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中苏教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2=2a5 B.a3•a2=a6 C.(a3)2=a9 D.a3÷a2=a
2.如图,与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B. C. D.
3.已知方程组的解x为正数,y为非负数,给出下列结论:①-1<a≤1;②当a=-时,x=y;③当a=-2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5+a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a﹣3>b﹣3 B.﹣3a>﹣3b C.> D.a+3>b+3
5.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②如果 a > b ,那么(a + b)(a - b) > 0 ;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④如果 a, b 是实数,那么
A.1 B.2 C.3 D.4
7.已知整数,满足下列条件:,…,以此类推,的值是( )
A. B. C. D.
8.如图,在△ACB中,∠ACB=100°,∠A=20°,D是AB上一点.将△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
A.25° B.30° C.35° D.40°
二、填空题
9.计算:________.
10.能使命题“若,则”为假命题的b所有可能值组成的范围为____.
11.在同一平面内,正六边形和正方形如图所示放置,则等于____度.
12.若,则______.
1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2,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14.木匠有32m的木板,他想要在花圃周围做围栏.他考虑将花圃设计成以下的造型
上述四个方案中,能用32m的木板来围成的是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序号).
15.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7、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且,AE平分∠CAD,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C分别交于点,则下列结论:①;②∠AEF=∠BEF;③∠BAE=∠BEA;④;⑤∠CAD=2∠AEC﹣180°.其中正确的有 ___.
17.计算下列各题:
(1)(﹣1)2019÷()﹣2﹣(3.14﹣π)0;
(2)2021×2019﹣20202;(用简便方法计算)
(3)2x3y•(﹣3xy)2÷xy2;
(4)(a+b)(a﹣2b)﹣a(a﹣b).
18.因式分解:
(1) a3b﹣9ab;
(2) x4﹣8x2y2+16y4;
19.解方程组:
(1);
(2).
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三、解答题
21.如图,四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
(1)试说明:,在下列解答中填空(过程或理由);
解:∵(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已知),
∴__________(等量代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若,,则__________.
22.某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派小明到文体超市购买若干个文具袋作为奖品.这种文具袋标价每个元,请认真阅读结账时老板与小明的对话:
(1)结合两人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多少个?
(2)学校决定,再次购买钢笔和签字笔共支作为补充奖品,两次购买奖品总支出不超过元.其中钢笔标价每支元,签字笔标价每支元,经过沟通,这次老板给予折优惠,那么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多少支?
23.李师傅要给-块长9米,宽7米的长方形地面铺瓷砖.如图,现有A和B两种款式的瓷砖,且A款正方形瓷砖的边长与B款长方形瓷砖的长相等, B款瓷砖的长大于宽.已知一块A款瓷砖和-块B款瓷砖的价格和为140元; 3块A款瓷砖价格和4块B款瓷砖价格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每款瓷砖的单价.
(2)若李师傅买两种瓷砖共花了1000 元,且A款瓷砖的数量比B款多,则两种瓷砖各买了多少块?
(3)李师傅打算按如下设计图的规律进行铺瓷砖.若A款瓷砖的用量比B款瓷砖的2倍少14块,且恰好铺满地面,则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_ 米(直接写出答案).
24.如图,在中,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1)若,则 ;
(2)若,则 ;
(3)若,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则 .
25.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探究1):如图1,在Δ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º+∠A,(请补齐空白处)
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
∴∠1=∠ABC,_________________,
在ΔABC中,∠A+∠ABC+∠ACB=180º.
∴∠1+∠2=(∠ABC+∠ACB)=(180º-∠A)=90º-∠A,
∴∠BOC=180º-(∠1+∠2)=180º-(________)=90º+∠A.
(探究2):如图2,已知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应用):如图3,在RtΔAOB中,∠AOB=90º,已知AB不平行与CD,AC、BD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又CE、DE分别是∠ACD和∠BDC的角平分线,则∠E=_______;
(拓展):如图4,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O,∠MOQ=60º,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交于E、F,在Δ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ABO=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a3与a2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a3•a2=a5,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a3)2=a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a3÷a2=a,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同旁内角的概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据此可排除选项.
【详解】
解:与是同旁内角的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旁内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同旁内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解析】
解:解方程组得:x=3+a,y=-2-2a.∵x为正数,y为非负数,∴3+a>0,-2-2a≥0,解得:-3<a≤-1,故①错误;
当a=时,x=,y=,∴x=y,故②正确;
当a=-2时,x=3+(-2)=1,y=-2+4=2,x+y=3=5+(-2)=3,故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A、∵a>b,∴a﹣3>b﹣3,故本选项成立;
B、∵a>b,∴﹣3a<﹣3b,故本选项不成立;
C、∵a>b,∴,故本选项成立;
D、∵a>b,∴a+3>b+3,故本选项成立.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性质,熟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解析:B
【分析】
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得到整数解,进而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得a的范围.
【详解】
解:∵,
解不等式组,得,
∴,
∵不等式组有且只有3个整数解,
∴整数解为:,0,1,
∴,
解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先把题目中除未知数外的字母当做常数看待解不等式组,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结果的限制的条件得到有关字母的代数式,最后解代数式即可得到答案.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不等式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零指数幂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多边形的外角和不一定小于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原命题是假命题; ②如果0>a>b,那么(a+b)(a-b)<0,原命题是假命题; 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 ④如果a,b是实数,且a+b≠0,那么(a+b)0=1,原命题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不等式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零指数幂,难度较小.
7.B
解析:B
【分析】
通过有限次计算的结果,发现并总结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推算出要求的字母表示的数值.
【详解】
解:a0=0,
a1=-|a0+1|=-|0+1|=-1,
a2=-|a1+2|=-|-1+2|=-1,
a3=-|a2+3|=-|-1+3|=-2,
a4=-|a3+4|=-|-2+4|=-2,
a5=-|a4+5|=-|-2+5|=-3;
a6=-|a5+6|=-|-3+6|=-3;
a7=-|a6+7|=-|-3+7|=-4;
……
由此可以看出,这列数是0,-1,-1,-2,-2,-3,-3,-4,-4,……,
(2020+1)÷2=1010…1,故a2020=-101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需要掌握绝对值的运算法则.
8.D
解析:D
【详解】
∵在△ACB中,∠ACB=100°,∠A=20°,∴∠B=180°-100°-20°=60°,
∵△CDB′由△CDB翻折而成,∴∠CB′D=∠B=60°,
∵∠CB′D是△AB′D的外角,∴∠ADB′=∠CB′D-∠A=60°-20°=4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翻折变换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9.6x3
【分析】
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求解.
【详解】
解:原式=6x3,
故答案为:6x3.
【点睛】
本题考查单项式乘单项式,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基础.
10.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命题的真假判断即可;
【详解】
当b=0时,得,此命题是假命题;
当时,得,此命题是接命题;
故b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考查,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是关键.
11.150
【分析】
求出正六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的度数,这两个角的度数与的和是,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正六边形的内角是:,
正方形的角是,
则.
故答案为:1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2.-808.
【分析】
计算先提公因式101,然后利用拆项方法=,利用分配律化简=再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
=
=
=-808
故答案为-808.
【点睛】
本题考查加减乘混合运算,利用因式分解提公因式,然后拆项,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掌握加减乘混合运算顺序与步骤,利用因式分解提公因式,然后拆项,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是解题关键.
13.a<4
【分析】
原方程组两式相加可得的值,根据满足x+y<2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
①+②得,x+y=1+,
∵x+y<2,
∴1+<2,
解得a<4.
故答案为:a<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题意得出x+y=1+是解本题的关键.
14.①③④
【分析】
根据平移的方法将①③图形通过平移变换得到图形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②的周长大于32,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
解:平移的方法将①③图形通过平移变换得到图形④,
①周长=2(10+6)=32(m);
②∵垂线段最短,
∴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一定大于6m,
∵2(10+6)=32(m),
∴周长一定大于32m;
③周长=2(10+6)=32(m);
④周长=2(10+6)=32(m);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实际应用,垂线段最短,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4<x<10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直接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7、x,则有: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
解析:4<x<10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直接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7、x,则有: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6.①③④⑤
【分析】
证明即可判断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以判断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度的和差关系,证明即可判断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判断
解析:①③④⑤
【分析】
证明即可判断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以判断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度的和差关系,证明即可判断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判断⑤.
【详解】
①AD是BC边上的高,
,
,
即
故①正确;
②
与无法判断大小,故②不正确;
③ AE平分∠CAD,
,
,
,
,
,
④,
,
,
,
,,
,
,
,
故④正确;
⑤,
,
即,
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⑤.
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灵活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1)-;(2)-1;(3)36x4y;(4)-2b2
【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运算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3)根据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乘方法则
解析:(1)-;(2)-1;(3)36x4y;(4)-2b2
【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运算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3)根据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乘方法则计算即可;
(4)首先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解:(1)原式=-1÷4-1=-;
(2)原式=(2020+1)(2020-1)﹣20202=20202﹣1﹣20202=-1;
(3)原式=2x3y•9x2y2÷xy2=36x4y;
(4)原式=a2-ab-2b2-a2 +ab=-2b2;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1)ab(a+3)(a-3);(2)(x+2y)2(x-2y)2.
【分析】
(1)综合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
(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
解析:(1)ab(a+3)(a-3);(2)(x+2y)2(x-2y)2.
【分析】
(1)综合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
(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
(1)原式
;
(2)原式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综合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9.(1).(2)
【分析】
(1)利用代入法计算即可;
(2)利用加减消元法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把②代入①得,3x﹣2x=5,
解得:x=5,
把x=5代入②得:y=10,
∴方程组的
解析:(1).(2)
【分析】
(1)利用代入法计算即可;
(2)利用加减消元法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把②代入①得,3x﹣2x=5,
解得:x=5,
把x=5代入②得:y=10,
∴方程组的解为.
(2),
①+②得,3y=3,
解得:y=1,
把y=1代入②式得:x=5,
∴方程组的解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0.,整数解为-2,-1,0,1
【分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
【详解】
解:由①得.
由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解析:,整数解为-2,-1,0,1
【分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
【详解】
解:由①得.
由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1)见解析;(2)30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B∥EF,得到∠1=∠3,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到∠2+∠3=180°,得到AD∥BF;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得到∠BFD和∠1的度数
解析:(1)见解析;(2)30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B∥EF,得到∠1=∠3,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到∠2+∠3=180°,得到AD∥BF;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得到∠BFD和∠1的度数,利用平角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解:(1)∵(已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
∴(等量代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
∴,
∴.
∵,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证明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的关系.
22.(1)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个;(2)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支
【分析】
(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个,则实际购买了(x+1)个,根据对话内容列出方程并解答;
(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支,根据两种物品
解析:(1)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个;(2)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支
【分析】
(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个,则实际购买了(x+1)个,根据对话内容列出方程并解答;
(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支,根据两种物品的购买总费用不超过400元列出不等式并解答.
【详解】
解: 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个,则实际购买了个.
依题意得:.
解得.
答: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个.
设小明可购买钢笔支,则购买签字笔支,
依题意得:.
解得.
即.
答: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支.
【点睛】
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23.(1)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2)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3)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或1,.
【分析】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
解析:(1)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2)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3)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或1,.
【分析】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根据“一块A款瓷砖和一块B款瓷砖的价格和为140元;3块A款瓷砖价格和4块B款瓷砖价格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根据共花1000 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整数解即可;
(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根据图形以及“A款瓷砖的用量比B款瓷砖的2倍少14块”可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由是正整教分情况求出b的值.
【详解】
解: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
则有,
解得,
答: 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
(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
则80m+60n=1000,即4m+3n=50
∵m,n为正整数,且m>n
∴m=11时n=2;m=8时,n=6,
答: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瓷砖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瓷砖;
(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
由题意得:,
解得a=1.
由题可知,是正整教.
设 (k为正整数),
变形得到,
当k=1时,,故合去),
当k=2时,, 故舍去),
当k=3时,,
当k=4时,,
答: 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或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1)(2)较为简单,(3)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其中两款瓷砖的数量与图形之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4.(1)110(2)(90 +n)(3)×90°+n°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角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即可;
(2)根据BO、CO分别是∠ABC与∠ACB的角平
解析:(1)110(2)(90 +n)(3)×90°+n°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角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即可;
(2)根据BO、CO分别是∠ABC与∠ACB的角平分线,用n°的代数式表示出∠OBC与∠OCB的和,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OC的度数;
(3)根据规律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解:(1)∵∠A=40°,
∴∠ABC+∠ACB=140°,
∵点O是∠AB故答案为:110°;C与∠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OBC+∠OCB=70°,
∴∠BOC=110°.
(2)∵∠A=n°,
∴∠ABC+∠ACB=180°-n°,
∵BO、CO分别是∠ABC与∠ACB的角平分线,
∴∠OBC+∠OCB=∠ABC+∠ACB
=(∠ABC+∠ACB)
=(180°﹣n°)
=90°﹣n°,
∴∠BOC=180°﹣(∠OBC+∠OCB)=90°+n°.
故答案为:(90+n);
(3)由(2)得∠O=90°+n°,
∵∠ABO的平分线与∠ACO的平分线交于点O1,
∴∠O1BC=∠ABC,∠O1CB=∠ACB,
∴∠O1=180°﹣(∠ABC+∠ACB)=180°﹣(180°﹣∠A)=×180°+n°,
同理,∠O2=×180°+n°,
∴∠On=×180°+ n°,
∴∠O2017=×180°+n°,
故答案为:×90°+n°.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5.【探究1】∠2=∠ACB,90º-∠A;【探究2】∠BOC=90°﹣∠A,理由见解析;【应用】22.5°;【拓展】45°或36°.
【分析】
【探究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ABC,∠2=∠
解析:【探究1】∠2=∠ACB,90º-∠A;【探究2】∠BOC=90°﹣∠A,理由见解析;【应用】22.5°;【拓展】45°或36°.
【分析】
【探究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ABC,∠2=∠AC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2=90º-∠A,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探究2】如图2,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BC=(∠A+∠ACB),∠OCB=(∠A+∠ABC),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应用】延长AC与BD,设交点为G,如图5,由【探究1】的结论可得∠G的度数,于是可得∠GCD+∠GDC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可得∠1+∠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结果;
【拓展】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可得∠EAF=90°,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若∠EAF=4∠E,则∠E=22.5°,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BO=2∠E,于是可得结果;若∠EAF=4∠F,则∠F=22.5°,由【探究2】的结论可求出∠ABO=135°,然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判断此种情况不存在;若∠F=4∠E,则∠E=18°,然后再由第一种情况的结论∠ABO=2∠E即可求出结果,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探究1】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
∴∠1=∠ABC,∠2=∠ACB,
在ΔABC中,∠A+∠ABC+∠ACB=180º.
∴∠1+∠2=(∠ABC+∠ACB)=(180º-∠A)=90º-∠A,
∴∠BOC=180º-(∠1+∠2)=180º-(90º-∠A)=90º+∠A;
故答案为:∠2=∠ACB,90º-∠A;
【探究2】∠BOC=90°﹣∠A;理由如下:
如图2,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OBC=(∠A+∠ACB),∠OCB=(∠A+∠ABC),
在△BOC中,∠BOC=180°﹣∠OBC﹣∠OCB
=180°﹣(∠A+∠ACB)﹣(∠A+∠ABC),
=180°﹣(∠A+∠ACB+∠A+∠ABC),
=180°﹣(180°+∠A),
=90°﹣∠A;
【应用】延长AC与BD,设交点为G,如图5,由【探究1】的结论可得:∠G=,
∴∠GCD+∠GDC=45°,
∵CE、DE分别是∠ACD和∠BDC的角平分线,
∴∠1=∠ACD=,∠2=∠BDC=,
∴∠1+∠2=+=,
∴;
故答案为:22.5°;
【拓展】如图4,∵AE、AF是∠BAO和∠OAG的角平分线,
∴∠EAQ+∠FAQ=,
即∠EAF=90°,
在Rt△AEF中,若∠EAF=4∠E,则∠E=22.5°,
∵∠EOQ=∠E+∠EAQ,∠BOQ=2∠EOQ,∠BAO=2∠EAQ,
∴∠BOQ=2∠E+∠BAO,
又∠BOQ=∠BAO+∠ABO,
∴∠ABO=2∠E=45°;
若∠EAF=4∠F,则∠F=22.5°,
则由【探究2】知:,∴ ∠ABO=135°,
∵∠ABO<∠BOQ=60°,∴此种情况不存在;
若∠F=4∠E,则∠E=18°,
由第一种情况可知:∠ABO=2∠E,∴∠ABO=36°;
综上,∠ABO=45°或36°;
故答案为:45°或3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整体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