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综合录井异常预报学习材料.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326436 上传时间:2025-07-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7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录井异常预报学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综合录井异常预报学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常事故介绍 安全钻井是现代优质高效钻井的前提,任何钻井事故发生之前往往伴有一定的先兆,充分应用综合录井仪的工程参数异常预报手段,能够极大地降低钻井事故的发生概率。实践证明:无论是循环系统刺漏(或故障)、溜钻、顿钻、钻具断(脱落)、井漏、井涌、水眼堵、井下有异物(不干净)、钻井液欠平衡、替浆量不足、钻遇高压地层以及钻头寿命终结等,都或多或少地在工程参数上留有“影子”。第一时间获取这些异常信息,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为避免发生事故或者将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提供了依据。 而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造成地面上、下的事故及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u 地质因素 异常的地层压力;不稳定的岩性层位;特殊的地质构造。 u 工程因素 地质资料的掌握程度;工程设计的科学性; 技术措施的正确性。 u 人员因素 对事故的认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现场人员的业务能力。 1、井浸、溢流、井涌 1、 相关定义 u 井浸:当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中的流体(油、气、水)将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测量的泥浆密度减小。 u 溢流:当井浸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的量多,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流量增加)。 u 井涌:溢流进一步发展,钻井液涌出井口,泥浆池体积发生明显的增加。 2、 过程(顺序)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溢流现象是发生井涌、井喷的前兆,所以在现场通常把观测溢流工作当做重点,从而达到井控安全的作用。 3、 溢流 (1) 溢流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u 要有连通好的地层。 u 流体存在。 u 要有一定的能量,也就是说要有地层压力。 (2) 溢流产生的原因 u 起钻时井内未灌满泥浆; u 井内的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相近时,起钻产生的抽吸压力会诱发溢流; u 钻井液密度不够,井内的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u 发生井漏后,井内的液柱压力减小,当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会发生溢流; u 钻遇地层压力异常,地层流体进入钻井液。 (3) 溢流的反应 溢流14种间接和直接反应统计表 (4) 预防溢流的措施 u 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地质预告、及时判断发生溢流的可能性; u 加强责任心,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坐岗观察; u 打开油气层后,起钻速度不能太快; u 对于探井、地层压力预测不太准确开发井,钻至目的层前50-100m时做好预报工作; u 打开油气层后,要进行短起下并测量上窜速度; u 监测钻井液密度、气体参数的变化。 4、 井涌 (1) 井涌的前兆 井涌在地层压力未知地区(特别是老油区或地层压力异常),或压力梯度异常的碳酸盐地层钻井中易发生。它的前兆主要就是溢流,所以为了更有效的控制井涌事故,就要做好溢流的间接反应监测工作。 (2) 井涌的不同反应 u 高渗透性地层:由于流量大量的浸入钻井液,所以池体积和流量增加较快,较明显。 u 低渗透性地层:流体浸入的有限,密度变化较明显,而池体积流量不明显。 u 起钻抽吸:泥浆灌入量少或是不能灌入。 5、 举例 (1)油气显示型井涌 u 参数变化 间接反应:立压升高、悬重下降。 直接反应:池体积增加、流量增加、气测值上升。 u 经验分析 由于气测值变化较流量、池体积参数变化滞后一个管线延迟,所以气测异常出现最晚。而相比之下流量最早,池体积次之。所以在井涌发生之前,注意流量和池体积是最早最明显的变化。 (2) 抽吸型井涌 经验分析:揭开油气层后短起下遇卡,反复上提下放钻具,造成抽吸。当开泵循环时,产生井涌。 2、溜钻与顿钻 1、 定义 u 溜钻:是司钻送钻不均匀,在钻头上突然施加上超限的钻压,导致钻具压缩、井深突然增加的现象。 u 顿钻:是在钻头提离井底后,由于未控制好刹把,钻具自然下落,在钻头上突然施加上超限的钻压,导致钻具压缩、井深突然增加的现象。较溜钻后果严重,易对钻头甚至钻具产生大的影响。 2、 表现 u 相同点:井深跳进、钻时加快,钻压突然增加。 u 不同点:溜钻时扭矩突然变大,而顿钻无此现象。 3、 参数变化 参数 大钩负荷 钻压 钻时 立压 扭矩 转速 变化 下降 升高 变快 升高 升高 减小 u 主要参数:大钩负荷、钻压 u 相关参数:扭矩、钻时、立压、转速 4、 举例(溜钻) 通常是钻压异常造成悬重下降、立压上升。 3、掉水眼与堵水眼 1、 定义 掉水眼:水眼安装不到位,钻井液沿水眼周边刺漏,最后刺掉水眼(有些时候可以继续钻进)。 堵水眼:下钻过程中由于钻头没有做防堵水眼措施,或钻进时钻井液中大颗粒物体进入水眼,将水眼堵死,钻井液无法循环(循环处理不好,必须起钻,防止憋坏钻具等处循环系统)。 2、 表现 掉水眼:开始立压缓降,水眼刺掉时立压下降至一稳定值(通常出现台阶),扭矩波动,钻速降低,流量变大。 堵水眼:下钻到井底开泵或钻进循环时,立压升高,停泵后立压不降或下降很慢。 3、 参数变化 (1) 掉水眼 参数 立压 转速 扭矩 泵冲数 流量 变化 下降(台阶) 下降 下降 升高 增加 u 主要参数:立压 u 相关参数:泵冲数、扭矩、钻速、流量 (2) 堵水眼 参数 立压 流量 泵冲数 钻头成本 变化 升高(停泵后缓慢下降或不降) 变小 变小 增加 u 主要参数:立压 u 相关参数:流量、泵冲数、钻头成本 4、 举例(堵水眼) 4、掉钻具 1、 定义 掉钻具:也就是钻具落井,由于钻具刺或安装不当等原因造成钻具断或脱扣,而落入井底的现象。 2、 表现 通常表现为瞬间大钩负荷下降、流量减小、立压下降等现象。 3、 参数变化 参数 大钩负荷 立压 扭矩 泵冲数 流量 池体积 变化 下降 下降 下降 升高 增加 增加 u 主要参数:大钩负荷 u 相关参数:立压、扭矩、泵冲数、流量、池体积 4、 举例 5、泵刺 1、 参数变化 参数 立压 流量 泵冲数 变化 下降 减小 升高 2、 表现 根据泵刺的程度,立压曲线有明显变化,通常表现为台阶变化。 3、 举例 6、钻头泥包 1、 定义 钻头泥包:在钻遇大段泥岩时,由于钻头选型不合理或转盘转速、钻压、立压等工程参数的搭配不合理,易产生钻头泥包。 2、 现象 立压上升,转盘钻速上升,钻时变大,泵冲数下降,扭矩变小而且波动变小,扭矩曲线较钻头没有泥包时平滑。 3、 参数变化 参数 立压 钻时 扭矩 泵冲数 转速 变化 升高 变大 减小 下降 升高 u 主要参数:立压、钻时 u 次要参数:扭矩、转速、泵冲数 4、 举例 7、井漏 1、 原因 (1)地质因素 u 渗透性地层:粗砂岩、砾岩、含砾砂岩等 u 天然裂缝、溶洞 (2)人为因素 u 注水开发造成多压力层系 u 注水开发造成地层破裂压力的变化 u 施工措施不当:加重不均,起下压力激动,粘切高、泥包、坍塌条件下开泵过猛 2、 条件 u 钻井液与地层之间存在压差 u 钻井液漏失的通道 u 容纳钻井液的空间 3、 分类 按漏速分:五级 u Ⅰ级: 微漏,漏速≤5m3/h; u Ⅱ级: 小漏,漏速5~15m3/h; u Ⅲ级: 中漏,漏速15~30m3/h; u Ⅳ级: 大漏,漏速30~60m3/h; u Ⅴ级: 严重井漏,漏速≥60m3/h 4、 现象 主要是池体积差减小,流量变小,严重是立压降低。 5、 参数变化 参数 池体积 流量 立压 悬重 泵冲 变化 下降 下降 减小 升高 升高 u 主要参数:池体积、流量 u 次要参数:立压、悬重、泵冲 6、 举例 8、卡钻 卡钻类型包括:粘卡、沉砂、缩径、泥包、键槽、井塌卡钻等。 1、 定义 (1) 粘卡:井壁因吸附、沉积形成滤饼;地层孔隙压力与泥浆柱压力形成的压差。 (2) 缩径卡钻:砂泥岩易因泥浆滤失量大形成厚泥饼;特殊泥页岩吸水膨胀,含水泥岩塑性蠕变;深 部石膏层吸水膨胀。 (3) 键槽卡钻:键槽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井身轨迹产生局部弯曲,形成“狗腿”,在大段易坍塌泥页岩中夹有薄砂层的条件下,可形成一种“壁阶式” 键槽。 (4) 井塌卡钻:一般发生在易吸水膨胀的泥岩、页岩及交接不好的砾岩、砂岩地层,发生井漏、起钻未灌好泥浆,泥浆密度设计低等造成井塌卡钻 2、 参数变化 参数 悬重 大钩高度 流量 立压 扭矩 泵冲数 变化 升高(上提) 不变化或变化范围小 下降 升高 升高 下降 u 主要参数:悬重、大钩高度 u 次要参数:流量、立压、扭矩、泵冲数 3、 举例 9、遇阻 1、 定义 在下钻过程中,大钩高度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大钩负荷明显减小的现象。 2、 现象 大钩负荷减小,大钩高度无大变化 3、举例说明 10、气体参数异常 1、 相关定义: (1) 气测异常:钻遇油气层时,由于破碎岩层及地层中油气渗滤和扩散而形成的高于背景气的显 示(2至3倍 ),这部分气体反映油气层的情况,是录井中最重要的部分。 (2) 后效异常:起下钻时,由于钻井液长时间静止,已钻穿的地层油气侵入钻井液,当下钻到底开泵循环时,在气测曲线上出现的气体峰值。所以后效气又叫起下钻气。 (3) 单根峰:①接单根时由于停泵,钻井液静止,井底压力相对减小;另外由于钻具上提产生的抽汲效应,导致已钻穿的地层中的油气侵入钻井液,当再次开泵循环恢复钻进时,在对应迟到时间的气测曲线上出现的气体峰值。②接单根后,在新接的单根和钻具中夹有一段空气,这段空气通过钻柱下到井底,再由环形空间上返到井口而出现的气体显示峰值。又称“空气垫”。该接单根气的显示时间相当于钻井液循环一周的时间。 2、 气体参数值的影响因素 (1) 地质因素 u 天然气性质及成分:石油天然气的密度越小,轻烃成分越多,气测显示越好,反之越差。对于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当地层气成分与标定仪器时的气体组成相差太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显示误差。 u 储层性质:当储层厚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越大时,钻穿单位体积岩层进入钻井液的油气越多,油气显示越好,反之气显示越差。 u 地层压力:①若井底为正压差,即钻井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进入钻井液的油气仅是破碎岩层而产生的,因此显示较低。对于高渗透地层,当储层被钻开时,发生钻井液超前渗滤,钻头前方岩层中的一部分油气被挤入地层,因此气显示较低。正压差越大,地层渗透性越好,气显示越低,甚至无显示。②若井底为负压差,进入钻井液的油气除破碎岩层而产生外,井筒周围地层中的油气,在地层压力的推动下,浸入钻井液,而形成高的油气显示,且接单根气、起下钻气等后效气显示明显。钻过油气层后,气测曲线不能回复至原基值,而是保持一显示,从而使气测曲线基值升高。正压差越大,地层渗透性越好,气显示越高,严重时会导致发生井涌、井喷。 u 上覆油气层的后效:已钻穿的油气层中的油气,在钻进过程中或钻井液静止期间浸入钻井液,使气显示基值升高或形成假异常,如接单根气、起下钻气等。 (2) 钻井条件 u 钻头直径:当其它钻井条件不变时,钻头直径越大,单位时间内破碎岩石的体积越大,钻井液与地层接触面积越大,因此,气显示越高。 u 机械钻速: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机械钻速越大,单位时间内破碎岩石的体积越大,钻井液与地层接触面积越大,因此,气显示越高。反之,气显示越小。钻井取心时,由于机械钻速小,破碎岩石少,故气测显示低。 u 钻井液密度:密度越大,液柱压力越大,井底压差越大,油气不易进入钻井液,显示越低。 u 钻井液粘度:粘度大的钻井液对天然气的吸附和溶解作用加强,故脱气困难,气显示低。粘度越大,气显示越低。 u 钻井液流量:流量增加,单位体积钻井液中的含气量减少,但单位时间通过脱气器的钻井液体积增加,因此对气显示的影响不大(但若调整脱气器高度,气显示会降低)。 u 钻井液添加剂:部分钻井液添加剂,如铁铬盐、磺化沥青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烃类气体;更严重的是柴油和原油。 (3)脱气器安装条件及脱气效率:不同类型的脱气器脱气原理和效率不同,因此气显示高低不同。脱气器安装条件和位置也会影响气显示的高低。 (4)气测仪的性能和工作状况:气测仪的灵敏度、管路密封性、标定准确性等都会影响气显示。 3、种类 包括气测异常、后效异常、H2S异常、CO2异常。 11、扭矩参数应用 扭矩参数是很重要的工程参数,它是钻头接触井底时产生的参数变化量,是转盘、钻头、钻具、井眼、地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钻时数据,对预测钻头泥包、牙轮框动、牙齿脱落、井底不干净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1、 扭矩参数发生变化的因素 (1) 地层垮塌:会使扭矩变化很大,提起钻具循环并不断上提下放后恢复正常。 (2) 地层岩性变化:砂、泥岩性的变化,影响扭矩参数变化。 (3) 钻遇不同的地层构造:如裂缝、溶洞等。 (4) 钻具断:特别是钻铤断也会造成扭矩变化。 (5) 牙轮钻头轴承坏使扭矩变化,表现为忽高忽低的变化情况,幅度有增大的趋势。 (6) 钻头掉齿严重造成扭矩参数的变化大小比较均匀,并且是逐渐增大。 (7) 溜钻造成扭矩突然增大。 2、 举例说明 1) 钻遇裂缝 2) 掉牙轮 3)掉齿 通过以上工程异常预报有关知识的说明,希望操作人员重视工程异常预报工作。不仅做到发生异常做预报,更要通过各种间接参数变化提前做出准备判断,真正做到预报及时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在现场真真正正地起到综合录井的作用! 18 / 1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