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道岔知识总结
第一节 转辙机概述
一、转辙机的作用
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换到所需的位置并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位置时,与时给出报警和表示。
二、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拉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因列车通过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正确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之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三、转辙机的分类
1、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
电动ZD、电动液压ZY、电空转辙机ZR
2、按供电电源的种类:
直流:ZD6系列直流220v,电空系列24v。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高
交流:单相或三相电源,有S700K、ZYJ7系列交流380v。故障率低并控制隔离区。
3、动作速度:
普通动作:3.8s以上,大多数属于此类
快动:0.8s以下,驼峰调车场
4、按锁闭道岔的方式:
内锁闭:依靠转辙机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的尖轨,是间接锁闭方式
外锁闭:依靠外锁闭装置直接将基本轨与尖轨密贴,将斥离轨锁于固定位置。直接锁闭方式。锁闭可靠,列车对转辙机几乎无冲击。
5、按是否可挤,可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转辙机:
可挤型:设有道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保护整机。
不可挤型:道岔被挤时,挤坏动作杆与整机的连接结构,应整机更换。
四、转辙机的设置
(一)未提速区段
1、未提速之前,每一组道岔岔尖处均设一台转辙机,称谓单机牵引。
2、12号AT道岔,尖轨加长且有弹性,需两台转辙机
3、可动心轨道岔心轨需单独设置一台转辙机
(二)提速区段(采用S700K与钩式外锁闭)
1、提速18号道岔,需5台(3+2),30号需9台(6+3)实现牵引。两台以上的称谓多机牵引。
2、提速12号道岔,2+2或2
第二节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一、型电动转辙机
1、型道岔区分为1、3与2、4闭合
⑴若1、3闭合定位为常位:
此电路为四线制道岔,室内2DQJ↑室外在定位。此时X1、X3应有110V交流电压。若无,可看室内是否送出。若2DQJ↓室外开通反位方向,则X2、X3应有110V交流电压。在相应端子接入二极管,用1、3闭合二极管(注:此二极管有三个抽头10、11、12,12为共端抽头,共端抽头接二极管+的为1、3闭合二极管;共端抽头接-的为2、4闭合二极管。
接入二极管后,应有直流输出,定位X1、X3应有60V直流输出,此时X1为正,X3为负;若道岔在反位,则X2、X3应有60V直流输出,此时X3为正,X2为负。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时X2与X4之间有220V直流电压,由反位向定位转时X1与X4之间有220V直流电压。
⑵若此道岔常态闭合为2、4接点闭合
则应将道岔电缆盒内软线X1与X2换位,并同时更换为2、4闭合二极管。
2、自动开闭器接点
有2排动接点,4排静接点,编号是站在电动机处观察,自右向左分别为1、2、3、4、5、6排,每排有3组接点,自上向下顺序编号,例11、12,13、14、15、16。
定位状态时,有第1、3 排接点闭合,和2、4排接点闭合。其中,2、3排接点是表示用,1、4排为动作用。道岔转换时,先断开表示接点组,最后断开动作接点组。
型道岔区分为1、3与2、4闭合,如图所示
以上四种均为1、3排闭合
以上四种均为2、4排闭合
3、双动道岔和单动道岔的区别
双动道岔,一般以车站靠近站内侧为一动,远处的为二动。此双动道岔只有一个二极管,放在第二动内。机械部分与单动道岔相同;电路部分为第一动先动作,转换完成后接通表示接点,并同时将第二动动作电源送至第二动电机,2机开始动作,转换到位并锁闭后接通表示。从一动到二动共同串接表示线,将表示电源送至二动二极管,经整流将直流电源返楼送至相应表示继电器。
4、型三联动、四联动、复式交分用
此种道岔机械部分与单动道岔基本相同;电路部分则是在双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动或者第四动;动作顺序基本是以靠近站内为第一动,二极管放在末动盒内。
5、实际操作
平时实验时:
①与室内取得联系并准备充分
②送出表示电后先与楼内核对2DQJ位置是否一致
③若一致,则可合上自动开闭器联系室内操动道岔;若不一致则需先排查故障。
注意:千万不能一开始就指挥楼内乱操道岔,实际上道岔在室内外位置一致时,在定位与在反位均有对应表示,则相应的错误几率就很低了。
二、道岔的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道岔出现故障后,应首先根据故障现象分析都哪些地方出现故障才能出现这种现象。其次,应首先在室外分线盘处测量电源送没送出去(启动电路必须在操动道岔的同时测量,只有在操动道岔时才向外送直流220v电)如果分线盘处能量到电压,则电源送出去了,否则是室内故障。
⑴、 了解故障情况:在控制台上操纵道岔试验。
⑵、 判断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原因
①、如果是单动道岔,在操动时控制台的电流表有指示,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至到道岔。如果这时道岔不能操到规定位置,是室外原因。在操动道岔时,如果控制台的电流表没有指示,首先到机械室的室外分线盘测量该道岔有没有电压,如果有电压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出,是室外故障。
②、如果是双动道岔,在操动时控制台的电流表动一下就不动了,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到了一动道岔,故障出在一动道岔以后,是室外故障。
③、如果道岔定、反位都能操动,就是没有表示。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在分线盘测量X1(或X2)与X3间有无交流110V左右电压,如果有电压,则是室外故障,否则是室内故障。
电路常见故障与查找方法(以定位1、3闭合为例)
道岔室外断路故障分析
室内电源能正常送出,道岔处于定位状态为例。
在电缆盒1,3端子上测量:
1、若有交流110V电压,说明电缆盒至电动转辙机内部断线。查找方法:
(1)在室内操纵道岔,并将道岔放在无表示的位置。
(2)万用表置于交流250V挡位,一表笔固定在X3上,另一表笔从X1开始,沿表示电路逐点测量,电压从有到无之间为故障点。
(3)用万用表确认断路两点之间有低于110V的电压。
注意:1,确认室内2DQJ位置与室外道岔开通位置相一致。
2、测试点在X1至二极管之间,测到的是110V开路表示电压。测量点越过二极管后,相当于万用表串接于表示电路之中,所测电压会有所降低,属正常现象。
3、若无交流110V电压,应断开插接器。(1)出现交流110V电压,电动转辙机内部短路。(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室内或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3)查到故障点之后,要用万用表确认,所查故障点之间有电压。(4)若查到移位接触器断开,应先检查主挤切销是否切断,忌盲目短接移位接触器接点。
(a)、线1断
现象:道岔反位无表示,反位向定位操不动。
处理方法:首先判定是室内、外故障,如果是室外故障,则应马上到出现故障的道岔处。打开转辙机盖,在插接件上用万用表DC250档,红表笔接1号端子,黑表笔接5号端子。接好后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万用表有电压,则1号端子上的表笔不动,将万用表调整到欧姆档X1档,用另一根表笔量自动开闭器41-42-电机1-3-遮断器05-06-插接件5。如果量到哪处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该点与上一次量的点处断线。
如果在插接件1-5上量不到电压,打开电缆盒,用万用表红表笔接在1上黑表笔接在5上(仍用DC250v档)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量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与插接件之间断线。用欧姆档分别量电缆盒的1到插接件的1,电缆盒的5到插接件的5。
如果在电缆盒的1-5上量不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到室内间断线。需要顺着电缆径路图查找,找到故障点后更换电缆芯线。
(b)、线2断
现象:道岔定位无表示,定位向反位操不动。
处理方法:首先判定是室内、外故障,如果是室外故障,则应马上到出现故障的道岔处。打开转辙机盖,在插接件上用万用表DC250档,红表笔接2号端子,黑表笔接5号端子。接好后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万用表有电压,则1号端子上的表笔不动,将万用表调整到欧姆档乘10档。用另一根表笔量自动开闭器11-12-电机2-3-遮断器05-06-插接件5。如果量到哪处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该点与上一次量的点处断线。
如果在插接件2-5上量不到电压,打开电缆盒,用万用表红表笔接在2上黑表笔接在5上(仍用Dc250v档)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量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与插接件之间断线。用欧姆档分别量电缆盒的2到插接件的2,电缆盒的5到插接件的5。 如果在电缆盒的2-5上量不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到室内间断线。需要顺着电缆径路图查找,找到故障点后更换电缆芯线。
(c)线3断
现象:道岔定、反位都无表示,定反位操动正常。
处理方法:首先判定是室内、外故障,如果是室外故障,则应马上到出现故障的道岔处。打开转辙机盖,在插接件上用万用表AC250档,红表笔接1号端子,黑表笔接3号端子(此时道岔应在定位,在反位时接2-3)。接好后如果万用表有电压(100V左右),则1号端子上的表笔不动,用另一根表笔量移位接触器04-03自动开闭器14-13-34-33-插接件9-12-11-7-自动开闭器32-31-41如果量到哪处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该点与上一次量的点处断线。如果在插接件2-3上量不到电压,打开电缆盒,用万用表红表笔接在2上黑表笔接在3上(仍用Ac250v档)如果量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与插接件之间断线。如果在电缆盒的2-3上量不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到室内间断线。需要顺着电缆径路图查找,找到故障点后更换电缆芯线。
(d)线4断
现象:道岔表示正常,定位、反位都操不动。
处理方法:首先判定是室内、外故障,如果是室外故障,则应马上到出现故障的道岔处。打开转辙机盖,在插接件上用万用表DC250档,红表笔接2号端子,黑表笔接5号端子(此时道岔在定位)。接好后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万用表有电压,则1号端子上的表笔不动,将万用表调整到欧姆档乘10档。用另一根表笔量自动开闭器11-12-电机2-3-遮断器05-06-插接件5。如果量到哪处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该点与上一次量的点处断线。如果在插接件2-5上量不到电压,打开电缆盒,用万用表红表笔接在2上黑表笔接在5上(仍用Dc250v档)让室内操动道岔如果量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与插接件之间断线。用欧姆档量电缆盒的5到插接件的5。如果在电缆盒的2-5上量不到电压,则说明是电缆盒到室内间断线。需要顺着电缆径路图查找,找到故障点后更换电缆芯线。
道岔室外电路混线故障分析
道岔发生室外故障,故障点的不同,表现到控制台上的现象也各有不同,有些故障现象较为特殊。在此,以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自动开闭器1、3闭合为定位的电路为例,对室外设备的混线故障进行分析。
(一)X1与X2相混
现象:由定位转向反位时,道岔启动后烧断反位DF220的熔断器RD2,道岔停在四开位置,无表示。
分析:X1与X2相混,Xl的DZ220电源经自动开闭器接点4l-42接点接到电机l端子,所以X2的DZ220电源经自动开闭器接点11-12接到电机2端子。
(二)X1与X3相混
现象:道岔原在定位,无位置表示,向反位操纵后,道岔能转换完毕,但在反位密贴处来回窜动,无位置表示。
分析:道岔转换完毕,断开第一、三排接点,接通第二、四排接点,但1DQJ缓放,启动电路尚未断开,于是DZ220V电源经11—21-22--二极管正极--二极管负极--23-24---01-02--43-44--X3--X1---41-42电机1、3、4--05-06--l~DF220接通定位启动电路,道岔转向定位,第二、四排接点断开,第一、三排接点接通,又接通了反位启动电路,使道岔转向反位,如此循环,出现道岔来回窜动的现象。
若道岔原在反位,则有反位表示,向定位操纵,能正常转换但无定位表示,再向反位操纵,则会再次出现上述现象。
(三)X2与X3相混
现象:道岔原在定位,有定位表示;向反位操纵,道岔能转换完毕,无反位表示。
分析:因X3与X2相混,将反位表示电源短路,造成反位无表示,向定位操纵,可转换完毕。因DZ220、DF220被二极管阻断,故不会出现X1与X3相混时出现的故障现象,原因与上面相同。
(四)Xl与X4相混
分析:道岔原在定位,有定位表示;向反位操纵时,先后熔断定、反位的DF220熔断器RD1、RD2,道岔不能转换完毕,一直无位置表示。
分析:由定位操纵至反位,1DQJ个,2DQJ尚未转极时,将DZ22O、DF220短路,烧定位DF220熔断器RD1;当2DQJ转极后,DZ220和反位DF220正常供出,道岔启动,但当第四排接点接通时,X4的DF220经X1--4l-42,直接接到定子的线圈1上,从而将转子线圈短路,导致反位DF220的熔断器RD2熔断,道岔停止转换,定反位均无表示。
若道岔原在反位,向定位操纵时,只要2DQJ转极,直接将DZ220、DF220电源短路,熔断定位的DF220电源熔断器RDl,道岔不能启动,无位置表示。
(五)X2与X4相混
现象:道岔原在定位,向反位操纵时,2DQJ转极后, 直接烧反位的DF220熔断器,道岔不能启动,无位置表示;道岔原在反位,向定位操纵时,1DQJ个,直接烧反位D孔20 熔断器,2DQJ转极后,道岔刚一启动,烧定位DF220熔断器,无位置表示。
分析:参照“X1与X4相混”分析。
(六)X3与X4相混
现象:道岔原在定位,操纵至反位时,道岔转换完毕,有反位表示,但反位的DF220熔断器RD2熔断。
分析:X3与X4相混,当道岔向反位转换完毕后,虽然反位启动电路被切断,但在1DQJ缓放时,X2的DZ220经11—2l-22--二极管正极--二极管负极--23-24—43-44--X3--X4--DF220的构成通路,将DZ220、DF220短路,熔断反位熔断器RD2。
若道岔原在反位,能正常转换到定位,当再次向反位操纵时,出现上述现象。操纵至定位时,之所以不熔断定位熔断器RD1,是因为DZ220、DF220被二极管反向阻断。
以上所分析的故障现象均是在两线完全短路的情况下出现的。当不完全短路时(即有一定的短路电阻)或因电缆较长且短路点较远,其回路有一定的线路电阻时,可能不会熔断室内熔断器,但控制台电流表的读数较大。
短路故障分析:室内表示电路中,串接750欧姆电阻与表示继电器,所以,室外短路不会烧断0,5A表示熔断器RD4。下面的分析,仅限于电缆盒至转辙机内部的故障。
在电缆盒1,3端子上测量,并将万用表置于交流250V挡位,并固定不动。
1、断开插接器:
(1)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转辙机内部短路。(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电缆盒至插接器的导线或插头(或插座)1,3端子之间短路,用甩线法判断。
2、插好插接器,断开自动开闭器41:
(1)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X1至41间与X3无短路。
(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X1至41间与X3存在短路。
3、断开31-32接点:
(1)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X1至31与X3无短路。
(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41至31之间与X3存在短路。
4、断开移位接触器03-04:
(1)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X3至04间与X1之间无短路。
(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X3至04间与X1之间存在短路。
5、断开33—34接点:
(1)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13至34间与X1不存在短路。
(2)不出现交流110V电压,说明13至34间与X1存在短路。
经上述判断,若现象为3,(1)与5,(1)则说明定,反位表示电路的共用部分出现了短路,用上述方法已不能区分,应采用下列方法做进一步判断:
1)断开插接器。
2)将万用表置于电阻挡位RX1K或RX10K
3)分别测量插接器插头的7与8,插接器插座的8与10,7与11与12,7与8,9与10之间判断是否接通。接通之两点,既为短路点。
注意:
上述现象,仅适应常规的短路故障,若出现双端接地等问题,不一定能查出,因为断开插接器后,已将表示电路断成几个部分。上述方法不适用于错线故障的查找,对于错线故障,应另行分析。当用电阻挡测量插座的11与12时,若阻值较小,则应交换表笔极性后再测量,若阻值仍然较小,说明二极管不良,若阻值大,说明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良好。
第三节 S700K电动转辙机
一、S700K电动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1、接点打入方向与型相同,但是S700K电机电路为五线制
2、若室外道岔在定位,室内2DQJ↑
则X1、X2、X4为定位表示线
X1、X2有110V交流电,接入相应带电阻二极管后X1、X2应有24V直流输出,X2与X4之间亦有24V直流输出,返楼送至DBJ
3、若室外道岔在定位,室内2DQJ↓
则X1、X3、X5为定位表示线
X1、X3有110V交流电,接入相应带电阻二极管后X1、X3应有24V直流输出,X3与X5之间亦有24V直流输出,返楼送至FBJ
道岔从定位向反位操纵时X1、X3、X4间有交流380V电压
道岔从反位向定位操纵时X1、X2、X5间有交流380V电压
4、若道岔定位为2、4排闭合,则相应修改X2、X3交叉,X4与X5交叉,二极管颠倒极性。
二、S700K电动转辙机的故障处理
S700K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
1、机械故障处理
⑴、道岔不密贴
原因:轨距不良、开程不够或太大,尖轨弓腰、弯曲或倾斜,顶铁与尖轨轨腰顶死,道岔调整不良、压力不够,可动部分肖、轴旷动量大。
⑵、道岔不解锁
原因:道岔压力过大,燕尾锁闭杆、锁闭铁有毛刺、缺油、有异物、锁勾不能顺利落下,冬季要防止机油过稠将锁勾与燕尾铁粘连。
⑶、道岔转换卡阻
原因:滑床板锈蚀缺油,滑床板严重掉板,尖轨爬行超标,道岔安装状况不良、转换中外锁闭杆与尖轨别劲,可动部分在转动过程有卡阻现象。
⑷、道岔不锁闭
原因:道岔调整不良、压力大,燕尾铁与锁勾间、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道岔缺口调整不良,尖轨或基本轨肥边过大,尖轨翘头、弓腰,顶铁顶死,可动部分肖、轴旷动量大,轨距发生变化
2、电路故障处理
⑴电源屏故障
断相、电源屏I、II路相位不一致、双机DBQ相位不一致
测DBQ输入电压有一项无380V电压,熔断器跳闸或电源线断。
测DBQ输出,无电压或缺一项DBQ坏。
电源屏I、II路电源相位不一致,平时表现不出来,只有在倒电源或电源停电由另一路电源供电时,才能表现出来,此时,因相位不对,全站道岔不能正常动作。判断方法:用I路电源的A(B或C)项电源对II路电源的A(B或C)项电源测量,有50-70V电压,证明相位正确,若出现100V以上的高压,可判断相位不对
双机DBQ相位不一致,正常使用的设备不会有此问题,只有在施工后会发生。
⑵、室内控制电路
①ZBHJ电路
电路动作时机:检查双机工作正常,1BHJ↑、2BHJ↑后励磁并自闭,道岔转换到位,1BHJ↓、2BHJ↓后,失磁落下。
励磁电路不通:当道岔启动,1BHJ和2BHJ其中有一个(或全部)励磁后,因ZBHJ不能励磁,将导致QDJ落下,切断1DQJ自闭电路,2DQJ转极→1DQJ↓,道岔会出现瞬间动一下即停的现象;
②QDJ电路
电路动作时机:平时经1BHJ、2BHJ落下接点处于吸起状态,当1BHJ
和2BHJ其中有一个(或全部)励磁后,切断一条自闭电路,经ZBHJ接通第二条励磁电路与自闭电路,当道岔转换完毕,1BHJ↓、2BHJ↓接通第一条励磁电路,
励磁电路不通:切断1DQJ自闭电路,道岔会出现瞬间动一下即停的现象;
RC缓放支路不良:1BHJ↑、2BHJ↑后,QDJ瞬间断电落下,道岔会出现瞬间动一下即停的现象;
③TJ电路
电路动作时机:平时处于落下状态,当1DQJ↑13秒时, TJ励磁吸起
励磁电路不通:不影响正常使用,当道岔转换过程中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电动机不停转,如不能与时发现,将导致电动机烧毁,所以在日常检修时应进行13秒断电试验,
3、室内外电路故障判断(1.3闭合定位)
⑴、X1外线断线:定、反位均无表示,定位(反位)测量X1—X2(X3)、X2(X3)-X4(X5)间有~110V左右电压,无直流电压;
⑵、X2(X3)外线断线:道岔定位(反位)无表示,测量X1—X2(X3)、X2(X3)-X4(X5)间有~70V左右电压,无直流电压;
⑶、X4(X5)道岔定位(反位)无表示,测量X1—X2(X3)间电压,有~65V左右电压,直流电压约35V左右;
⑷、整流盒断线:相当于X2(反位X3)断线;
整流盒混线:X1、X2间交直流电压均无;道岔整流盒半混线,根据整流盒的损坏程度不同,电压值不同,故障分析判断时遇到交直流电压均降低的情况,可优先检查整流盒。
⑸、备注:我们平时见到的安全接点虽然已断开,扳动道岔时,道岔可以动一下的原因:道岔启动电路分析中,在1DQJ↑,2DQJ转极的瞬间,BHJ虽然没有励磁,在1DQJ落下前,有短暂的电流可以送出;此种情况下,电流较小,可根据电流的大小判断外线是否正常。
第四节 ZYJ7电液转辙机
ZY(J)7型道岔电机内接点打入方向与正好相反,电路与S700K相同也为五线制。
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由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亦称主机,用于第一牵引点)和SH6型转换锁闭器(亦称付机,用于第二、三等牵引点)组成。主机与付机共用一套动力系统,两者间用油管相连。
一、密检器
在五机道岔中有长道岔
如ZY(J)7型电机与外锁时,在1机与2机间,2机与3机间安装良密贴检查器。接点方向打开盒盖,反对着开盖方向为11、12、13、14 21、22、23、24
如果为S700K电机与外锁时,则密检器的方向与ZY(J)7相反,必须注意。
在安装五机道岔中要特别注意核对芯轨的左开与右开与外锁锁闭柜的型号与方向,切勿装反。
二、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结构
主要分:动力机构、转换和锁闭机构、锁闭表示机构等组成。
(1)动力机构即电机、油泵组,作用是将电能变为液压能,主要由油箱盖组、左、右溢流板组、连轴器、油泵支架、电机、惯性轮组、安装底板、油箱磁钢组、油泵、油泵回油管(润滑油)组、溢流回油管组等组成。
AC三相380V电机通过连轴器带动油泵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分别由上、下两侧高压油口输出油液。油通过门字型左、右油管,分别与空动缸两侧相连,分别给空动缸、主付机油缸。
(2)转换锁闭机构
作用是转换并锁闭动作杆在定位或反位位置。动作杆锁闭后能承受100KN的轴向锁闭力,它主要由油缸、动作杆组、锁闭铁等零件组成。
液压油带动油缸向左或向右动作,带动动作杆左右移动。油缸上推板将动作杆锁在定或反位位置。
(3)表示锁闭机构
正确反应尖轨位置,锁闭杆锁闭后,能承受30KN以上的轴向力。
主要包括接点组、锁(表示杆)闭杆等零部件。
(4)手动安全机构
作用是手摇电机扳动道岔时,可靠切断启动电源后,才能够插入手摇把。且非经人工恢复,不能接通电机启动电源。
3、ZY(J)4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主机与付机为背靠背安装,故做线把时付机线把与主机线把方向相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故障。
三、 常见故障处理
1、电机正常转动,油缸不动作
油箱严重缺油,应用专用注油器注入YH-10#航空液压油。
2、油缸动作而不到位
a) 油箱缺油,应注入YH-10#航空液压油。
b) 如尖轨已密贴,
(1) 机械卡阻,应去掉卡阻物;
(2) 外锁闭器未调整好,应调整外锁闭器。
c) 如果尖轨没有密贴,
(1) 机械或外锁闭器与道岔有卡阻物,应调整或去除卡阻物;
(2) 电液转辙机溢流压力低,调整至10~11Mpa;
(3)道岔转换阻力超标应与工务进行整治道岔。
3、油缸到位,接点不转接
a) 锁闭柱或检查柱落不到锁闭杆或表示杆缺口内,按说明书第四篇第3.2.条缺口调整的方法调整至规定要求;
b) 锁闭柱或检查柱在固定座内动作不灵活,应调整注油。
4、油缸到位,反弹断表示
a) 要确认油路系统是否有气,处理方法可按说明书第四篇第3.2.3条排气方法进行;
b) 判定惯性轮是否失效,判断方法,使电机轴不转用专用测扭矩工 具,拉动惯性轮看是否符合规定的扭矩,如扭矩过大可从弹簧孔处滴2-5 滴润滑油使其转动力矩达到规定要求,如达不到规定要求则应更换惯性轮装置;
5、主机与付机动作不同步
可将动作慢的牵引点相对应的调节螺栓,(在两侧椭圆孔盖内),逆时针方向调整,使两点动作同步;如仍不同步则应将动作快的机子相应的调节螺丝适当调紧,减少该机油量流速达到宏观同步要求。
6、挤脱的判断与恢复
a)判断
(1)挤脱后SH6转换锁闭器应可靠切断表示电路。
(2)锁闭铁横向移动处于不对称状态,可提前加标记线等,挤脱后便于判断。
(3)挤脱后,锁闭铁移动使挤脱块上移3mm。
b)恢复
(1)手摇转辙机至道岔器开位置,使动作杆不变力,且处于解锁状态。
(2)打开铅封,松开调整螺母,注意不必拿下,只要使环形簧不受力即可。
(3)用小棍或螺丝刀拨动付机锁闭铁至原位,同时挤脱块落下3mm后,拧紧调整螺母到原位即可。
(4)经挤脱后的安装,外锁与转辙器还应经检查确认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尤其是外锁闭道岔。按规定提速道岔不允许挤,但目前为止还是不可避免的。
7、 遇特殊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电液外锁闭道岔转换系统动作全过程
电机动作、锁闭杆(表示杆)解锁切断原表示、转辙机动作杆解锁、外锁闭解锁、斥离轨动作、密贴轨解锁、道岔同步转换、原斥离轨密贴、原密贴轨动作、锁闭原斥离轨、转辙机动作杆锁闭、锁闭杆(表示杆)锁闭接通新的表示
如遇到油管被砸破或液压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无压力,道岔又处于四开位,或必须用另一个位置时,怎么处理呢?
根据转辙机外锁闭装置的动作原理,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首先松开溢流阀,然后用撬杠或其它工具分别撬动一、二动转辙机和转换锁闭器的油缸,使动作杆解锁。
(2)用撬杠撬动斥离轨,使一、二动外锁闭解锁并至另一个位置,再撬动另一斥离轨。
(3)在用小撬杠撬动一、二动油缸,使转辙机和转换锁闭器锁闭,接点落下,给出另一表示即可。
8、 电液转辙机伸出方向的调整
当电液转辙机伸出方向与安装使用方向不一致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a) 拆下电液转辙机与转换锁闭器动作杆、锁闭杆、表示杆的保护管。
b) 扳起接点使锁闭柱、检查柱抬起,将锁闭杆、表示杆从原侧拉出,旋转180º从另一侧插入。
c) 将动作杆、锁闭杆、表示杆的保护管安装到另一侧即可。
第五节 转辙机与道岔的位置关系简介
1、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排列顺序: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从右向左为第1、2、3、4排,从远向近为1、2、3、4、5、6。
2、电液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位置一致,例如:右侧伸出时1/3排闭合,左侧伸出时2/4排接点闭合。
3、电动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正好相反,例如:右侧伸出时2/4排闭合,左侧伸出时1/3排接点闭合。
4、交流五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2与X3的软线交叉,X4与X5的软线交叉,电阻二极管颠倒极性,室内将断相保护器的输出电源任意两相相序交叉(一般在41与61接点调整BC相序)以保证送到室外电机的相序正确。
5、直流四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1与X2的软线交叉,二极管颠倒极性。道岔定位位置的确定:开通安全线的道岔为定位位置;单线半自动区间的两个咽喉的正线道岔交叉开通不同股道,当处于下行咽喉开通正线为定位,上行咽喉靠近股道的道岔开通侧线为定位;双动道岔以同时开通平行进路为定位;其它道岔一般以开通正线或靠近正线的股道为定位。当道岔开通定位时,室外设备不一定为直股位置。因此,核对位置时,应说明道岔开通左股(尖轨与右侧基本轨密贴)或右股(尖轨与左侧基本轨密贴)与相关的股道、道岔、信号机、牵出线、安全线的名称。
6、道岔的左右开:工务的提法为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时,道岔向左出弯时为左开,向右出弯时为右开。在ZYJ7牵引道岔有心轨时,向厂家提供以确定安装装置类型。
7、安装位置: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时,在线路左侧安装的为左装(也称正装),转辙机右伸出,在线路右侧安装的为右装(也称反装),转辙机左伸出。转辙机在左侧弯股时称左弯,转辙机在左侧直股时称左直,转辙机在右侧弯股时称右弯,转辙机在右侧直股时称右直。据此可确认第二根角钢打眼位置。
8、电液转辙机与道岔定位位置:当左拉入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左伸出为定位时2/4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2/4排闭合。ZD6电动转辙机与此正好相反。
9、复式交分道岔的排列是交叉的,如图:
陶哥语录:多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务实;平时一点一滴,多加努力,争取做一个全能型信号工。
24 / 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