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5885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研究沈倩南李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摘要】“佩绶”是指以“绶带”为主体,连系其他佩饰物等挂佩于腰身的代表身份等级的组合物。东汉时期关于佩绶较为完整的记载与描绘可见于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中。“佩戴方式”涵盖了佩绶组合间的构成方式以及其整体穿戴縌 珮 鞶于腰间的形式。东汉时期流行“印绶之制”,佩绶组合中包括“绶带、印玺、囊”五部分。其对应具体的穿戴方式则可总结为“垂、盛、怀、掖”四种,位置主要为腰前和腰侧。【关键词】东汉时期;佩绶;构成组合;穿戴方式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389(2023)03-15-03“佩绶”是指以“绶带”为主体,

2、连系其他佩饰物等挂佩于腰身的代表身份等级的组合物。据记载,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时,方才开始制定包括佩绶在内的比较全面的服饰制度。所以从东汉时期的文献与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关于佩绶较为完备的记载以及描绘。本文所要研究的“佩戴方式”涵盖了佩绶组合间的构成方式以及其整体穿戴于腰间的形式。最终通过对东汉时期佩绶相关文献与图像的搜集与整理,可发现并总结出东汉时期佩绶的构成组合以及穿戴方式。1东汉时期佩绶的构成组合“汉代一官必有一印,一印则随一绶”“印绶之制”成风于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佩绶构成组合的最大特点是“印绶相连”。东汉时期“印绶组合”的主体为又宽又长的“绶”带以及多种材质的“玺印”。另外还包括印绶之间的

3、联系物“縌”、施于“縌、绶”之间的“珮”,以及用于盛放印绶的囊袋“鞶囊”。1.1绶带从大量东汉时期画像石中可以看到,东汉时期的绶带又宽又长,大多被围系于腰间,于身前或身侧作回环并下垂。“五伯迭兴,战兵不息。于是解去绂佩,留其系璲,以为章表。绂佩既费,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据 后汉书 所载可知,到了秦代,重新以采组连结于璲玉,这便是绶。“绶”字绞丝旁代表丝绳,“受”取自承受之意,上文的“转相结绶”便是指用璲玉将相向而来的采组联结起来,使之互为承受。后汉书 中还记载了东汉时期绶带的形制特征(整理汇总至表格 1):以黄赤、赤、绿、紫、青、黑、黄、青柑这八色为主色相的绶带

4、,分别对应东汉皇室贵族、群臣百官的八个等级。且其并非为单一色彩的丝织物,对应八级主色。此外,还会织入其他颜色,地位等级越高,色彩越丰富,最多至四采。东汉时期绶带在尺寸上有着又长又宽的特点,但其宽度是统一的,均为一尺六寸,因此作为区分不同等级身份的是长度。绶带长度有六个等级,对应八级人等。汉代一尺约为现在的 23 厘米,所以汉代绶带长度最长的有约 687.7 厘米,最短的有约 276 厘米。绶带在质地上也有薄厚之分,用“首”来表示。“首”是指编织物的经线数量,通典 载“凡绶,先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纯为一圭。首多者系细,首少者系粗。”在宽度相同的情况下,首的数量不

5、同,绶带的织物密度也不同,首多的质地会厚实,首少的质地则相对薄软。1.2印玺印绶组合中的“印”是身份地位标识的佩饰物之一,说文解字注 解释“印”为“执政所持信也。”另有称“玺”“章”,“玺”专指帝王之印。印的结构为印台加印纽,印纽带“穿”,即如图 1 所示印上的小孔,便于系挂随身携带,形制特点有“钮变厚,穿变小,逐渐实心”。表格 1东汉时期绶带的形制特点绶带名称人物身份长度(宽度不变)首数色彩黄赤绶乘舆(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四采赤绶诸侯王、长公主、天子贵人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四采盭绿绶(绶)诸国贵人、相国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三采紫绶公、候、将军、公主封君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

6、二采青绶九卿、两千石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三采黑绶千石、六百石长一丈六尺八十首三采黄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长一丈五尺六十首一采青柑绶(纶)一百石长一丈二尺*一采图 1东汉官印辽宁丝绸研究探讨15第 3 期(总 185 期)东汉佩绶组合中的玺、印以其材质对应人等,依材质的珍贵程度自上到下有金、玉、银、铜四等,与八种色相的绶带可以搭配组合成金玺黄赤绶、玉玺赤绶、金印绿绶、金印紫绶、银印青绶、铜印黑绶、铜印黄绶。(具体搭配可见于表 2)金印紫绶是群臣百官佩绶的最高礼遇,“金紫”二字被作为高官显位的象征。后汉书 中就有记载,冯衍以“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来概括自己的生平。1.3縌尧珮印绶之间应是以“縌”

7、相连。縌就是古代串玉的丝绦。佩与绶相互迎受,所以叫縌。东汉时期未找到具体描绘“印绶”是如何相连的图像。西汉徐州北洞山汉墓彩绘仪仗陶俑形象(图 2)所绘细节可以看到“縌”的直观形象。仪仗陶俑腰间垂两带,分别为垂于腹下正中的“绶”以及垂于右胯处的“縌”。可见“印”“绶”之间的间接连系方式,即以更细的丝织物“縌”作为系带,使“印”“绶”相关联。后汉书 载:“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云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以青绶为界,其上之绶所配之縌均为长三尺二寸,颜色与绶带相同,而首数是绶的一半,且紫绶及以

8、上,縌和绶之间还要施加玉制环珮。青绶以下,自黑绶开始,縌皆长三尺,颜色与绶带相同,而首数是绶的一半。1.4鞶囊鞶囊即贮放佩绶的袋子。隋书 曰:“古佩印皆贮悬之,故有囊称,或带于旁。”汉代文献中可见各种鞶囊的名称,例如“虎头金鞶囊”“虎头绣鞶囊等。东汉画像石中也可以看到鞶囊的形象,例如东汉后期沂南汉墓中室北壁东侧画像中所绘的武士形象。2东汉时期佩绶的穿戴方式关于东汉时期佩绶组合的穿戴形式,文献中少有清楚且具体的描述,但在图像中有所反映,在人物上出现的位置主要为腰前和腰侧,绶带多以腰间垂带的形象出现,在腰前或腰侧打回环。具体佩戴方式可以分为垂、盛、怀、掖。2.1垂垂是绶带出现最多的佩戴方式,与其自

9、身的形制与材质相关。据 北堂书钞 记载:“汉官云,绶者有所承受也,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旧用赤韦,示不忘古也,秦汉易之为丝,今绶如此。”汉时的一丈二尺大概是 2.5 米,加之绶带以丝制成,其长且柔软带垂感,这样的形象能够与图像中人物腰间带坠感的回环(见图 3、图 4)很好的对应起来。2.2盛晋书:“汉世着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旁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其中提及“或盛或散”的佩戴方式,“散”便是上文提到的垂,“盛”即将绶带收纳在鞶囊之中。东汉后期沂南汉墓中室北壁东侧画像(图 5)中的两位武士分别被刻画出了绶带“一盛一散”的模样。位于画像左边

10、的武士腰间有一虎头鞶囊,鞶囊下边露出一小段绶。画像右侧另一武士背对我们,腰间垂绶。另有一出土于安徽毫县十九里乡董园村的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图 6)更清楚地描绘了鞶囊盛绶的模样,右立武士腰系一囊袋,囊袋两侧有绶露出。表格 2东汉时期印绶组合绶名佩绶人物印印绶组合参考文献黄赤绶皇帝金玺金玺黄赤绶东汉防要赤绶皇后玉玺玉玺赤绶后汉书绿绶诸侯王金玺金玺绿绶汉书紫绶彻侯金印金印紫绶青绶秩比二千石以上银印银印青绶黑绶秩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铜印黑绶黄绶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铜印黄绶青绀绶百石*后汉书图 2北洞山汉墓 仪卫俑图 3嘉祥县周公辅成王故事图画像石 图 4嘉祥县拜谒图画像石图 5 沂南汉墓武士像画像石图 6 安徽

11、毫县董园村武士像画像石辽宁丝绸研究探讨16第 3 期(总 185 期)2.3怀汉官一印随一绶,汉代用绶系印,腰有鞶囊时,印绶会一齐被收纳进去。腰无鞶囊时,会出现另一种收纳方式,这在山东省临沂市白庄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图 7)中可以看到:画面中大树左一有佩剑人物,右手执物站立,该人物腰绶带,系回环,但是绶带有一端可以清楚地看到被收入衣襟中。另有济宁市喻屯镇城南出土的画像石(图 8),画中绘一小吏,其形象同为腰绶带,系回环,绶带一端揣入怀中。类似的图像还有陕西省旬邑县百子村东汉墓中的“属吏图”(图 9)和“宴饮图”(图 10)。“属吏图”中右侧高大者戴绶,绶打一回环,一端被收入怀中。“宴饮图”

12、中左侧跪坐者所戴绶也是硃一端收入怀中。在 汉书 严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有记:“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故事中以“怀”字概括了这种低调的佩戴方式。2.4掖“掖”是指将绶带末端塞进腰间束带,一般垂下的绶会形成腰间回环,位于腰前与腰侧。在陕西省横山县党岔乡孙家园子出土的东汉时期墓室壁组合画像右立柱的第六组画面中,一武士一手执胜,一手握长柄斧头,威武健壮,其腰间束带,下有垂下的绶,佩戴的方式似乎即为“

13、掖”。这种佩戴方式还可见于安徽宿县褚兰镇宝光寺出土的描绘出行的画像石,画面描绘了男主人即将远行,车马、仪仗已备,女主人领着小孩送行的场景。图中两位主人将其绶带掖入腰间束带中,腰前垂以大回环。3小结本文所研究的东汉时期佩绶的“佩戴方式”涵盖了佩绶组合间的构成方式以及整体穿戴于腰间的形式。通过对东汉时期佩绶相关文献与图像的搜集与整理,可发现并总结东汉时期佩绶的构成组合中包括“绶带、印玺、縌、珮、鞶囊”五部分。其具体的穿戴方式则可总结为“垂、盛、怀、掖”四种,位置主要为腰前和腰侧。作者简介:沈倩南(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史研究。通讯作者:李甍(1979-),女,教授;研究方向:

14、服装染织史论研究。参考文献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唐)杜佑撰.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09.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06.4 吴比.汉印“鼻钮”考J.西泠艺丛,021(07):62-65.5(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M.商务印书馆,1937.03.6(汉)班固著.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7 王方.徐州北洞山汉墓陶俑佩绶考兼论秦汉印绶之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08):32-43.8(唐)魏徵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唐)虞世南编撰.北堂书钞M.北京:中国书店,1989.07.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 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蒋英炬卷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 第 1 卷 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06.12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 第 2 卷 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06.图 7佩剑人物画像图 8小吏画像图 9属吏图图 10宴饮图图 11武士像画像石图 12出行图辽宁丝绸研究探讨17第 3 期(总 18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