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
2014年度项目第XX标段
锥 探 灌 浆 施 工
作业指导书
起止桩号:34+200~36+000
51+000~53+450
54+000~56+450
XX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人:
审核人:
参加技术交底人员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部
施工班组
目 录
1、工程概况····································································1
2、工期计划····································································1
3、设备数量及使用计划··················································1
4、施工方法及工艺及其质量标准和要求·························1
5、安全管理····································································2
6、资料整理····································································2
锥探灌浆的孔深没有超过12~15m,且布孔较密,所以锥探灌浆一般采用纯压法进行施工,纯压法系一次把浆液压入钻孔中,扩散到土层的缝隙或空洞里,灌注过程中浆液单向从灌浆机向钻孔流动,宜采用“少灌多复、先稀后浓”的方法。灌浆过程中必须对泥浆的容重、水土比、粘度、灌浆压力进行测试并做好记载,测试次数每天不少于2次,对已灌堤段应使用2.0m、直径12mm的钢条插入灌浆孔检查,防止漏灌。
c、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是控制灌浆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确定灌浆压力的原则是:不致破坏堤身和基础的前堤下,尽可能采用比较高的压力。灌浆压力高时可以使浆液更好地压入细小缝隙内,增大浆液扩散半径,析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灌注材料的密实度,但是,,灌浆压力也不能过高,否则会使裂缝扩大,出现漏浆或冒浆现象。经过长期实践和现场实验,灌浆压力确定为 4.9×104Pa(0.5kg/cm2)左右。
d、灌浆压力和浆液稠度的控制
在灌浆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灌浆压力和浆液稠度是提高灌浆质量的重要因素。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的控制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即一次升压法和分级升压法。在锥探灌浆中则采用一次升压法,即在灌浆开始时,一次将压力升高到预定的压力,并在这个压力作用下,灌注由稀到浓的浆液。当每一级浓度的浆液注入量和灌注时间达到一定限度以后,就变换浆液配比,逐级加浓。随着浆液浓度的增加,裂隙将被逐渐充填,单位吸浆量将逐渐减少,达到结束标准时,结束灌浆。
锥探灌浆在灌浆过程中采用的浆液配比(水与泥土之比)有5:1、3:1、2:1、1.5:1、1:1、0.8:1、0.5:1 七个等级。灌浆过程中,浆液稠度控制的原则是先稀后浓,适时变换,即先灌稀浆,然后逐级变浓,直到规定的泥浆浓度。达到规定的泥浆浓度后继续灌注。复灌时则采用浓度较大的泥浆。待第一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孔序灌浆。这样可以利用稀浆流动性较好的特点,使细小裂隙先灌饱,而后随着浆液稠度逐渐变浓,其他较宽的裂隙也能逐步得到良好的充填。浆液的比重以1.45~1.50 为宜,其容量和输浆量每小时测定1次,稳定性和自由析水率10天测1次,并记录。灌浆时,灌浆过程中随时检查浆液容重,粘度和额定灌浆压力下的输浆量。
e、复灌
泥浆灌浆后,由于浆液中的水析出,泥浆中的土粒发生沉淀,裂隙和空洞由于水的析出,由灌浆时的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所以必须在第一次灌浆结束后再进行 5~10 次复灌,复灌时采用浓度较大的泥浆,当吸浆量明显降低,直至浆液在孔口不再吃浆不发生明显沉陷为止。两次灌浆时间间隔不少于5天。初灌和复灌的灌浆时间,泥浆浓度和灌浆孔口压力严格按照灌浆生产试验确定的指标进行控制。
(9)封孔
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就可结束灌浆。采用拌制浓泥浆的方法用人工灌注一次封孔,封口泥浆容重约为16KN/m3。
(10) 灌浆的质量检测
锥探灌浆是隐蔽性工程,必须加强灌浆质量的检查和控制,为此,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灌浆施工的原始记录,严格灌浆施工的工艺控制,防止违返规程的操作;另一方面要在一个灌浆区灌浆结束以后,进行专门性的质量检查,以作出灌浆质量的最后鉴定。锥探灌浆质量检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钻检查孔,取芯检查,一般每间隔500m钻检查孔一个;另一种是开挖探坑,实际检查灌浆效果,并分别取样一组进行颗粒分析,界限含水量,密度,渗透试验。一般每隔1000m 开挖探坑一个。从检查和检测情况看,每个孔位灌浆痕迹清晰,灌浆饱满,无空洞和漏浆现象发生,堤身土体渗透系数明显提高,则说明灌浆效果明显。
(11)灌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a、串浆:灌浆孔和串浆孔之间堤面无裂缝或裂缝较小时,可用木塞塞住串浆孔继续。
b、冒浆、溢浆:初始灌浆时,若发现堤身表面冒浆、溢浆,可采取降低灌浆压力的方法处理,也可暂停灌浆泥浆沉落后在继续灌注。注浆孔冒浆时,可用清水或稀浆冲孔后再灌浆。
c、堤表土塌陷、隆起:发现堤表土塌陷时,应开挖查明原因,并对表面回填夯实,对深部采用浓浆灌注,已形成塌坑的,可用粘性土分层夯实回填。堤表隆起应仔细分析隆起原因,检查泥浆浓度、压力是否正常,如未发现堤身有较大的裂缝或土体滑动面产生,可采用减少灌浆压力、时灌时停的方法处理。隆起面积较大、问题严重的堤段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应进行彻底翻筑。
d、裂缝:对纵向裂缝,如缝宽≤10mm,且缝口无相对沉陷的,可采取夯实裂缝、自重注浓浆、少灌多复的方法处理,注浆时应对堤身位移进行观测,发现异常位移时,应停灌,并隔日复灌;如缝口较宽,有相对沉陷,可能局部土体有滑动面产生,则应全面检查,发现滑动面,必须进行部分翻筑。对横向裂缝,可对裂缝进行部分翻筑,将裂缝全面封闭,然后在缝口布置灌浆孔进行自重灌浆处理。
5、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携戴安全防护工具,如:安全帽、手套等,安全员及时到位,做好施工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6、资料整理
锥探灌浆施工中应认真做好记录,特别是对严重隐患的处理(如围锥、密锥及复灌情况),必须做出详细的施工记录,并对隐患的类型及存在形式做出分析、判断和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