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640419 上传时间:2025-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文,何物也?语者,语言也,文,文字也。从某种层次上说台湾的“国文”似乎更符合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含义,因为这是我们中国国内的语言文字课程,但无疑二者的课程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教国人标准使用本国的语言和文字,既然是语言,自然是要说的,因为只有交流才能体现出语言的意义,否则它就是一种类似甲骨文的符号,只能看不能说,疯狂英语的教学方法就是张开口吼出英语,它的成功正是开口言语教学法的成功典范,哑巴英语不是真正的学英语,同样不开口的语文也不是真正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语文课堂中朗读的不同用法及其作用   (一)快速自我阅读法——识字了大意   在语文课堂新课开始,我们常会引导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内容,这就是快速自我阅读法。快速阅读,这是由课堂时间有限的现实制约,也是出于对学生旧知和新知的一种考验,在语速的催促下,学生对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就是直觉式的认识和记忆。由于少了思考的空间,可以让学生真实清楚自己又哪些词语和语句是理解的,而哪些对他是陌生的,这些陌生的字词才是每个学生的生字,课本上的生字表仅仅是教学程序的识字安排,并不是每个学生真实的需要认识和掌握的字词,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好的学生也许会识字多点,课本上的生字早就在他的认知经验中,而差的同学则会有比生字表更多的生字认识需要,在初步阅读后,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在课文学习中有哪些学习认识的字词的需要,从而在教师范读时候有目的认读“生字”拼音,学习自己知识库中没有的生字。  于此同时,在快速阅读法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自己最初最真实的认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大意认识,带着不同第一印象去接受教师统一的教学,学生会收获不同的新知,理解出不同的新课文,即使学生不在课堂中说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在今后的写作等文字表达中也会显现出“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创新思维,而这是是真正语言阅读的魅力所在。   (二)反复咏读法——体悟增语感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其本质仍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书面页面有限,不能像平时说话那样随意蔓延,它有精炼的语言的需要,而精炼后的文字则需要品位磨读。“三分文章七分读。”明确指出了朗读数量上的要求,面对一片包含新知的文章,反复咏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课文中的重要语段,或词语很准确,或句子含义很深刻,有利于中心思想的准确表达。指导学生读好它们,能够让学生走进文章,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说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我想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光复”,在朗读前出示资料卡,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之前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中国人可以自己做主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伟大而自豪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炙热的爱国之情不禁湿润了作者的眼睛。而千言万语,都敌不过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单的话,能表达出“我”的当时的心情。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的雪景描写,儿化音渲染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认真体会,从中感受到雪后的自然美,品味出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自由默读——深入感知课文,留有理解空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相对于出声的阅读,无声的朗读既可以让学生的嗓子稍作休息,于此同时,少了声音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与课文的文字,从而多了几分自我思考的时间,这对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教学是相当有效的。如我在《但愿人长久的》教学中,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感受苏轼和苏辙的手足情深,兄弟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在默读的时候,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再让学生说体会,他们的想象空间已经打开,所说的体会也滔滔不绝,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四)诵读法——增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写作   记忆是一种思维方式,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要想学生积累知识必须让它把对知识的记忆长久储存,可以拿来就用。大声朗读能让学位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巩固记忆,与此同时,感知和想象被唤醒,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常识可知,默背只能在脑中回响,不能说出来,而且容易忘记,只有出声朗读,才能够真正背诵并达到记忆效果。正如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所说:“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感受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懂得多种语言表达方式,能够运用所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达自己的感情,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二、语文课堂中朗读的有效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3个学段,对朗读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朗读往往是课堂中的过客,匆匆而过,学生的朗读准确率、流利度、感情等都有待提高。正如课改专家、华东师大X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呢?   (一)制定准确的朗读目标,读出层次   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朗读指导要有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个朗读层次: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2.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首先,初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可以采取自读课文、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相机正音;其次,再读课文,反复读流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同桌练;指名学生读;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内容;第三,品读课文,学习感情朗读。方法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找寻答案;通过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感情朗读并展示。第四,熟记成诵,强化阅读积累。通过提示诵读、检查诵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延伸课外,强化积累,并学会运用。 (二)运用多种朗读方法,读出乐趣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朗读形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避免朗读过程的枯燥乏味,让朗读成为教学中的精彩环节。   第一,示范朗读,激发感悟。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的榜样,这点是示范朗读的一大优势。教师要示范,得现有范儿,所以研读教材是必须的功课,在准备把我课文节奏和感情的基础上,把自己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融入朗读中,让学生从语音语调中得到朗读的启发,从而达到朗读指导的目的。第二,比较朗读,强化感悟。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增、减词比较和换词比较让学生明白原句的好处和学习表达方式,增强语感。第三,边读边思,加深感悟。在朗读前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读,去寻找答案和体会感情,这样学生朗读有目的,有兴趣。第四,创设情境,加快感悟。有些课文比较深奥,设置适当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经验,唤起学生情绪和内心想法,真正走进教材。第五,个性朗读,展示感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读是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主体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客观差异,即使相同的文本在不同的阅读个体中获得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学生具有差异性,朗读的方法自然不同,以鼓励为主,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读出自己的特色,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朗读训练是让语文活起来的必须要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传承中华文明是困扰当今众多学者的大难题,作为祖国未来的小学生是传承的接棒者,要他们传承传统文化,开启新文化,就必须先让其掌握已有的一般文化,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首当其冲的,相对英语的工具性,语文的教学更有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意义。实际使用价值的东西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作为我们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语文只有被用起来才能活下去,要用起来就必须表达出来,表达的第一步就是朗读,让朗读激发学生走进中华文化的兴趣,让朗读促进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字魅力的感悟,让朗读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让语文中的精华随着朗朗读书声流芳百世。在英语学习盛行的新时代,要很好的保存我们的母语,我们必须用心把他读下去,读出它的历史,读出它的永恒。    东街小学 姚春艳 2016年12月4日 - 7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