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1309457 上传时间:2025-07-1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8.37MB 下载积分:1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苏州市振华中学 周颖,1,振 华中学 简 介,学校占地面积,33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0702,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工,213,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大市学科带头人,7,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4,人,近几年来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的百余人,。,53,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人,。,2,学校前身是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建于,1906,年的“振华女子两等小学”。,2002,年,依托苏州市第十中学创办民办公助的振华双语实验学校;,2010,年,苏州市第十中学初中部与振华双语实验学校合并,成立公办的苏州市振华中学校。,3,什么是教育品牌,教育的品牌是质量、信誉、文化的综合体。“品”是指教育发展的品质,表现为教育发展的优质内涵;“牌”指的是教育的公众形象,是影响力和美誉度。,做好教育品牌的建设,要从“品”和“牌”两个方面入手,形成品与牌的良性互动。,(,项海刚,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4,学校品牌,学校品牌就是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学校个性化战略。,它是教育价值的校本化表达;它既统领学校全局的工作,又规划出未来的发展趋向。,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和愿景,基于教育形势、学校内外部生态环境,(,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沈曙虹,),5,学校发展空间:教育的风往哪里吹?,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互联网与泛在学习,大数据与教育评价,自媒体与教育舆情,6,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未来学校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落实“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的白皮书,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全面系统的描绘了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了中国未来学校计划的实践路径。,7,1.,未来学校的建筑与空间特征:打破单个传统意义的教室概念,未来学校的建筑将提供无限可能性的,互动式空间,把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相融合,,打造便于社交、研讨与分享的未来教室。,2.,未来学校的课程特征:建立特色、多元、全面的课程体系,实行,STEAM,教育、艺术、体育课程,的多元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特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非教育的客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深度式学习,等转变学习方式,用新型学习方式和未来教师将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游戏化的、社会化的学习,构建互动、高效的现代化课程。,4.,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形态特征: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形态必将打破僵化的教育体制,优化教育技术与组织形态,合理利用经费、精力投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8,未来学校创新的实践路径,1.,未来学习中心,2.,未来艺术中心,3.,国学启慧中心,4.,未来创新中心,5.,社会践行中心,6.,生活体验中心,7.,未来体能中心,8.,情绪行为中心,9,学校,品牌定位,个性定位,强调对受众的独特影响力;,功能定位,强调品牌的作用与效果;,目标定位,强调品牌所要达成的愿景,;,同行情势定位,强调品牌“第一”的地位;,空档定位,瞄准同类型学校中的空白点;,求新定位,凸显品牌的新颖优越之处;,区域定位,规划品牌的影响范围等。,10,品牌学校,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孙向阳,理念决定品牌,课堂铸就品牌,管理维护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团队打造品牌,科研助推品牌,11,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培养、提炼、整合的过程。,在学校文化传承上,要善于审视传统,提炼学校精神。提炼学校精神可以从教育叙事入手。,12,教育理念,总结反思研究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科学合理地表述,在实践中检验,13,学校品牌建设,一、“振兴中华”,“诚朴仁勇”,价值取向,二、,博学、博览、博识,小微课程,三、,扎实灵动,不教之教“苏式智慧课堂”,四、,融合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未来教师,14,振华校歌,:,朴诚仁勇为世倡,齐家治国身所当,办学宗旨:,培养具有“中国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校训:,诚 朴 仁 勇,“诚”以待人 “朴”以自奉,“仁”以存心 “勇”以进取,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15,学校的文化浸润、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的学校生活等都渗透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朴仁勇”的学校校训,教师敬业奉献的工作状态,“,振兴中华”的办学宗旨,16,育人模式:,夯实基础 激发潜能 发展特长,教师文化:,争先 拼搏 科学 和谐,学校形象:,朴实教育 学有后劲,17,文化立校(价值领导),把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好的文化根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文化基因,一是指在今天应当继续生长的教育传统;一是指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国家意志。,18,振华精神和校训精神物化为学校的文化标志,展现几代振华人的追求。,校训修身,19,第六届“苏州,台北”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比赛中,学生 进行了题为,少年中国说,的朗诵表演,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核心价值观,德善书院振华学堂,20,第二届校歌红歌比赛暨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活动,学校部分学生代表,赴苏州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激情唱响红歌 齐心振兴中华,21,“诚朴仁勇”校本教材,22,开学典礼暨校歌启用仪式,“诚、朴、仁、勇”,校训启用仪式,23,“诚朴仁勇”校训系列活动,校训演讲比赛,校友故事演讲比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比赛,革命故事演讲会,24,学校历史上有过“振华女子公益团”,国难之际,师生走上街头,发动民众,鼓舞前方抗日将士。,公益人士分享故事,确立“种子”志愿者,了解公益基本做法,心理辅导,教会援助基本方法,与社区残疾人结对,从中获得“我奉献,我快乐”的积极体验。,社区公益演出、,公益结对,公益立行,25,小公民多做公益事,修、齐、治、平本不可分割,,修身是基础,但齐家治国才是公民的责任担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校不能仅仅着眼于培养好学生,和,好孩子,,更要,培养将来的社会公民。,26,学生进社区志愿服务,成立,“,振华公益团,”,关爱福利院儿童,爱心义卖活动,乐助双残家庭,27,“,校园小主人,”,值勤活动,2013,年,我校学生开展“,下沉式立交防水淹安全事故警报器研究,”,获得当年,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28,四有好老师,29,振华中学成为苏州市基地校,30,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品牌建设,学校存在知识为本、训练为主、讲解偏多的机械应试倾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以接受为主。,我们期待通过建设“智慧课堂”引导课堂结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丰富学生知识习得的路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31,回顾历史,1936,年振华女中的校刊上,对学生培养宗旨的表述是“本校以培养青年充分知能,使学行完美,体用兼赅为宗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实验、演讲及复习法”,理科教学注重实验,以使学生能够细心研究、自由发展。,自主学习、质疑讨论、探究体验、自由发展已是振华女中时颇具特色的教学方法。,32,苏式课堂,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体现。,苏式课堂的基本要义表现为:清通简要、明体达用、不教之教、开放致远。,苏式课堂的核心思想表现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再学”。,33,建设从以下三个层面思考和着手:,“课堂”,回归课堂本质,以学为核心的学本课堂;,“智慧课堂”,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教师教得灵活生动;,“苏式课堂”,延续叶圣陶先生教学思想的核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苏式特质。,34,基本教学路径,始于体验,创设源于生活的丰富情境,让学生在各类情境中充分体验和感悟;,融于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问题驱动,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感悟生成,提升思维力。,35,研讨活动发言,结构精致意境深远,教学公开课,我的母亲,苏式课堂课后研讨活动,苏式智慧课堂教学展示,顾泠沅老师莅临指导,36,凝练学科“苏式特质”,语文学科“,真体悟,、,善品读,、,巧结构、深意境,”;,物理学科“微情境、深体验、小活动、巧智慧”;,政治学科“温润、思辨、本真、向善”,37,三、以课程为核心的品牌建设,课程即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着重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的意义。,课程是儿童学习经验之总体,是师生创造性经验之手段与产物。,38,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个样。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39,这里我不敢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双手授与学生的意思;而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够说已经完整无缺了吗,?,我能够肯定的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不过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罢了。,他们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的份儿,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一些实例,以免他们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1941),、,40,在“丰富学生生命可能,成就学生本色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面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建设,初步构建了以“丰富学生生命体验”为宗旨的课程体系。,41,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开设小微课程,学校开发网上小微课程选课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利用系统进行管理和评价。,每门课程,48,课时,学生每学期自主选课,4,次以上,小微课程,4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课程开发背景,43,苏州教育的“全纳、优质、公平、适切”教育追求和使命担当。,基于“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育人特征,我校确立了“朴实教育,学有后劲”的办学追求,努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被唤醒与激发潜能和日趋鲜明的特长”的振华学生,因此,学校努力建设“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小微课程,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44,课程体系,1,课程建设目标,“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小微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得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振华学子。,45,2,课程设置,小微课程体系中包含三种类型和功能的课程:,博学课程,博览课程,博识课程,46,“博学课”,-,选我所长、学我所需,博学课程课题来源主要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本土情怀,国际视野”这四大类,授课教师为我校各科骨干教师、地方大专院校专职教授及传统技艺传承人以及学生家长,学生通过网络选课平台自主,选课。,47,博学课程,在校选修,48,姑苏灯彩,木刻版画,电池,DIY,神奇化学,49,茶艺鉴赏,舞蹈与形体,苏州地方音乐,苏州方言,50,篆刻入门,食材花园,无线电遥控门铃制作,校园足球,51,“博览课程”是学生利用网络,在线浏览学习本校教师教学视频或专家讲座、专题记录片等,同时完成相关问题的一种网络自主学习形式。学生完整看完视频后,再点击“在线答题”,回答相应问题,。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学校开发相应的学生网络学习的管理系统,对学生学习的时间及完成问题的情况进行科学的监控和数据记录。目前,网上自修的博览课程已收集近百个教师制作视频。,“博览课”,-,随时随地、网上自修,52,网上自修,博览课程,53,“博识课”,博闻广见、卓有通识,“博识课程”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博物馆、名人故居、甚至是整个苏州城。学校充分利用苏州各类博物馆、园林及百余家科普场馆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以“博闻广见、卓有通识”为基本理念,开发了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为一体,兼有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性质的小微博识课程。,54,通过前期的积极准备与考察,目前我校已落实苏博、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驻苏,73049,部队等二十个涵盖苏州本土特色、科技创新和国防教育的校外博识课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有:,1,、苏州博物馆;,2,、苏州市锡剧团有限公司;,3,、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4,、苏州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驻苏,73049,部队;,6,、苏州美术馆新馆;,7,、苏州工业园区消防大队;,8,、苏州规划展示馆;,9,、姑苏,69,阁;,10,、苏州胥口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11,、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12,、苏州,5166,影视传媒文化产业园;,13,、吴中区旺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4,、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5,、金华盛纸业,(,苏州工业园区,),;,16,、苏州长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7,、苏州光大环保产业园;,18,、洞庭山天然泉水公司;,19,、苏州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20,、苏州漕湖产业园;,55,校外研修,博识课程,56,走进“莱克”工厂,走进“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57,走进苏州名人馆,走进苏州美术馆,58,走进苏州规划馆,环保之旅,59,“水土保持”科普行,消防之旅,60,走进“苏剧”,影视之旅,61,走进华佳丝博园,走进“金华盛”纸业,走进“长发”,62,成果小报、考察报告,63,课程评价,(,1,)课程开发评价,(,2,)学生研修评价,(,3,)师生反馈评价,64,网络问卷调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65,小初衔接课程,预备年级为初中小学衔接阶段,重点从初中学习需要的视角重新梳理和强化小学学习内容,完成小学教学任务,实现由小学生到初中生学习思维的过渡和转变,以期学生顺利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66,七八年级为初中学科基础强化阶段,重视学科素养和学科视野的拓展、突出思维与方法训练,丰富课程内容,关注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九年级是高中预备阶段,适当引入高中先修课程,为进入高中学习做好前期准备,确保取得优异的中招升学成绩。,67,小初衔接课程的构成,A,学科衔接课程:数学、语文、英语,B,初中先导课程:科学、社会、阅读,C,个性特长课程:艺术(音乐、美术、传统艺术)、体育,D,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制作、疑问与探究、社会观察与思考、自然观察与实践,68,69,小初衔接课程,每天三点以后课程,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小微课程,阅读拓展,(1,班,),阅读拓展(,2,班),学科拓展,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选课及介绍(泽慧厅),社会科学阅读,(,史,1),文学阅读,1,数学拓展(,1,双,2,单),航模(可桢楼,309,)(,12,),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泽慧厅),1,、爱心手语(预备,1,班),自然科学阅读,(,理,1),社会科学阅读,(,史,1),英语拓展(,1,单,2,双),姑苏灯彩(,21,),1,、苏州街巷文化研究(预备,1,班),2,、探索魔术背后的奥秘(可桢楼,306,),文学阅读,1,自然科学阅读,(,理,1),2,、苏州地方水土保持研究(预备,2,班),3,、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泽慧厅),3,、苏州地方音乐研究,(,可桢楼,112),4,、空中食材花园(可桢楼,205,),5,、扎染艺术(预备,2,班),70,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教师利用班班通平台、未来教室、电子白板授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四、课程与信息融合,指向未来的品牌建设,71,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一)引领发展,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要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重要意义,理解国家教育信息化的 方针政策与战略部署,把握信息技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引领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推进管理方式转变,不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步伐。,(二)协同创新,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者。要深入了解信息化工 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努力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多方面资源,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要加强与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沟通,达成加快信息化步伐的共识。要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高新企业等合作,寻求多方面资源支持,推进学校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三)提升素养,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践行者。要遵守国家相关信息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规范信息技术应用行为。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利用互联网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72,刘振华老师的英语课,杨易老师的数学课,初一年级教室已实现双屏,有,2,个信息化教改实验班,新设备已投入使用,学生用,ipad,新投入使用双板教学平台,73,信息教改实验班教学活动,一堂漫步云端的课,74,信息教改实验班教学研讨活动,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专家来校指导信息化工作,75,杨宗凯校长、刘延申教授及顾月华局长等领导来校指导信息化工作,76,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的指导下做好校内外的赛课、听评课活动,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成果显著,,2015,年有,36,节课被选为县、市及省级优课,其中省级优课,8,节,部优,7,节。,2016,年部优,4,节。,姓名,单位,学段学科,晒课教材和分册,晒课知识点,马守兴,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生物,江苏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上册),食物链,蒋剑,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郑利,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思想品德,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世界因我而精彩,顾琴华,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沈逸翔,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英语,牛津英语,8B,8Bunit1Task,叶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语文,苏教版八下,孔乙己,袁卫星,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语文,苏教版七下,自由作文,张红英,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初中语文,苏教版七下,我们家的男子汉,77,学校品牌建设的一点感受,78,学校发展空间:校长的有限空间,矛盾叠加期多元诉求的基础教育!,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信守理想与面对现实,行政退位与专业缺位,权利削减与责任增大,主动求变与被动变革,79,学校发展空间: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绿色基础上的优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课程,及,教学,的,攻坚,个性化学习,的挑战,80,对学校发展阶段的把握,当下的,学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就像学生总处于他人生成长的一个阶段,校长老师不能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把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给包办了,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样如此。,校长的任期只是这个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短短的一段,不滞后不过分超前,不越俎代庖做后辈才能做的的事,这样学校才能取得适度发展。,81,对优势教师和教师优势的了解,价值取向多元,、,个性愈发张扬的今天,单靠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打拼,只能让学校产生局部或表面的变化,而不会让学校产生根本的转变。只有全体教师至少是绝大多数教师从心底拥护认同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教师才会把职业当作事业。,校长如果熟悉了解学校的优势教师和教师的优势,知道这个群体的工作特点和骨干教师所长,因势利导,那教师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的正能量是不可小觑的。,82,校长领导力的构成,战略思维力,(机遇与定位),价值领导力,(象征与文化),组织协调力,(技术与人际),课程领导力,(课程与教学),陈玉琨,与,美国学者萨乔万尼,(T.Sergiovanni),83,校长的组织领导力,是通过各种组织机制建设,提供组织结构、流程、制度和文化,把学校个体和群体密切联系起来,共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管理能力和品质。,84,组织构成要素,A,人员:优势特长,个性与风格,校外专家,B,目标:学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C,结构:分工协作载体。明确部门、岗位、职责、从属关系构成。,D,管理:为实现目的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的流程。,85,学校发展目标的变化,目标:合理安排组织结构的前提,当下、常规与追赶,长远、特色与创新,工作与群体,生活与个体,(人文关怀)(量身打造,),86,学校组织结构的变化,A B C,A,科层制:校长室,职能处室,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B,扁平化:校长室,分管校长,年级部,C,学习型组织:教学处、教科室,教研组,任务型组织:项目组,87,88,学校各类组织的管理(,1,),校级班子,(内部合作、外部争取、左右协同),中层架构,(常规落地,任务驱动,总结提升),基层组织架构与建设,备课组、教研组、班级组、年级组工会组,(问题驱动,科研引领,健康身心),学校的非正式组织,(不促成,重引导),89,学校各类组织的管理(,2,),责任承担是核心,工作分工是基础,权力分配是关键,利益归属重补偿,90,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1,),教育常规,自身发展,评优评先,就学就医,沟通家长,要特别注重学校章程、教代会制度以及评优评先制度。,91,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2,),人情:人情世故,合情合理,人情练达,关系: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论资排辈,面子:声望和地位,有面子,给面子,92,组织领导力的要素,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创新力,社会责任力,关键是校长的知识、经验、智慧、胸怀,93,品牌建设与管理原则,愿景明晰,理念入心,科学规划,逐步落地,以人为本,善待教师,自律为主,制度为辅,搭建平台,鼓励发展,民主决策,发挥合力,94,请多提宝贵意见,丰富学生生命可能,成就学生本色人生,9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