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承德昊源电力承装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及附属用房工程 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目 录
一、方针与原则 2
二、法律法规依据 2
三、应急准备 2
四、应急响应措施 5
五、现场恢复 7
六、预案评审 7
七、事故调查和处理 7
一、方针与原则
1.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
2.原则:以人为本,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法律法规依据
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②.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三、应急准备
(一)项目组织
为了保证应急救援系统起到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及迅速控制事态的作用,顺利解决问题,各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救援组:
组长:项目经理
职责: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责任制的组织和落实工作,为应急准备及响应的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
组员:项目执行经理、项目主任工程师、项目生产经理、项目安全总监、项目责任工程师、义务消防队
主要包括通讯小组、警戒小组、抢险小组、抢救小组,并设两名紧急事务联络员。
职能:组织开展本项目经理部级应急救援工作。
通讯小组:
①接警的第一时间内准确、迅速的向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组发出事故通知,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事故通知,并及时将指挥中心的各种指令准确传达到相关部位。
②负责在关键部位引导公共组织顺利到达现场。
③协助公司级应急救援通讯组工作。
警戒小组:
①迅速对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为应急救援工作的物资运输、人群疏散、救援队伍提供交通畅通。
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发生不必要的伤亡或进行违法活动。
③负责项目经理部级应急救援的警戒与治安。
④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
⑤协助公司级应急救援的警戒与治安。
抢险小组:
①尽快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②迅速抢救伤员及珍贵财物、资料。
③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不得冒险作业,为公共急救组织到达现场开展急救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④负责项目经理部级应急救援的消防和抢险。
⑤协助公司级应急救援的消防和抢险。
抢救小组:
①组织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
②根据受伤的情况合理安排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③准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及药品。
④负责项目经理部级应急救援的医疗与卫生工作。
⑤协助公司级应急救援的医疗与卫生职能。
(二)应急资源准备:
公司行政部为应急救援常备如下急救物品:
安全帽:50顶
安全带:20条
监测仪器:2台
交通车辆:2辆
灭火器:40个
另外还备有急救药品、急救担架等。另外各施工现场都根据要求配备必要的急救物品。
(三)应急准备措施
1.落实各级应急准备组织机构及其责任制
公司、项目经理部两级应急救援工作组,应明确职责,实行责任制,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各项目经理部必须编制本项目经理部的应急救援预案。
2.培训
①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监督、指导项目经理部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有关安全与消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②各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组织,对项目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应急预案、消防安全常识及实际操作等。
3.项目经理部应急准备措施要点
⑴项目经理部物资库房、氧气瓶及乙炔瓶存放处、木工棚、材料堆场、电气焊作业场所及食堂等处须配备干粉灭火器,每处灭火器不少于2个,每处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20米;项目办公区、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其它处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灭火器,每处灭火器不少于2个,每处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25米;施工现场应该设置环形消防水管,高于24米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竖管进入楼层,每层设置一处阀门。
⑵因施工需要搭设的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⑶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禁止违章作业。
⑷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项目消防保卫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领取动火证,方可作业。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的时间内有效。
⑸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储存应设置专库分类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控制库存量,并设专人管理,对库房定期检查;易燃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其库房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公安部制定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⑹使用后的废弃物料应及时清除,建设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积存易燃、可燃材料。
⑺ 安装电气设备、进行电焊气割作业等,必须由持有本工种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工、电(气)焊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⑻冬季施工用的保温覆盖物,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必须采用环保阻燃草帘。
⑼施工中使用化学易燃物品时,应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业。
⑽ 非经施工现场消防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在施工现场内住宿。
⑾ 消防用水必须单独敷设,以保证有足够的水压;设置消防车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在施工平面图中用红色笔将消防器材、消防水管,标于其中,设置在醒目的位置上;高层建筑指30m以上的建筑物,要随层做消防水源管道,用2时(约50mm)立管,设加压泵,每层留有消防水源接口;当发现有火险发生时,项目经理立即指挥现场消防灭火组、伤员营救组等分工协作,取出灭火器和接通水源进行扑救;
⑿消防泵房应用非燃材料建造,并设在安全位置。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埋压、圈占或挪作他用。冬季施工,须对消防设备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⒀项目经理部应备有急救箱及急救物品,包括:消炎药(先锋霉素IV号、氟哌酸、痢特灵等)、解热止痛药(安痛定、阿斯匹林等)、消毒用品(75%酒精、2%碘酒、0.9%盐水、1%龙胆紫液、红汞等)、急救包(内含无菌敷料、绷带)、担架、体温计等。
⒁项目紧急事务联络员的手机电话应24小时开通,随时保证信息畅通。
四、应急响应措施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流程见附图一
(二)各种不同事故的应急措施:
1)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一旦泄漏,事故现场人员应首先采取措施阻止泄露扩大,减少泄漏量;若泄漏处铺有地板革或塑料布等物品,不要随意将其卷起扔掉,应及时清理干净其上面的泄漏物,确认不会有油品、化学品污染地面后,再进行处置;若泄漏处没有防护物品,油品、化学品直接污染到土地上,应及时清理被污染场所,并将被污染土层应处理干净,防止有泄漏品继续渗入土地,造成污染扩散;若泄漏严重,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或泄漏量较大,污染严重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紧急事务联络员,根据事态的发展由紧急事务联络员决定是否拨打119(或110)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电话,尽快组织现场自救,同时通知公司紧急事务小组。
2)现场火灾及爆炸事故应急自救措施包括:
①发生现场火灾或爆炸事故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知项目紧急事物联络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9(或110)报警,组织现场自救。
②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③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通道,防止事故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④疏散现场周围的物品,减少损失。
⑤疏散人员到安全地带,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⑥清理、疏通事故现场的道路,为救护车辆顺利通行提供条件。
⑦派人到路口,等待引导救护人员的到来。
3)在火灾、爆炸事故中出现人员伤害时,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紧急事务联络员,并及时通知公司紧急事务联络员,由项目紧急事务联络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20、999、110等求救电话,条件允许可直接送往就近医院;在送往医院前项目应组织进行相应的现场急救,为伤员争取抢救机会,挽救生命。
4)严重创伤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送
a.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地。如伤员处于火灾现场,应立即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被塌方、墙体倒塌掩埋的伤员,应迅速将其挖掘出来等。
b.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可解开伤员衣领,清除其口、鼻、咽、喉部的异物,采取半卧位(脊柱损伤者除外);根据情况,可请有经验人员为其做人工呼吸。
c.有效止血,防治休克。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须立即有效止血,可根据不同伤情应用指压法、填塞或止血带等方法;对没有消化道损伤的清醒伤员可给予含盐饮料,少量多次引用。
d.包扎伤口。即时包扎伤口可避免在运送途中伤口暴露,增加感染机会。稍加压力的包扎,一般的出血可以制止,遇有肠脱出、脑膨出等内脏脱出,应进行保护性包扎(如伤口扣上碗、盆等物后再加压包扎),避免干燥或受压;包扎物品应用急救包内的灭菌纱布,或清洁的毛巾、衣服、布类等。
e.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若有断肢、断指(趾)、较大块的皮肤或组织,应用尽量干净的干布(最好为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再将塑料袋置于冰水中,随伤员一起转送。
f.预防感染并止痛。如果施工工地比较偏远,运送时间较长,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以预防感染,减轻痛苦。
5)脊柱损伤的现场急救
①应用硬质担架或木板、门板搬运。
②先使伤员四肢伸直,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其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担架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以免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③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移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到担架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服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6)施工现场氧气瓶、乙炔瓶、气油、油漆等易燃易爆品贮存使用不当易发生爆炸事故;当气体爆炸.可燃性材料起火引起的爆炸发生,按照应急程序要求,现场灭火组、物资抢救组要首先控制引起爆炸的火源、可燃物及助燃物;同时拨打110、119、120报警,通知其他人员马上撤离事故现场;现场营救组对伤员紧急救治;
7)当火势较大,现场无力扑救时,立即拨打119火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火势情况、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并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建筑物起火的7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如错过这个时间,就要设法逃离火灾现场,依靠消防人员灭火;
五、现场恢复
事故控制后,应急救援工作结束,进入正常工作程序,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余烬复燃;
2.受损建筑倒塌;
3.现场恢复工程中的可能危险。
六、预案评审
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预案的有效性、准确性、协调性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完善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救援预案文件体系。
七、事故调查和处理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4小时内填写《信息交流、协商与沟通报告》,发生人员重大伤亡的,同时填写《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统计快报表》,上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每年度对已经发生事故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综合统计后,及时对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以提高对紧急事件的预防和响应处置工作。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