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青岛黄海学院
《政治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的作用和效力一直备受争议。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
A. 国际法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
B. 国际法在强国面前往往无效
C. 国际法能够规范国家行为,维护国际秩序
D. 国际法只适用于弱小国家
2、对于政治冲突的社会影响,以下哪种观点认为适度的冲突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
A. 冲突功能论 B. 冲突破坏论 C. 冲突平衡论 D. 以上都不是
3、关于政治冲突的根源,以下哪种观点认为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是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 )
A. 利益冲突论 B. 价值观冲突论 C. 权力争夺论 D. 文化差异论
4、在探讨国际政治中的区域一体化时,以下哪个组织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A. 北约 B. 欧盟 C. 非盟 D. 东盟
5、在思考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时,以下哪种方式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权力的行使?( )
A. 法律制约 B. 道德制约 C. 社会舆论制约 D. 内部监督制约
6、在政治体系中,政治沟通的有效性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政治沟通不畅?( )
A. 信息透明
B. 渠道多元
C. 语言障碍
D. 及时反馈
7、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转移理论认为,新兴大国的崛起可能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以下哪个新兴大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A. 巴西
B. 印度
C. 南非
D. 以上都是
8、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会影响政治体系的运行效果。以下哪种权力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
A. 集权式
B. 分权式
C. 均权式
D. 世袭式
9、政治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的政治行为和政策选择有所不同。以下哪种政治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
A. 对权力的态度
B. 对民主的理解
C. 宗教信仰
D. 以上都是
10、对于政治文化的教育传播,以下哪种教育方式在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价值观方面效果显著?(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以上都是
11、在探讨政治文化的变迁时,以下哪种力量推动了政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A. 教育普及 B. 经济发展 C. 政治改革 D. 以上都是
12、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以下哪种情况表明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
A. 政治文化保守,阻碍制度变革
B. 政治文化与制度相互适应,无需变革
C. 政治文化先进,促使制度改革
D. 政治文化与制度无关
13、在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以下哪项是主权国家的核心要素?( )
A. 固定的领土
B. 一定的人口
C. 有效的政府
D. 以上都是
14、对于政治参与的形式,以下哪种方式被认为是普通公民影响政治决策的最直接途径?( )
A. 选举投票 B. 政治集会 C. 信访活动 D. 网络议政
15、政治发展的模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下哪个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政治发展模式影响最大?( )
A. 历史文化传统
B. 国际环境
C. 经济发展水平
D. 人口规模
16、在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多边外交时,以下哪种优势使其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方式?( )
A. 代表性广泛 B. 灵活性高 C. 决策效率快 D. 以上都是
17、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下哪种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在网络时代逐渐兴起?( )
A. 网络投票
B. 街头演讲
C. 写信上访
D. 参加集会
18、对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在特定情况下适度的权力集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
A. 集权主义观点 B. 分权主义观点 C. 平衡论观点 D. 以上都不是
19、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哪种大众传媒形式对青少年的政治观念形成影响最大?( )
A. 报纸
B. 电视
C. 广播
D. 网络
20、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
A. 经济持续增长
B. 社会阶层固化
C. 文化多元化
D. 法治健全
21、对于政治参与的动机,以下哪种动机促使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以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和目标?( )
A. 理想主义动机 B. 功利主义动机 C. 责任意识动机 D. 以上都是
22、在探讨政治民主的质量时,以下哪个方面是衡量民主是否真实有效的重要标准?( )
A. 选举的公正性 B. 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C.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D. 以上都是
23、关于政治冲突的解决原则,以下哪个原则强调在解决冲突时应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诉求?( )
A. 公平原则 B. 效率原则 C. 稳定原则 D. 以上都是
24、关于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以下哪种能力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的关键?( )
A. 经济实力 B. 军事实力 C. 外交能力 D. 文化影响力
25、政治体系的运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政治体系运行效率低下?( )
A. 明确的权力边界
B. 有效的监督机制
C. 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
D. 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26、政治改革通常会面临各种阻力。以下哪种阻力可能来自既得利益集团?( )
A. 观念保守
B. 缺乏资金
C. 技术限制
D. 担心利益受损
27、政治稳定与政治变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下哪种观点认为适度的政治变革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 )
A. 变革必然导致动荡
B. 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
C. 渐进式变革能够化解矛盾
D. 剧烈变革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28、政治沟通在政治系统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哪种政治沟通渠道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最为迅速?( )
A. 面对面交流
B. 传统媒体
C. 社交媒体
D. 政府公告
29、在探讨国际政治中的国际法时,以下哪种作用使其成为规范国家行为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依据?( )
A. 约束作用 B. 协调作用 C. 裁决作用 D. 以上都是
30、对于政治参与的渠道拓展,以下哪种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A. 网络议政 B. 社区自治 C. 志愿者活动 D. 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下列哪些活动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开展志愿服务活动;B.加强爱国主义教育;C.推进诚信建设;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在分析政治制度的比较和评价时,以下哪些标准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A. 制度是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B. 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治理能力
C. 制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D. 制度在应对内外部挑战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以下哪些地区的力量正在崛起?
A. 亚太地区,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
B. 非洲地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C. 拉丁美洲地区,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增加
D. 中东地区,各国在能源、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4、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在探讨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时,以下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合理的是:
A. 社会变革需要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B. 适度的社会变革可以促进政治稳定
C. 政治稳定会阻碍社会变革的推进
D. 社会变革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
6、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有哪些体现?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加强人权教育,提高人权意识
D.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
7、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方面有哪些作为?
A.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
B.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C.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D.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8、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以下哪些方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
A.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B. 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C.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D.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9、在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地缘政治冲突时,以下哪些是导致冲突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
A. 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 B. 宗教和民族矛盾 C. 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 D. 地区发展不平衡
10、在探讨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时,以下哪些观点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A. 政治行为应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
B. 道德观念对政治决策的约束和引导
C. 政治制度的设计应体现道德价值追求
D. 政治斗争可以突破一切道德底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分析福利国家中的养老福利,探讨养老福利制度的模式、改革和可持续性。
2、(本题5分)解释政治冲突中的政治暴力,分析政治暴力的形式、原因和控制手段。
3、(本题5分)分析政治改革的动力、阻力和策略,举例说明成功的政治改革案例及其经验教训。
4、(本题5分)分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说明家庭、学校、媒体等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政治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分析不同政治体制下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模式和效果,以及如何优化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2、(本题10分)论述政治制度的评估指标与方法,分析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政治制度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以客观评价政治制度的运行效果。
3、(本题10分)探讨政治参与中的公民参与能力培养,分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和水平。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