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州市花园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常州市花园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5月13日下午两节课后花园中学校园
三、演练活动指挥人员:
1、指 挥:欧群校长
2、副指挥:周军副校长(活动分管校长)
3、演练现场安全:周贵兴副校长
4、伤员救护指导: 盛和根、邹忠美
5、疏散引导人员(防拥堵老师):
楼号
楼层
疏散人员
2号楼
四楼
西 潘小花
三楼
西 刘 晶
东 唐 洁
二楼
西 刘阳天
东 吴路萍
一楼
西 陈周伟
东 王亮亮
3号楼
三楼
谢英华
二楼
匡彦群
一楼
万宏妍
广场及操场:组长 王强 组员 全体体育教师
教师疏散:蔡留娣
6、演习器材准备:徐爱国、邹忠美
7、宣传标语、摄影、录像:邱伟刚、信息技术组
8、新闻报道:王兴华、凌富艳
四、演练对象:七、八年级全体师生
五、疏散集中路线图
见附图
六、注意事项:
1、周一中午,周二、周三早晨及周三第七节课所有参与人员(教师和学生)观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视频《徐州演练》,相关人员熟悉并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视频在校园网上,多看几遍,熟悉各个环节)。
2、在5月12日上午一节课后体育大课间时,全校师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培训和预演。5月13日下午两节课后,全校师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演习。
3、为求地震应急的真实性,演练开始时所有老师在各自办公室待命,不要在走廊上和楼梯上走动,以免影响疏散,确保演练安全。
4、演习开始信号:校广播站发出两短一长哨音(持续时间一分钟(王强))
5、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学校指挥报告。
6、分班预演时,班主任要在各自班级进行组织和指挥,学生要保持冷静、控制情绪、听从指挥。撤离时,不要带任何东西,撤离途中不要回头寻找丢失鞋子或其它物品,特别不能下蹲捡拾物品,以免摔倒,出现踩踏事故。学生有序从教室前门迅速撤离。
7、为求演练有效、真实,演练各个环节要求连贯、自然。
8、下午3:30时全校演练,所有成员各就各位,确保演练安全第一!演练中特别要注意在楼梯拐角处和楼梯下楼路口,引导和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决不能发生挤推踩踏等伤害事故。如有学生摔倒或秩序失控,防拥堵老师和班主任应立即中断演练,特别是上游方向的同学不能向下,确保秩序稳定安全后再继续演练。
9、演练时,一楼人员就近在教室前门离开教学楼,到相应的通道上快速撤离到操场;二楼以上人员,应根据《疏散集中路线图》,在防拥堵老师指挥下,各班按次序先后进行撤离。撤离时,特别要注意从哪个楼梯下,不能乱。人员出教室门后自动两人成一排,(不必先行列队),依次有序下楼梯,速度要快,但不能慌忙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不要喧哗惊叫,此时防拥堵老师和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加强指挥!到平地后马上快速撤离至操场集合地点。下楼时学生要双手护头或用书本护头(和消防演练不同)。下楼次序:底楼、二楼和四楼同时疏散,半分钟后,三楼引导根据实际情况,指挥三楼同学疏散!各个班级在出教室门时也要精心设计,以便快速离开教室,出后门两人自动成排到指定楼梯,不要到别处抢楼梯,以免影响别个班级快速经过!
10、各楼层疏散引导人员在相应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各楼层引导员离开前,应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除特别安排作被救援对象的师生外)。
11、在演练期间如发生意外损伤事故,引导员和班主任应先行处理,减轻损害和减缓损害扩大,并立即报告指挥,由指挥确定后续处理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七、演练内容:
启动演练阶段(时间:5月13日下午3:30 地点:教室)
1、副指挥长介绍演练背景和相关情况;(假设演练背景:突然发生6级地震,学生正在上课,老师在各自办公室办公。3号教学楼八年级几个班教室门窗因余震破损严重,致使部分学生无法逃离教学楼。)(周)
2、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欧);(师生都在教室后,学校经过广播发出演练开始信号(王强):一长两短哨声,持续一分钟)
避震疏散阶段
1、避震(地点:教学楼)
校广播站发出一长两短哨声后,师生就地在课桌旁或墙角蹲地抱头或头顶书包躲避(头顶高度要求低于课桌桌面)。(班主任组织,视频中有这样的镜头)
2、检查指挥(地点:教学楼)
各引导组长及引导员迅速抵达现场,检查教学楼受损情况,指挥学生走受损较轻的通道按班级依序撤离。
3、撤离疏散(地点:教学楼和操场)
离开始信号发出一分钟后,播音员开始播音,依照播音指导语,各引导员指挥学生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撤离。同时校广播重复播放突发事件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播出内容为:这里是校广播室,刚才发生地震,请老师和同学不要惊慌,现在请一楼,二楼和四楼的同学和老师由引导员指挥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半分钟后请三楼同学撤离(划线部分播两遍),撤离时请用书或书包保护头部以防室外建筑物伤害。请老师指挥学生从就近楼梯口下楼并在操场按班级集中,不要慌乱,丢失的鞋、帽或其它物品暂时不要寻找和捡拾……(颜))
撤离期间,班主任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班长和团支书在本班教室或楼梯口协助指挥同学疏散,并一起撤离教学楼,撤离路线为体育入场路线。其它老师协助撤离工作。(各班主任提醒学生,要求学生能尽量避开危墙和走廊玻璃窗等一切有可能威胁安全的危险地带,各楼疏散引导员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下楼撤离)
学生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后,迅速抱头、下蹲或坐下待命(周围无建构筑物影响安全时,不必抱头),各班主任、引导员迅速就位,维持纪律,班长清点人数,报告班主任并由班主任向指挥部报告人员撤离和伤亡情况(七、八年级班主任报告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向校长报告:七年级共11班共x人、全部撤出。校长答复:非常好,但要注意余震,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八年级组长报告情况,报告用语:报告校长,八(x)班共x人、撤出x人,受伤x人、有x人失踪;校长答复:请抓紧组织人员搜寻,要注意余震,必须确保人员安全。)
自救互救阶段(搞两个小组,有盛和根技术指导,选择8-9个青年志愿者进行,由团委陶诚老师组织)
1、自救互救(地点:操场主席台前)
学校师生撤离至操场等安全开阔地带后,对身边受伤学生展开自救互救……
互救项目:利用简易绷带、担架、木棍或竹竿,简单包扎流血伤口;处理不同部位骨折;担架救人等常见项目。
指挥部指派一名教师(蔡留娣)联系120,报告人员受伤情况,请求支援。(具体说法,看视频)
2、解救受困人员(地点:操场主席台)
八(7)班被困学生挥动白布示意需要救援。(事实虚拟,实际上可在体育馆,便于消防部门解救)
八(7)班班主任发现有部分学生被困在教学楼后,报告指挥(报告用语:报告校长,我班因地震造成门窗严重破损。致使2名学生被困在教学楼,请指示)。
指挥部指派一名教师(盛)向消防队请求支援;同时用扩音器通知受困学生等待救援,(主要内容:八(7)班教室的同学请注意,学校将组织人员对你们展开救援,请你们保持冷静,并让受伤的同学优先接受救援(颜))。接受观看消防人员解救过程。
总结讲评阶段
1、领导讲话;(点评,并纪念汶川地震,3-4分钟)
2、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在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领下,学生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地震救援小组
医护小组
负责人:邹忠美
组员:青年志愿者
要求:简单包扎
撤离疏散救援小组
负责人:盛和根
组员::陶诚及青年志愿者
要求:熟悉应急策略,勇敢救助,搀抚伤员
器材小组
负责人:徐爱国
要求:广播器材、救护器材、主席台准备好,标语挂好
疏散和集中场地规划小组
负责人:王强
组员:体育组全体老师
要求:行进路线、操场上各班安排,各排之间不要太紧密
参加演练人员:
1、校级领导
2、七、八年级各班主任、全体体育老师,
3、各楼层防拥堵老师
4、七、八年级的其它教师
常州市花园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路线:2号楼、3号楼师生疏散路线
2号楼
四楼
西
楼
梯
潘小花
八(5)
八(6)
八(7)
东
楼
梯
八(8)
八(9)
三楼
刘 晶
七(11)
八(4)
八(3)
唐 洁
八(2)
八(1)
二楼
刘阳天
七(10)
七(9)
七(8)
吴路萍
七(7)
七(6)
一楼
陈周伟
七(5)
直出
七(4)
直出
七(3)
直出
王亮亮
七(2)
直出
七(1)
直出
3
号
楼
三楼
西楼梯
谢英华
教师办公室1
教师办公室2
教师办公室3
教师办公室4
二楼
匡彦群
八(12)
八(11)
八(10)
象(围)棋室
一楼
万宏妍
中餐室
家政室
西餐室
音乐教室
注:各班撤离路线为体育入场路线。
图中影印部分老师为各楼梯口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周围班级有序快速撤离,如有拥挤踩踏事故,应立即叫上游师生停止演练,解决后继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