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61086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复习详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1.v考试大纲表述为:考试大纲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辞方法。”v考试大纲中对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共考查考查8 8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v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

2、词术语,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在语段(或篇章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行表达的能力等等。2.v1 1考查形式多样。考查形式多样。v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

3、解修辞方法。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如结合,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如20092009年湖年湖北卷把压缩语段与修辞结合起来以简答题北卷把压缩语段与修辞结合起来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形式进行考查。3.v2 2选材贴近现实。选材贴近现实。v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选用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选用的语言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的语言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贴近现实,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有浓厚的时代气息。v如:如:20082008年高考重庆卷、湖北卷从不同角年高考重庆卷、湖北卷从不

4、同角度涉及奥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度涉及奥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4.v3 3考查重点明确。考查重点明确。v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命题看,命题看,本考点突出本考点突出“常见常见”,即考试,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的共大纲规定的常见的共8 8种修辞方法。种修辞方法。v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排比、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排比、比喻、比拟等,没有超出大纲规定比喻、比拟等,没有超出大纲规定“常见常见”范围。同时,本考点一般不考辨析,着范围。同时,本考点一般不考辨析,着重考查正确运用。重考查正确运用。5.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一个小姑娘

5、,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猜一植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拟人 比喻)比喻)请大家猜猜谜语请大家猜猜谜语6.v下面分别说明八种修辞方法。下面分别说明八种修辞方法。7.一、比一、比一、比一、比 喻喻喻喻1 1、概念:、概念:比喻就是比喻就是“打比方打比方”。即两种。即两种不同不同性质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相似点,便用一事,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 2、结构:、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即本体本体(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

6、物)、喻体喻体(作比(作比喻的事物)和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性词语)组成。8.3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同类相比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猜度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想象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表示举例的引词。表示举例的

7、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2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9.v4 4、比喻的种类、比喻的种类v明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还有“似的似的”“”“一样一样”等词语配合。等词语配合。v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像乙。例如:叶子出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裙。v暗喻。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

8、中间用喻词“是是”“”“成了成了”“”“变成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用喻词。v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是乙。例如:更多的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成了水墨山水。水墨山水。10.v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甲代乙。v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v博喻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9、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1.具体、形象、生动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具体)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缩得像一个核桃。浅显易懂浅显易懂。(化深奥为浅显化深奥为浅显)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可以战胜大的。表达感情表达感情。(化平淡为生动化平淡为生动)如:地下如:地下“乌龟乌龟”(坦克)乱爬,头上(坦克)乱爬,头上“乌鸦乌鸦”(飞机)成阵。(飞机)成

10、阵。5 5、比喻的作用、比喻的作用12.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万龙点睛。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么?答:答:“刀法刀法”喻喻“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万像万像”喻喻“众多教育对象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万龙点睛”喻喻“使众多教育对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象成才”;13.其一其一

1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其二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上看感觉别扭。其三其三,不是所有的,不是所有的“像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字句都是比喻句。如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14.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在崎岖

12、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棉花上似的轻快。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比喻要贴切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判断下列是否合适(没有相似点)(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喻体不当)(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

13、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15.v(1)(1)概念概念v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要说的人或事物。16.v(2)(2)借代的种类借代的种类v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v例如:例如:红眼睛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v具体代抽象。具体代抽象。例如:例如:枪杆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里面出政权。v专名代泛称。专名代泛称。v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

14、千万万个雷锋雷锋。v形象代本体。形象代本体。v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马褂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西装。17.v部分代整体。部分代整体。v例:例:樯橹樯橹灰飞烟灭。灰飞烟灭。v例如:吟罢低例如:吟罢低眉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v结果代原因。结果代原因。v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捧腹捧腹”是是“笑笑”的结果。的结果。)v材料代本体。材料代本体。v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18.借代的作用借代的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15、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简洁、精炼,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马褂”,一个一个“西装西装”。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借代要得当借代要得当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如: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容易产生误解。19.v阅读下面的

16、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的事物。v(1)(1)沙鸥翔集,锦沙鸥翔集,锦鳞鳞游泳。游泳。()()v(2)(2)无无丝竹丝竹之乱耳。之乱耳。()v(3)(3)过尽千过尽千帆帆皆不是。皆不是。()v 答案答案 v(1)“(1)“鳞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v(2)“(2)“丝竹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乐器。乐器。v(3)(3)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20.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相同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不同不同:其一,其一,借喻侧重借喻侧重

17、相似相似性,借代侧重性,借代侧重相关相关性。性。v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而借代不能 。例例1: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借代)例例2 2: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厚障壁壁了。了。(可改为明喻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壁)21.A A 项是借代,项是借代,“纨绔纨绔”本指本指“细绢做的裤子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18、.A.寄寄言言纨纨绔绔与与膏膏粱粱,莫莫效效此此儿儿形形状状。B.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C.雪雪地地里里踏踏着着碎碎琼琼乱乱玉玉,迤迤逦逦背背着着北北风风而行。而行。D.D.远远处处的的山山巅巅,近近处处的的断断崖崖,都都笼笼罩罩在在一片雪帘雾障里。一片雪帘雾障里。22.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借喻借喻还是借代借代练习23.1、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借喻借喻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银盘。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银盘。借代借代借用事物:黃口借用事物:黃口代替事物:代替事物:雏雏燕(燕(雏鸟雏鸟的嘴呈黃色。)的嘴

19、呈黃色。)3、烽火連三月,家烽火連三月,家书书抵萬金。抵萬金。借代借代 借用事物:借用事物:烽火烽火 代替事物代替事物:战争:战争24.三、比拟三、比拟三、比拟三、比拟 1 1、概念:、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式。2 2、分类、分类(1 1)拟人)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和人一样把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的感情和动作。例例1 1: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例例2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5.(2 2)拟物)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例例1 1: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20、跑了。: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例例2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例: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子里来。26.: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

21、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27.拟人的作用拟人的作用(1)色彩鲜明;)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表意丰富。28.v(2008(2008高考重庆卷高考重庆卷)据媒体报道,据媒体报道,20082008年年5 5月月8 8日日9 9点点18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

22、。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v_ _ 29.v 解析解析 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与彩虹有关,注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与彩虹有关,注意运用拟人手法。意运用拟人手法。v 答案答案(示例示例)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30.未饮心先醉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心内成灰.1 1、概念、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

23、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2 2、夸张的类型、夸张的类型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壁。扩大的夸张扩大的夸张 :超前的夸张超前的夸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逝。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缩小的夸张缩小的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这巴

24、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人的心。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四、夸张四、夸张四、夸张四、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步的夸张形式 31.3、夸张的作用、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32.4 4 4 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夸张不是浮夸

25、,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例:例: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军。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例:例: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

26、文、,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实。33.v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v(1)(1)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担会结瓜。v答:答:_ _ 答案答案(1)(1)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

27、沃、能种出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怀,同时还,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34.v(2)(2)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v答:答:_ _ 答案答案(2)(2)运用运用比喻和夸张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突出了牢房阴森恐怖牢房阴森恐怖和和沉寂的氛围沉寂的氛围。35.五、对偶五、对偶1 1、要求:、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2 2、种

28、类:、种类:(1 1)正对)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似、相近、相补、相衬相衬的对偶形式的对偶形式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 2)反对)反对:上下句意思上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的对偶形式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 3)串对)串对(流水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的对偶形式 。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例:才饮长沙水

29、,又食武昌鱼 3 3、作用:、作用: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36.以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 A柳絮池塘淡淡风柳絮池塘淡淡风 B B榆荚临窗片片雪榆荚临窗片片雪C C带水芙蓉点点雨带水芙蓉点点雨 D D丁香初绽悠悠云丁香初绽悠悠云3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v第一题第一题爆竹声声脆爆竹声声脆 祖国日日新祖国日日新满园春色好满园春色好 神州面貌新神州面貌新 v第二

30、题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38.v(1)(1)概念概念v排比是由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情的修辞方法。39.v(2)(2)排比的种类排比的种类v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例如:延安的歌声延安的歌声它是它是黑夜的火把,雪黑夜的火把,

31、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v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v例如:例如:他们的品质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们的意志是那样的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美丽和宽广。v单句排比。单句排比。例如:例如:八路军八路军穿草鞋穿草鞋,把日本鬼,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台。如今八连穿草鞋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把香风毒雾脚下踩。40.v复句排比。复句排比。v例如:例如:v如果

32、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就能够扩大飞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如果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电子鹰眼子鹰眼”,就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武器的发射。光武器的发射。如果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巧的“鹰眼系统鹰眼系统”,那么它,那么它就就可以像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标,做到百发百中。41.v(3)(3)排比的作用排比的作用v内容集中,内容集中,增强

33、气势增强气势;v叙事透辟,叙事透辟,条分缕析条分缕析;v节奏鲜明,节奏鲜明,长于抒情长于抒情。42.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海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可能是

34、一座雕像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明白雄健让你明白雄健;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粹。4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音乐家音乐家常把常把灵感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灵感感,至于,至于画家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与灵感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霎时的喜悦。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

35、,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44.1 1、概念:、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需回答的修辞方式。例例1 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例例2 2:问苍茫大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主沉浮?2 2、设问的基本特点:、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无疑而问。3 3、设问

36、的作用:、设问的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人注意,启发思考。45.v下面是第下面是第3030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国家林业国家林业局长局长贾治邦答记者问的一段话。贾治邦答记者问的一段话。请根据答请根据答话的内容,推断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话的内容,推断记者所提出的问题。v记者:记者:_46.v贾治邦:贾治邦:v要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v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责目标责任制任制和部门绿化和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分工负责制;v要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及长效机制,要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

37、及长效机制,提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高义务植树尽责率;v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植树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植树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植树规范化,以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促进义务植树规范化,以加快国土绿化进程。v 答案答案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国土绿化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进程?47.八、反问八、反问 (反诘)(反诘)1 1、概念:、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

38、定形式表示肯定。例例1 1: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例2 2: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48.v(2007(2007高考浙江卷高考浙江卷)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v反方: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如

39、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那么请问:诗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的吗?v正方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那么请问:_ _ 答案答案 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49.v【例【例2 2】(2009(2009高考辽宁卷高考辽宁卷)依照下面的示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用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来表现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v我的我的祖国祖国和和我我,像,像海海和

40、和浪花一朵浪花一朵;v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v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v_ _ 50.v 解析解析 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辑关系,例句以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辑关系,例句以“我我”与与“我的祖国我的祖国”为对象,运用比喻为对象,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表明了和比拟的手法表明了“我我”与与“我的祖国我的祖国”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我我”对对“我我的祖国的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的赞美和热爱。v 答案答案 我和我的学校,像小鸟和森林一我和我的学校,像小鸟和森林一座;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是森林的歌唱座;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是森林的歌唱者;每当森林在合唱时,小鸟是声音最嘹者;每当森林在合唱时,小鸟是声音最嘹亮的一个。亮的一个。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