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初探.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334090 上传时间:2025-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 新教材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如何高效 灵宝实验高中   张红丽 【内容摘要】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的革新,更好使高中政治课达到惜时高效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课  惜时高效  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全国各行各业改革创新的大潮中,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口号也响彻云霄,落实的速度也很快。但我们应看到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传承了几千年,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教育水平也曾领先于世。只是发展到今天,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的弊端,需要我们去及时更新。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两年多了,广大高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我校去年开始实施高效课堂达标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想上好新课改下的政治课,达到高效惜时的目的,首先得明确新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改革以后的课怎么上? 一、新课程改革新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已经开展了好几年,并且初具成效,近两年高中新课程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课程就得有新的面貌,新的内容。首先,国家教委对高一政治经济学教材进行了改革。从内容上看,教材采取三贴近原则, 教材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注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着重加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参与经济能力的培养。从形式上看,课文采取宋、楷两种不同的字体以区别正文和辅文,并随文穿插了语录、名言、谚语、插图、漫画和设问等小栏目,使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可视性。但在内容、形式日益丰富的同时,授课时间依然紧张,根据大纲周课时 2节的规定,仅新授课就需54课时,如按每学年40周计算,扣除节假日、军训及考试时间,实际授课时数不足68课时,其紧张程度不言而喻,穿新鞋、走老路显然行不通了,实施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势在必行。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点拨,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应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 . 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实施惜时高效课堂 政治新课程中为我们设置了大量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去实现对书本知识的认知甚至是对书本知识的超越。那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自主探究活动,或者说在进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认为,教师这时候要做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或者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必须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问题展开分析,真正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尽可能地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争论自己去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从自身的知识实际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就会感觉到书本知识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枯燥抽象,要学的新知识经由自己已有的知识是完全可以“跳一跳、够得到”的,这样书本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世界的界限就打通了,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其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长此以往,实现惜时高效的政治课堂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乐园。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课堂上也绝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真正地飞扬自己的个性, 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更为可喜的是新课程还具有以往课程所没有的选择性,在课程的设计上,除了有十分强调基础性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六大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既坚持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提供基于个人兴趣、情趣、志趣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自身作为公民的素质的不同程度的提升。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未来的发展将由知识和创新来推动。“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高中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在新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达到惜时高效的目的。 政治实践活动论文 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 单位:三门峡市灵宝实验高中 姓名:张红丽 电子邮箱:lbsygzzhl@ 联系电话:13639828546 综合探究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 [内容摘要] 通过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两则事例引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综合探究。探究什么是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用身边的事例来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关键词] 公民 政治参与 有序 无序 探究 事例一:武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村庄,农民人均年收入六千多元.但是,最近该村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时,由于组织不力,一度出现了混乱的场面.候选人田壮游说村民:”你们要是选我,我保证给你们好处”.为了得到田壮的好处费,村民争先恐后到村委会每人领取数十张选票,田壮媳妇还一再交代大家:”记住了,大家都要选田壮.”其他候选人也不甘落后,有的给村民发钱,有的给村民送礼,候选人之间也相互揭发对方有问题.一时之间,村里热闹非凡,候选人之间斗得你死我活,村民乐得看笑话,等着候选人给自己送礼,经过几轮选举,也没有选出村委会主任,最后,该村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才完成选举工作. 事例二; 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交纳车牌营运使用费一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出租车司机议论纷纷,有的司机说:”增加收费不合理,我们一起去闹闹.”有的司机说; “这个规定确实不合理,但我们应该依法行事,通过正当渠道反映情况.力争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出后,该市政府撤消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两则事例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生活状态,带来了不同结果,事例一是一种无序的政治生活状态,这样的行为带来了消极的结果 ,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遭到损害,破坏社会生活的安定, 影响人民生活的稳定等等。 事例二中的村民们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是一种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方式能准确表达参与者自己的意愿,切实地维护参与者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 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这两个事例启示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能深切感受到,政治生活和政治参与时时处处与我们相拌,幻想脱离政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积极的参与政治生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政治参与?作为公民如何正确参与政治生活? 一、什么是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也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重要内容--------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三、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要求,就能确保有序的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守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四、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有序”、“合法”的原则。 所谓“有序”是指公民表达政治愿望和要求时,应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无序”地混乱参与,则会严重破坏社会安定及人民生活的稳定。所谓“合法”是指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要树立民主参与意识。 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是珍惜民主参与权利的基础,也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3、要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民主参与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提高自己的政治辨别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热情。 4、要积极参加民主参与实践。 这是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的最终落脚点。积极参与民主实践,能够获得更多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尝试参与民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参与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参与的意义和价值,不断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五、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要求。我们在政治生活中 要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所以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就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做到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事例2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己的权利行使需要他人义务的履行,同样只有自己履行相应的义务才能确保他人合法权利的享有。所以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两个事例都集中反映出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因为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有序的政治生活需要我们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六、用身边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比如:学校在制订一些管理制度时可以让学生参与,采纳他们对学校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可以让学生组织筹办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参与能力;班主任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感受参与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到村委会主任选举现场,观摩村民投票选出自己的村委会主任的过程;也可引导学生上当地政府网站给政府部门提合理化建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 4、《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5、《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