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6083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08 2023 年 9 月第 43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2023 Vol.43 No.9 DOI:10.13463/ki.jlzyy.2023.09.028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张沥丹1,李雪峰1,潘 婷1,陈新华2*(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摘要:脊柱疾病是指由于姿势不正、外伤、风寒湿侵袭以及先天性、退行性等原因引起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病变,从而压迫神经的一种疾病。督灸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脊柱疾病上有着独到的优势,其相关机制作用研究也

2、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相关研究资料发现,督灸干预脊柱疾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代谢水平,加速血流动力学和增强骨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关键词:督灸;脊柱疾病;机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23)09-1108-0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Du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iseasesZHANG Lidan1,LI Xuefeng1,PAN Ting1,CHEN Xinhua2*

3、(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Abstract:Spinal diseases refer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bones,intervertebral discs,ligaments and muscles that compress nerves,which are in

4、duced by improper posture,trauma,invasion of wind,cold and damp,or congenital and degenerative causes.As an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u moxibustion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iseases,and the research on its related mechanisms and effects is constantly

5、 deepening.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data o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iseases with Du moxibustion and finds that the mechanism of its intervention in spinal disea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local inflammatory factors,regulating human immune function,improv

6、ing endocrine metabolism,accelerating hemodynamics and enhancing bone metabolism.Keywords:Du moxibustion;spinal diseases;mechanism research;review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21142);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资助项目(2020ZY213-620101)作者简介:张沥丹(199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通信作者:陈新华,电子信箱- 脊柱疾病是指由于姿势不正、外伤、风寒湿侵袭以及先天性、退行性等原因引

7、起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病变,从而压迫神经的一种疾病1。临床中常见的脊柱疾病有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和脊柱肿瘤等。西医侧重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手术风险不可避免,而督灸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驱邪等功效,对于慢性虚寒性疾病、脊柱关节类疾病和顽固性疾病等有很好的效果2。因此,本文从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代谢水平,加速血流动力学和增强骨代谢等几个方面对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1 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1.1 调节血沉和 C 反应蛋白 在脊柱相关疾病的

8、诊疗过程中,血沉(ESR)和 C 反应蛋白(CRP)常被用 2023 年 9 月第 43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2023 Vol.43 No.9 1109来衡量炎症。ESR可以反映炎症和组织的损伤程度3,CRP 是肝脏产生的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在炎症反应、感染和组织损伤的反应中异常表达,因此,二者也经常被用来监测临床疗效4。陈如宽5观察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症改善情况,设置治疗组给予督灸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9.66%,而治疗组总有效率则为 93.33%,2 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9、05),试验证明 2 组均可改善症状、体征以及 ESR 和 CRP 等炎性因子,但督灸组效果更佳。杨晓琳6通过临床试验同样证实了经督灸治疗后,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ESR 和CRP 均有明显降低。1.2 调节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1 和 IL-6 的存在与椎间盘的退化密切相关。在人体内,IL-1 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致炎因子,而 IL-1 则能够刺激椎间盘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趋化,从而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他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导致病情加重7。有相关研究8-9表明,在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加深,IL-1 的含

10、量也随之增加。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炎因子,IL-6具有激活和聚集多种炎性介质的能力,从而加剧了椎间盘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引起疼痛症状的出现10。首先,IL-6 具有抑制蛋白多糖合成、促进基质胶原降解、降低椎间盘含水量、加速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其次,IL-6能够刺激前列环素(PGI)的分泌,从而引发疼痛反应。孙蛟等1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督灸可使 IFN-和 IL-6 均有所降低,从而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炎性损伤,起到止痛的效果。周蝶等12将 80 例患者随机分成 2 组,治疗组给予督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电针治疗,治疗 3 周后发现,治疗组除了能提高患者血清内 IL-2 水平,降低 IL-6 水平

11、,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外,还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疲劳状态。1.3 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TNF-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其强大的活性下,会加重炎性反应,在一些炎性关节病中能造成很大的影响13。有临床研究14-15显示,TNF-的作用在于抑制椎间盘组织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促进其分解代谢,从而降低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和活性,加速椎间盘细胞的衰老进程。胡秀武等16探讨督灸对腰痛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相比用普通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有效减少了TNF-的分泌,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总有效率达到了 92.5%。众多临床研究1720表明,督灸可以控制 TNF-的水平,阻断 TNF-介导的炎症

12、反应,改善神经根瘀血、缺血和水肿状态,加快炎症产物吸收,减缓炎症反应,在有效改善患者脊柱疾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构成免疫系统最重要、最主要的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抗感染、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T 细胞分为 Th1 细胞因子和 Th2 细胞因子,这两种细胞因子介导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Th1型细胞因子主要为炎症性因子,对疾病的发生有诱导作用,并且能够加快疾病的进程,Th2 型细胞因子则与之相反,在其抗炎机制下,能阻止发病,并且在某一程度上延缓疾病进程21。李姜惠子等22研究发现,Treg 和 Th1、Th17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调节,

13、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还有研究23发现,督灸除了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外,还能调节 Th17/Treg/Th1 免疫平衡,从而阻断炎症介质对软组织的损伤,提升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卢秀花24通过研究发现,草木樨流浸膏片联合督灸具有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Th1、Th2 和 Th17 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因子 IL-2 和 IFN-水平以及降低 IFN-/IL-4 比值的功效。王俊鹏等25研究表明,督灸能够通过激活免疫活性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地降毒减痛,降低肿瘤的复发率。3 改善内分泌代谢水平 邓聪等26探究扶正强督灸法在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质代谢和相关内分泌激素

14、方面的作用发现,通过督灸治疗,可以提高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雌二醇(E2)等内分泌激素的含量,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申玮红27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采用督灸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 HLA-B27 基因的表达,经督灸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E2水平明显下降,NK 细胞值明显上升。吴焕淦等28探究艾灸的镇痛与抗炎作用发现,艾灸可以提高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进一步启动抗炎通路,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在抗炎的同时起到镇痛的作用。4 加速血流动力学 艾灸能活血化瘀、兴奋神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唐照亮等29探究艾灸对内皮衍生因子 E

15、T、NO 的影响,以揭示灸疗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艾灸能降低该模型血浆中内皮素的含量,1110 2023 年 9 月第 43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2023 Vol.43 No.9 提高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二者的比值,进而降低了血管紧张度,改善其缺血缺氧的状态,进一步调节血液流动性,最终达到缓解血瘀证的效果。李扬帆等30研究发现,采用督灸合雷火灸的方法可以增加血液中WBC 的数量,对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恢复有很大助益。另有研究31表明,督灸可以通过升高血小板计数和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活动

16、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蒋翠蕾等32对督灸联合药罐在强直性脊柱炎瘀血痹阻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督灸可通过调节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流变等异常的血小板参数等指标,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5 增强骨代谢 在骨代谢的研究中,骨钙素是成骨细胞活性的重要标志,对骨质疏松综合征等异常骨代谢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I-型胶原 C 末端肽是常用的反映骨吸收的标记物,因此二者常被应用于骨代谢疾病中33。宋盼等34研究 60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现,隔姜蒜督灸相比隔姜督灸,总有效率高出 10%,除了可以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可以有效降低血清骨钙素。王君等35同样研究督灸治疗强直性

17、脊柱炎的作用机制,验证了隔姜蒜督灸能降低骨钙素,还可以修复骨破坏及钙化的肌腱、韧带,同时改善脊柱畸形。还有众多临床研究36-38均可证明,督灸可以通过降低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I-型胶原 C末端肽、骨骼肌酶等骨破坏指标,从而在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遏制了有关病情的发生。6 讨论 脊柱疾病涉及疾病种类广泛,在临床上本就已经十分常见,加之目前,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并且对社会和家庭均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因此,探索出一个效果好、价格低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上述研究试验均证实,督灸可通过调节炎症

18、因子、免疫机制、内分泌代谢、血流动力学和骨代谢等方面治疗脊柱疾病,其起效方式在于调节炎性因子,抑制炎症的发生,平衡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和其他方法,对于脊柱疾病的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督灸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合经络、腧穴、药物、及艾灸为一体,可以内调脏腑、外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阴阳平衡39,在治疗脊柱疾病上有着独到的优势。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报道的整理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对于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督灸流派较多,操作各异,所用艾绒、药粉、施灸的时间、频率以及灸后护理等尚未做到统一。第二,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少,动物

19、实验较少,对督灸的讨论分析大多停留在中医理论层面。第三,缺乏后期随访,未能掌握远期疗效。针对上述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我们需要制定更加严密的的标准方案,以统一临床操作。第二,应增加临床试验样本量和动物实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机制研究。第三,应增加后期随访,关注远期疗效,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与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施杞,王拥军.脊柱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4):304-308.2 朱恒静.铺灸疗法在脊柱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5):200-203.3 肖艳辉,汤艳平,林赛玲,

20、等.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72-1073.4BRAUN J,VAN DER HEIJDE D.Novel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other spondyloarthritidesJ.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2003,12(7):1097-1109.5 陈如宽.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改善的临床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6 杨晓琳.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

21、及对ESR、CRP 影响的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7 杨召,苑珍珍.炎性因子在中医药治疗椎间盘退变中的机制研究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9(24):2246-2248.8JOHNSON Z I,SCHOEPFLIN Z R,CHOI H,et al.Disc in flames:Roles of TNF-and IL-1 i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J.European Cells&Materials,2015(30):104-116.9WANG W J,YU X H,WANG C,et al.MMPs and ADAMTS

22、s i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J.Clinica Chimica Ac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2015(448):238-246.10OHTORI S,MIYAGI M,EGUCHI Y,et al.Efficacy of epidural administration of anti-interleukin-6 receptor antibody onto spinal nerve for treatment of sciaticaJ.European Spine Journal

23、: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pine Society,the European Spinal Deformity Society,and the European Sec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2012,21(10):2079-2084.2023 年 9 月第 43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2023 Vol.43 No.9 111111 孙蛟,罗莉,丛珊,等.督灸治疗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IL-6、TNF-、IFN

24、-影响的研究C/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上海:2018.12 周蝶.盘龙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对 IL-2和 IL-6 等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13 LIBLAU R S,SINGER S M,MCDEVITT H O.Th1 and Th2 CD4+T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sJ.Immunology Today,1995,16(1):34-38.14 PURMESSUR D,WALTER B A,ROUGHLEY P J

25、,et al.A role for TNF-i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a non-recoverable catabolic shift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3,433(1):151-156.15 ZHAO R,LIU W,WANG M,et al.Lysyl oxidase inhibits TNF-induced rat nucleus pulposus cell apoptosis via regulating Fas/FasL pathway and

26、 the p53 pathwaysJ.Life Sciences,2020(260):118483.16 胡秀武,邓陈英,黄辉,等.长蛇灸对寒湿型腰痛患者疼痛症状及血清 IL-1、TNF-水平的影响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0):92-95.17 杨继国,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肾阳虚证血清 TNF-表达影响的临床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18 宋圣阁.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血清IL-1、MMP-3 及 TNF-水平的影响 J.世界中医药,2017,12(10):2453-2456.19 魏延辉.IL-12、Th1 和 Th2 型细胞因子在椎间盘突

27、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6.20 展俊平,王慧莲,苗喜云,等.基于 TCA 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9):3548-3555.21 郑美凤.论灸法在脊柱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C/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第四届国际针灸推拿技法演示暨 2016 年腧穴耳穴应用与针灸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2016.22 李姜惠子,刘洋,王秀娟,等.sPD-1/sPD-L1 与 Th1/Th2及 Th17/Treg 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 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28、35(4):467-470.23 PARK H,LI Z,YANG X O,et al.A distinct lineage of CD4 T cells regulates tissue inflammation by producing interleukin 17J.Nature Immunology,2005,6(11):1133-1141.24 卢秀花.草木樨流浸膏片联合督灸对 HLA-B27 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Th1、Th2 和 Th17 的影响 J.药品评价,2019,16(8):38-40.25 王俊鹏,范家英,陈佳.督灸疗法及其在肿瘤临床的应用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9、),2012,14(32):172-173.26 邓聪,刘航,李子勇,等.扶正强督灸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质代谢及其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 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7):801-803.27 申玮红.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抑制 HLA-B27 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28 吴焕淦,翁志军,刘慧荣,等.基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研究 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05-2514,2520.29 唐照亮,宋小鸽,章复清,等.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3):57-58.30

30、李扬帆.督灸合雷火灸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81例 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2):40-41.31 董志强.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参数(PLT、MPV)的影响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32 蒋翠蕾.督灸配合药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瘀血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33 BIKLE D D.Biochemical markers in the assessment of bone diseas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1997,103(5):427-436.34 宋盼.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31、及对血清骨钙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35 王君.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对-型胶原 C 末端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36 崇桂琴.神奇的督灸疗法: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J.中国民间疗法,2008(3):3-4.37 张彤,刘伟伟,马怀念,等.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2):897-900.38 朱小燕,郭蓉,余希婧,等.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97-99.39 罗丹妮,庞亚铮,鲁士友.督灸疗法起源及应用探析 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5):360-363.(责任编辑:张海洋 收稿日期:2022-0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