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服装发展史自测习题
冯泽民
2010.9
第一章 人类服装的起源
ß 一.单选题
ß ( )1. 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产生。
A.石针 B.骨锥 C.石矛 D .骨针
ß ( )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 发觉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A.英国 B.西班牙 C.瑞士 D.法国
ß ( )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 论。
A.性需求 B.遮羞 C.装饰 D.异性吸引
ß ( )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爱护起来,这属于服装起源动机理论说中的 。
A.图腾崇拜说 B.遮羞说
C.躯体爱护说 D.异性吸引说
ß ( )5. 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A.织物 B.纺坠 C.骨针 D.纺轮
ß ( )6.人类最早的骨针显现的时刻是 时期。
A.早期智人 B.晚期智人 C.直立人 D.猿人
ß ( )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出自于 。
A.《春秋》 B.《周易》 C.《礼记》 D.《尚书》
ß ( )8. 显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
A.蛮荒时代 B.蒙昧时代 C.野蛮时代 D.文明时代
ß ( )9. 的显现从全然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
A.文身 B.人体装饰 C.兽皮叶草 D.纤维材料
ß ( )10.人类为了抵御冰冷、酷热、干燥而制造了服装,这属于 。
A.躯体爱护说 B.装饰审美说 C.气候适应说 D.护符说
ß ( )11.世界上尽管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躯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 的着装动机。
A.装饰审美 B.异性吸引 C.躯体爱护 D.护符
ß ( )12.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
A.护符说 B.象征说 C.遮羞说 D.装饰审美说
ß ( )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
A.吸引说 B.遮羞说 C.装饰审美说 D.躯体爱护说
ß ( )14.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装与 有着紧密联系。
A.审美 B.劳动 C.躯体爱护 D.异性吸引
ß ( )15.在澳洲发觉的原始腰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A.装饰 B.有用 C.护符 D.象征
ß 二.填空
1.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有 、 、 。
ß 2.刺痕文身用于 ,瘢痕文身用于 。
ß 3.人类服装的起始过程经历了 、 、____三个时期
ß 4.人类最早的装饰行为与 、 、 、 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ß 5.人类最早的羊毛织物显现在 ,最早的棉织物是在 发明的,最早的丝织物是在 显现的。
第二章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点
ß 一.单选题
ß ( )1.我们从“环境——服装——人”这一公式动身,分别对阻碍服装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概括出两大因素,即环境因素和 因素。
A.物质 B.功能 C.人类 D.自然
ß ( )2.服装的 是个体通过穿用同一种服饰,以求获得与被仿照者同样的社会价值的服饰行为,并在服装上优于以往,心理上超出过去。
A.仿照 B.从众 C.装饰 D.流行
ß ( )3.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西北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表达了服装进展的 。
A.仿照从众规律 B.标新立异规律 C.融合吸取规律 D.符号标识规律
ß ( )4.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外来服装强烈冲击着传统服装,但农民却未赶忙脱下旧装换新衣。这是 现象。
A.阻力与动力的矛盾 B.一样与专门的共存 C.渐变与激变的交叉 D.内因与外因冲
ß ( )5.中国20世纪上半叶,妇女对改良旗袍的热衷现象是一种 的进展规律。
A. 装饰求美 B. 融合吸取 C. 趋简求便 D. 标新立异
ß ( )6.当代的朋克、嬉皮族为了表示其异端,把服装做得极其怪异,这属于服装的 功能。A.精神 B.有用 C.物质 D.象征
ß ( )7. 是服装流行与传播的要紧动力因素。
A.社会变革 B.时尚青年与妇女 C.新的生活方式 D.发达的经济
ß ( )8. 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孔子 B.孟子 C.管子 D.子产
ß ( )9.人类服装进展中 规律可能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
A.仿照从众 B.标新立异 C.符号标识 D.顺应环境
ß ( )10.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服装进展规律的要紧构成元素?
A.人 B.服装 C.流行 D.环境
ß 二.多选题
ß ( )1.服装变化的动力因素除发达的经济等要紧因素外还应注意 。
A.新的生活方式 B. 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 C. 时尚青年与妇女 D.社会变革 E.宗教意识
ß ( )2.促进服饰变化的因素有 。
A.人为的规定 B.文化的传播 C.青年与妇女 D.社会事件的阻碍 E.社会的变革
ß ( )3.阻碍服装变化的作用力有 。
A.社会的变革 B.落后的经济 C.封闭的地域 D.陈腐的制度 E.顽固的习俗
ß ( )4.以下哪几种规律能够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
A.内因支配 B.标新立异 C.个性自由 D.融合吸取 E.趋简求便
ß ( )5.阻碍人类服装变化的自然因素包括 。
A.地理 B.气候 C.生态 D.空气 E.山水
ß 三.填空题
ß 1.阻碍服装的功能因素要紧有 、 因素。
ß 2.阻碍人类服装进展的社会环境因素要紧有 、 、 。
ß 3.服装变化的现象要紧有 的矛盾、 的交叉、 的冲突。
ß 4. 、 与 是构成服装进展规律的三大元素。
ß 5.服装变化现象中的外因指的是 和 。
第三章 原始社会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最早的纺织工具是 ,它是手工纺纱最简单有效的工具。
A.纺轮 B.纺坠 C.捻杆 D.腰机
ß ( )2.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 。
A.手饰 B.臂饰 C.耳饰 D.颈饰
ß ( )3. 的发觉和利用是中国服装史上极其重要的成就,是对世界服装和纺织业的一项伟大的奉献。
A.棉 B.麻 C.丝 D.葛
ß ( )4. 是植物纤维,是最早被发觉和利用的纺织材料。
A.棉 B.麻 C.丝 D.毛
ß ( )5.原始 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它的显现使人类解决了真正的穿衣并进入了纺织品时代。
A.纺轮 B.纺坠 C.捻杆 D.腰机
ß ( )6.中国 的遗址中发觉的骨针,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产生。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ß ( )7.我国最早的纺织材料不包括 。
A.麻 B.毛 C.丝 D.棉
ß ( )8.距今两百万年前的 猿人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
A.元谋 B.巫山 C.蓝田 D.长阳
ß ( )9.在新石器时代, 已成为我国最早的一种随葬物品。
A.纺坠 B.织机 C.金缕玉衣 D.带钩
ß ( )10.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象牙盅上的蚕纹反映了至少在 年前丝已成为我国原始人类的衣着材料。
A.4800~4000 B.6300~4400 C. 7000~5000 D.7000~5400
ß 二.多选题
ß ( )1.我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体装饰的材质要紧有 。
A.兽牙 B.骨管 C.贝壳 D. 鸵鸟蛋壳 E.石珠
ß ( )2.我国原始社会的纺织缝纫工具要紧有:
A.纺坠 B.骨针 C.综版织机 D.原始腰机 E.脚踏织机
ß ( )3.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已有骨针显现,其要紧的出土遗址有 。
A.辽宁小孤山 B.北京山顶洞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ß ( )4.纺纶是我国最早的纺织工具之一,其质地要紧有 。
A.石 B.木 C.陶 D.牙
ß ( )5.最早被发觉和利用的纺织材料麻的品种要紧有 。
A.葛麻 B.苎麻 C.大麻 D.苘麻 E.黄麻
ß 三.填空题
ß 1.我国早期人类使用的原始制衣工具是: 、 。
ß 2.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从 部开始的。
ß 3.中国最早的有实物依据的丝绸织物出土于浙江,其时刻约为 。
ß 4.我国新石器时代按人体部位的装饰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ß 5.我国原始社会人体装饰的材质在新石器时代有: 、 、
ß 、 、 。
第四章 奴隶社会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古代专门重视“ ”,因其居于头上,上与天相近,表达对天的崇拜。
A.帽 B.冠 C. 笄 D.髻
ß ( )2.祭奠是商周最大的政治活动,为五礼之首,称为 。
A.嘉礼 B.宾礼 C.吉礼 D.军礼
ß ( )3.被 ,指披着有日月星辰之章的祭服。
A.裘 B.袍 C.泽 D.衮
ß ( )4. 1968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座 的青铜立人。是我国至今发觉最早的和最大的青铜造像。
A.晚商 B.晚唐 C.中唐 D.魏晋
ß ( )5. 指正服的彩色必须按尊卑品第排列,也确实是说服装的颜色还与官职尊卑联系起来,不能乱穿。
A.正色 B.间色 C.列采 D.配色
ß ( )6. 在冠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它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
A.弁服 B.深衣 C.玄端 D.冕服
ß ( )7.十二章的名称最早见于《 》。
A.考工记 B.尚书 C.诗经 D.礼记
ß ( )8. 是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进展而来。
A.裤 B.裳 C.绔 D.芾
ß ( )9.周代 是被广泛穿用的长衣,其形制要求源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要求。
A.弁服 B.深衣 C.玄端 D.冕服
ß ( )10.周代婚礼有六礼,其中 是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一环,如同今天的订婚。
A.纳征 B.纳吉 C.亲迎 D.纳采
ß ( )11.五服制度中,着 表示与死者关系最靠近。
A.大功 B.齐衰 C.斩衰 D.缌麻
ß ( )12.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天地”,出自 。
A.《易·系辞下》 B.《五经要义》 C.《旧唐书 舆服志》 D.《礼记 礼运篇》
ß ( )13.冠服制度中最为严格的服饰是 。
A.深衣 B.冕服 C.弁服 D.补服
ß ( )14.我国古代双层无絮的袍也称为 。
A. 袷 B.褥 C.褝 D.褂
ß ( )15.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说明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 存在崇拜习俗和信仰观念。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ß ( )16. 我国古代服装中的“胫衣”是一种 。
A.裙 B.袴 C.褥 D.袍
ß ( )17.我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完备于 。
A.先秦时期 B.汉代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ß ( )18.十二章纹用于以下哪种服装?
A.袍服 B.常服 C.冕服 D.公服
ß ( )19. 的显现,即衣裳连属形制的形成对后代服装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A.元端 B.深衣 C.冕服 D.弁服
ß ( )20.我国古代上衣中襦的开襟形式为 。
A.右衽 B.左衽 C.对襟 D.套头
ß 二.多选题
ß ( )1.我国古代“正色”所指的颜色是 。
A.黑、白、青 B.绯、绿、紫 C.黄、白、黑 D.白、青、赤
ß ( )2.冕服是由 等组成。
A.上衣下裳 B.冕冠 C.舄 D.带及蔽膝 E.12章纹
ß 三.填空题
ß 1.中国传统服装的两种差不多形制是 和 。
ß 2.周代依照逝者的身份和亲属关系,给吊丧者制定了 的丧服制度,来标志等级和亲疏。
ß 3.奴隶社会统治者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 、 、 。
ß 4.周代丧服五种: 、 、 、 、 。
ß 5.命妇服装的六种礼服的前三种是: 、 、 。
第五章 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古代丝织品中 的工艺水平是丝织物中最高的。
A.纱 B.绮 C.罗 D.锦
ß ( )2.楚袍以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帛画上描画的 形制最有特色。
A.直裾 B.曲裾 C.深衣 D.大袖衫
ß ( )3. 是楚袍的连续,自西汉至东汉逐步普及,而最终取代曲裾,成为全社会都能够穿的典型服装。
A.直裾 B. 袍服 C.深衣 D.大袖衫
ß ( )4.魏晋时期, 因穿着方便又能表达人的潇洒和闲雅之风,因此大受欢迎,以至从文士到劳役都相习成风。
A.直裾 B.曲裾 C.深衣 D.大袖衫
ß ( )5.原为北方胡人服装的裤褶和 融入中原服饰并汉化,标志着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民族服饰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A.胫衣 B.穷袴 C.裲裆 D.夹衣
ß ( )6. 是古代男子必戴的头衣,既表示身份地位,也折射出古代人们的审美心理。
A.巾帻 B.幞头 C.发笄 D.冠巾
ß ( )7.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素纱褝衣重量仅为 克。
A.45 B.49 C.55 D.59
ß ( )8.曲裾在以下哪个时期没有流行过?
A.战国 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
ß ( )9. 是在我国服装史上阻碍深远的一种冠式,自汉代显现以后,历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在礼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
A.远游冠 B.进贤冠 C.高山冠 D.通天冠
ß ( )10.战国时南北地域分裂,各国衣冠异制。最为突出的是北方改胡服,流行 及全国盛行的配剑风尚。
A.绶带 B.短衣 C.带钩 D.佩玉
ß ( )11.“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巾帼是一种 。
A假髻 B花钿 C巾帻 D帷帽
ß ( )12.《释名》记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坚决也。”中步摇是在 上进展而来的,延至唐代广为流行。
A.笄 B.髻 C.钗 D.环
ß ( )13.魏晋风度中的竹林七贤服装是 。
A.曲裾袍 B.大袖衫 C.直裾袍 D.胡服
ß ( )14.魏晋之时的褶与以下哪种服装配穿?
A.裙 B.袍 C.衫 D.裤
ß ( )15. 时,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A.西汉初期 B.西汉中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
ß 二.填空题
ß 1.我国古代的曲裾袍服在 时代盛行。
ß 2.金缕玉衣是盛行于我国 代的一种___ 衣。
ß 3.汉代的冠种类繁多,要紧有 , , , 。
ß 4.这一时期,丝的种类繁多,按其组织结构可分为 、 、
、 。
ß 5.晋代文学中闻名的竹林七贤的着装方式要紧有 、 、 、
。
第六章 封建社会中期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盛唐时流行 ,即用隋代的雕花木版夹染的方法,并在镂空板上加筛网印制织物。
A.蜡染 B.夹缬 C.钠失金 D.镂花
ß ( )2.在众多的丝织品中,唐代的 是较重要的衣料之一,为唐代的贡品。
A.蜀锦 B.缭绫 C.缂丝 D.绫罗
ß ( )3.唐锦中较闻名的有 锦和扬州锦。
A.益州 B.苏州 C.常州 D.润州
ß ( )4.宋代最专门的丝织品是 ,它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用手工采取通经断纬的织法织出正反面花样色彩相同的织物。
A.蜀锦 B.缭绫 C.缂丝 D.绫罗
ß ( )5.唐代织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是_。
A.葡萄纹 B.缠枝纹 C.几何纹 D.联珠纹
ß ( )6. 是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经常戴的巾帽,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均以其为常服。
A.幞头 B.巾帻 C.东坡巾 D.冠冕
ß ( )7.宋代的官服包括四种:祭服、朝服、公服、时服。其中公服以 为代表,它是官员在一样庆典官场和燕居时穿的常服。
A.深衣 B.衫 C.袍 D.衮
ß ( )8.中唐诗句“袅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中,窄衣裳描述的是 的形象。
A.衫 B.襦 C.袍 D.半臂
ß ( )9.通常形容男子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那个地点的石榴裙指的是在 代显现的石榴红裙。
A.唐 B.宋 C.元 D.明
ß ( )10.唐女效仿胡人发髻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
A.倭堕髻 B.回鹘髻 C.朝天髻 D.簪花髻
ß ( )11.钗的材质不同说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同, 钗后成为贫家女的代称。
A.玉 B.骨 C.荆 D.牙
ß ( )12.官服中唐,宋的_最为注目,其形制成为这一时代极具特点的标志。
A.冕服 B.充耳 C.幞头 D.袍服
ß ( )13. 在唐代曾有三次流行,以悲啼状为美,也符合古代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审美心理。
A.花钿妆 B.时世妆 C.梅花妆 D.血晕妆
ß ( )14.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的冠帽为 。
A.东坡巾 B.直角幞头 C.顾姑冠 D.软角幞头
ß ( )15. 是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
A.比甲 B.水田衣 C.褙子 D.半臂
ß ( )16.唐,宋代1~3品高级官员的常服色彩为 色。
A.绯色 B. 青色 C. 绿色 D. 紫色
ß ( )17.宋代官帽的帽翅要紧源于以下哪种首服?
A.梁冠 B.四方平定巾 C.幞头 D.头盔
ß ( )18.唐代胡服领口样式为:
A.圆领 B.折领 C.交领 D.合领
ß ( )19.张择端的 反映了宋代百工百衣现象。
A.《韩熙载夜宴图》B.《清明上河图》C.《簪花仕女图》D.《游春图》
ß 二.多选题
ß ( )1.唐代 “胡服”包括 等的服饰。
A. 我国古代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 B.埃及 C. 阿拉伯 D.波斯
ß ( )2.下列哪些是属于唐代妇女发饰?
A.抛家髻 B.百合髻 C 双垂髻 D.云鬓 E.朝天髻
ß ( )3.唐代女服的组合变化为 。
A.女着男装 B.轻纱掩体 C.喜穿胡服 D.曲裾深衣 E.襦裙装
ß 三.填空题
ß 1.中国宋代官服的颜色为:一品服 色,五品服 色。
ß 2.唐代幞头又称 。
ß 3.隋末唐初始至盛唐时期,妇女着 或 是封建社会兴盛期服装的一大特点。
第七章 封建社会后期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 是清代江宁(南京)生产的一种华贵高级丝织品,花纹多为云纹与串枝莲,故名。
A.蜀锦 B.缭绫 C.云锦 D.金锦
ß ( )2. 代女纺织人物黄道婆对棉织生产技术全过程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棉纺织的生产效率。
A.唐 B.宋 C.元 D.明
ß ( )3.汉代纹样中显现了云纹和龙凤的结合,为前代所未见,专门是显现了 的图案。
A.缠枝花 B.联珠纹 C.汉字吉祥语 D.茱萸纹
ß ( )4.明代值得注意的是 图案的流行。
A.象征 B.吉祥 C.文字 D.谐音
ß ( )5.辽代契丹族的 最具有个性特点。
A.头饰 B.发式 C.手饰 D.服饰
ß ( )6.元代蒙古族女子首服以 最具有特色。
A.顾姑冠 B.笠帽 C.巾帻 D.暖帽
ß ( )7. 的显现,把官服从单纯的颜色和繁缛的冠冕制中提升到符号化的高度。
A.乌纱帽 B.束带 C.补子 D.蔽膝
ß ( )8. 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点翠凤凰,挂珠宝流苏的礼冠。
A.远游冠 B.凤冠 C.顾姑冠 D.进贤冠
ß ( )9.明代的 是宋代去袖的长褙子。
A.比甲 B.襦裙 C.袄裙 D.褙子
ß ( )10.清代的冠帽总形制上一反汉冠的形式,在高级官员的冒顶后面还插有一束孔雀翎毛,称 。
A.高冠 B.花翎 C.顶带 D.绶带
ß ( )11.游牧民族为了方便上下马而设计的 袖也称马蹄袖。
A.弓 B.箭 C.弩 D.拨
ß ( )12.皇帝赏赐的黄马褂为了区别于大臣侍卫的黄马褂,赏穿褂为 色纽袢。
A.黄 B.黑 C.红 D.蓝
ß ( )13.满族女服是清代妇女服装的标志性服饰,涉及发式, ,鞋及饰物。
A.袍服 B.深衣 C.回鹘装 D.旗袍
ß ( )14.咸丰同治年间北京女子服装镶滚边数增多,时有“ ”之称。
A.十八镶 B.一年景 C.十三镶 D.一字襟
ß ( )15. 是明代妇女中颇为时髦,是女子喜爱的服装,又叫扣身衫子。
A.大袖衫 B.紧身衫 C.水田衣 D.大襟衣
ß ( )16.明代后期曾流行过 ,又叫稻畦帔。
A.大袖衫 B.紧身衫 C.水田衣 D.大襟衣
ß ( )17.元代 纺织业得到普遍的推广,为服装采纳新材料和新制作方法提供了契机。
A.棉 B.麻 C.丝 D.毛
ß ( )18.吉祥图案在 代服饰中得到广泛的地运用,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A.明 B.宋 C.唐 D.汉
ß ( )19.水田衣是 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
A.汉 B.唐 C.明 D.宋
ß ( )20.以下哪个是清代官袍与民袍的区别?
A.有无图案 B.有无开契 C.有无立领 D.有无颜色
ß ( )21.棉植物在我国 朝广泛种植后,从而推动纺织业的进展。
A.唐 B.元 C.明 D.清
ß ( )22.满族妇女普遍的髻式为 。
A.义髻 B.一字头 C.长乐髻 D.百合髻
ß 二.多选题
ß ( )1.中国历史上多次大的服饰变革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几次变革还分别显现在什么时期 。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宋 D.清
ß ( )2. 是组成我国古代贵妇理想形象的标志性服饰。
A.凤冠 B.鞠衣 C.褙子 D.霞帔 E.深衣
ß ( )3.我国女子缠足曾在以下哪几个朝代盛行?
A.汉 B.唐 C.宋 D.明 E.清
ß ( )4.我国历史上哪几个朝代使用过补子?
A.唐 B.宋 C.元 D.明 E.清
ß ( )5.清代马甲有哪几种样式:
A.大襟 B.对襟 C.绕襟 D.琵琶襟 E.一字襟
ß 三.填空题
ß 1.补子是带有明显符号意义的图案,明代文官一品为 纹样。
ß 2.袖端为马蹄形的袍又称 。
ß 3.明代后期显现的以各色零碎衣料拼成的长衫称为 。
ß 4. 是我国古代服饰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典范。
第八章 近现代社会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涌入使清代的 显现了坚决,人们开始突破旧有的着装规范,而不按品级穿戴。
A.冕服 B.冠服 C.等级 D.官服
ß ( )2.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留学生憎恨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剪去辨发,改穿 。
A.学生装 B.西服 C.马褂 D.中山装
ß ( )3. 一样为黑色丝麻棉毛类织物,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坠五粒纽袢。
A.学生装 B.西服 C.马褂 D.中山装
ß ( )4.民国之初,妇女服饰中仍保留有传统的 和衫裤搭配的模式。
A.比甲 B.襦裙 C.袄裙 D.褙子
ß ( )5.20世纪20年代, 以大众化的形式把时装广告渗透到千家万户。
A.电影 B.月份牌 C.漫画 D.小说
ß ( )6.20世纪20年代, 刘海最为流行。
A.垂丝式 B.一字式 C.蚕丝式 D.燕尾式
ß ( )7. 的造型结构,反映了一个时代,也标志着中国服饰吸取西方服饰的一种趋势。
A.旗袍 B.西服 C.中山装 D.军服
ß ( )8.辛亥革命后, 逐步被汉族女子同意,并结合汉族服饰的适应加以改进,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城镇妇女一般的服装之一。
A.旗袍 B.西服 C.中山装 D.衫裙
ß ( )9.文化大革命时期,女性中也有穿军便服的,但女装较为突出的依旧 的流行。
A.旗袍 B.西服 C.中山装 D.毛线衫
ß ( )10.文化大革命时期最为盛行的服装是 和毛线衣。
A.西服 B.袍褂 C.列宁服 D.军便装
ß ( )11.旗袍进展的成熟期是 。
A. 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ß ( )12.在服饰的西风东渐中,最早受到阻碍的是 地区。
A. 山东 B. 广东 C.天津 D. 上海
ß ( )1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外来服装强烈冲击着传统服装,但农民却未赶忙脱下旧装换新衣,这是 现象。
A.阻力与动力的矛盾 B.一样与专门的共存 C.渐变与激变的交叉
D.内因与外因冲突
ß ( )14.新中国成立初期, 深受宽敞妇女欢迎。
A.军便服 B.旗袍 C.列宁服 D.蝙蝠衫
ß ( )15.改革开放后, 年北京首办了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ß 二.填空题
ß 1.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显现一种 旗袍,把近现代女装推向高潮。
ß 2. 对20世纪中国女装的首次变革产生了重要阻碍。
ß 3.民国时期,男子和女子的典型服装分别是____ 和 。
ß 4.最早的中山装显现于 年,差不多定型于 年。
ß 5.新文化运动后,妇女的服装要紧有 、 、_ 和 ___ 。
笫九章 古代服装
ß 一.单选题
ß ( )1.西方服装的历史和西方文化的历史一样,其源头要追朔到古代的亚洲和 。
A.希腊 B.非洲 C.波斯 D.欧洲
ß ( )2.苏美尔人用一种称为 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躯体一周,或缠几周,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A.坎迪斯 B.卡吾拉凯斯 C.多莱帕里 D.卡拉西里斯
ß ( )3.巴比伦人穿一种 的服装,衣长至膝下,一样称为卷衣。
A.贯头式 B.流苏式 C.腰衣式 D.缠饶式
ß ( )4.亚述帝国时期, 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要紧特点。
A.流苏穗饰 B.褶纹 C.缠裹 D.披挂
ß ( )5.从服装史上看,波斯人最早运用了 技术和技巧,他们对世界服装工艺技术进展做出了奉献。
A.抽褶 B.镶边 C.缝纫 D.剪裁
ß ( )6.波斯人有一种称为 的长衣,袖子呈喇叭状,在后肘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对欧洲后来的设计有一定的阻碍。
A.坎迪斯 B.卡吾拉凯斯 C.多莱帕里 D.卡拉西里斯
ß ( )7.古埃及文明又称为 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传承3千余年,变化极少,具有专门风格。
A.地中海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 D.金字塔
ß ( )8. 是古埃及显现最早的,连续时刻最长的一种男子服装样式。
A.褶纹衣 B.腰衣 C.筒形衣 D.冠帽
ß ( )9.古埃及第18王朝后显现的褶纹衣,其样式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包缠式。
A.套头式 B.流苏式 C.围腰式 D.缠饶式
ß ( )10.自第四王朝后, 头巾成为古埃及法老王的重要装饰物。
A.那美斯式 B.多立克式 C.爱奥尼克式 D.包缠式
ß ( )11.化妆在古埃及差不多专门发达, 是古埃及人脸上最明显的装饰。
A.纹式 B.浓眉 C.红唇 D.眼影
ß ( )12.克里特妇女的装扮的典型式样是紧身上衣和 。
A.筒形裙 B.钟形裙 C.围裙 D.希顿
ß ( )13.创作于米诺王朝时期的持蛇女神像显现在 。
A.巴尔干半岛 B.爱琴海诸岛 C.小亚细亚 D.克里特岛
ß ( )14. 是古希腊人男女常穿的服装,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前者是以布料横向对折包住躯体。
A.筒形裙 B.钟形裙 C.围裙 D.希顿
ß ( )15.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多里克式希顿的特点?
A.肩部有两个别针 B.侧边对接处不缝合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