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形势与政策(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政治参与的形式,以下哪种方式被认为是普通公民影响政治决策的最直接途径?( )
A. 选举投票 B. 政治集会 C. 信访活动 D. 网络议政
2、国际政治中的联盟理论认为,国家会基于共同利益结成联盟。以下哪种情况下国家更倾向于结成联盟?( )
A. 国际形势稳定
B. 自身实力强大
C. 面临共同威胁
D. 文化差异较小
3、在探讨政治文化的内涵时,以下哪种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
A. 历史传统 B.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 教育水平 D. 宗教信仰
4、在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中,议会制和总统制是两种常见的政体形式。以下关于这两种政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议会制中,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B. 总统制中,总统权力不受议会制约
C. 议会制中,政府对议会负责
D. 总统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5、政治发展的目标具有多样性。以下哪个目标通常被视为衡量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A. 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和扩大
C. 政治决策的迅速高效
D. 政治领袖的绝对权威
6、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受到多种渠道的影响。以下哪种渠道在当代社会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作用最为显著?(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传承
C. 互联网
D. 宗教活动
7、政治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的政治行为和政策选择有所不同。以下哪种政治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
A. 对权力的态度
B. 对民主的理解
C. 宗教信仰
D. 以上都是
8、政治权力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通常被认为是哪里?( )
A. 君主
B. 政府
C. 人民
D. 宗教领袖
9、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效果评估,以下哪个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个体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
A. 政治知识水平 B. 政治参与意愿 C. 政治信任度 D. 以上都是
10、对于政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下哪个阶段通常以建立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秩序为主要任务?( )
A. 起步阶段 B. 转型阶段 C. 成熟阶段 D. 以上都不是
11、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哪个国际组织在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A. 北约
B. 上海合作组织
C. 华约
D. 欧佩克
12、在政治发展理论中,现代化理论认为政治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以下哪个方面的现代化通常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A.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B. 政治权力的世袭化
C. 政治决策的神秘化
D. 政治参与的有限化
13、对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在特定情况下适度的权力集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
A. 集权主义观点 B. 分权主义观点 C. 平衡论观点 D. 以上都不是
14、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对于其存续和发展至关重要。以下哪种情况表明一个政治制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A. 拒绝变革,维持现状
B. 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
C. 忽视民众需求,独断专行
D. 排斥外部经验,自我封闭
15、在国际关系中,理想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法实现和平。以下哪个观点不符合理想主义的主张?( )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B. 道德原则应该指导国家行为
C. 建立国际组织可以解决争端
D. 国际秩序应该基于公平正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政治发展就无从谈起
B. 政治发展是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促进政治稳定
C. 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统一于国家治理的实践中
D. 在特定时期,为了实现政治发展,可以暂时牺牲一定程度的政治稳定
2、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以下哪些是构建诚信社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
A. 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B. 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
C. 加强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D. 开展信用教育和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下列哪些活动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开展志愿服务活动;B.加强爱国主义教育;C.推进诚信建设;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在研究中国的宗教政策时,以下哪些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重要举措?
A. 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B.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领域的正常秩序
C.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
D.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5、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 其内容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6、在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时,以下哪些因素会产生重要影响?
A. 利益集团的诉求 B. 专家学者的建议 C. 公众的意见和参与 D. 政府部门的利益考量
7、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有哪些举措?
A.制定和实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B.推动妇女参政议政,提高妇女地位
C.加强妇女教育和培训,提高妇女素质
D.关注妇女健康和福利,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8、关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B.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多极化发展。
C.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应当遵循平等、开放、包容、合作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D.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多边主义,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9、中国的政治发展如何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A.加强科技创新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B.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C.防范科技风险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D.推动科技与政治的深度融合
10、在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地区一体化进程时,以下哪些因素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 经济互补性和共同市场的需求
B. 政治合作以增强地区影响力
C. 文化相似性和历史渊源
D. 应对外部挑战的共同需求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详细阐述政治文化中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对政治行为的引领作用。
2、(本题5分)探讨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研究公众的政治心理、社会心态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心理疏导维护政治稳定。
3、(本题5分)论述政治合法性的制度绩效评估与改进,分析如何通过对政治制度绩效的评估来判断合法性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增强政治合法性。
4、(本题5分)详细说明政治决策中的决策执行问题,分析决策执行的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和保障机制。
5、(本题5分)详细阐述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如何通过培育合适的政治文化推动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简述政治监督中的社会监督,分析社会监督的形式、作用和发展前景。
2、(本题10分)详细阐述国际政治中的软实力竞争,探讨软实力的构成、作用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3、(本题10分)分析国际法中的海洋法,说明海洋法的主要原则、制度和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
4、(本题10分)探讨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和途径不断丰富,如何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