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48975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4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1单选题1、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2、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如图甲,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 NB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速度之比为12C木块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D第二次木块受到的拉力比第一次小3、有关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说法正确的是()A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

2、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为12s,则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8.3m/s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一定是前进的4、2010年10月8号,我国境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持续时间为12min的日环食,如图是这次日环食形成过程中,先后拍到的三幅图片,对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所拍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间的相对位置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静止的D所拍摄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

3、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6、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上一层楼克服重力做功约1500JB成年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60dm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kgD中学生步行上学时的速度约为10m/s8、水平传送带上重叠放置甲乙两个木块,如图所示,两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A点处,甲乙一起滑下传送带,在粗糙的地面上一起向右滑行;滑行到B点与墙壁相撞后,乙马上向左运动,最终甲乙在C点停止运动,从B运动C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乙向右滑动一段距离s0。忽略空

4、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传送带对乙的摩擦力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乙一直做减速直线运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甲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ABCD多选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升华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90D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10、如图所示,图甲是A物体运动的v-t图像,图乙是B、C物体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AC都是静止状态C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D

5、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做直线运动,2s时A、B相隔1米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正确的是()A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B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西行驶C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西行驶D乙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时,通过的路程为40m12、图像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展示物理过程中所蕴含的规律,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像中用来描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3、下列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6cmC人正常行走两步的距离

6、约为1.2m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14、如图,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21B丙车的速度最快C运动5秒钟时,甲车在丙车后10m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13,则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5、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B前30秒,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C甲车在做匀速运动D前20秒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3:21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加

7、速直线运动B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D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填空题17、中国滑雪运动员在某次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如图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_的,以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18、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做的是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 m/s。19、如图1所示,嫦娥五号携带的全景照相机拍摄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表面成功展开,这种特

8、制国旗采用国产特殊材料,在地球上测出其质量仅为12g,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则它在月球上受到月球的重力是_N(g=10N/kg),它在月球上的质量是_g。如图2所示,完成任务后的嫦娥五号上升器携带月壤样品与轨道器完美对接,对接前以上升器为参照物,轨道器是_的(选填“运动”、“静止”)。20、杂技表演手技情景中,演员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在_力的作用下,小球最终会落向地面,以小球为参照物,地面是_的。21、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游览月牙湖,在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那么,小明以允许的最快速度行驶时,每分钟前进的路程为_km;他最快_min到达目的地

9、。22、“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的。23、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体重为500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20s下落220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40s。则运动员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m/s,重力做的功为_J。24、列车上出售的食品常常放在如题图所示的小推车上,若售货员推着小推车前进,则小推车相对于列车是_的;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写出支点位置的字母);在推车的过程中

10、,车轮的作用是_摩擦力。22(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_007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甲的速度v甲=s甲t甲=20m8s=2.5m/s v乙=s乙t乙=10m8s=1.25m/s A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未知,甲车的动能不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B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和高度未知,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若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此时甲车与乙车相距20m+10m=30m故

11、C不符合题意;D运动10米,甲车的时间是4s,乙车的时间是8s,甲车比乙车少用4s,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C解析:A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4N,故A错误;B木块第一次为v1=s1t1=50cm10s=5cm/s木块第二次为v2=s2t2=25cm10s=2.5cm/s所以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速度之比为21,故B错误;C前后两次木块都是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样,所以木块前后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与运动速度无关,故C正确;D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前后两

12、次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第二次木块受到的拉力与第一次相等,故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及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2)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根据v=st,求出平均速度。(4)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为运动,否则为静止。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A错误;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13、B错误;C平均速度v=st=100m12s8.3m/s故C正确;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是后退的,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此题通过学生常见的一种运动项目,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运动快慢比较的掌握: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注意运用公式,并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与速度有关的问题。4、答案:A解析:A. 日食照片拍摄到的是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所拍摄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的相对位置,故A正确;B. 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故B错误;C. 在日环食持续的

14、过程中,两星球的位置不断变化,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D. 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尘埃,光在经过太空时不发生反射与折射,光沿直线传播,太空沿直线传播的光没有进入照相机,所以拍摄到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这不能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A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正比例函数,故A错误;B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B正确;C物块在斜面的位置逐渐升高,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D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6、答

15、案:A解析:根据s=vt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A中学生的体重约G500N,一层楼的高度约h3m,中学生上一层楼克服重力做功约WGh500N3m1500J故A符合题意;B教室中地板砖的边长一般是80cm,成年人正常步行的步幅略小于此数值,在75cm7.5d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答案:B解析: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两木

16、块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乙物体受力情况,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传送带对乙向右的摩擦力大于甲对乙向左的摩擦力,甲对乙的摩擦力等于乙对甲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传送带对乙的摩擦力,故正确;运动到A点处,甲乙一起滑下传送带,在粗糙的地面上一起向右滑行,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做减速运动,所以甲相对于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正确;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不变,乙受到的摩擦力等于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乙仍做减速直线运动,故正确;从B运动C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乙向右滑动一段距离s0,所以甲相对于

17、乙向右运动,即甲也一直做减速直线运动,故错误;综上正确,错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BD解析: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故A错误;B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B正确;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故C错误;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mV可知体积变大,故D正确。故选BD。10、答案:ABD解析:A乙图是s-t图像,由图像可知,C物体通过的位置不变,所以C物体静止,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甲图是A物体的v

18、-t图线,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物体的速度为vA=3m/s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乙可知,在2s内,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B=sBtB=4m2s=2m/s由B选项可知,A物体的速度为vA=3m/s据此可知,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甲图,由v=st可得,A物体运动2s通过的距离为sA=vAtA=3m/s2s=6m根据乙图,B物体运动2秒通过的距离为4m,所以A、B相距6m-4m=2m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D。11、答案:ABD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做

19、匀速直线运动,三者速度分别为v1=4m/sv2=s2t2=8m2s=4m/sv3=s3t3=4m4s=1m/s则可知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B乙车速度大于丙车,则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西行驶,故B正确;C甲乙两车速度相同,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静止,故C错误;D乙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时,通过的路程为s2=v2t=4m/s10s=40m故D正确。故选ABD。12、答案:AC解析:AD匀速直线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D选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C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B选项是

20、一条倾斜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AC。13、答案:BCD解析: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的步幅在60cm左右,正常行走两步的距离约120cm1.2m,故C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活动一般为10min,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D符合实际。故选BCD。14、答案:BCD解析:A由甲的st图象知,当t甲=2s时s甲=8m则甲车的速度为v甲=s甲t甲=8m2s=4m/s由乙的st图象知,当t乙=4s时s乙=4m则乙车的速度为v

21、乙=s乙t乙=4m4s=1m/s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v甲v乙=4m/s1m/s=41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丙车的速度为v丙=6m/s故丙车的速度最快,故B正确;C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运动5秒钟时,甲车所走路程为s甲1=v甲t1=4m/s5m=20m丙车所走路程为s丙1=v丙t1=6m/s5m=30m因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所以运动5秒钟时,甲车在丙车后10m,故C正确;D已知s乙s丙=13v乙v丙=1m/s6m/s=16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乙t丙=s乙v乙s丙v丙=s乙s丙v丙v乙=1361=21故D正确。故选BCD。15、答案:ABC解析

22、:A由图可知,两车全程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v=st 可知,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即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A正确;B前30s内,甲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900 m,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750 m,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图中汽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路程,由v=st可知,前30 秒内甲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甲图中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甲图中汽车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D甲图中汽车在前 20s内通过的路程 s甲=600m,乙图中汽车在前 20s内通过的路程s乙=450 m,由v=st可得,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

23、速度之比v甲v乙=s甲ts乙t=s甲s乙=600m450m=43故D错误。故选ABC。16、答案:CD解析:A由图可知,甲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甲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反向增大,再减小,故乙不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在3s末时的位移为0,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最大距离为4m;乙在3s末位移为s=1234m=6m此时距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C由图知,02s内与4s6s内,甲的x-t图象斜率相同,表明甲的速度等大同向;02s内与4s6s内,乙的v-t图象斜率相同,表明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故C正确;D由图知,6s内甲的路程为s甲=44m=16m

24、乙的路程s乙=21234m=12m故D正确。故选CD。17、答案: 静止 地面解析:以滑板为参照物,她与滑板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她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她是运动的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18、答案: 加速 0.125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由A到F的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2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s=12.50c

25、m;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时间0.2s5=1s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v=st=12.50cm1s=12.50cm/s=0.125m/s19、答案: 0.02 12 运动解析:1国旗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月球=mg月球=m16g=0.012kg1610N/kg=0.02N2物体由地球到月球,其组成物质的多少不变,只是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则质量不变,仍为12g。3对接前,上升器与轨道器有位置变化,则此时以上升器为参照物,轨道器是运动的。20、答案: 运动状态 重 运动解析:1演员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手给小球的力使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小球离开手后,只受重力作

26、用,重力使小球最终落向地面。3小球落回地面前,以小球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小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地面是运动的。21、答案: 1 12解析:1由图中交通标志牌“60”可知,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60km/h,则小明以最快速度行驶1min前进的路程为s1=vt1=60km/h160h=1km2由图中交通标志牌“月牙湖 12km”可知,从此标志牌到目的地月牙湖的路程为s=12km,则到达目的地最快所需的时间为t=sv=12km60km/h=0.2h=0.260min=12min22、答案:运动解析: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卫星是运动的。23、答案: 8 1.6105解析:12由图可知匀速运动时速度为5m/s,后20s匀速下降高度为h2=v2t2=5m/s20s=100m总高度为h=h1+h2=220m+100m=320m则全程平均速度为v=ht=320m40s=8m/s重力做功为W=Gh=500N320m=1.6105J24、答案: 运动 C 减小解析:1售货员推着小推车前进时,相对于列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推车是运动的。2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小推车可以绕着后轮C转动,支点在后轮C上。3推车的过程中,车轮的作用是将滑动变为滚动减小摩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