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496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CCS B 5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2902020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ry breeding of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2020 - 11 - 30 发布 2020 - 12 - 30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29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

2、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永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国权、柴雪良、周志明、方军、闫茂仓、张炯明、柯爱英。 DB33/T 22902020 1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苗种工厂化繁育中的环境和设施、亲贝、催产和孵化、浮游幼虫培育、稚贝培育、苗种出池、检验方法、判定规则、计数、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菲律宾蛤仔苗种工厂化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3、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 2058 菲律宾蛤仔 亲贝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格合格率 达到规格的苗种个体数量占苗种总个体数的百分比。 3.2 伤残死亡率 壳残缺、破碎、畸形、空壳及死亡苗种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 3.3 杂质含量率 苗种中含有其他物质的重量占总重量百分比。 4 环境和设施 4.1 环境 DB33/T 22902020 2 产地水质符合GB 11607、NY5052规定,盐度1530,水温1

4、4 30 ,pH 7.88.2。 4.2 设施 繁育池、单胞藻类培养池及配套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消毒等设施完备;繁育中使用的筛绢网片以双丝筛绢网为宜。 4.3 用水 亲贝催产、受精卵孵化、浮游幼虫培育及附着稚贝的培育用水均采用砂滤海水,并经过滤袋过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 mg/L5 mg/L处理。 水质符合NY5052规定, 盐度1530, 水温20 28 , pH 7.88.2。持续充气,保持水中溶解氧浓度在5 mg/L以上。 5 亲贝 5.1 选择 符合SC/T 2058要求。 5.2 亲贝质量 形态正常无畸形、壳表无损伤、洁净、无附着物、无寄生虫,体质健壮、活力强、放入水中水管很快

5、伸出,生殖腺饱满、性腺发育成熟的2龄个体为宜。 5.3 消毒 催产前用浓度15 mg/L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亲贝3分钟5分钟后,再用砂滤海水洗净。 6 催产和孵化 6.1 催产 亲贝阴干5 小时8 小时后,在充气条件下,流水刺激2 小时4 小时,产卵排精。 6.2 清除杂物 亲贝移出产卵池后, 利用充气、 捞漂浮物、 加水稀释等方法清除产卵排精过程中的多余精子和杂质。 6.3 孵化 受精卵孵化密度为20 ind./mL40 ind./mL。 7 浮游幼虫培育 7.1 培育密度 浮游幼虫密度以10 ind./mL15 ind./mL为宜。 7.2 换水 浮游幼虫前期日换水量为30%50

6、%,中后期日换水量为50%80%。 DB33/T 22902020 3 7.3 移池 每4天5天移池一次。 使用网孔对角长度小于幼虫最小个体的10%20%双丝筛绢网收集幼虫, 一般前期网孔350目,中期网孔260目,后期网孔200目,移入新池。每次移池操作前,须对使用的网片进行查漏检查。 7.4 投饵 前期以投喂球等鞭金藻 (Isochrysis galbana) 等为主, 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1104 cell/mL5104 cell/mL;中后期加投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elleri)等硅藻和扁藻(Platymons subcordiformis),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

7、5104 cell/mL10104 cell/mL。日投喂2次。 8 稚贝培育 8.1 附着基准备 泥沙附着基经曝晒、过滤、消毒、清洗等工序处理后待用。 8.2 附苗 附苗池底预先铺入厚度为0.3 cm0.5 cm的泥沙附着基。当眼点幼虫数占全部幼虫数量的30%时,将全部幼虫收集移入附苗池。附苗池幼虫密度以10 ind./mL15 ind./mL为宜。 8.3 培育密度 刚附苗时稚贝密度3106 ind./m25106 ind./m2为宜,当规格大于1107 ind./kg后,培育密度5105 ind./m21106 ind./m2。 8.4 换水 培育池水位以控制在80 cm120 cm为宜

8、。前15天,日换水量为50%;15天以后,日换水量为100%。 8.5 换池 每隔5天7天换池一次,用200目筛绢网收集稚贝,冲洗干净后,均匀撒入铺设有附着基的新池。 8.6 投饵 附着后,前15天,以投喂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扁藻等为主,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3104 cell/mL5104 cell/mL为宜,日投喂2次;15天以后,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5104 cell/mL8104 cell/mL为宜,日投喂4次。 9 苗种出池 9.1 苗种规格 出苗规格壳长2 mm。 9.2 苗种质量 9.2.1 感官检验 DB33/T 22902020 4 苗种个体规格均匀、大小整齐,肠胃饱满

9、,体表清洁干净,壳色亮泽,无附着生物,斧足粗壮有力,活力强,爬行时粘液痕迹明显。 9.2.2 规格合格率、伤残死亡率、杂质含量率 规格合格率90%;伤残死亡率3%;杂质含量率1%。 10 检验方法 按照SC/T 2058执行。 11 判定规则 11.1 组批规则 以培育方式相同的培育池或同一产地、同一时间捕捞为一检验批。 11.2 抽样方法 按照SC/T 2058执行。 11.3 合格判定 规格合格率、伤残死亡率、杂质含量率和感官检验,检验结果两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本批苗种为不合格;一项不合格,允许复检,复检不合格则判定本批苗种为不合格。 12 计数 采用称量法。先将贝苗混合均匀再取样,用天平

10、称取1 g3 g样品并计数,根据贝苗总重,测算出贝苗数量,连续取样3次,取其平均值。 13 包装 采用筛绢袋盛苗,扎紧袋口,用砂滤海水淋湿贝苗,置于开口的塑料桶、泡沫箱等容器中。装苗容器不应积水。 14 运输 采用干法运输,途中保持贝苗湿润,严防曝晒、雨淋、风吹。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5小时,长时间运输宜用空调车或空运。 15 标准化繁育技术模式图 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参照附录A。 DB33/T 22902020 1 A 附 录 A (资料性) 菲律宾蛤仔苗种标准化繁育技术模式图 菲律宾蛤仔苗种标准化繁育技术模式图见图A.1。 亲本选择亲本选择 1. 产 地 水 质 符 合GB11607、

11、NY5052 的规定,盐度 1530,水温 1430,pH 7.88.2。 2. 亲 本 选 择 应 符 合SC/T2058 的要求。亲本质量要求形态正常无畸形、壳表无损伤、洁净、 无附着物、 无寄生虫、 体质健壮、 活力强, 放入水中水管很快伸出, 生殖腺饱满, 性腺发育成熟的 2 龄个体为宜。 催产与孵化催产与孵化 1.催产、受精卵孵化的用水采用砂滤海水,经过滤袋过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 mg/L5 mg/L 处理。水质符合 NY5052 规定,盐 1530,水温:20 28 ,pH 7.88.2。持续充气,水中溶解氧浓度 5 mg/L 以上。 2.催产前用浓度15 mg/L20 mg/

12、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亲贝 3 分钟5 分钟后, 用砂滤海水洗净。 3.催产采用阴干5 小时8 小时后,在充气条件下,流水刺激2 小时4 小时。产毕后,亲贝移出产卵池,利用充气、捞漂浮物、加水稀释等方法清除多余精子与杂质。 4. 受 精 卵 孵 化 密 度 20 ind./mL40 ind./mL。 浮游幼虫培育浮游幼虫培育 1.培育用水采用砂滤海水,经过滤袋过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 mg/L5 mg/L 处理。水质符合 NY5052 规定,盐度 1530,水温 20 28 ,pH 7.88.2。持续充气,水中溶解氧浓度 5 mg/L 以上。 2.培育密度控制10 ind./mL15 ind./

13、mL为宜。 3.换水量控制:浮游幼虫前期日换水量30%50%,中后期日换水量50%80%。 4.控制每4 天5 天移池一次。使用网孔对角长度小于幼虫最小个体的10%20%双丝筛绢网收集幼虫,前期网孔350目、中期网孔260目、后期网孔200目,移入新池。每次移池前,须对使用的网片进行查漏检查。 5.饵料控制:前期以投喂球等鞭金藻等为主,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1104 cell/mL5104 cell/mL;中后期加投牟氏角毛藻等硅藻和扁藻,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5104 cell/mL10104 cell/mL。 每日投喂2次。 稚贝培育稚贝培育 1.培育用水同幼虫培育用水要求。 2.稚贝附着

14、基泥沙采用经曝晒、过滤、消毒、清洗等工序处理后。 3.附苗池底预先铺入厚度为0.3 cm0.5 cm附着基。当眼点幼虫数占全部幼虫数量的30%时,收集全部幼虫移入附苗池。附苗池幼虫密度10 ind./mL15ind./mL为宜。 4.附苗密度控制: 刚附苗时以300万颗/m2500万颗/m2为宜;当规格大于1000万颗/kg后,培育密度50万颗/m2100万颗/m2 5.培育池水位控制:80 cm120 cm为宜。前15 天,日换水量为50%;15 天以后,日换水量为100%。 6.控制每隔5 天7 天换池一次,用200目筛绢网收集稚贝,冲洗干净后,均匀撒入铺设有泥沙附着基的新池。 7.饵料控

15、制:前 15 天,以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扁藻等为主,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 3104 cell/mL5104 cell/mL为宜,日投喂 2 次;15 d 以后,投喂量为水体中藻细胞数 5104 cell/mL8104 cell/mL 为宜,日投喂 4 次。 苗种出池苗种出池 1.感官要求:苗种个体规格均匀、大小整齐,肠胃饱满,体表清洁干净,壳色亮泽,无附着生物,斧足粗壮有力,活力强,爬行时粘液痕迹明显。 2.出苗规格壳长2 mm。 3.按照SC/T 2058要求,规格合格率90%;伤残死亡率3%;杂质含量率1%。 4.包装采用筛绢袋盛苗,扎紧袋口,用砂滤海水淋湿贝苗,置于开口的塑料桶、泡沫箱等容器中。装苗容器不应积水。 5.采用干法运输,途中保持贝苗湿润,严防曝晒、雨淋、风吹。运输时间不宜超过 15 小时,长时间运输宜用空调车或空运。 图 A.1 菲律宾蛤仔苗种标准化繁育技术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