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烟台理工学院《医学检验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1302712 上传时间:2025-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理工学院《医学检验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烟台理工学院《医学检验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烟台理工学院 《医学检验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平衡。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 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其作用具有微量高效、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等特点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但在多数情况下,激素调节起着主导作用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通常越弱 B.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基础,其调节机制主要是负反馈调节 C.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无关,只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4、在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学习中,当探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花粉和胚珠的识别和融合至关重要?( ) A. 花粉萌发 B. 花粉管生长 C. 双受精 D. 胚的发育 5、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以下关于细胞癌变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B.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 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长期接触这些致癌因子会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 D. 只要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B.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C.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同时还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细胞的生命活动而发生变化 7、对于生物的种群生态学,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和增长模型的描述,哪一种是准确的?( ) A. 种群具有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包括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指数增长在理想条件下发生,种群数量迅速增加;逻辑斯蒂增长考虑了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最终达到平衡。这些特征和模型有助于研究种群的动态变化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B. 种群的特征对种群的发展没有影响,不需要关注 C. 种群的增长只遵循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不具有实际意义 D. 种群的数量总是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8、对于生物的免疫系统疾病,在探讨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和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时,以下哪一项说明是最全面的?( ) A.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缺失导致的,如艾滋病;过敏反应则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反应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增强治疗和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B. 免疫系统疾病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无法通过治疗来改善症状,只能采取预防措施 C.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不足引起的,治疗方法都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为主 D. 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完全理解,因此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9、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细菌的耐药性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当大量使用某种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时,细菌群体往往会产生耐药性。以下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哪种解释是较为科学的?( ) A. 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导致部分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存活并繁殖,从而使耐药性在群体中扩散 B. 抗生素直接诱导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产生耐药性 C. 细菌会随机地产生耐药性,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 D. 耐药性是细菌天生就具有的特性,只是在使用抗生素后才表现出来 10、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对于植物激素的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在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等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B.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与生长素在某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与脱落酸在调节细胞分裂方面存在拮抗关系 D.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植物生长,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较为单一 11、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研究中,假设要探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两者的平衡调节,以下哪个环境因素是重要的?( ) A.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B. 温度和氧气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显著影响 C. 二氧化碳浓度,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会影响呼吸作用 D. 以上环境因素都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变化会导致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发生相应的改变 12、关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以下对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糖类在体内可以通过消化吸收、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等过程进行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或转化为其他物质 B. 脂质可以在体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脂肪储存能量或参与生物膜的构建 C. 蛋白质在体内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不含氮部分和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供能或转化为糖类和脂质,含氮部分则在肝脏中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D.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是相互独立的,不会相互转化和影响 13、在植物生理学的学习里,当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是最为关键的?( ) A. 光反应阶段 B. 暗反应阶段 C. 卡尔文循环 D. 电子传递链 14、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以下关于其特点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远远多于无氧呼吸 B.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酶参与 C.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对于一些厌氧生物和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需氧生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迅速提供少量能量 D. 细胞呼吸的唯一目的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与其他细胞代谢过程没有直接关联 15、对于生物的激素调节,以下关于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及作用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 ) A. 动物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作用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植物激素由特定部位产生,作用范围广泛,没有特异性 B. 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特点相似,没有明显区别 C. 动物激素作用迅速,植物激素作用缓慢,因此动物激素比植物激素更重要 D. 植物激素只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16、关于生物的分类学,以下关于物种的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B. 物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特征,这些特征是区分不同物种的重要依据 C. 同一物种的个体在基因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D. 物种的概念是绝对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7、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有关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影响,以下哪种描述是恰当的?( ) 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数目变异如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引起疾病或影响物种的进化 B.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没有任何影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染色体变异只会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无性生殖不会出现 D. 染色体变异都是有害的,会导致生物死亡 18、在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效果相同,没有明显区别 B.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但作用范围广而不专一;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能够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C. 特异性免疫在病原体感染初期发挥主要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较小 D. 非特异性免疫可以完全替代特异性免疫,不需要特异性免疫的参与 19、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以下关于其场所和阶段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细胞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 B.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依次经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产物只有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C. 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其过程简单,不涉及多个阶段 D. 细胞呼吸的各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和协调 20、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分为 DNA 和 RNA 两大类。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B. RNA 通常是单链结构,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DNA 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结构,其中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 细胞中的核酸只有 DNA ,RNA 是在细胞合成蛋白质时临时转录形成的 21、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复杂多样,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也有所不同,如乳酸菌产生乳酸,酵母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C.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的能源物质 ATP D.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该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22、在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中,花的结构和发育与传粉方式密切相关。当一种植物的花结构发生变化时,以下哪种传粉方式可能会受到影响?( ) A.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风媒传粉等方式可能改变 B. 传粉方式不受花结构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不变 C. 植物会停止传粉,无法繁殖后代 D. 传粉方式会随机改变,与花结构无关 23、对于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以下关于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的分布及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执行各种功能;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参与细胞识别、免疫等过程 B. 细胞膜中的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均匀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 C.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不能移动 D. 糖类在细胞膜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24、在生物的进化证据方面,关于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证据如何支持进化论,以下哪一种阐述是最有力的?( ) A. 化石记录展示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历程;比较解剖学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同源器官,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胚胎学研究发现不同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相似,反映了物种进化的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通过分析基因和蛋白质的序列差异,为物种的进化关系提供了更精确的证据 B. 这些进化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不能完全支持进化论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正 C. 化石记录是最重要的进化证据,其他如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作用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D. 进化证据只是一些巧合和相似性,并不能确凿地证明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进化论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25、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群落会如何响应?( ) A.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B. 微生物群落保持不变,不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C. 微生物群落会立即崩溃,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 D.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随机的,与环境条件无关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体重为 70kg,需给予某种药物按体重计算的剂量为 8mg/kg,现该药物的规格为每支 30mg,问需要给患者注射几支该药物? 2、(本题5分)某种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 25 分钟繁殖一代,现初始有 150 个细菌,经过 2 小时后,细菌总数是多少? 3、(本题5分)某药物的规格为每支 9mg,现需给患者静脉注射该药物 45mg,问需要几支该药物? 4、(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呼吸频率为 16 次/分,每分钟通气量为 7L,求该患者的潮气量是多少? 三、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位 42 岁女性,因咳嗽、咳痰、咯血就诊。胸部 CT 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请分析该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是什么? 2、(本题5分)一名 72 岁男性,因活动后气促、心悸就诊。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什么?如何进行治疗? 3、(本题5分)一位 45 岁男性,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 2 年,近日肿块不能回纳,并伴有腹痛。请分析可能的疾病,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4、(本题5分)一位 48 岁女性,近 3 个月来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5 公斤。空腹血糖 12.5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8.5 mmol/L。请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5、(本题5分)一位 60 岁女性,因声音嘶哑 2 个月入院。喉镜检查发现左侧声带麻痹,喉部未见明显肿物。胸部 CT 显示纵隔有占位性病变。请诊断并探讨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阐述医学检验学中生化检验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2、(本题10分)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本题10分)论述细胞生物学中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及作用。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