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4114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3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in Historic Buildings 2019-07-01 发布 2019-08-0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发布 前前 言言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 ( 皖市监函201910 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需求,结合环保型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广泛征求

2、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4.方案设计;5. 施工;6.工程验收;7.档案管理。 本规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 由安徽省白蚁防治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规程的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紫云路 996号,邮编:230091) ,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本规程主编单位: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 安徽省白蚁防治协会 合肥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本规程参编单位:马鞍山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滁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芜湖市白蚁防治管理所 安庆市

3、白蚁防治管理所 铜陵市白蚁防治管理办公室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立国 张有森 何翠敏 黄姗姗 朱艳燕 徐林溪 程冬保 唐文锐 王 俊 刘向阳 徐 勇 胡祖林 吴 震 何基伍 周 维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宋晓钢 张顺涛 阮冠华 谭速进 李志强 黄求应 李为众 方咸达 廖绍锋。 目目 次次 1.总则1 2.术语2 3.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4 4.方案设计6 5.施工8 6.工程验收12 7.档案管理14 附录 A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15 附录 B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信息表19 附录 C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20 附录 D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21 附录 E 古建筑白蚁防

4、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表22 附录 F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23 附录 G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24 附录 H 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25 本规程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目录27 附: 条文说明2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 Termiticide4 4 Plan Design6 5 Treatment8 6 Acceptance of Quality12 7 File Management14 Appendix A Evaluating for

5、 Termite Damages of Historic Buildings15 AppendixBInformation Table for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 Control Engineering19 AppendixC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Control Engineering20 Appendix D Record Table for Installation of Monitor Device in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Control E

6、ngineering21 Appendix E Record Table for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onitor Device in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 Control Engineering22 Appendix F Record Table for Soil Treatment in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 Control Engineering23 Appendix G Completed Acceptance Table for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

7、eControl Engineering24 Appendix H Effection Acceptance Table forHistoric Buildings TermiteControl Engineering 2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2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8 11 总则总则 1.0.1 为规范安徽省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古建筑的白蚁防治。

8、 1.0.3 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应遵循“结构无损、动态监测、及时治理”的原则,运用白蚁综合治理的理念,进行区域控制。 1.0.4 在实施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前,应对其白蚁危害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 1.0.5 古建筑白蚁防治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22 术语术语 2.0.1 古建筑 historic buildings 1949 年 10 月之前建成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0.2 白蚁综合治理 integrated termite management 在白蚁防治工作中,根据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多

9、种措施, 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有效控制白蚁危害,以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3 白蚁危害等级 grades of termite damage 白蚁对危害对象的损害程度和潜在风险级别。 2.0.4 白蚁监测控制系统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termites 通过“监测灭杀监测”的循环过程,实现保护对象免受白蚁危害的一整套白蚁防治专用装置的总称,由监测装置、监测设备、白蚁灭治药剂及辅助工具等组成。 2.0.5 白蚁监测控制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termites 在白蚁防治区域内,设

10、置监测装置对白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白蚁活动群体后采取措施杀灭白蚁,从而达到控制白蚁危害目的的活动。 2.0.6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在白蚁防治区域内,利用传感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终端机对远端白蚁监测装置中白蚁侵入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2.0.7 监测装置 monitor device 装有饵料用于监测白蚁活动的装置。 2.0.8 饵剂 bait 由杀虫剂、饵料等组成,对白蚁具有“引诱喂食杀灭”三位一体效果的白蚁防治药剂。 2.0.9 粉剂 dust 由原药、填充料和助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粉状药剂。 2.0

11、.10 油剂 oil solution 原药溶于油质溶剂中制成的药剂。 2.0.11 水剂 aqueous solution 将易溶于水且较稳定的原药溶于水中制成的药剂。 32.0.12 诱杀法 trapping and killing 以白蚁喜食、不含白蚁防治药剂的食物作为饵料将白蚁诱集后进行处理,或利用饵剂直接杀灭白蚁的方法。 2.0.13 喷粉法 dusting 将白蚁灭治粉剂,采用直接喷施的方式,让部分个体沾染上药粉,达到杀灭或控制白蚁群体目的的方法。 2.0.14 喷洒法 spray 利用器械使白蚁防治药液以水流状的形式喷射或洒落到处理部位的方法。 2.0.15 杆状注射法 inje

12、ction with hollow pole 使用前端及周边有开孔的杆状注射器, 通过加压方法将白蚁防治药剂注入一定深度的土壤中,从而达到设置化学土壤屏障目的的一种处理方法。 2.0.16 浸渍法 immersion 将木构件或其他需处理物件放入白蚁防治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其吸附药物达到防治白蚁效果的一种处理方法。 2.0.17 涂刷法 brushing 将白蚁防治药剂直接涂刷于木构件或其他需处理物件表面的方法。 43 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监测控制系统和药剂 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1.1 监测装置按安装部位分为地上型和地下型。地上型装置一般用于白蚁危害的治理,地下型装置一般用于白蚁的

13、监控。 3.1.2 白蚁监测装置应具备注册商标、合格证、说明书;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电子产品标准的规定。 3.1.3 白蚁监测装置的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应根据古建筑结构、区域内的绿地面积、白蚁危害等级等确定。 3.1.4 白蚁防治药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应有农药登记证 (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 、 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3.1.5 应遵循“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原则,根据白蚁种类、蚁害等级等选择不同的白蚁防治药剂。 3.1.6 药剂使用应按产品标签所标示的浓度、剂量、范围和方法进行。 3.1.7 药剂

14、废弃包装物、废液、废渣等的处置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3.2 监测装置监测装置 3.2.1 监测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白蚁可以自由进出; 2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 3 在潮湿、酸性等不同土壤环境中不易霉变或腐蚀,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3.2.2 监测装置中使用的饵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为白蚁喜食的材料,一般为纤维素类材料; 2 较长时间放置不影响白蚁取食,不易霉变或腐烂。 3.2.3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一般由白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 、信号接收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中的监测装置除了符合 3.2.1 和 3.2.2 条的

15、规定外,尚应能持久稳定地发送信号并具备及时准确的白蚁侵入报警性能; 3 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数据维护、数据通讯、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53.3 药剂药剂 3.3.1 饵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操作简单、维护便捷、安全低毒; 2 无驱避性; 3 白蚁取食饵剂后,药效能在白蚁群体中有效传递; 4 能有效控制白蚁群体。 3.3.2 水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效低毒; 2 化学性质稳定,附着力强,持效期长。 3.3.3 油剂除应符合 3.3.2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渗透性好; 2 处理后不应降低木构件、木配件的力学性能,不应提高木构件、木配件的可燃性或影响油漆、彩画及木质本色,对

16、木构件、木配件无腐蚀。 3.3.4 粉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高的分散性,能与白蚁虫体充分接触; 2 能利用白蚁舐吮、交哺等行为进行缓慢的药效传递。 3.4 贮存和运输贮存和运输 3.4.1 监测装置必须专库专用,严禁与其他药剂和设备混放,需要相对隔离的空间。 3.4.2 监测装置应专人管理,对装置出入库情况进行准确、及时记录。 3.4.3 监测装置运输应有专用车辆及配套设施,防止产品被污染而影响效果。 3.4.4 药剂设专人、专库管理,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 3.4.5 仓库应坚固、通风、干燥、阴凉、防漏防潮,并配有防火、防盗等专门设备。 64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4.1 一般

17、规定一般规定 4.1.1 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应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区域控制。 4.1.2 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确保其历史原貌和价值。 4.1.3 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应根据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结果进行设计。 4.1.4 古建筑白蚁防治宜结合古建筑维护和修缮工程施工进行。 4.2 调查调查 4.2.1 方案设计前,应对古建筑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制定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的依据。 4.2.2 调查可采用现场查勘、仪器探测和档案资料查询等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古建筑情况调查和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调查完毕后应填写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调查评

18、定表 、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 (见附录 A)和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信息表 (见附录 B) 。 4.2.3 古建筑情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古建筑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古建筑的区域面积、幢数、建筑面积、是否为不可移动文物及保护等级; 2 古建筑的建造历史、维修情况、建筑结构及风格; 3 古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包括四周的土壤、绿化、道路情况和地下各种管线的位置、深度、进入室内的位置; 4 古建筑现场的地下水源、地下水位等情况; 5 古建筑修缮的工期等有关建设情况。 4.2.4 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古建筑白蚁危害的部位、蚁害范围、蚁害率及对古建筑的损坏程度; 2 危

19、害古建筑的白蚁种类、活动迹象、分飞、筑巢及群体分布情况; 3 古建筑白蚁危害的历史和防治情况; 4 庭院及外围环境白蚁危害及分布情况; 5 蚁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等。 74.3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4.3.1 一般以古建筑本体、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的建筑物、树木、草坪中的白蚁作为防治对象。 4.3.2 防治目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古建筑本体无新的白蚁危害点,原有白蚁危害点无白蚁活体; 2 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的白蚁危害不超过等级评定级的标准要求。 4.3.3 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古建筑本体、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未发现白蚁危害时,应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降低古建筑本体遭受白蚁

20、危害风险; 2 当白蚁危害等级为级时,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其他诱杀法,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3 当白蚁危害等级为级时,可直接药剂处理,也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其他诱杀法,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4 当白蚁危害等级为级时, 宜实施白蚁综合治理, 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对受损的古建筑承重构件和配件进行修缮。结合修缮工作,使用浸渍法或涂刷法对新装的木构件和木配件进行处理。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5 发现白蚁危害时,应优先选用粉剂、饵剂等药剂处理,不用或少用水剂、油剂; 6 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白蚁危害等级达到级的古建筑宜

21、选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白蚁活动。 4.3.4 对白蚁危害等级为级的防治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4.3.5 方案设计完毕后, 应填写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见附录 C) 。 85 施工施工 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5.1.1 古建筑白蚁防治施工时,古建筑管理单位应委派专人协调白蚁防治单位的施工安排,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1.2 施工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了解古建筑保护相关知识和规定,熟悉施工器械的使用、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并熟知所用相关产品的安全要求。 5.1.3 监测装置应避免安装在含有化学药剂的土壤中、地下管线上面或附近,应减少对原环境的破坏和对白蚁的干扰。 5.1.4 白

22、蚁防治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 、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 (见附录 DF)和绘制监测装置安装示意图,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5.2 地上型装置安装地上型装置安装 5.2.1 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部位应有白蚁取食或活动的迹象; 2 安装时,应先将装置的盒子安装上,再将饵剂轻轻放入盒子并紧贴白蚁活动部位,然后盖上盖子,最后利用无刺激性气味的胶带、双面胶、密封胶等固定饵站; 3 装置可平行安装或叠加安装,安装应平整牢固,其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应密封遮蔽; 4 放入饵剂前,应依据现场情况和饵剂的特点用

23、适量的纯净水对饵剂进行湿润; 5 在安装装置和投放饵剂过程中,宜缩短操作时间。 5.2.2 装置的信息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完成安装后,应对装置进行编号,并通过安装示意图和安装记录表记录相关信息; 2 安装示意图应画出古建筑的平面示意图和各个装置的安装位置,并将装置编号、安装时间、位置、数量以及安装现场的简单描述标注于图上; 3 安装记录表应以幢或间为单位编制; 4 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见附录 D) 。 95.3 地下型装置安装地下型装置安装 5.3.1 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部位宜在古建筑的四周、离外墙基础 1m 范围内,应按方案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宜将其

24、安装在有白蚁活动迹象或白蚁易于侵入的地方,避免在低洼易积水处安装; 2 安装时,应使装置外壁和顶盖与四周紧密接合,不得留有缝隙,避免装置内积水。 5.3.2 装置的信息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完成安装后, 应从古建筑东南方 45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对监测装置编号,做好现场标识,并通过安装示意图或安装记录表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2 安装示意图应画出古建筑的平面示意图和各个装置的安装位置,并将装置编号、安装时间、相互间距以及安装现场的简单描述标注于图上; 3 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见附录 D) 。 5.4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安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安装 5.4.1 远程实时监

25、测系统的安装除符合 5.3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白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安装时,现场操作人员应实时定位,并在数据处理系统的手持终端及时标注、登记编号; 2 信号接收传输系统安装时,应避免与市电靠近安装,不得安装在电磁环境复杂、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当安装在建筑物顶层,应增加防雷措施; 3 数据处理系统安装时,应配合白蚁监测装置和信号接收传输系统的安装进行调试。 5.4.2 需要接通电源时,应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登高作业应做好安全保护。 5.5 检查维护检查维护 5.5.1 地上型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白蚁危害情况和危害种类,宜在安装后 2 周4 周内检查: 1)监

26、测到散白蚁时,其后宜每 2 周4 周检查一次; 2)监测到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时,其后宜每周检查 1 次。 2 当监测装置内没有白蚁,饵剂没有被取食或取食较少,应调整安装位置; 3 当饵剂太干,应重新湿润后进行密封; 4当饵剂被取食率达到50%以上, 且监测装置内白蚁仍很活跃, 应增加饵剂, 10装置及相邻装置内已无白蚁活动,可不再添加饵剂; 5 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 (见附录 E) 。 5.5.2 地下型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与维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装置内是否有白蚁聚集、聚集的白蚁种类和大致数量; 2)更换损坏的监测装置,补充丢失的监测装

27、置; 3)更换监测装置内发霉、腐烂和将被取食殆尽的饵料; 4)调整松动、积水和遭破坏的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重新安装; 5)清除监测装置四周的杂草以及监测装置内的树根草根等杂物; 6)根据建筑四周的土壤、绿化等环境发生的变化,调整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或增减监测装置的数量。 2 白蚁危害等级级以下的,检查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散白蚁主要危害区,一年检查次数应不少于 4 次,且检查时间宜在 3 月11 月期间; 2)对于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主要危害区,应全年检查,且一年检查次数应不少于 6 次。 3 白蚁危害等级级及以上的,检查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散白蚁主要危害区,应一年检查次数应

28、不少于 6 次; 2)对于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主要危害区,应全年检查,且一年检查次数应不少于 8 次。 4 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 (见附录 E) 。 5.5.3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查与维护除符合 5.5.2 第 1 条的规定外, 尚应注重检查的时效性,每 24h 查看软件平台是否有白蚁侵入报警,在提示有白蚁侵入后的48h 内对装置开仓检查及处理。 5.6 药剂处理药剂处理 5.6.1 饵剂处理方法分为装置内饵剂诱杀法和其他诱杀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地上型装置饵剂投放方式: 1)纸卷状、颗粒状的饵剂可直接投放在装置内; 2)浓饵剂则要先按要求用水混合调制,再投放在

29、装置内。 2 地下型装置饵剂投放方式: 1)取出饵料后投放饵剂。用纯净水将饵剂湿润,投放饵剂后将饵料中的白蚁转移到装置中; 2)不取出饵料,直接在装置的空余部位投放饵剂; 113)取出部分饵料形成空间,再在此空间投放饵剂。 3 其他诱杀法,是将饵剂直接投放在蚁路、分飞孔或危害物表层,投放时宜轻微,避免惊扰白蚁。 5.6.2 粉剂处理方法为喷粉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将粉剂均匀地喷到尽量多的白蚁个体体表; 2 重点对白蚁活动的蚁路、分飞孔、危害物等部位施药; 3 遵循“多点少施”的原则。 5.6.3 水剂处理方法有喷洒法、杆状注射法、浸渍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使用喷洒法时,应使用低

30、压力大流量进行喷洒; 2 使用杆状注射法时,根据注药压力和古建筑基础实际情况确定注射间距; 3 使用浸渍法时,将古建筑中可拆卸木构件或配件放入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使木材吸取一定剂量的药剂, 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应按所选药剂的使用说明书执行。 5.6.4 油剂处理方法主要为涂刷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接地木柱应涂刷木柱的底部和离地 1.5 m 以下的部位; 2 所使用的药剂应不影响木构件原来油漆和彩画效果。 126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6.1.1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应在白蚁防治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自检合格后,由古建筑管理部门组织工程验收。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文物保护工

31、程相关规定验收。 6.1.2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验收应包括安装质量、白蚁防治效果、档案资料三方面内容。 6.1.3 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 (见附录 G) ,并将工程相关资料存档。 6.2 监测装置安装质量验收监测装置安装质量验收 6.2.1 使用监测装置的白蚁防治施工应以一幢古建筑或古建筑群作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抽查不少于安装装置总数的 20,且不少于 5 个装置。 6.2.2 监测装置安装的验收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上型监测装置应安装在蚁路、分飞孔或危害迹象上,装置与接触面密封并编号; 2 地下型监测装置到墙基的水平距离、相邻装置之间的直线

32、距离和装置的安装深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说明、设计方案的要求。 6.2.3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除符合 6.2.16.2.2 外,尚应经信号调试,数据可正常传输。 6.3 防治效果验收防治效果验收 6.3.1 验收标准应符合: 古建筑本体原有白蚁危害点未见白蚁活体且未出现新的白蚁活动迹象, 古建筑外围环境的白蚁危害不超过等级评定级的标准要求(见附录 A) 。 6.3.2 验收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安装质量验收通过,3 个月后实施防治效果验收,选择在白蚁活动盛期(4 月11 月)进行; 2 全面检查古建筑本体原危害点有无白蚁活体,有无新增白蚁危害点; 3 全面检查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原危害点有

33、无白蚁活体。按照统计学方法抽样调查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有无新增白蚁危害点,并做好详细记13录,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 (见附录 H) ; 4 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验收抽样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木株数不大于 50 株时应全部调查,超过时可抽样调查,样本数不少于总体的 10%且不少于 50 株; 2)草坪和灌木面积不大于 1250 m2时应全部调查,超过时可抽样调查,抽查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 10%且不小于 1250 m2。 5 对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 6.3.1 条验收标准进行评价。 6.3.3 当防治效果验收不合格时,白蚁防治单位应调整防治方案

34、重新进行施工。 6.4 档案资料验收档案资料验收 6.4.1 档案资料应齐全完整,并应符合表 6.4.1 的规定。 表表 6.4.1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项目和内容工程竣工验收资料项目和内容 资料项目资料项目 资料内容资料内容 1工程合同 工程合同、附件 2施工单位有关证件 法人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前期调查资料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信息表、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调查评定表、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 4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图 5施工记录表 施工的详细记录、施工汇总表 6安装维护检查记录表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

35、7药剂质量证明 出厂合格证、抽样检测报告 8工程质量自检情况文件 白蚁防治单位自检表 9. 白蚁防治质量评定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 147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 7.0.1 白蚁防治单位应做好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7.0.2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的档案除表 6.4.1 所列出的内容外, 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白蚁防治人员的古建筑、古建筑修缮知识岗前培训材料及培训记录; 2 监测控制系统、白蚁防治药剂采购合同及发票; 3 施工日志、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安全生产事故记录; 4 白蚁危害照片、施工过程的照片、监测装置诱集到的白蚁照片; 5 白蚁标本

36、及危害物标本 。 7.0.3 信息化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古建筑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合同签订、蚁情调查、方案制定、施工及质量监督等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工程进度跟踪和便捷的数据查询统计; 2 实行系统信息管理,及时进行信息系统更新和维护; 3 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收集资料均应扫描,建立电子档案。 7.0.4 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档案应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所收集到的档案整理编目,存档备查。 15附录附录 A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 A.0.1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的一般规定参照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2017) 。 A.

37、0.2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场调查除符合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 (GB/T 51253-2017)规定的内容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古建筑白蚁危害的历史和防治情况资料; 2 庭院及外围环境白蚁分布情况; 3 蚁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等。 A.0.3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场调查应按检查单元全部调查,检查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自然间面积不大于 15 m2时,应以 1 间自然间为 1 个检查单元; 2 当自然间面积大于 15 m2时,每 15 m2应为 1 个检查单元,不足 15 m2的应记作 1 个检查单元。 A.0.4 检查单元内任一部位发现白蚁危害或白蚁活动迹象,应记为 1 个白蚁危害单元。

38、 A.0.5 古建筑白蚁危害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PNM100% 式中:P-白蚁危害比例,单位为百分数(%) ; M-白蚁危害单元数; N-检查单元总数。 A.0.6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古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等级应评定为 I 级: 1)古建筑本体发现除乳白蚁外的白蚁危害,危害比例小于 5%,且其构件或配件蚁害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小于 1 m,未发现其分飞和承重构件未发现其危害; 2)古建筑内部庭院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未发现其分飞且危害迹象不明显; 3)古建筑外围 2 m 范围内发现散白蚁危害,未发现其分飞;20 m 范围内发现乳白

39、蚁、土白蚁或大白蚁危害,未发现其分飞且危害迹象不明显。 2 古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等级应评定为级: 1)古建筑本体发现乳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小于 5%,且未发现其群体分飞和承重构件未发现其危害; 2)古建筑本体发现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大 16于或等于 5%小于 10%,其构件或配件蚁害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 1 m,小于 2 m,未发现其分飞且承重构件未发现其危害; 3)古建筑内部庭院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发现其分飞或发现树干被蛀空; 4)古建筑外围 2 m 范围内发现散白蚁危害,发现其分飞或发现树干被蛀空;20 m 范围内发现

40、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发现其分飞或发现树干被蛀空。 3 古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等级应评定为级: 1)古建筑本体发现乳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大于或等于 5%,或发现其分飞; 2)古建筑本体发现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大于或等于10%, 且其构件或配件蚁害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2 m; 3)古建筑的承重构件发现白蚁危害。 A.0.7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场调查结束后,评定机构应填写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调查评定表 (见表 A.0.1)和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 (见表 A.0.2) 。 17表表 A.0.1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调查评定表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调

41、查评定表 编号: 古建筑建筑概况古建筑建筑概况 名称/幢号 建筑年份 建筑地址 结 构 木结构 砌体结构 混凝土或钢结构 层 数 建筑面积(m2) 底层面积(m2) 白蚁危害情况白蚁危害情况 检查单元总数 白蚁危害单元数 白蚁种类 危害单元数 危害比例(%) 承重构件危害情况 分飞情况 乳白蚁 有 无 有 无散白蚁 有 无 有 无土白蚁或大白蚁 有 无 有 无其他白蚁 有 无 有 无外围环境 乳白蚁 散白蚁 土白蚁 大白蚁 其他白蚁: 其他情况说明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委托单位/个人代表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评定意见评定意见 初评等级 签名: 年 月 日 审定等级 签名: 年 月

42、 日备注 18表表 A.0.2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 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单位/个人概况个人概况 名称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委托日期年 月 日 古建筑概况古建筑概况 名称/幢号 地 址 建造年份 结 构 层 数 建筑面积 m2 白蚁危害情况白蚁危害情况 评 定 结 论 签名: 年 月 日处 理 建 议 签名: 年 月 日评定机构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字) : 评定单位(签章) : 年 月 日 备注 19附录附录 B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信息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信息表 合同编号: 古建筑名称 地址 管理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防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区

43、域面积 栋数 建筑面积 是否文物 保护等级 建造年代 建筑结构 维修时间 建筑风格 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 登记人: 日期: 年 月 日 各种地下管线情况 登记人: 日期: 年 月 日 地下水及地下水位 登记人 日期: 年 月 日 白蚁防治历史情况 登记人: 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 20附录附录 C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合同编号: 古建筑名称 地址 管理单位 工地负责人 联系电话 幢 号 古建筑结构 建筑面积 防治范围 木构件情况 实 施 方 案 防治技术 药剂名称 监测控制装置名称 对应用药量(Kg) 监测装置数量 方案制订人: 审核人: 日期: 年

44、月 日 21附录附录 D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合同编号: 古建筑名称 地址 管理单位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古建筑面积 古建筑幢号 安装部位 安装时间 监测装置型号 安装数量 安装工时 (人工) 安装情况说明 安装人签字: 年 月 日 质量自检情况 质监员签字: 年 月 日 古建筑管理 单位鉴证 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附:各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图 22附录附录 E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 合同编号: 古建筑 名称 地址 管理单位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安装类型 安装数量 安装部位 安装时

45、间 监测装置 编 号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检查人员 审核人员 备 注 表格记录方式: 1、有白蚁标记,无白蚁标记(乳白蚁种群标记 C,散白蚁种群标记 R) ;2、重新更换饵料标记; 3、投入饵剂标记。 23附录附录 F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 合同编号: 古建筑名称 地址 管理单位 地址 工地联系人 联系电话 药物使 用情况 建筑面积(m2) 施工日期 施工内容 施工范围 药物使用情况施工人员 管理单位代表 项目负责人 24附录附录 G 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 合同编号

46、: 古建筑名称 地址 古建筑管理单位 联系人 白蚁防治单位 防治面积 开工日期 完工日期 施工质量检查情况 药剂名称 监测控制系统名称 对应药物浓度及用量 对应安装数量 对应药剂使用方法 对应安装情况 木构件 数量 防治质量评定 施工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员: 年 月 日 白蚁防治单位: (公章) 年 月 日 古建筑管理单位: (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25附录附录 H 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 合同编号: 名称/ 幢号 建筑 年份 建筑 地址 层 数 结构 木结构 砌体结构混凝土或钢结构 建筑面积(m2) 底层面积(m2) 古建筑本体原有蚁害点检查情况 原危害点

47、有无危害 有无新增蚁害点 有无有 无 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原有蚁害点检查情况 原危害点有无危害 有无新增蚁害点有 无有无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检查情况 抽查点编号 与古建筑 距离(m) 是否发现白蚁危害 白蚁 种类 分飞情况 危害高度 (m) 1 有 无 有 无 2 有 无 有 无 3 有 无 有 无 4 有 无 有 无 5 有 无 有 无 6 有 无 有 无 7 有 无 有 无 8 有 无 有 无 9 有 无 有 无 10 有 无 有 无 其他 情况 说明 验收 人员 验收时间 防治效果验收意见 合格 不合格 备注 26 本标准用词说明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

48、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27 引用标准目录引用标准目录 1 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768 2 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 JGJ/T 245 3 建设工

49、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 GB/T 51253 安徽省地方标准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in Historic Buildings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31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规程在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安徽省多年古建筑白蚁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参照了相关国标、行标的规定,结合安徽省的实际,制订了本规程。 为了便于广大建设、设计、施工、科研和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编制组制定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

50、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定的参考。 32 目次目次 1 总则33 2 术语34 3 监测控制和药剂35 4 方案设计38 5 施工40 6 工程验收44 7 档案管理45 附录 A46 331 总则总则 1.0.3 和其他房屋相比,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程具有特殊性。对古建筑的保护不光要保护建筑本体,还要对其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进行保护,实施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主的区域白蚁治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地控制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 1.0.4 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时,应主要检查散白蚁、乳白蚁、土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古建仿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