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铺镇第二小学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县级初评意见
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和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部署,绥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部分督学与专家,于2010年11月10日对长铺镇第二小学进行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评估组依照《邵阳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邵阳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规程》的要求,听取了学校校长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实地察看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及教学、生活设施设备,核查了相关经费帐目,召开了教师代表座谈会,走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现将督导评估意见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与特点
(一)党政重教,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长铺二小建校27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长铺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怀与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了长铺二小的建设与发展,县委、县政府多次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实地考察,给予了学校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主管教育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瑚同志;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丰新妹同志率领教育局、镇领导多次到学校,就学校的管理、建设;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工作指导,解决了学校工作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使学校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县财政局、县教育局、长铺镇政府等主管部门与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共400余万元,先后修建了食堂、寄宿生公寓、塑胶跑道、篮球场、文艺舞台、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并对学校各功能室的设备、器材予以添置、更新和维护,对教学楼、老化电路进行重装,并修建了多媒体教室,学校硬件设施得以进一步完善。
2010年10月,绥宁莳竹学校划归二小。如今,长铺二小校园面积1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1000平方米,学生运动场约9000平方米,250米环形跑道一条,100米直跑道一条,教学楼三栋,34个教学班,多媒体教室一间,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医务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器材室一应俱全。学校图书室有图书40万余册,学生电脑50台,老师办公电脑30台,装备到位,基础设施配备日臻完善。按教育局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到2012年,改造好学校操场,修一栋集食堂、室内体育场、会堂的综合大楼,更新和完善各功能室的设施、设备。校园内绿树成荫,地面洁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享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
(二)学校领导班子结构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领导班子通过择优聘任,逐步形成了一支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团队。全体行政人员团结协作,敢于创新、进取,上下拧成一股绳,为学校的发展带好了头,2006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学校领导班子”。
为了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十分关注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实施了“名师工程”,对教师队伍建设做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培训规划。多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名校观摩学习,与省城名校结对子,攻取他山之石;多方面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和参加省、市级的业务学习培训,注重对教工政治上的关怀,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情操。学校完善制定了《长铺二小教师一日行为规范》《教职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同作为教师行为准则,使广大教职员工工作有目标、行为有规范、评价有依据,充分激发了全体教职工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全校有25名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获得本科学历,专科学历70人,近几年有60余人次先后被评为国、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先进、优秀辅导员等。学校有了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作风硬,教学能力强的一流骨干教师队伍。
(三)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重视人的培养、教育与发展,形成了一个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模式。
学校制定完善了《长铺二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小学生养成教育手册》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同作为学生行为准则,构建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我们把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行素质,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家庭教育,保持教育的延续性,加强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注重教育的示范性,实施个体进步阶段化,坚持教育的持久性,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教育管理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校坚持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关,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视教学质量如生命”是学校教师恪守的职业信条。教学管理中,学校主要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把备好课、上好课做为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贯穿“三主”的教学原则(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着眼整体,强调发展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关注学生差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能力。拓展第二课堂,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大力摸索和探讨实践学法教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学校坚持特级、骨干教师进修业务讲座与教研组内课题讨论相结合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教研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优秀课比武活动,坚持开展“送教下乡,送课到样”活动,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展示学校的教学风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与省城名校结对,派员学习,收益颇丰。学校坚持“学生养成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的成交。
为确保学校建设发展,学校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预算经费、公用经费使用、用品采购管理使用、食品安检等财务、后勤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理人,从管理工作中获得效益,为学校发展服好务。
由于学校管理科学,育人环境和谐,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素质教育初见成效。自1998年以来,学校集体获得县、市、省级荣誉96项;学生在县、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运动会、科技制作、绘画、书法等活动中获奖610余人次,另有2009年五年级学生李源个人作文集《绿洲浪花》出版(香港文学出版社);教师在县、市、省、国家级刊物发表通讯、散文、论文或论文评比获奖400余人次;获得先进、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立功等60余人次;教师在县、市、省、国家级各种教学比武中获奖20余人次;2005年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考试,向平江校长、陈代劲、范俊胜、张太菊、黄熙、曾璐文等老师分别获得体育、自然、语文、数学、美术、英语学科的第一名,付学农获得体育第二名,袁仕国获得语文第三名;文娱节目、科技制作等在县、市、省、国家级活动中获奖20余个(项);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夺取4连冠;自2006年县教研室举行小学生数学竞赛以来,每次都以绝对优势夺得总分第一名;学校编纂校本教材《师之魂》(获市校本教材一等奖)、《校园拾萃》三辑、《长铺二小学生养成教育手册》共五揖,科研课题《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运用情感有效调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被省教育学会立项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
学校以严的制度管理人,以高的质量培养人,以美的环境陶冶人,以真诚的情感感化人,以良好的声誉赢得社会的信任,办学条件日益彰显出特色,学校的方方面面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诠释着发展的主题曲。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评估中发现,该校学位不足,大班额问题突出,该校的平均班额高达68人,超省定班额标准23人;无学生餐厅,与寄宿制学校的标准有差距。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城区小学学位,严格控制班额,切实缓解大班额问题。
希望长铺镇第二小学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反馈。
绥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0年11月17日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