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计 webQuest的学习过程
李 爱 辉
一、简介
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部分或所有与学生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因此我们可以叫它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
二、WebQues的学习过程:
1、研究案例学习。通过短视频案例进行研究、学习。
2、设计WebQues的学习。此部分包括两部分:(1)区分教案和学案。通过学习,学者能区分出那种属于教案,那种属于学案;(2)规划学习活动步骤。根据学者情况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进行学习!
3、为过程设计学习支架。首先要了解学习支架,在进行设计学习支架!
三、建议
1、明确学习目标,每个专题可以设相应学习目标,让学员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2、专题选课应多切合学员实际。让学习者真正学了有用有价值。
3、设计一个讨论区。可以让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讨论。或专家规定某一时间进行讨论!
4、评价。评价应多注重实际应用。
四、《鸟的天堂》webQuest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异质分组,学生可根据爱好选择学习组,民主选出组长。
2、小组讨论工作方案,明确组长和各个组员的工作。组内每位学生都担任一种角色。以四人组为例,他们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掌握小组探究讨论的全局,协调小组探究的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的成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成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研究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在进行相关项目研究。
(二)自主探究,收集信息
各组可以在互连网上到老师给出的网址上查找资料。
1、密切联系各组的任务,到互连网上去,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或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2、迅速浏览,阅读,把你所需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或者是记录下来。
3、注意收集有关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具说服力的信息。
4、在讨论区共享大家收集到的资源。
(三)合作学习,重组信息
1.全组利用聊天室、QQ在线、EAML邮件讨论搜集到的资料,在讨论区共享大家收集到的资源,综合整理归类,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几大类。
2.小组学习课文以及其他文字信息中好的表达方式,围绕自己的研究项目,把搜集到的信息,利用电脑的删除、插入、复制、粘贴的功能以及相关软件WORD、FORONTPAGE、POWERPOINT等进行调整组合、再造,形成一份图文并茂的主题研究成果。
3、 研究中有什么问题赶紧与web设计者联系以取得帮助。
四、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1、各组各派一名代表利用网络广播系统展示研究成果、配以解说。
2、汇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扮演探索家、环保学家、生物学家和作家,分别尽自己的所能去了解我国、以及世界上像《鸟的天堂》中描写的天然的动 物保护区的情况,知道我国的环保状况,分析人与鸟类(或其他动物)和谐共存的条件,还可以提出一个怎样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
3、汇报时结合展示需要,可采用网页、电子文稿、文字演示等方式。
4、小组展示时,同时利用BBS公告栏进行研究成果在线答疑,训练同学质疑和答疑能力,深化对动物与环境的认识。
5、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将各组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以对环境有个全面的认识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