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优秀版课件1范例.doc

上传人:搞**** 文档编号:11398994 上传时间:2025-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优秀版课件1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优秀版课件1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优秀版课件1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古文。该文选自教材第二单元“古代散文”部分,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名臣奏议”。文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十件事,阐述了为君之道、治理国家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了解魏征及其在唐朝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领悟文章的主旨,学会借鉴古人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古文词汇、句式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课件:包含文章背景、重点词汇、句式解析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讲解:分析文章背景,解读古文词汇、句式,讲解文章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皇帝,面对魏征的谏言会如何处理。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其含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1. 文章背景 2. 重点词汇、句式 3. 魏征谏言十件事 4. 为君之道 5. 课文主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三个句子。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为君之道的理解。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名臣奏议,了解古代帝王及其治国之道,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 3. 作业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实践情景引入 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唐太宗,面对魏征的谏言,如何处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补充说明: 1.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魏征谏言的核心观点,如重视百姓、任用贤才等。 2. 鼓励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魏征谏言的现实意义。 3. 在实践情景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例题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这句话:“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解释其含义,并分析句子结构。 补充说明: 1.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竭诚”、“傲物”,解释其意义。 2. 分析句子结构,讲解古代散文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3.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魏征的谏言。 三、作业设计 1. 翻译课文中的三个句子: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涵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 答案中应详细解释句子的含义,指导学生正确翻译。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为君之道的理解: 此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中应包含对为君之道的理解,以及从课文中获得的启示。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拓宽视野。 1. 反思: 反思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名臣奏议,了解古代帝王及其治国之道。 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古文时,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懂并跟上思路。 2. 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音量,变化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课堂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 在课堂提问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故事、历史背景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现实生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提高学生的代入感。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2.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运用 1. 反思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2.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课堂提问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三、课堂氛围和互动 1.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关注师生互动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时间管理 1. 反思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