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383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4∕T 2112-202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1122021代替 DB34/T 2112-2014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eeding and Management for Huangshan Black Chicken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4/T 211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4/T 2112-2014黄山黑鸡饲养

2、管理技术规程,与 DB34/T 2112-2014 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饲养方式”的规定(见第 5 章,2014 年版的第 4 章); b) 增加了“场址选择”的规定(见第 6 章,2014 年版的第 5 章); c) 更改了“养殖设备”(见第 8 章,2014 年版的第 7 章); d) 将 “饲料营养水平” 中的 “表 1 黄山黑鸡营养需要推荐标准” (见 9.3.3, 2014 年版的 8.3.3)更改为资料性附录 A; e) 更改了 “光照” (见 9.4.4.3,2014 年版的 8.4.3) 、 “饲喂” (见 9.7.4, 2014 年版的 8

3、.7.4)的规定; f) 增加了“饲喂”的规定(见 9.7.5); g) 更改了“鸡蛋收集”(见 9.8,2014 年版的 8.8)、“疫病防制”(见第 10 章,2014 年版的第 9 章)、“废弃物及病害尸处理”(见第 11 章,2014 年版的第 10 章)和“生产记录”(见第 12 章,2014 年版的第 11 章)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桐城市畜牧兽医管理中心、黟县畜牧兽

4、医局、黄山市黟县黄山黑鸡保种场、安徽仁发畜禽育种保种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詹凯、李俊营、唐骏、王华付、杨秀娟、刘伟、张伟、吴惠娟、舒宝屏、罗联辉、刘盛南、叶发年。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2112-2014,2021 年第一次修订。DB34/T 21122021 1 黄山黑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山黑鸡生产过程中的引种、 饲养方式、 场址选择、 鸡舍建筑、 养殖设备、 饲养管理、疫病防制、废弃物及病害尸体处理、生产记录应遵循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黄山黑鸡的饲养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

5、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DB34/T 1881 黄山黑鸡 动物防疫条

6、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 2010年第7号)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 2006年第67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引种 4.1 雏鸡应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鸡场,检疫合格。 4.2 雏鸡质量符合 DB34/T 1881 的要求。 5 饲养方式 雏鸡育雏期(16 周龄)笼养或者平养,育成期及以后(7 周龄以后)放养或者笼养。 DB34/T 21122021 2 6 场址选择 6.1 场址选择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 NY/T 682 的要求。 6.2 养殖场空

7、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和 NY/T 388 的规定。 7 鸡舍建筑 7.1 鸡舍建筑采用密闭式或半密闭式砖混或钢结构,建筑材料应有导热系数小、防火、耐水等特性,能够满足隔热保温需求。笼养鸡舍应具有防鸟防鼠设施。 7.2 鸡舍内地面、墙面和屋顶平整、耐腐蚀,便于清洗消毒。 7.3 放养鸡舍可采取开放式鸡舍,鸡舍地势高燥、平坦、不积水。 7.4 一般 500 只鸡建设一栋鸡舍。 8 养殖设备 8.1 育雏舍根据育雏数准备加热器具、料桶和饮水器等: 1 个真空饮水器(45 L)可供 100 只雏鸡饮水,1 个乳头饮水器可供 1020 只鸡饮水; 1 个圆盘喂料器(直径 40 cm)可供 50

8、 只雏鸡采食,1 个料桶(1.52.0 kg)可供 16 只雏鸡采食。 8.2 青年鸡和产蛋鸡放养时应准备料桶、饮水器等器具: 1 个料桶(5 kg)可供 50 只鸡采食; 1 个普拉松饮水器可供 80100 只鸡饮水。 8.3 放养鸡舍内宜设置人字形木栖架,每 5 只母鸡宜配备一个产蛋窝。 8.4 笼养时需准备鸡笼设备及配套的自动饮水、饲喂、清粪、环控等相关设备。 9 饲养管理 9.1 实行“全进全出”制 同一鸡舍或同一场的鸡群应同时进场同时出场。 9.2 饮水 9.2.1 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要求。 9.2.2 要提供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夏季要保证水量的供应充足。 9.2.3 定期

9、清洗消毒饮水器等饮水设备。 9.3 饲料 9.3.1 饲料质量 应符合 GB 13078、NY 5032 的要求。 9.3.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DB34/T 21122021 3 应符合 NY 5032 的要求。 9.3.3 饲料营养水平 黄山黑鸡饲料营养水平见附录A。 9.4 鸡舍环境控制 9.4.1 鸡舍内环境卫生 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9.4.2 温度 9.4.2.1 黄山黑鸡育雏期适宜温度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1 育雏期的温度和光照 日龄 舍内温度 () 光照时间 (h) 光照强度 (lx) 13 3436 24 20 47 3234 22 10 814 2931

10、20 10 1521 2629 18 10 2228 2426 16 10 2935 2123 14 10 3642 21 12 10 9.4.2.2 育成期鸡舍适宜温度为 1325。 9.4.2.3 产蛋期鸡舍适宜温度为 1328。 9.4.3 相对湿度 鸡舍适宜相对湿度为 5570。 9.4.4 光照 9.4.4.1 育雏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9.4.4.2 育成期每天适宜光照时间 9 h,光照强度 5 lx。必要时可使用遮阳网控制光照时间。 9.4.4.3 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 16 h,光照强度 20 lx。 9.5 饲养密度 9.5.1 黄山黑鸡饲养密度见表 2。

11、 9.5.2 放养时应选择合理密植的天然阔叶林、丘陵地区,一般 500 只鸡为一个养殖单元,667cm2林地宜放养黄山黑鸡 3050 只。 DB34/T 21122021 4 表2 黄山黑鸡饲养密度 周龄 地面平养 (只/m2) 笼养 (cm2/只) 12 3530 190200 34 2520 190200 58 1512 360375 915 1210 360375 16开产 108 380390 开产淘汰 86 380390 9.6 分群与转群 9.6.1 育雏育成期应随时根据鸡的大小与强弱分群,提高鸡群均匀度。 9.6.2 7 周龄后实行公母分群饲养。 9.6.3 笼养黄山黑鸡在 18

12、 周末转入产蛋笼内。 转群时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 夏季气温较高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冬季气温较低应在中午进行。转群前后 3 天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以减小鸡群的应激。转群后逐渐更换饲料。放养鸡根据季节气温变化在 810 周龄转入放养鸡舍,封闭饲养 23 天后开始放养。 9.7 饲喂 9.7.1 在不同饲养阶段,依据饲养方式的不同,饲喂或者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或原粮。 9.7.2 育雏期应采取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每天饲喂 36 次。 9.7.3 笼养黄山黑鸡育成期每天饲喂 1 次,放养鸡按早少晚多补饲 2 次。 9.7.4 笼养黄山黑鸡产蛋期每天饲喂 23 次,放养鸡按早少晚多补饲 2 次。 9

13、.7.5 饲料更换应逐步进行,应有 12 天的过渡期。 9.8 鸡蛋收集 每天及时收集鸡蛋。 10 疫病防制 10.1 做好鸡场进出车辆人员以及鸡舍内外人员、鸡群、笼具和栖架的消毒工作。 10.2 每日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及时隔离病鸡。 10.3 鸡群应做好球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定期对养殖场区和鸡舍进行消毒。 10.4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10.5 兽药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要求。 11 废弃物及病害尸体处理 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处理和排放应符合 GB 18596 和 GB/T 36195 的要求,病死鸡应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14、 DB34/T 21122021 5 12 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应符合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 DB34/T 21122021 6 附录A (资料性) 黄山黑鸡营养需要推荐标准 表A.1 黄山黑鸡营养需要推荐标准 营养指标 单位 06周 715周 16周1产蛋率1产蛋率产蛋率65 产蛋率65代谢能 MJ/kg 11.011.9 11.011.710.511.3 11.011.5 11.011.5 粗蛋白质 17.518.0 15.015.515.516.0 16.016.5 16.517.0 赖氨酸 0.85 0.64 0.45 0.62 0.66 蛋氨酸 0.30 0.27 0.

15、20 0.31 0.33 蛋氨酸+胱氨酸 0.60 0.53 0.40 0.53 0.57 色氨酸 0.17 0.15 0.11 0.14 0.14 钙 0.80 0.70 0.60 3.20 3.40 有效磷 0.40 0.35 0.30 0.30 0.32 钠 0.16 0.16 0.16 0.16 0.16 维生素A IU/kg 12000 8000 8000 10000 10000 维生素D IU/kg 2000 2000 2000 2500 2500 维生素E IU/kg 10 10 10 10 10 维生素K mg/kg 3 3 3 3 3 维生素B1 mg/kg 1 1 1 1

16、1 维生素B2 mg/kg 4 4 4 4 4 维生素B6 mg/kg 3 2 2 3 3 维生素B12 mg/kg 10 10 10 10 10 生物素 mg/kg 8 7 7 8 8 叶酸 mg/kg 1 0.5 0.5 0.5 0.5 胆碱 mg/kg 400 300 300 500 500 烟酸 mg/kg 30 30 30 30 30 铜 mg/kg 5 5 5 5 5 铁 mg/kg 25 25 25 25 25 碘 mg/kg 0.5 0.5 0.5 0.5 0.5 锰 mg/kg 80 80 80 80 80 硒 mg/kg 0.2 0.2 0.2 0.2 0.2 锌 mg/kg 60 60 60 60 60 钴 mg/kg 0.1 0.1 0.1 0.1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