中原文化作为历史背景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例如,2022 年由刘亦菲、陈晓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以北宋时期东京(现开封)

6、的盛世景象为故事背景,开播十五个小时播放量就达到 2亿人次。这类影视剧的爆火从侧面印证了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能够突破特定社会群体,拥有跨越年龄阶层的显著能力。这两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唤起了当代青年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受众的文化需求受众定位决定受众需求,受众的情感和文化需求是电视节目制作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例如,青少年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学习压力,在全网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他们更加乐意接受简单明了的嘻哈综艺,因为这样的综艺可以使其在繁忙之余稍作休息,满足自我需求。而制作精良的文化类节目如果在播放时段与娱乐类节目相冲突,其收视率就会大幅下降。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内容,而受众判断一档节目能否吸引他最终

7、也会落到内容上。以河南卫视春节晚会唐宫夜宴为例,节目通过视觉影像符号展现传统文化的象征信息,从节目拍摄场景、演员选取、特殊妆面、服装道具、后期特效等多方面细节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符号信息,让文化资源在每一处细节中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文/张小敏河北传媒学院73DIGITAL VIDEO TIMES迸发出来。此外,节目画面中呈现出十余件国宝级文物,诸如妇好鹃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替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共同搭建视觉盛宴。唐宫夜宴中的舞蹈演员为了还原唐朝仕女丰腴可爱的形象,不仅从妆容和服装上做到逼真,体态上也经过了大量考究。舞蹈演员的服装以唐俑服饰的造型为原型,穿唐服,化唐妆,她们借助服

8、化道和科技等手段尽可能地还原了唐代历史风貌,让观众感受到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甚至舞蹈演员还通过在嘴巴里塞棉花的方式来还原唐代侍女丰腴圆润的面部特点。节目中每一处细节的精雕细琢都映射出河南卫视对历史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唐宫夜宴一改以往严肃、正统的叙事风格,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呈现,将传统文化以年轻化、趣味化和现代性的审美方式进行幽默诙谐的文化展演,贴合了青年群体的文化实践与审美偏好。创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节目形态与内容创新以往多数传统文艺晚会或节日晚会的主体框架都以“演播室现场+与观众同时空演绎+主持人串联+歌舞、语言类节目”的形式搭建,长期以来各级卫视多沿袭这样的创作理念,久而

9、久之,导致文化类节目呈现出同质化和模式化的刻板印象。为改变节目发展现状,2021 年河南卫视节目创作团队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对节目形态及节目内容进行了创新,摸索出独特的“虚拟时空技术+传统文化+剧情+舞蹈”的创作理念。空间上,河南卫视突破场地限制,选择更具有文化独特性的标志性建筑进行录制;时间上,除2021 年河南省春节晚会以外,其余节日晚会不再以传统的直播形式为主,而是使用录播形式呈现;内容上,河南卫视没有邀请当红明星来演绎节目,而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编排节目,使中原文化在每一个节日晚会中大放异彩。从节目传播影响力和话题点击量来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新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了受

10、众对文化的需求,这一系列节目的创意理念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节目形式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改变,将传统文艺元素融入当代时尚化风格中,贴合年轻观众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感知,在地方形成当地传统文艺特色,并在全网投放开来,再运用适当的营销手段,进一步扩大了观众群体,提升了该系列节目在整个市场中的影响力。技术创新在数字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来传播文化和信息是促进节目创新、吸引观众的最佳手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文化出圈的重要手段。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唐宫夜宴正是借助 VR、AR、3D 等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使媒介技术幻化为观众身体感官的一部分。唐宫夜宴为满足作品内

11、容和空间的多样性,在河南省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等地都进行了拍摄取景,并在后期制作中插入很多文化遗址的虚拟场景,如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很多网友表示,这个节目仿佛是一场博物馆奇妙夜,藏馆中安静驻足的唐俑通过 VR 技术迅速变身成为跨越历史“活过来”的宫女。由此来看,节目对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的联合使用,打破了电视传统文艺晚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让观众有了新奇的视觉体验,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节目形式的改变,同时也为电视节目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感。此外,在元宵奇妙夜中,串场特效实现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来回交错,带给观众幻化的视觉效果。技术的加持使得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传统文艺

12、晚会的“过时性”和“不新鲜性”。传统文化也不再以宣教式的方式输出呈现,而是借用媒介技术营造文化象征的感性幻想,将观众带入传统文化的时空,使其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传播策略创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迅速出圈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首先是线上宣传。唐宫夜宴在 2021 年2 月 10 日进行首播,但播出当天并没有获得较大关注度,直至 2 月 12 日节目的相关视频和信息出现在微博和短视频等平台,经过网友和大流量博主的扩散式传播,相关话题度和点击量迅速攀升。一时间,唐宫夜宴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抖音热榜等,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制作团队迅速做出反应,借助快手、抖音、微

13、信等多种移动媒介,剪辑出节目的精彩片段以及幕后花絮,促进节目二次发酵和二次传播;再通过对舞蹈演员和导演的采访,增加受众对节目的了解,引导网民从节目爆火的表象转向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其次是参与式互动。河南博物馆在微博、社交网站上邀请插画师、设计师就唐宫夜宴进行手绘大赛,引发网民积极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在科技时代,传统节目在行业日渐低走的形势下想要破圈,就要结合时代特征,运用科技赋能和多媒体传播优势,制造话题点,让作品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呈现,增加受众的记忆点,从而引导受众自觉进行口碑传播和二次创作传播。总结在电视节目百花齐放的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不断上升,无论

14、是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还是河西走廊典籍里的中国等,都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势。然而,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或大或小的局限性。由于传统文艺涉及专业知识和历史文化,再加上传统媒体过往相对老套的节目模式,使得节目的传播效果大大减弱。当下,受众对节目内容质量和节目形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视文化类节目想要持续发展,除了要在形式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让文化与科技结合起来,用年轻人习惯的交流方式与其对话,还要在内容上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节目表现形式符合当代审美,将体现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观,如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节目中,增强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