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新时代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下哪种因素可能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 )
A. 教育水平的提高
B. 经济衰退
C. 信息封闭
D. 政治压迫
2、在思考政治文化的代际传承时,以下哪种方式有助于将优良的政治传统传递给下一代?( )
A. 家庭传承 B. 学校教育 C. 社会实践 D. 以上都是
3、在研究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时,以下哪种作用使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A. 提供公共服务 B. 推动国际合作 C. 监督政府行为 D. 以上都是
4、关于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以下哪个方面的发展对于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
A. 农业 B. 工业 C. 服务业 D. 以上都是
5、在研究政治体系的结构时,以下哪个部分被视为政治体系运行的核心枢纽?( )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政党
6、对于政治参与的程度,以下哪种情况表明公民的政治参与达到了较高水平?( )
A. 参与人数众多 B. 参与形式多样 C. 参与效果显著 D. 以上都是
7、关于政治权力的公共性,以下哪种理解体现了权力应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本质要求?( )
A. 权力来源于公共授权 B. 权力行使应遵循公共规则 C. 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公共福祉 D. 以上都是
8、国际政治中的均势理论认为,通过维持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可以实现和平。以下哪种手段可以实现均势?( )
A. 军事联盟
B. 经济制裁
C. 文化渗透
D. 外交斡旋
9、在国际关系中,软实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哪种因素属于国家的软实力?( )
A. 军事力量
B. 经济实力
C. 文化影响力
D. 自然资源
10、在思考政治制度的创新时,以下哪种因素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动力?( )
A. 技术进步 B. 社会需求 C. 文化交流 D. 以上都是
11、关于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以下哪种心理因素有助于增强民众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支持?( )
A. 安全感 B. 公平感 C. 归属感 D. 以上都是
12、政治参与的动机多种多样。以下哪种动机更可能促使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
A. 个人利益
B. 社会责任
C. 从众心理
D. 娱乐消遣
13、在分析政治发展的目标时,以下哪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
A. 经济增长速度 B. 社会公平正义 C. 军事力量强大 D. 国际地位提升
14、政治权力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通常被认为是哪里?( )
A. 君主
B. 政府
C. 人民
D. 宗教领袖
15、在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地缘政治时,以下哪个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
A. 中东地区 B. 非洲地区 C. 拉丁美洲地区 D. 南极洲地区
16、在思考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时,以下哪种说法准确地描述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
A. 政治文化决定政治制度 B. 政治制度塑造政治文化 C.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适应 D. 以上都不是
17、国际政治中的联盟理论认为,国家会基于共同利益结成联盟。以下哪种情况下国家更倾向于结成联盟?( )
A. 国际形势稳定
B. 自身实力强大
C. 面临共同威胁
D. 文化差异较小
18、关于政治行为的动机,以下哪种因素通常是驱使政治家和政治团体采取行动的主要内在动力?( )
A. 个人利益 B. 公共利益 C. 权力欲望 D. 意识形态信仰
19、国际政治中的相互依存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以下哪种现象体现了国际政治中的相互依存?( )
A.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B. 全球气候变化合作
C. 军事对抗不断升级
D. 文化交流减少
20、政治发展的目标具有多样性。以下哪个目标通常被视为衡量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A. 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和扩大
C. 政治决策的迅速高效
D. 政治领袖的绝对权威
21、在思考政治改革的阻力时,以下哪个方面的因素常常成为阻碍改革推进的重要障碍?( )
A. 既得利益集团 B. 传统观念 C. 技术条件 D. 以上都是
22、在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的重要性。以下哪个观点符合现实主义的基本主张?( )
A. 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问题的首要途径
B. 国际法能够有效约束国家行为
C. 国家的生存和安全是首要目标
D. 国际组织能够主导国际事务
23、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效果评估,以下哪个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个体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
A. 政治知识水平 B. 政治参与意愿 C. 政治信任度 D. 以上都是
24、对于政治改革的策略选择,以下哪种策略更注重在保持现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调整?( )
A. 激进改革 B. 渐进改革 C. 综合改革 D. 局部改革
25、政治决策过程涉及众多因素和参与者。在一个民主国家中,以下哪个机构通常在政策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 )
A. 利益集团
B. 立法机关
C. 司法机关
D. 媒体
26、在探讨政治发展的道路选择时,以下哪个因素是决定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发展模式的关键?( )
A. 历史文化传统 B. 国际政治环境 C. 国内政治力量对比 D. 以上都是
27、在研究政治现象时,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都被广泛应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更适合深入理解政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
A. 定量研究
B. 定性研究
C. 两者结合
D. 无法确定
28、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有所不同。在封建社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什么?( )
A. 宗教神权
B. 人民授权
C. 法律规定
D. 武力征服
29、关于政治民主的保障机制,以下哪个机制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
A. 宪法保障 B. 政党制度 C. 选举制度 D. 监督制度
30、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加速政治文化的变迁?( )
A. 封闭的社会环境
B. 传统文化的强大束缚
C. 外部文化的冲击
D. 稳定的政治制度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国际政治中的人权问题上,以下哪些观点是客观和正确的?
A. 人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保障人权
B. 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基础,应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改善人权状况
C. 国际社会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而非将人权问题政治化
D. 尊重各国主权是保障人权的前提,不干涉他国内政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在探讨中国的外交政策时,以下哪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和实践?
A.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B.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C.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D. 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A.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B. 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C. 改革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D. 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4、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有哪些体现?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加强人权教育,提高人权意识
D.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
5、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如何与国际文化交流相结合?
A.弘扬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传统
B.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政治文化成果
C.推动中外政治文化交流与互鉴
D.增强中国政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在探讨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特点时,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政治文化类型?
A. 参与型政治文化
B. 服从型政治文化
C. 冲突型政治文化
D. 和谐型政治文化
7、在分析政治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时,以下哪些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A.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 民众的政治诉求
C. 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D. 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8、关于政治与人口的关系,以下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A. 人口结构变化对政治的影响 B. 政治决策对人口政策的制定 C. 人口流动带来的政治问题 D. 人口素质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9、对于全球治理中的多边主义,以下哪些观点是具有建设性的?
A. 强调国际合作和协商 B. 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 C. 推动规则和制度的公平公正 D. 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10、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有哪些举措?
A.制定和实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B.推动妇女参政议政,提高妇女地位
C.加强妇女教育和培训,提高妇女素质
D.关注妇女健康和福利,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简述政治哲学中的自由观念,分析不同自由观念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2、(本题5分)解释政治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分析政治沟通在政治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和障碍。
3、(本题5分)解释政治冲突中的政治暴力,分析政治暴力的形式、原因和控制手段。
4、(本题5分)解释政治意识形态中的社群主义,分析社群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思考地理环境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2、(本题10分)论述政治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分析在不同政治体制下权力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和影响,以及如何实现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平衡。
3、(本题10分)论述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体制适应性调整,分析政治体制适应性调整的必要性、方向和策略。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