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第一章 外币折算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B 7.A 8.D 9.B 10.B 11.B 12.A 13. C
14. C 15. B 16. A 17.C 18.B 19. C 20.C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AB 4.AB 5.ABCD 6.AB 7.AB 8.ABC 9.ABCDE 10.ABD 11.ABE 12.BCE 13.ABCDE 14.CDE 15.ABD 16.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单位:万元)
(1)7月份发生的外币业务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50×7.85) 392.5
贷:股本(50×7.85) 392.5
借:原材料(40×7.82) 312.8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 (40×7.82) 312.8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20×7.81) 156.2
贷:主营业务收入(20×7.81) 156.2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10×7.7) 77
借:财务费用1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7.8) 78
借:应付账款—美元户(20×7.82) 156.4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20×7.82)156.4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0×7.8) 234
贷:应收账款—美元户(30×7.8) 234
(2)7月份各外币账户的期末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原账面余额=10×7.9+50×7.85-10×7.8-20×7.82+30×7.8=79+392.5-78-156.4+234=471.1(万元)
期末结存余额=(10+50-10-20+30)×7.8=468(万元)
汇兑损失=471.1-468=3.1(万元)
应收账款:
原账面余额=50×7.9+20×7.81-30×7.8=395+156.2-234=317.2(万元)
期末结存余额=(50+20-30)×7.8=312(万元)
汇兑损失=317.2-312=5.2(万元)
应付账款:
原账面余额=20×7.9+40×7.82-20×7.82=158+312.8-156.4=314.4(万元)
期末结存余额=(20+40-20)×7.8=312(万元)
汇兑收益=314.4-312=2.4(万元)
长期借款:
原账面余额=30×7.9=237(万元)
期末结存余额=30×7.8=234(万元)
汇兑收益=237-234=3(万元)
(3)期末汇兑损益结转分录。
借:应付账款—美元户 2.4
借:长期借款—美元户 3
借:财务费用 2.9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3.1
贷:应收账款—美元户 5.2
2.答案如表14-1、14-2所示。
表14-1 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局部) 单位:万元
项目
美元
折算汇率
人民币元
一、营业收入
800
7.5
6000
减:营业成本
400
7.5
3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40
7.5
300
销售费用
20
7.5
150
管理费用
15
7.5
112.5
财务费用
25
7.5
187.5
加:投资收益
0
二、营业利润
300
2250
加:营业外收入
20
7.5
150
减:营业外支出
10
7.5
75
三、利润总额
310
2325
减:所得税费用
110
7.5
825
四、净利润
200
1500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25
200
减:提取盈余公积
40
7.5
300
应付利润
35
7.5
262.5
五、年末未分配利润
150
1137.5
表14-2 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目
美元
折算汇率
人民币
项目
美元
折算汇率
人民币
银行存款
50
7.4
370
短期借款
140
7.4
1036
应收账款
120
7.4
888
应付账款
100
7.4
740
存 货
230
7.4
1702
长期借款
300
7.4
2220
长期股权投资
150
7.4
1110
负债合计
540
3996
固定资产
400
7.4
2960
无形资产
40
7.4
296
实收资本
200
8.0
1600
其他长期资产
10
7.4
74
资本公积
60
8.0
480
盈余公积
50
383
未分配利润
150
1137.5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96.5
所有者权益合计
460
3404
合计
1000
7400
合计
1000
7400
第二章 借款费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D 7.A 8.B 9.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C 3.CDE 4.AC 5.ABCD
6.ACD 7.ABCDE 8.ABC 9.AE 10.A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 800×7%—300×0.1%×2
=56-0.6=55.4(万元)
超出专门借款的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 100×270/360+50×225/360+200×200/360+120×150/360+30×100/360
= 75+31.25+111.11+50+8.33
= 275.69(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6%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275.69×6%=16.54(万元)
当年利息资本化金额=55.4+16.54=71.94(万元)
当年利息费用化金额
=500×6%—16.54
=13.46(万元)
借:在建工程 719 400
财务费用 134 600
银行存款 6 000
贷:长期借款 860 000
2.答案
(1)1月31日,计算该月外币借款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
1月份外币借款利息
=$180×6%×1/12 = 0.9(万美元)
1月份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 $180×(8.15-8.10)+0.9×(8.15-8.15)
= 9(万元)
1月份应予资本化的汇兑差额 = 当期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 9(万元)
1月31日,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90 000
贷:长期借款——美元户 90 000
(2)2月28日,计算该月外币借款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
2月份外币借款利息
=$180×6%×1/12 = 0.9(万美元)
2月份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 $180×(8.20-8.15)+0.9×(8.20-8.15)+0.9×(8.20-8.20)
= 9.045(万元)
2月份应予资本化的汇兑差额 = 当期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9.045(万元)
2月28日,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90 450
贷:长期借款——美元户 90 450
(3)3月31日,计算该月外币借款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
3月份外币借款利息
=$180×6%×1/12=0.9(万美元)
3月份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 $180×(8.17-8.20)+1.8×(8.17-8.20)+0.9×(8.17-8.17)
= -5.454(万元)
3月份应冲减的利息资本化的汇兑差额
= 当期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5.454(万元)
3月31日,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借款——美元户 54 540
贷:在建工程 54 540
3.答案
上半年一般借款利息总金额
=300×6%÷2+200×8%÷2=17(万元)
超出专门借款的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 30×6/6+60×5/6+90×4/6+60×3/6+80×2/6+90×1/6
= 211.67(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300×6%÷2+200×8%÷2)/(300+200)=3.4%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211.67×3.4%=7.2(万元)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
=17—7.2 =9.8(万元)
借:在建工程 72 000
借:财务费用 98 000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90 0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 000
第三章 股份支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A 6.A 7.D 8.D 9.B 10.C 11.A 12.B 1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 3.AC 4.BD 5.BD 6.AB
7.AD 8.CD 9.CD 10.AB 11.ABCD 12.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1)计算相关的费用和资本公积,填列下表并写出计算过程:
表16-1 单位:元
年份
计算
当期
费用
累计
费用
2002
300×200×(1-20%)×12×1/3
192 000
192 000
2003
300×200×(1-15%)×12×2/3-192 000
216 000
408 000
2004
(300-20-10-18)×200×12-408 000
196 800
604 800
(2)根据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2002年1月1日,授予日不进行账务处理。
2)20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92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2 000
3)20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216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6 000
4)20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96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6 800
5)2004年12月31日,252名管理人员行权,每股支付5元,公司收到款项:252×200×5 = 252 000元,每股面值为1元,通过发行新股进行股份支付。
借:银行存款 252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4 800
贷:股本 50 4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6 400
2.答案
(1)计算相关的费用和资本公积,填列下表并写出计算过程:
表16-2 单位:元
年份
计算
当期
费用
累计
费用
2004
50×1 000×(1-10%)×6×1/3
90 000
90 000
2005
50×1 000×(1-20%)×6×2/3-90 000
70 000
160 000
2006
(50-2-4-4)×1 000×6-160 000
80 000
240 000
(2)根据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2004年1月1日,授予日不进行账务处理。
2)20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9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 000
3)2005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7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0 000
4)20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8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000
5)2006年12月31日,252名管理人员行权,每股支付7元,公司收到款项:40×1 000×7 = 280 000元,每股面值为1元,通过发行新股进行股份支付。
借:银行存款 28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0 000
贷:股本 4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80 000
3.答案
(1)负债、管理费用和行权支付现金计算:
表16-3 单位:元
年份
负债计算(应付薪酬余额)
行权支付现金计算
当期费用计算
2002
(200-20)×100×5×1/3=30000
30 000
2003
(200-24)×100×9×2/3=105600
105600-30000=75 600
2004
(200-20-90)×100×12=108000
(12-3)×90×100=81000
108000-(105600-81000)=83400
2005
0
(16-3)×90100=117000
0-(108000-117000)=9 000
合计
198 000
198 000
(2)会计处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授予日不进行账务处理。
2)20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 000
3)20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75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5 600
4)2004年12月31日90名员工行权,支
付现金81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81 000
贷:银行存款 81 000
5)20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83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3 400
6)2005年12月31日剩余的90名员工行权,支付现金117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7)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16元/股,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或费用,公允价值的变动9 000元,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 000
4.答案
(1)负债、管理费用和行权支付现金计算:
表16-5 单位:元
年份
负债计算(应付薪酬余额)
行权支付现金计算
当期费用计算
2002
(100-30)×300×10×1/3
=70 000
70 000
2003
(100-30)×300×12×2/3
=168 000
168 000-70 000=98 000
2004
(100-10-8-12-10)×300×14
=252 000
12×10×300=36 000
252 000-(168 000-36 000)
=120 000
2005
(100-30-10-30)×300×18
=162 000
15×30×300=135 000
162 000-(252 000-135 000)
=45 000
2006
0
17×30×300=153 000
0-(162 000-153 000)=-9 000
合计
324 000
324 000
(2)会计处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授予日不进行账务处理。
2)20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 7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0 000
3)20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 9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8 000
4)2004年12月31日10名员工行权,支付现金36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36 000
贷:银行存款 36 000
5)20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 1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0 000
6)2005年12月31日,又有30名员工行权,支付现金135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35 000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7)2005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 000
8)2006年12月31日,剩余的30名员工行权,支付现金153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53 000
贷:银行存款 153 000
9)2006年12月31日
借:应付职工薪酬 9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 000
第四章 或有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A 7.C
8.B 9.A 10.B 11.B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C 4.ABC 5.ACD 6.BC 7.CD 8.ABC 9.ABCD 10.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1)2003年12月10日,A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20 000
借:营业外支出—罚息支出 100 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120 000
A公司应在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附注中作如下披露:
"预计负债和或有资产":本公司欠B公司
货款500万元,因本公司认为B公司所提供的货物不符合双方原来约定条款的要求,故到期末付。为此,B公司向XXX法院起诉本公司。2003年12月10日,×××法院一审判决本公司应向B公司全额支付所欠货款,按每日万分之五的利率支付货款延付期间的利息10万元,以及诉讼费2万元,三项合计512万元。本公司不服,反诉B公司,要求B公司赔偿损失120万元。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2)B公司不应将上述或有事项确认为资产,只须作出相关披露即可。
"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A公司欠本公司货款500万元,因认为本公司所提供的货物不符合双方原来约定条款的要求,故到期未还。为此,本公司向×××法院起诉A公司。2003年12月10日,×××法院一审判决本公司胜诉,要求A公司全额偿还本公司货款500万元,同时按每日百分之五的利率支付货款延付期间的利息10万元,以及诉讼费2万元。A公司不服,反诉本公司,要求本公司赔偿损失120万元。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2.(1)A银行的或有事项属于或有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为很可能。因此,A银行这一事项不应确认,但应披露。
(2)B公司的或有事项符合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条件,应进行确认,同时也应披露。
B公司在2003年12月31日确认的负债=(36+38)÷2=37(万元)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20 000
借:营业外支出—罚息支出 350 0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370 000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在利润表中,所确认的2万元"管理费用"应与公司发生的其他管理费用合并反映,所确认的35万元"营业外支出"应与公司发生的其他营业外支出合并反映。
3.答案
(1)计算对A产品2003年年末应确认的预计负债。
A产品2003年度应计提的预计负债
=(1000+800+1200+600)×2%=72(万元)
(2003年A产品的销售收入=1000+800+1200+600=3600万元,按2%预计"三包"费用,所以A产品的预计负债为3600×2%=72万元)
(2)编制对A产品2003年年末确认预计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假定按年编制会计分录)。
借:营业费用 720 000
贷:预计负债 720 000
(预计的产品质量担保费用应该计入营业费用,所以本题中与预计负债相应的会计科目为营业费用)
(3)编制A产品2003年发生的售出产品"三包"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假定按年编制会计分录)。
借:预计负债 750 000
贷:原材料 4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70 000
贷:银行存款 150 000
(销售时在期末确认预计负债,等实际发生保修费用时,冲减预计负债)
(4)编制B产品2003年与预计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借:预计负债 5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
②借:预计负债 30 000
贷:营业费用 30 000
(B产品在03年年末保修期已满,所以预计负债的金额为0,03年发生的三包费用冲减预计负债,期末如果预计负债账户有余额的话,应该冲销。本题中预计负债年初的余额为8万元,03年发生的保修费用为5万元,所以剩余的预计负债为3万元,这3万元的负债应该进行冲减,冲减后"预计负债--B产品"科目的余额为0)
(5)计算2003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2003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贷方余额=30+72-75+(8-5-3)=27(万元)
第五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D 5.A 6.A 7.C 8.B 9.D 10.C 11.C 12.A 13.A 14.A 15.A 16.A 17.B 18.D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BD 4.ABCDE 5.ABCD 6.AB 7.ABCD 8.BCDE 9.ABC 10.ABD 11.AC 12.AB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1)甲公司:
借:原材料 55 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3 600
借:累计摊销 20 000
借:银行存款 6 400
贷:无形资产 9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000
—应交城建税 35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50
乙公司:
借:无形资产 8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6 400
(2)甲公司:
借:原材料 85 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3 600
借:累计摊销 20 000
借:银行存款 6 400
贷: 无形资产 9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000
—应交城建税 35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50
贷:营业外收入 30 000
乙公司:
借:无形资产 1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 600
银行存款 6 4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6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
2.答案
(1)丙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借:累计折旧 30 000
贷:固定资产 18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0 200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丁公司:
借:固定资产 210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200
(2)丙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借:累计折旧 30 000
贷:固定资产 18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90 200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贷:营业外收入 50 000
丁公司:
借:固定资产 200 200
借:营业外支出 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200
第六章 债务重组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D 5.D 6.C 7.C 8.D 9.D 10.A 11.A 12.D 13.A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E 3.CD 4.AB 5.BCDE 6.ABCDE 7.BC 8.ABCDE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与账务处理题
1.答案
A公司(债权人)有关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8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3 600
借:固定资产—设备 350 000
—汽车 172 000
借:坏账准备 3 000
借:营业外支出 1 4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 620 000
B公司(债务人)有关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390 000
借:累计折旧 110 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300 000
—汽车 200 000
借:应付账款—A公司 62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22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3 600
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4 4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2 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132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70 000
贷:原材料 70 000
2.答案
甲公司(债权人)有关会计分录:
(1)2007年12月31日
原债权为600万元
产品、设备抵偿(600×50%)300万元后,原债权剩余(600-300)300万元,因免除剩余债权(300×20%)60万元,未来债权本金为(300-60)240万元,未来两年每年应收利息(240×5%)12万元,两年合计应收利息(12×2)24万元,新债权为(240+24)264万元。
抵债产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60+100+17)277万元。
则本次债务重组损失为(600-264-277)59万元,坏账准备弥补30万元后,发生重组净损失(59-30)29万元。
借:固定资产 1 600 000
借:库存商品 1 00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 000
借:应收账款—债务重组—乙公司2 640 000
借:坏账准备 300 000
借: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290 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6 000 000
(2)2008年末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应收账款—债务重组—乙公司120 000
(3)2009年末
借:银行存款 2 520 000
贷:应收账款—债务重组—乙公司2 520 000
乙公司(债务人)有关会计分录:
(1)2007年12月31日
原债务为600万元。
产品、设备抵偿(600×50%)300万元,后剩余债务为(600-300)300万元,因免除剩余债务(300×20%)60万元,未来债务本金为(300-60)240万元,未来两年每年应付利息(240×5%)12万元,两年合计应付利息(12×2)24万元,新债务为(240+24)264万元。
产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60+100+17)277万元。
则本次债务重组利得为(600-264-277)59万元
由于设备账面价值只有(200-50)150万元,而公允价值为160万元,因此处置设备发生利得为(160-150)10万元。
由于产品账面价值只有(80-2)78万元,而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因此抵债产品发生销售利润为(100-78)22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500 000
借:累计折旧 500 0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000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6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600 000
贷: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甲公司 2 640 000
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59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00 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80 000
贷:库存商品 800 000
(2)2008年末付息时
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甲公司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3)2009年末支付本息时
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甲公司2 520 000
贷:银行存款 2 520 000
3.答案
(1)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算未来应收金额如下:
原债权为[2 000×(1+17%)]2 340万元
现金偿还100万元
设备抵债280万元
产品抵债[(200+100)×(1+17%)]351万元
债权转股权抵债600万元
各种方式抵债合计(100+280+351+600)1 331万元
则剩余债权为(2 340-1 331)1 009万元
因免除剩余债权(1 009×20%)201.8万元,因而新债权本金为(1 009-201.8)807.2万元
未来两年每年应收利息(807.2×4%)32.288万元,两年合计应收利息(32.288×2)64.576万元
则新债权总额为(807.2+64.576)871.776万元
发生债务重组损失为(2 340-1 331-871.776)137.224万元
(2)乙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算未来应付金额如下:
原债务为[2 000×(1+17%)]2 340万元
现金偿还100万元
设备抵债280万元
产品抵债[(200+100)×(1+17%)]351万元
债权转股权抵债600万元
各种方式抵债合计(100+280+351+600)1 331万元
则剩余债务为(2 340-1 331)1 009万元
因免除剩余债务(1 009×20%)201.8万元,因而新债务本金为(1 009-201.8)807.2万元
未来两年每年应付利息(807.2×4%)32.288万元,两年合计应付利息(32.288×2</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