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理论时,以下哪种周期阶段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阶段,表现为生产过剩、企业倒闭等?( )
A. 危机阶段
B. 萧条阶段
C. 复苏阶段
D. 高涨阶段
2、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时,以下哪种划分依据是基于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阶级关系的状况
D. 以上依据均是
3、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时,以下哪种方法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A.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B.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C. 唯物辩证法方法
D. 以上方法均是
4、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条件是基础性的?( )
A. 物质生活的丰富 B. 教育的普及 C. 社会制度的保障 D. 个人的自我努力
5、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中,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职能也在不断演变,以下哪种职能在现代国家中日益凸显?( )
A. 政治统治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C. 经济调节职能 D. 文化引领职能
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以下哪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A. 个别商品
B. 同类商品
C. 所有商品
D. 以上均不是
7、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最为关键?( )
A.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B. 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 C.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D. 以上都是
8、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必然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以下关于社会形态更替曲折性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新的社会制度在一开始往往不完善,存在一些缺陷 B. 旧的社会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会进行顽强的抵抗 C. 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D.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曲折和反复
9、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理论时,以下哪种金融现象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
A. 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
B. 债券市场的信用违约
C.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复杂交易
D. 以上金融现象均是
10、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策略。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观点?( )
A. 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经消失 B. 无产阶级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团结和联合 C. 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策略 D. 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1、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中,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国家的本质,以下哪一项更能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A.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机构 B. 国家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公共机构 C. 国家是协调社会各阶级利益的中立组织 D. 国家的职能主要是发展经济和文化
1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文化领域,以下哪种文化成果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
A. 民间艺术 B. 高雅艺术 C. 流行文化 D. 传统文化
13、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准确的?(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B.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人民群众只是历史的追随者和旁观者
C.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
D.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统治阶级的决策
14、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以下哪一项更能反映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冲击?( )
A. 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工人失业增加 B. 促使资本家加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人生活水平提高 D. 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
1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理论,以下哪种解放是人的全面解放的重要方面,包括摆脱宗教束缚、实现思想自由?( )
A. 政治解放
B. 经济解放
C. 思想解放
D. 以上解放均是
16、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下哪种经济体制被认为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A. 计划经济体制
B. 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以上体制均不能
17、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
A. 环境污染 B. 信息安全问题 C. 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 D. 以上都是
18、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以下哪种情况能够准确地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即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其获得的工资报酬?( )
A.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 以上都是
19、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以下关于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表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B.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者的购买力相对不足,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激化
C. 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D.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20、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力量?( )
A. 法国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 美国独立战争
2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下哪种说法准确地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A. 社会意识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发展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立即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2、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下关于生产方式的构成要素,不包括的是?( )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劳动者
2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下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表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着认识不断深化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有时实践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判断
D.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24、在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以下哪种说法是恰当的?( )
A. 无产阶级革命是少数人的暴力行动,其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的革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一种和平改良的运动,通过与资产阶级协商实现社会变革
D. 无产阶级革命已经过时,在现代社会不再需要进行革命斗争
25、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以下哪一项更能深入地加以理解?(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B. 实践只是认识的来源,对认识的其他方面没有影响 C. 认识可以独立于实践而存在和发展 D.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信息传播,探讨信息传播的特点、影响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社会主义信息传播的规范。
2、(本题5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风险防控理论强调预防为主,论述风险防控的体系、措施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本题5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的新闻传播制度,探讨其本质、功能和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向。
4、(本题5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阐述其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以下是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论述:“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动力相互作用推动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是重要的直接动力,社会改革和科学技术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这些动力之间的关系。
2、(本题5分)材料:某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意义。探讨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本题5分)材料:“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4、(本题5分)以下是一段关于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评价:“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在促进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同时,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分析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探讨其风险的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及在全球经济中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5、(本题5分)给定材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以某一具体事物为例,分析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并探讨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2、(本题10分)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自由意志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3、(本题10分)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重点理论,阐述其对把握社会发展文化建设重点的重要性。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