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要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304741 上传时间:2025-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离开了货币,商品交换就存在困难,商品生产会发生障碍,人们的生活也有极大不便。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表明货币是用来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一种尺度,这和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是有关的;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表明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2.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有何优点? 一般来讲,信用卡、支票等是当代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及存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于一身,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结算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是一种方便、安全、快捷的支付手段。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何意义? 目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可以保持物价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外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4.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1)金钱是财富的代表,人们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如亲情、友情、爱心等等。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对于金钱,要用有益、用之有道。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5.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 (1)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有地域、季节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高;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低。 (3)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变动要以价值为基础,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 6.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1)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但是,不同商品的需要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替代品、互补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则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2)商品价格变动也影响生产,归结起来主要有:调节生产量规模;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7.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从消费类型、消费结构看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略) (2)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 ①从根本上讲,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可支配性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反之,收入越少,消费水平就越低。消费水平还受未来预期收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③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④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主观因素(心理): 消费者表现出种种消费心理。如①从众心理,大多数人买我也买;②攀比心理,少数人有我也要有;③求异心理,表现出与众不同;追求时尚,流行什么就买什么;④求实心理,消费讲求实惠;等等。这说明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层次性、多样性。 (3)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①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要增加居民收入。 ③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还要稳定物价。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选择。要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分类回收、保护自然等。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最终为了消费; (2)消费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消费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发展生产力 ①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必须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三、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1)公有制为主体 ①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②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除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外,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有量的优势。公有制为主体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①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非公有制经济有三种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各种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如何坚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各种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国有企业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1.比较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2.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3.如何经营公司? 五、高度重视并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1.就业的作用与存在的就业问题——为什么 2.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劳动者应如何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3.劳动者应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哪些准备? 六、依法维护法权劳动者的合利 1.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企业应如何做? 七、正确的选择投资方式,学会理财。 1.请列举几种投资方式。 2.比较集中投资方式的投资特点。(从收益性、风险性、流通性等方面比较) 3.说说选择投资应注意什么?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坚持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现阶段的几种分配方式有哪些?(注意区别) 3.坚持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注意: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3.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正确认识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加注重公平。 1.当前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现象、问题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2.当前收入差距加大的原因是什么? 3.收入差距拉大有何危害(分配公平有何意义)? 4.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四、促进财政征收,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收入的途径有哪些?如何促进财政增收? 2.财政支出有哪些用途?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 2.两种主要的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方法及意义。 3.税收的作用: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调节经济的杠杆。 4.我国税收的性质。 六、公民应依法纳税 1.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2.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3.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国家如何做?公民(纳税人)应如何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