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诺贝尔
六小中铁校区 黄钰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磁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发明家?
2、有这样一个人,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奖项,是科学界最具权威的奖项,他就是——诺贝尔。(板书课题,齐读)
3、通过课前预习,你对诺贝尔了解多少。
4、师出示诺贝尔资料。
5、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人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瑞典 斯德哥尔摩
颁奖 逝世 装置 机械
灰烬 遗嘱 隧道 残废
劈山筑路 砰砰直跳 毫不气馁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逝世”的“逝”。
⑶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地方写了诺贝尔,哪些地方写了诺贝尔奖?
2、四人小组讨论。
发明炸药3——9
设立诺贝尔奖 1、2、10
四、学习课文第1、2、10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
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
(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4、齐读第10自然段,结合课外拓展诺贝尔的遗嘱。
5、看了这篇遗嘱,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写在诺贝尔头像旁。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次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对于只上过一、二年级的我来说,怎样让课变得不那么孩童化是一个难题。课前我们备课组在一起认真研读了教材,组内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意见,金校也对这篇课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在梳理文章脉络这里我还是感觉不太清楚。突然想到了,可以让孩子找诺贝尔和诺贝尔奖来理清文章的脉络,果然今天在上课时,孩子理得非常迅速和清晰。看来教师的提问真的是一门艺术。
但是,因为教学经验的匮乏,让我的语言苍白无力,对我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失败的,我不会深挖教材,不会语言渲染,真的是让我很受打击,特别是听了别的老师的课以后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感到了和她们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