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针刀松解疗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
肩周炎疗效观察
杨海文
南京秦淮中医院骨伤科,南京中华路512号 210006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疗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及玻璃酸钠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参照VAS作为测量受试者主观疼痛评分,同时于治疗结束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肩痹的疗效标准判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22%,总有效率为95.12%;对 照 组 治 愈 率 为27.27%,总 有 效 率 为78.79%。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VAS积分在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结果:采用针刀松解疗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能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疗效优于针刺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
关键词 针刀松解疗法 玻璃酸钠注射液 肩周炎 VAS积分
Acupotomy therapy in periarthritis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Yang haiwe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CM Hosoital of Qinhuai of Nanjing; No. 512 nanjing road austral 210006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 pine needle 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solution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s: will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77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reatment group 41 cases, control group 33 cases, loose solution treatment group with needle 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acupuncture and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with reference to VAS as measuring measuring subjective pain scor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tandard of disease diagnosis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be standard to judge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cure rate was 51.22%,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2%; The control group cure rate was 27.27%,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79%. 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VAS sco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i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1). Results: the pine needle knife therapy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solution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in and improve function,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cupuncture and oral glucosamine sulfate capsules in treatment group。
Key words: Pine needle knife therapy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VAS score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一般门诊多采用针刺、封闭、理疗及口服消炎镇痛药等治疗,疗效常不满意,笔者采用小针刀松解疗法为主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治疗,治疗此病,取得不错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74例患者在我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病人,治疗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38-67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5天;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15天。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 中 医病 症诊 断疗 效标 准[ 1 ]中 肩周 炎的 诊断标准制定:①肩部疼 痛,夜间 为甚;②肩关 节活 动 受限,被 动增加活动范围疼痛 剧烈;③肩关 节周围 有广 泛压 痛, 如 肱二 头 肌腱、三角 肌、喙突、肩峰 下、肱骨 大、小结节、冈 上肌、冈 下肌、肩胛下角、肩胛骨内侧缘等;④X线片多无明显异常。
1.3纳入标准
(1)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40-70岁,性别不限;
(3)签署之情同意书,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1 . 4排除标准
肩部急性软 组织 损 伤、骨 折、脱 位、感 染 性 炎 症、结 核、肿 瘤、肺尖肿瘤侵及臂丛神经、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 等所致 的肩痛及功能障碍。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针刀治疗结合玻璃酸注射液注射治疗。
(1)针刀疗法:首先确定病变部位,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充分暴露肩部,常规分别于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下部、小圆肌止点、肩胛骨外下缘、大圆肌起始部、冈下窝外缘的冈上肌肌腱肌腹结合部、三角肌滑囊、肩峰下滑囊等处检查。在上述压痛明显之滑囊、腱鞘、肌肉紧张及肌筋膜粘连等处,选3-5处,用紫药水标记,常规消毒,铺洞巾,医者施术用汉章4号针刀加压刺入,遇条索硬结切开,肌腱之间粘连纵形疏通、横行剥离。针刀关键在喙突处松解,用左手扪及喙突骨性标志,指尖顶住外上缘,右手持针,刀口线平行臂丛神经,达喙突骨面后,调转刀口90°,与肱二头肌短头腱垂直,针体向头部方向倾斜45°,紧贴喙突做切开剥离,松解挛缩的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及深面的滑囊;原位将针稍提起,刀口线仍与臂丛神经平行,针体向内下方60°,紧贴喙突外上切开剥离数针,松解挛缩的喙肱韧带。结节间沟处针刀与肱二头肌肌腱平行进入,深达骨面,纵形疏通,横行剥离。每7天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针刀操作中,喙突点治疗时,切忌在喙突内下缘操作,避免伤及臂丛神经,在肩胛区注意避免刺入胸腔。对粘连重较重的患者,可反复多松解几次。
(2)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患者环抱双臂,取坐位,暴露肩关节,肩部皮肤常规消毒,注射针在肩峰后角下方进针,针尖朝向喙突方向前进,直至针尖抵达关节腔或有触及肱骨头软骨的骨质抵挡感,将玻璃酸钠注射液(日本生化株式生产)2.5ml注入肩关节囊内,1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玻璃酸钠注射在小针刀松解后3-4d进行。
2.2对照组 采用针灸常规取穴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
(1) 针灸常规取穴: 痛点取穴、循经取穴及根据功能受限情况取穴, 常用穴位有肩髃、肩贞、肩髎也可结合病因随症加减, 外伤血瘀针后拔罐;风寒外侵加温针;痰湿风盛加阴陵泉、丰隆;气血不足加足三里、大椎等。每日1次, 4周为1疗程。
(2)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药物、方法及计量同上。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前屈、后伸、外展功能受限不超过10°,肱骨头旋转受限不超过5°;显效: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稍受限,前屈、后伸、外展功能受限不超过 20°, 肱骨头旋转受限不超过15°;有效:肩关节疼痛部分消失, 功能中度受限,前屈、后伸、外展功能受限不超过25°,肱骨头旋转受限不超过20°;无效:肩关节疼痛不减,功能活动严重受限,,前 屈、后 伸、外 展、旋 转 功 能 受 限 均在25°以上。
3.2肩周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ugue Scale,VAS)(2)作为测量受试者主观疼痛的标准:无痛:视觉比量表评分0~1以内,(不包括1):轻痛:视觉比量表评分1~4以内(不包括4);中痛:视觉比量表评分4~7;重痛:视觉比量表评分>7。
3.3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均行关节腔注射4次,行小针刀剥离松解2-4次,注射4次(4周后)后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随访3个月-1年,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 显著性检验用 t检验。
3.3.1两组临床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1 21 9 9 2 95.12%
对照组 33 9 7 10 7 78.79%
由表 1 可见, 治疗组治愈率为51.22%,总有效率为95.12%;对 照 组 治 愈 率 为27.27%,总 有 效 率 为78.79%。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 1) 。
3.3.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积分的比较(x±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积分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41 5.25±2.61 1.49±0.79①②
对照组 33 5.43±2.34 2.86±1.03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 < 0. 01,与与对照组相比 ②P < 0. 01。
治疗后两组VAS积分均明 显降低, 与治疗 前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肩部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肩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早期充血水肿,炎症渗出,代谢降低,晚期局部的组织营养差,代谢障碍,代谢物堆积,造成肌肉组织萎缩,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粘连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临床上肩关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压痛和肌肉萎缩等症状,小针刀源自于古之九针,以现代医学理论及诊疗理念为基础,在设计上侧重针的形状与操作,强调产生信息调节、解除过大应力和产生热效应三种作用(3),在治疗上对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变性、挛缩进行松解,消除压应力和拉应力,使该部位因止痛物质局部堆积产生的疼痛作用消失,恢复该处组织的动态平衡,改善血循环,解除肌肉、筋膜等的痉挛,达到疏通气血,“通则不痛”之目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肩关节活动功能亦得到进一步的恢复。但针刀只能解决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变化,而关节内炎性渗出的病理改变是针刀疗法无法解决的病理改变。因此,针刀疗法需要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才能更全面治疗肩周炎。
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主要成分,在关节腔内起润滑、屏障功能,减少组织间摩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对关节的作用。当关节滑液中的玻璃酸钠的上述功能减弱或者消失,注射外源性高分子量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腔内环境,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关节软骨修复,并促进患者自身合成高分子量玻璃酸钠(4,5),通过改善关节的润滑功能,从而缓解肩关节症状,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关节活动度,克服了应用激素后的多种不良反应,玻璃酸钠具有良好的粘弹性,生物相容性好,在关节内滞留时间长,疗效维持时间较久。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 看, 治疗 组痊愈 率治愈率为51.22% , 对照组 治愈 率27.27% , 说明治疗组 的 疗效 明显 要 好。同 时治 疗组 治 疗后 V A 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说明本研究采用针刀疗法结 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 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44.6.
[2] 李仲廉主编,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4.152.
[3] 田纪钧.刃针疗法﹝M﹞.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01:5.
[4] Aruffo A,Stamekovic I,Melinck M,et al.CD44 is the primcipal cell surface receptor for by aluronate Cell 1990;61:1303
[5] 凌沛学,贺艳丽,张天民等.玻璃酸钠及其在外科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3~36注:
杨海文,男,1979-03-22 学士学位 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骨及关节退行疾病的研究。手机:136751295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