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道德经精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研究哲学中的社会哲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时,以下哪种观点认为社会变迁是由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推动的?( )
A. 社会变迁是随机和偶然的
B. 文化和观念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
C. 经济因素对社会变迁起决定性作用
D. 以上均不是
2、在现代哲学中,关于现象学的方法,以下关于其通过“悬搁”和“还原”来揭示本质的过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悬搁和还原是一种主观臆断的方法,无法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B. 通过暂时搁置对事物的既有看法和预设,回到事物本身直接呈现的现象,从而把握其本质
C. 现象学的方法过于复杂和抽象,在实际的哲学研究中应用价值不大
D. 悬搁和还原只是对传统哲学方法的重复,没有创新和突破
3、在哲学的道德哲学中,功利主义和义务论在处理道德困境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下哪种道德困境最能体现两者的差异?( )
A. 为了拯救多数人的生命而欺骗少数人 B. 为了遵守承诺而放弃对他人的帮助 C.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救助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D. 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而违反社会法律
4、在哲学的政治哲学中,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存在多种理论。以下对于契约论和权威主义在这方面的观点,哪一项更能反映其根本差异?( )
A. 权力产生的基础 B. 权力行使的限制 C. 权力与义务的关系 D. 权力的分配原则
5、对于哲学中的历史哲学,以下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论述不准确的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B. 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C. 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儒家思想,以下关于其“仁”的概念和内涵的阐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仁”是一种抽象的道德理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无关
B.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和谐相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C. “仁”主要强调等级秩序和权威服从,压抑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
D. 儒家的“仁”的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7、对于哲学中的认识论中的理性主义认识论,以下哪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其主张?通过理性的演绎和推理获取确定性的知识。
A. 否定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B. 认为知识只能来自于经验
C. 强调理性思维的可靠性和优先性
D. 以上均不是
8、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以下关于柏拉图理念论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
B. 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C. 理念通过分有和摹仿与具体事物相联系
D. 理念论完全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价值
9、关于哲学中的伦理道德原则,以下哪种原则强调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法则?( )
A. 功利主义原则
B. 义务论原则
C. 美德伦理原则
D. 以上均不是
10、在探讨哲学中的宗教哲学时,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宗教信仰是基于人类对超越现实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
A. 宗教神秘主义
B. 宗教理性主义
C. 宗教实用主义
D. 宗教存在主义
11、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儒家思想,以下关于其仁学思想的内涵,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 B. 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仁的境界 C. 仁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概念 D.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12、在哲学的宗教哲学领域,对于宗教信仰的合理性和本质有着不同的看法。以下哪种观点不太符合宗教哲学的常见讨论?( )
A. 宗教信仰是基于人类对未知和超越的渴望 B. 宗教信仰可以通过理性论证来证明其真实性 C. 宗教体验是个人与神圣存在直接交流的方式 D. 宗教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具有多种功能
13、在西方哲学中,现象学试图通过直接的意识体验来描述事物的本质。以下哪种方法是现象学研究中常用的?( )
A. 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 B. 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C. 悬搁判断,回到事物本身的直观 D. 依赖权威和传统的解释
14、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试图通过对现象的直接描述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于现象学的方法,以下哪一项理解不太准确?( )
A. 悬置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和预设 B. 关注事物在意识中呈现的现象本身 C. 试图超越主观和客观的二元对立 D. 现象学的描述是基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15、在哲学的心灵哲学领域,关于身心关系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以下对于不同哲学观点中身心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哪一项更能展现其理论深度?( )
A. 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区别 B. 身心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分歧 C. 身心相互影响的方式 D. 对心灵现象的解释
16、在研究哲学中的意识哲学问题时,以下哪种学说试图解释意识的产生和本质,认为意识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产物?( )
A. 神经科学的意识理论
B. 现象学的意识理论
C. 心灵哲学的意识理论
D. 以上都是
17、对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以下关于实体、本质和存在的思考,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形而上学试图探究超越感官经验的终极实在,探讨实体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B. 形而上学是一种过时的哲学思考方式,已经被现代科学和哲学所摒弃
C. 形而上学的问题过于抽象和晦涩,对人类的认知和实践没有任何价值
D. 关于实体、本质和存在的形而上学思考在哲学史上从未达成过任何共识
18、在哲学的政治哲学中,对于权力的本质和分配有着深入的思考。以下哪种观点不太符合常见的政治哲学理论?( )
A. 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和同意 B. 权力应该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C. 权力的目的是实现统治者的个人利益 D. 权力的分配应该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19、在哲学的本体论中,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核心议题之一。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唯物主义的立场?( )
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 意识能够独立于物质而存在,并决定物质 C.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D.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0、在哲学的语言哲学中,对于语言的意义和指称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以下哪种观点不太符合常见的语言哲学观点?( )
A. 语言的意义在于其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 B. 语言的意义是由使用者的约定和共识决定的 C. 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语言内部的结构和规则产生的 D. 语言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简述古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及价值取向。
2、(本题5分)哲学中的先验论证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3、(本题5分)哲学中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艺术、逻辑和认识论等领域有不同的体现,试分别阐述。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材料:“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分析这句话的哲学内涵,探讨其对自我意识、认知与存在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现代哲学思考的启示。
2、(本题5分)有一段材料:“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黑格尔。分析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探讨极端状态在哲学思考中的意义。
3、(本题5分)材料:“美是一种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这句话的哲学内涵,探讨美的本质与价值的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对美的价值的理解。
4、(本题5分)材料:“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分析这句话的哲学内涵,探讨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的体现。
5、(本题5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来实现的。依据以下材料,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在社会、历史和个人发展中,如何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推动事物的进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分析儒家哲学中的“仁”的思想,探讨其内涵、发展历程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价值。
2、(本题10分)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荒谬感与人类的存在困境相关,以具体哲学家的观点为例,分析荒谬感的哲学内涵和应对方式。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