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与农学概论》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机制中,关于两者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关系,以下哪一种解释是最清晰的?(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时间短暂,激素调节作用缓慢、广泛但持久。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例如,在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首先做出反应,随后激素调节也参与进来,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B.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调节方式,彼此没有任何关联,各自独立发挥作用
C. 激素调节是生物体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起辅助作用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作用效果上总是相互拮抗的,以维持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平衡
2、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研究中,对于细菌的抗药性产生机制,以下哪种解释是合理的?( )
A. 细菌随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B. 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基因
C. 细菌通过基因转移从其他抗药细菌获得抗药性基因,或者自身基因突变,从而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逐渐形成抗药性群体
D. 细菌的抗药性是一种固有特性,与环境因素无关
3、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群落会如何响应?( )
A.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B. 微生物群落保持不变,不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C. 微生物群落会立即崩溃,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
D.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随机的,与环境条件无关
4、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有机物的合成。以小麦为例,其光合作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的 ATP 和 NADPH 用于暗反应
B.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O2 的固定和 C3 的还原都需要酶的催化
C. 光照强度、温度和 CO2 浓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 CO2
5、在生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对于物种的定义和鉴定,以下哪种方法是常用且可靠的?( )
A. 仅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和鉴定,忽略其他生物学特性
B. 综合运用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多方面的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物种进行准确的定义和鉴定
C. 依靠传统的分类学方法,不采用现代技术
D. 主观判断物种的特征,不遵循科学标准
6、在免疫学的范畴内,当探讨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时,以下哪种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识别和呈递抗原的关键作用?( )
A. 巨噬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T 淋巴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7、在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学习中,当探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花粉和胚珠的识别和融合至关重要?( )
A. 花粉萌发
B. 花粉管生长
C. 双受精
D. 胚的发育
8、在生物化学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其高级结构和功能
B.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通过疏水作用、氢键等维持的
C.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其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和构象
D. 蛋白质的结构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9、在动物生理学中,关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B.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C.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D.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其高低受到心脏收缩力、血管阻力、血容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0、在生物物理学的领域内,当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时,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
A. X 射线衍射
B. 核磁共振
C. 电子显微镜
D. 超速离心
11、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协同作用发挥免疫功能
B.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则是后天形成的,针对特定病原体
C.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清除病原体
D. 免疫系统总是对人体有益,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产生攻击和损伤
12、有关生物的遗传密码子,以下关于其特性和作用的描述,哪种说法是比较合理的?( )
A. 遗传密码子是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它具有通用性、简并性和不重叠性等特点。通用性意味着几乎所有生物都使用同一套密码子;简并性指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不重叠性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读取。遗传密码子是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关键环节
B. 遗传密码子是随意设定的,不同生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密码子
C. 遗传密码子没有简并性,每个氨基酸都由唯一的密码子编码
D. 遗传密码子的特性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没有意义
13、在分子生物学中,关于 DNA 复制的过程,以下哪个观点是准确的?( )
A. DNA 复制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没有特定的顺序和机制
B. DNA 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螺旋,然后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子链。同时,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来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例如,DNA 聚合酶负责合成新的 DNA 链
C. DNA 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分裂时期,其他时候不会进行
D. DNA 复制的速度和准确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
1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假设要制定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以下哪个方面是首要考虑的?( )
A. 确定关键物种,重点保护那些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种
B. 保护栖息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为物种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C. 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防止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D.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15、在生态学的实践中,当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时,以下哪种保护策略着重于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建立种子库
D. 人工繁育
16、在生物的分类学中,有关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 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B. 这些分类等级是随意划分的,没有科学依据
C. 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差异越大。这一分类系统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D. 界是最小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17、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大脑的神经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当个体学习新的技能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发生以下哪种变化?( )
A. 形成新的突触连接,改变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和基因表达
B.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保持不变,学习完全依赖于已有的神经网络
C. 神经元会大量死亡,以腾出空间给新的神经元生长
D.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会停止,直到学习完成后再恢复
18、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面临着环境的选择压力,从而促使物种发生进化。例如,长颈鹿的长颈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决定的,与环境无关
B.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
D. 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
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弱
B.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D.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生态系统可以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保持长期的稳定
20、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至关重要。关于细胞呼吸,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每个阶段都有能量产生
B.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对于一些生物来说,这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获取能量的应急方式
C.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远远多于无氧呼吸,因为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D.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用于细胞的其他生命活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论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途径和分子机制,以及信号通路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2、(本题5分)分析生物技术中的基因诊断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3、(本题5分)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请以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为例,阐述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设计实验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对重力和光照的响应,通过改变植物的放置方向和光照条件。请阐述实验的设置和观察指标,分析植物向性运动的生理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2、(本题5分)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将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中。测量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发现高光照强度和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速率增加,但气孔导度变化不一致。请探讨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孔导度变化的原因。
3、(本题5分)在探究生物膜的物质运输实验中,研究不同物质(如小分子、离子、大分子)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和特点。请分析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机制和区别,解释物质运输与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运输异常与疾病的关联。
4、(本题5分)在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验中,实验者构建了小型生态系统,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请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实验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以及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及控制方法。
5、(本题5分)在探究生物的生物钟机制实验中,实验者改变光照和温度等条件,观察生物的生理节律变化。请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结果对生物钟机制的揭示以及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本题10分)论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包括其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