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5703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有色金属2023年9 月Sichuan Nonferrous Metals文章编号:10 0 6-40 7 9(2 0 2 3)0 3-0 0 0 9-0 4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9徐博伦,熊斌(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四川德阳6 18 0 0 0)摘要:文章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对滇西北鸣音断裂带的野外地质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断裂带物质组成的研究分析,得出该断裂具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先后经历了伸展裂陷、褶皱造山、裂陷盆地、逆冲推覆-平行走滑四个演化阶段。断裂多期次活动性,对该区构造格架、构造变形特征、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

2、用;同时该断裂对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也造成了显著破坏。关键词:鸣音断裂带;构造变形;构造演化;甘孜-理塘结合带中图分类号:P54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ingyin Fault Zone in Northwest Yunnan(Geochemical Exploration Team of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Deyang 618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1:50000 regional ge

3、ological survey work,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field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tructural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Mingyin fault zone innorthwest Yunna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ault has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evolution histo

4、ry.It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evolution:extensional rifting,fold orogeny,rift basin,thrustnappe-parallel strike-slip.The multi-stage activity of faults has obvious control effect on the tectonic framework,tecton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magmatic activity in this

5、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fault also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Ganzi-Litang junction zone.Key words:Mingyin fault zone;tectonic deformation;tectonic evolution;Ganzi-Litang junction zone鸣音断裂是滇西北地区黄明、丽江一带重要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前人对该断裂带的详细研究较少。本文以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云南省1:5万三江口(G47E002018)奉科乡

6、(G47E003018)2幅区域地质调查”“云南省1:5万奉科乡幅(G47E003018)矿产地质调查 项目为依托,对鸣音断裂带北段(花花地-黄明-立比)开展了系统的构造剖面测制、地质填图及岩石薄片样品采集等调查,系统总结了该断裂带的地质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物质组成,并探讨了断裂带的形成、发展及多期活动性等构造演化,旨在为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南三江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调查”(NaDD20160016)二级子项目“四川省三江口(G47E002018)、奉科乡(G47E003018)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No.DD20160016-12)。作者简介:徐博伦(19 8 7-),男,工程师。

7、主要从事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文献标志码:AXU Bolun,XIONG Bin解决甘孜-理塘结合带南延问题、研究扬子西缘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区域构造分区、探讨区域构造演化等提供相关基础地质资料。1断裂带地质特征1.1平面展布及发育规模鸣音断裂带位于滇西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块西南缘的盐源-丽江边缘陷带 2 。盐源-丽江褶皱带,是在扬子地块西部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上10发育的古生代-三叠纪陆架裂陷带,N由大陆架背景上发育的地堑裂陷型7P-TL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大陆张裂型玄武T.b岩组成 3 。鸣音断裂带分布于黄明-鸣音-丽江-后本箐一线(图1),呈南北向线性展布,遥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

8、。其北端于黄明-三江口-立比一带,错切甘孜-理塘结合带东界,并与结合带中早期韧性剪切带相复合 3 ,南端,于后本箐附近与后本箐断裂重合,区域上长约2 55km。鸣音断裂带是扬子西南缘陆内规模较大的断裂,几乎纵贯扬子陆块西南缘。1.2野外地质特征通过野外填图调查发现,该断裂带及两侧地层中发育了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性质的构造形迹,显示出鸣音断裂带具有多期次活动性特征,且对该区域沉积、构造及岩浆演化均表现出控制作用。在立比-黄明一线,断裂断面西倾,倾角50 6 9,断层西盘(上盘)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断层东盘(下盘)为甘孜-理塘结合带的蛇绿混杂岩;断层带宽2 0 m35m不等,多发育不同

9、程度的透镜体、碎裂岩化、碳化、泥化现象;断层东盘蛇绿混杂岩中分布的片理化玄武岩、辉绿岩、大理岩等岩块,均呈透镜状展布,其长轴与断层走向斜交,指示该断层具右行走滑特征;该线断层总体表现出走滑脆性挤压型的构造样式。在增沟邱家-白雪山-花花地一线,断层分为东西两支,西界断面倾向2 55315倾角55 6 2,东支断面倾向2 6 0 305倾角50 6 5;断层西盘(上盘)为白衙组泥晶灰岩,灰岩耸立,形成断层三角面,断面上擦痕、阶步等构造标志,指示出西支断层为具右行特征(图2);东盘(下盘)主要分布松桂组,东盘(下盘)为松桂组细粒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受断裂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1

10、0015FP-TL爪子三汇口P-TLF厂B四川拌子Q机盘地B俄动局女厂梨园黄明QT,sgPemQp,cmT,b白雪山ELP.hTbT6F2T,sgQI-扬子陆块;-三江造山系;1-甘孜理塘结合带;I 2-德庆-乡城岩浆弧;II3-中咱-中甸地块;I4-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5-江达维西陆缘弧;I6-昌都-思茅地块;7-开心岭-竹卡-景谷岩浆弧;I8-澜沧江结合带;I-班公-怒江一昌宁-孟连结合带;I 1-左贡-临沧-勐海岩浆弧;I 2-昌宁-孟连结合带;IV-冈底斯-腾冲陆缘造山带;IV1-保山-镇康地块;IV3-冈底斯-腾冲岩浆弧;V-印度陆块影响,发育一系列轴面西倾、东西两翼倾角不对称的“

11、N型褶皱(图2),为自西向东的挤压作用形成。东西两支之间的断层带宽2 0 0 m600m,自西向东发育有碳化带、断层泥化带、透镜体化带、碎裂岩化带及强变形带(图2),不同构造形态间均由一系列与东西支鸣音断裂西界特征1352mT,b西界白雪山D0657 T,sg2东界25(F65A-断裂西界特征;B-断裂东界特征;C-断裂下盘松桂组变形特征第3 期10030E立比库福QE新民P.hE1iP花花地P,em图1研究区地质简图及大地构造位置图 19层P;em碳化现象30040A85Eli10000E羊稻城得荣拉伯乡,V江金T,58P.hP.cmP.h厂Pjem术支厂T5gT.bD065825344图2

12、 鸣音断裂构造特征N,00.87中间维西澜V缅甸V结合带以火山君为主的岩浆虾Q第四系E丽江组T,58松佳组T,2中商姐T6白街组P,hP.em峨眉山P-TL结合带甘孜一理塘玄武容组合地质界线扬子西缘边界断装T.6火山中心LL2.55km1(64S0BT2bD0656%200m鸣音金丽江沙1沧江江后本窖,40km秘定地研究区以侵入岩为主的岩聚基性火山岩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地质界线地质界线鸣音断装斯层基性火山岩玄武岩灰岩夹层大化石微体化石采祥位置采拌位置第9、10 层褶皱带特征124m10层(Som)D0655D0654T26T,5g226939CD065310549第3 期近于平行的次级断层所分

13、隔;自西向东显示出由强变弱再变强的特征。该线断层总体表现出逆断层挤压性质的构造样式。在桥墩、白雪山、花比科等多处见有古近纪丽江组(Ej)角度不整合于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层之上,丽江组沿断裂带呈线状断续分布;同时,丽江组内部构造变形强烈,且在桥墩、白雪山附近见有松桂组自西向东逆冲于其上(图2);显示出该断裂对古近纪丽江组既有控制又有破坏的多期活动性特征。1.3断裂带两侧地层构造样式断裂带西侧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北北西南北向宽缓开阔的褶皱构造特征,整个三叠系均卷人其中,褶皱轴线与鸣音断裂展布大体一致,与褶皱相伴,形成少量近NNW向的纵断层和NEE向横断层;同时,地层中节理也十分发育,致使岩石极为破碎。该

14、侧地层总的表现出以脆性构造为主,构造变形弱的特点。断裂带东侧构造样式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宽约5km6.5km的前陆褶冲带构造特征(图2)。卷人地层为上三叠统松桂组,为一套陆源碎屑砂、泥质岩石夹薄层状泥质灰岩的岩石组。该褶冲带由一系列走向近于平行的断层以及夹持于其间的褶皱构成;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性质多变;逆断层形成断面西倾的叠瓦状构造和飞来峰构造,以及一系列对冲式和背冲式断层样式及花状构造;正断层则多形成伸展式的滑脱构造;褶皱见斜歪的“N形褶皱、隔档式褶皱、尖棱褶皱等,褶皱轴面均向北西倾斜(图2)。该褶皱冲断带由多个规模不等、强弱不同,具前缘逆冲推覆、后缘伸展滑脱的构造变形样式组合而成,自西

15、向东总体变形程度由强变弱,显示出应力自西向东挤压的特点。1.4断裂带物质组成断裂带内分布有较为连续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火山岩,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橄榄玄武岩、辉斑玄武岩等组成,岩石具斑状结构(图3 a),块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在花花地、白雪山等地还发育有枕状构造(图3 b)。断裂带内火山岩向北可与梨园一带扬子陆块最西缘的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断续相连,二者在岩石组构上也具相似性,均富含橄榄石、辉石等深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的主体构造样式。第三阶段:裂陷盆地(古近纪早期)。随着陆内造11a0.1mmb图3 鸣音断裂带内火山岩特征a-斑状结构显微特征(O1为橄榄石;Aug为辉石);b-

16、玄武岩枕状构造源性的岩石矿物,暗示着鸣音断裂作为岩浆上涌通道,可能已深达岩石圈下部,同时也说明该断裂带在晚二叠世已经形成一条构造岩浆活动带,可能与甘孜-理塘洋的打开存在一定联系。2断裂带构造发展演化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鸣音断裂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构造演化。第一阶段:伸展裂陷(中二叠世-晚三叠世)。中二叠世早期,随着北部甘孜-理塘洋在三江口一带打开(文献),由于强烈的大陆边缘伸展作用,地壳减薄、开裂,鸣音断裂开始形成、活动;晚二叠世,在持续拉张作用下鸣音断裂带开始出现岩浆活动,形成了富含橄榄石的峨眉山玄武岩。第二阶段:褶皱造山(侏罗纪-白垩纪)。随着北部甘孜-理塘洋自东向

17、西的俯冲(文献),鸣音断裂构造地质背景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伸展拉张转变为挤压背景;鸣音断裂大幅度消减,形成逆断层挤压性质12山后的松弛,沿鸣音断裂带附近形成了断续分布的断陷盆地,并沉积了一套快速堆积的磨拉石建造(丽江组E,)。同时,鸣音断裂东侧的松桂组内部也多形了一系列伸展式的滑脱构造。第四阶段:逆冲推覆-平行走滑(古近纪中期-全新世)。该阶段表现为EW向的挤压兼具SN向右行走滑的特点,形成断裂带沿线丽江组的强烈变形及松桂组逆冲于丽江组之上的现象。在强烈右行走滑作用下,断裂带内部形成一系列右行构造样式;同时,该断裂向北将甘孜-理塘结合带错切,从区域图上显示错距可达2 0 km,致使甘孜-理塘结合

18、带在研究区三江口一带呈上宽下窄漏斗状的构造夹块产出,也塑造了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在三江口-洛吉一带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的宏伟景观。3结论(1)鸣音断裂带为东、西主断面西倾,并带有右行走滑的逆断层,显示出以脆性为主的构造机制。该断裂是扬子西南缘陆内规模较大的断裂,断裂带及两侧地层构造样式迥异,断裂带表现出压扭性构造样式,西侧表现出同沉积宽缓向斜的构造样式,东侧表现出前陆褶皱带的构造样式。(2)沿鸣音断裂带严格控制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的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等深源性岩石,暗示着鸣音断裂作为岩浆上涌通道,可能已深达岩石圈下部,同时也说明该断裂带在晚二叠世已经形成一条构造岩浆活动带,可能与甘孜-理塘洋

19、的打开存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第3 期在一定联系。(3)鸣音断裂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该断裂可能为甘孜-理塘洋在三江口一带打开,同步形成的一条南北向张裂带;随着北部洋盆的消亡而闭合;由于喜山期早期造山后应力松驰,断裂带再次发生张裂,形成了沿断裂带断续分布的磨拉石建造(丽江组);之后因陆内汇聚造山作用的影响,该断裂带又了生了自西向东的逆冲推覆,同时叠加右行走滑的构造作用。该断裂将北端三江口一带甘孜-理塘结合带错切2 0 km左右,塑造了甘孜理塘结合带在三江口-洛吉由南北转东西向的构造格局。参考文献:1王保弟,王立全,王冬兵,等.三江昌宁-孟连带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J.地

20、球科学,2 0 18,43(8):2 4.2钟康惠,刘肇昌,等.盐源一丽江构造带是新生代陆内造山带 J.地质学报,2 0 0 4,7 8(1),3 7-43.3冉明佳,钟康惠,李凡友,等.云南香格里拉麻花坪钨铍矿聚矿构造及成矿时代分析 J.四川有色金属,2 0 11(2):2 1-27.4严城民,等.中甸县幅G47C001003贡山县幅G47C001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2003.5罗改,等.云南石鼓幅G47E007016丽江县幅G47E007017通甸幅G47E008015白汉场幅G47E008016太安幅G47E008017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 0 16.声明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已换算为杂志赠阅)。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