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课时生命独特而可贵.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79166 上传时间:2025-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生命独特而可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生命独特而可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马中 一. 教学建议 第一课 生命的乐章 第一课时 生命独特而可贵 【课标内容】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本目通过学习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独特、生命有限而短暂三个部分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推导出生命可贵的结论。就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要从道理上明确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是有困难的,同时教材中对“生命的可贵”也没有具体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说明。但是教师的引导不能过于复杂,建议在教学“生命的独特性”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展示自然界存在的多种生命形式,扩充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要注意“度”,不要随意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 2.对教材的运用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水平,体现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 3.对重难点的把握要符合学生实际。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搜集各种资料、图片,或组织学生参加栽花种草、饲养小动物等拓展活动。 二.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分析 第一目教材含六个◎。第一至第三个◎,是由远及近地说明生命的来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第四及第五个◎是说明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也是独特的。第六个◎是以蜜蜂为例说明个体生命,包括人类的个体生命都是有限而短暂的。本目教学通过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独特、生命有限而短暂,最后得出结论:生命可贵。 七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生命的独特性”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影响了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在“模式一”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运用图片、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整合思路 本目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手段,运用图片、视频资料或事例,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 培养热爱自然,鉴赏自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感受和体验每个生命的独特性,认识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初步培养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生命的可贵。这是因为就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生活经历而言,要理解生命的可贵是有困难的,同时教材中也没有具体说明,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可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独特”“生命有限而短暂”三个结论中推出“生命可贵”即可。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生命的理解难度大,需要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看、议、说、结”,感知生命的本义,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动、植物图片。 (2)教学课件一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多媒体应用及分析 一. 情景导入 新闻回放:2000年,一架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在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空时突然发生故障,前起落架不能放下,飞机无法正常降落机场。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近3个小时,机组人员在多次努力失败之后决定通知乘客作好逃生准备,从空中小姐忙碌的身影和有些紧张的语调中,机上的乘客们预感到了死亡的来临,有人号啕大哭,有人通过电话与家人永别,有人在写下最后的遗言……最终飞机在油耗尽后进行迫降,也就是强行降落,在靠近地面的最后的一霎那,飞机擦着火花平安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惊魂未定的乘客走出机舱后与在此焦急守侯的亲人们纷纷抱头痛哭。 教师设问:同学们,假设你当时就在这架飞机上,那么在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之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或者你最想对你的亲人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生命是可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生命独特而可贵 应用—— 1.文本资料:新闻回放 2.背景音乐 二.新课讲解 1.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生命是可贵的话题,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图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引导:这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在蔚蓝色的大海里,海豚在飞跃;一群大天鹅在蓝天展翅翱翔;草地上,长颈鹿正踱着悠闲的步子……这个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美丽,充满了生机。 应用——资料展示 1.欣赏图片(时间约2分钟,内容是关于美丽的自然、可爱的生命方面的。) 2.视频:生物多样性 2.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吗?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三◎和第二◎相关内容。(可用“知识抢答”形式进行。) 教师:知道了最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何而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的内容。 请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中《生命的感动》一文,引导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引导: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既然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同学们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独特呢? 应用—— 教师小结 4.教师引导:自从地球上有了最早的生命,世界就变的如此美好。生命因自然而存在,自然因生命而美丽。自然界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各具特点、千姿百态的。同学们,回忆你的生活经历,回答老师的问题:你见过两只完全相同的猫或狗吗?或者你看见过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再展示一组图片(形态、表情各异的狗或猫……) 教师:正如你找不到两只一模一样的狗(猫)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你同样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四◎的内容,得出结论:自然界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性。 应用——资料展示 1.图片(如形态、表情各异的狗或猫……) 2.资料 5.教师引导:动物、植物各具特点,人类也一样。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有趣的心理体验吧。 活动设计: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你。(活动内容详见教材“活动感受之活动二”)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个体,不仅在外表上存在差异,就是内在的心理活动也完全不相同。从心理活动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 活动结束后,教师小结、引导:即使是同一个事物,我们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不是表明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呢?其实不仅在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上人与人不一样,就是在其他的许多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 应用—— 教师小结 6.请学生填写教材第五◎的个人资料表,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既加深了同学间的认识,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两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生命是独特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的确,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和气质,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 应用—— 教师小结 7.教师引导: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有限的。看过著名作家杨朔写的散文《荔枝蜜》吗? 学生朗读教材第一目第五◎《荔枝蜜》片段,完成教材相关内容,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有限。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它的有限而短暂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可贵。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用—— 1.教师小结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 应用—— 课堂小结 四.教学拓展 1.栽花种草 2.饲养小动物 3.休闲郊游 板书设计: 生命来之不易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可贵 生命是短暂的 应用—— 1. 板书设计 2. 背景音乐 三.参考资料 1.图片: 人与自然 http://www.zi- 中国环保网 网上科学馆 http://www.insm.org 野生动植物保护网 中国公众科技网 2.视频:生物多样性: 3.歌曲:《小小的我》 4.《新教材完全解读》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5.《教师教学用书》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6.《<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标教材介绍 7.参考网站 (1).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访问地址 (2).中央馆资源库地址 (3).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学思想政治资源网 (5).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6).陕西教育网 (7).中学政治教师联盟网 (8).政治教学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