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火灾事故紧急避险演练方案
二零 年 月 日
14
目 录
1.演练时间 2
2.演练目的 2
3.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3
3.1.培训员工 3
3.2.开展桌面演练 4
3.3.成立评估小组 4
4.演练情景及实施步骤 6
4.1.事故地点 6
4.2.1事故波及区域 6
4.3.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6
4.4.事故后果 6
5.演练程序 6
5.1.模拟事故发生 6
5.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7
5.2.1及时汇报 7
5.2.2安全撤离 7
5.3.值班矿长应急处置 7
5.4.应急响应 8
5.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8
5.4.2指挥部下设救灾办公室 9
5.4.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1个组 9
5.4.5矿长应急处置 11
5.4.6搜救人员 12
5.5.展开救援行动 13
5.5.1调度风流,控制烟流 13
5.5.2营救被困人员 13
5.5.3火情侦察 13
5.5.4实施消防水直接灭火 13
6.应急恢复 14
7.应急结束 14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14
矿井火灾事故紧急避险演练方案
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救援原则,为了提高矿井发生灾变后各级领导的组织救灾能力及员工遇到灾变时的应变能力,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应急救援机制的运行情况、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做好大柳塔煤矿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而提升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今后矿井发生灾变时,能及时、安全、可靠地进行有效救援,结合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的内容,编制本演练方案。
1. 演练时间
2015年1月31日。
2. 演练目的
2.1. 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 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3. 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4. 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2.5. 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井下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2.6. 检验井上下通讯及汇报流程,井下撤人时间、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时间、救护队到达时间、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时间。
2.7. 检验应急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的反应速度、应急处置、应急组织、应急指挥能力。
2.8. 检验遇险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检验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间、人员佩戴自救器行走路程。
2.9. 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10. 检验救援物资保障情况、救援辅助保障能力。
2.11. 检测主要通风机运转状态,包括电机负荷、轴承温度、风压、电流、电压等参数。
2.12. 检测主干风路及分支风路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风量及风流方向变化情况。
2.13.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3. 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3.1. 培训员工
由安全科对全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重点掌握灾害时期行动原则、应急处置方法、避灾路线、自救器使用、自救互救基础知识。
3.2. 开展桌面演练
由总指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假设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火灾事故。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在角色扮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指挥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3.3. 成立评估小组
演练前,矿内安排6名观察员对事故全过程跟踪记录,具体安排如下表:
火灾事故演练评估小组
岗位
观察项目
观察内容
项目
观察人
观察地点
组长
技术决策、命令下达及反馈
陈苏社
调度室
副组长
事故救援程序
检验演练方案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任显财
调度室
1#观察员
803运输巷机头工岗位反应及现场应急处置等情况
机头岗位工从何处撤离、撤离时间、撤至大巷的时间是否逆风进入现场查看火灾现场、见到烟雾前是否佩戴自救器
马向东
803运输巷机头
2#观察员
综采队执行演练命令及及现场应急处置等情况
带班干部是否核实调度室的命令、接到命令后是否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如何确定撤退路线、现场人员在未见到烟雾前是否佩戴自救器、开始撤离的时间、撤至大巷的时间、撤至地面的时间等
罗建维
8201工作面
3#观察员
掘进队执行演练命令及现场应急处置等情况
带班干部是否核实调度室的命令、接到命令后是否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如何确定撤退路线、现场人员在未见到烟雾前是否佩戴自救器、开始撤离的时间、撤至大巷的时间、撤至观察员地面的时间等
宁福山
掘进巷
4#观察员
调度室演练汇报流程及应急反应情况
接警后汇报程序、救灾过程的记录过程是否有遗漏、传达总指挥命令是否及时准确
王智欣
调度室
5#观察员
井口检身人员执行演练命令及核查入井人员情况
接到命令后,是否立即执行禁止与救灾无关人员入井的命令(核实救灾人员是否持有救灾指挥部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核实入井人数的时间、完成入井人员统计时间、向调度室汇报统计结果的时间
李亚军
副井口
6#观察员
救护队的反应情况
救护队队员到达时间、到达灭火现场时间、从何处进入火灾现场、准备何种灭火器材和工具
白恒山
跟随救护消防大队
4. 演练情景及实施步骤
4.1. 事故地点
8203运输巷机头。
4.2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事故起因:由于皮带运输煤量太大,皮带跑偏保护不起作用,造成大量洒煤,浮煤与底带摩擦着火。
事故类别:皮带巷火灾事故。
4.2. 1事故波及区域
8203掘进工作面。
4.3. 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事故波及区域有1个综采面、1个掘进面和机电排水、运转皮带司机等共36人作业,具体分布如下:
⑴ 8201综采面当班15人。
⑵ 掘进面当班10人。
⑶ 皮带司机4人。
⑷ 机电硐室3人,水仓4人。
4.4. 事故后果
事故致使8203运输巷机头岗位工1骨折,两人中毒。
5. 演练程序
5.1. 模拟事故发生
负责演练评估的6名观察员就位后,做好跟踪观察和记录的准备。两名人员在8203运输机头米附近用烟雾发生器释放烟雾,连续释放烟雾10min后撤离。
5.2. 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5.2.1及时汇报
082胶带上山皮带司机甲某发现巷道内有烟雾,立即用固定电话向调度室汇报了这一情况。
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值班调度员将井下汇报的情况汇报给值班矿长。
5.2.2安全撤离
8203运输巷机头工从8203运输巷撤→082轨道上山→西翼轨道大巷→胶带下山→上仓胶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5.3. 值班矿长应急处置
值班矿长火速赶到调度室,快速了解情况后,当机命令调度员:
1)调度室远控切断8203运输巷供电电源。
2)利用定位仪紧急呼叫、调度电话群呼等方式通知活井井下所有人员撤离,具体撤离路线如下:
(1)通知8201综采工作面带班队干立即断电撤人,组织人员从运顺(顺风)撤人。撤离过程中发现烟雾时立即佩戴好自救器从8201运顺步行撤离8201材料绕道,经西翼轨道大巷→胶带下山→上仓胶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2)通知8202运顺掘进面带班队干立即断电撤人,组织人员从8202运顺撤人。撤离人员发现烟雾时立即佩戴好自救器,撤离至082轨道上山→西翼轨道大巷→胶带下山→上仓胶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3)通知二采区变电所工作人员撤至082轨道上山→西翼轨道大巷→胶带下山→上仓胶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4)通知各胶带巷皮带工沿胶带巷撤至胶带下山→上仓胶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5)通知采区变电所、采区水泵房及主变电所沿081轨道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6)通知副井井口设警戒,严禁与救灾无关的人员入井,入井救灾的人员必须持入井特别许可证。
(7)立即向矿长汇报。
5.4. 应急响应
张世平矿长赶到调度室后,迅速了解灾情。调度员向矿长汇报灾情情况。
在了解情况后,张世平矿长井立即命令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灾指挥部,召集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调度室。
5.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张世平
副总指挥:康晓峰(总工程师) 刘建刚(救护队长)
指挥部成员:杨林河(安全矿长)、董维政(生产矿长)、索建礼(机电矿长)、郭效康(通风矿长)、王保仁(后勤矿长)、白果龙(技术副总)以及各科(室)、队(组)负责人。职责: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
5.4.2指挥部下设救灾办公室
救灾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联系电话:0350-7395367。
主 任: 刘建华
秘 书:潘向东 通 讯:张宇飞、李志雄、王宇
职责任务:负责承办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和通话录音。
5.4.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1个组
⑴现场抢险救灾组
组长:刘建刚
成员:救护队员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
⑸ 技术组
组长:张旺荣 副组长:张楠
成员:赵利峰、邬永新、秦路、石佳磐、顾文瑞
职责: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抢险救灾。生产部门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组织救灾队伍,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通风部门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和恢复,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对风流、风量、有害气体进行相应分析处理,并执行与本部门有
副井检身房立即对人员入升井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
① 副井灯房立即对矿灯收发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
② 信息组付正红通过人员定位系统核查入井人数。
③ 各科(室)、队(组),上报本单位入井人员名单。
5.4.6搜救人员
在一个小时后,升井人数一共33人,还有3人未升井,经定位系统确认,其余3人被困二采区避难硐室。
矿长当机立断,要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经救援领导小组和救灾指挥部共同分析研究认为:
(1)8#煤全风压供风系统已全部被污染,巷道能见度低,如果救护队员直接佩戴氧气呼吸器步行救援被困人员,路线太长,延误救援时间。
(2)由于火风压作用,灭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风流停滞或逆转的危险,一旦风流控制不当,燃烧由富氧燃烧向富燃料燃烧转变,很可能引发次生爆炸事故,将直接威胁到救护队员的人身安全。
了解和分析事故情况后,最后还是决定:救灾必须先救人,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被困人员安全,尽快营救出被困人员。
最后经救灾指挥部跟专家结合现场情况对照图纸分析后,果断地制定了救援方案:
第一步:调度风流,控制烟流,确保救援路线畅通;
第二步:全力营救被困人员;
第三步:侦察火情,实施直接灭火;
第四步:一旦直接灭火失败,实施隔绝灭火。
5.5. 展开救援行动
5.5.1调度风流,控制烟流
根据分析研究的决定,总指挥张世平命令现场救援指挥组组长刘建刚立即部署救援工作。
(1)部署两个救护小队持入井许可证携带呼吸器同时入井,1小队负责搜救人员,2小队负责到8203运输巷查看火情。
1小队搜救路线:地面→副斜井→井底车场→上仓胶带巷→胶带下上→西翼胶带大巷→082胶带上山→二采区避难硐室。
2小队路线:地面→副斜井→井底车场→上仓胶带巷→胶带下上→西翼胶带大巷→082轨道大巷→8203运输巷。
(2)入井前,救护大队大队长刘建刚在井口安排救护队员,进入灾区后要边走边检查灾区内CH4、CO2、CO、O2浓度、温度及通风设施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先救人。
5.5.2营救被困人员
1小队到达二采区避难硐室后,发现有三名工人被困,其中一人骨折,2人中毒,救护队友迅速给中毒人员带上氧气呼吸器,对骨折人员进行包扎,然后用担架将3名被困人员按原路线抬到地面。
5.5.3火情侦察
2小队到达8203运输巷后火源上风侧10m 位置CH40%、CO浓度100ppm、O2浓度20.5%、空气温度25℃,具备直接灭火条件。
5.5.4实施消防水直接灭火
应急救援指挥部经研究决定采取消防水直接灭火方案。
救护队长通知救援2小队立即进行灭火,2小队接到通知后利用井下消防水管实施灭火,并随时观察火情,检测CH4,CO,O2浓度和空气温度。经过半小时的灭火后,火情得到控制,灭火结束。
6.应急恢复
(1)调整风流,待井下各项参数达到标准后
(2)解除警戒。
(3)恢复井下生产用电。
(4)由安全矿长杨林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7.应急结束
张世平矿长根据事故处理过程、结果、系统恢复情况宣布演练结束,同时向神达集团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结束。
8. 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演练结束,由调度指挥中心、通风科、演练评估观察员汇总各种记录,演练评估小组组长组织召开演练总结会议,所有演练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并由安全科编制演练报告,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修订预案,并将演练报告上报神达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