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39952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 厌学是目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表现为:听课精分散,马虎应付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干脆放弃和辍学。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并而加以有效的教育疏导。对于有厌学行为的学生,教师应

2、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疏导,使学生由“厌学”变为“好学”呢?一、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厌学的学生一般缺乏自我意识,学业成绩较差,不能把自己与环境或他人区分开来,在学习上屡遭错折,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与特长,目标实现率较低,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也很难主宰自己的学习。所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疏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一些比较显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给予及时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

3、,要肯定其课堂思考的积极性;还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并对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关爱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二、教学时积极回归儿童生活世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课改的全过程,它倡导的是新的学习方式,其特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且要进行分层教学与小组活动。传统教学中儿童学得被动,难以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学习书本

4、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公式,进行机械记忆和开展枯燥的智力游戏。这也是学生烦腻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会使教师感到相当意外,这时,如果教师仍然固我地按教案教学,其结果便会导致学生主体精神的沦落与缺失。其实,学生课堂上的这些“偏轨”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部显露,正是学生与课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

5、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地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将大大地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远远不能与他们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所能比拟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大胆放手,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其结果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意外与惊喜。三、关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因此,教师不能用单一的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关爱学习暂时差的学生要从其心理上找出原因,才能

6、对症下药。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 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尽快从厌学情绪中解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因此,教师要找到厌学孩子的兴趣点和闪光点。针对他们的兴趣和优点,适时进行赏识教育,满足学

7、生的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激发他们求学上进的愿望。努力找到学生兴趣与知识学习的相通点,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地进行兴趣迁移。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或展示的特长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使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理想更加远大,求知求学的欲望更加强烈。四、积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舞台,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厌学生之所以成绩低下,是因为他们目的实现率低下,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

8、在,以至破罐子破摔。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材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我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意志越发消沉,总认为自己是一只永远不会高飞的“丑小鸭”,因而放弃了自己。因此,教师应适时地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如“小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兴趣性、技能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方面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体

9、会成功的喜悦,进而让他们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我向上的信心。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可起到潜移黙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教师来说最可以利用的也是最能利用好的便是班级文化环境。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心灵净化教育。班级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催人积极团结上进、人际和谐。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班级中,厌学者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温暖与快乐,与老师的关系也非常自然和谐。过去,有一位同学曾对我说过:“老师,我每天都是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日复一日,我感到很厌烦。”可想而知,在学校、在班级找不到一点快乐的学

10、生,他就是再怎么努力,成绩也不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提高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如此,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与老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厌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逐渐往好的方面发展,厌学生的转化工作便会得心应手。 七、与家长达成共识, 让家庭重视对子女情商的教育培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有的父母却没能收到其期望的结果。一部分家长培养出了爱学习,成绩好,有良好品质的孩子;另一部分家长感到失望;还有不少的家长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孩子不但厌恶学习、弃学逃学,甚至有的开始背叛父母和老师。这是由于家长只重视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忽略了对孩子良好性格也就是情商的培养。这也正是学生产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即情商,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密切与家长联系沟通,达成共识,让家庭重视对子女情商的教育培养。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厌学者的教育疏导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厌学的学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出现反复,这也是正常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疏导,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