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调查最终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69920 上传时间:2025-07-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最终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调查最终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士课程论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习总结 姓 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习总结 通过几周的学习,本人深刻认识到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对我们正确发现、收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很有帮助,以下是我的学习总结。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涵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它包括:课题的确定及其方法;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范式;分析单位;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假设;研究的理论结构;社会测量;概念的操作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诸如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二是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诸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法、会议法等。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它包括: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深刻;第二、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备和科学;第三、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调查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第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社会现象的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都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它要求:一是要从事实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脱离客观,从主观臆造的定义出发;二是在调查研究时,排除其他预先设定的观念干扰,以免出现对研究客体的歪曲、夸大和缩小。   在调查研究中怎样坚持客观性原则,其基本要求是: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笫三,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过程,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正确地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必须借助各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有关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自我规律的体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研究成果要用数据、资料说话,观点、意见、建议不能凭空臆造。   第二,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即材料与观点要一致,而不是以局部的、零散的材料去说明整体、全面的情况。   第三,调查结论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调查所得出的观点要自然地从调查资料中引出,而不是前后矛盾,更不能用局部资料来概括全部情况,否则,不同的调查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调查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科学性原则说明,客观事实只有一个,应该得出同一个结论。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适应对象的特点,把调查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放在—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这—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社会调查研究要注重对象的整体性。   第二,社会调查研究在界定系统的界线时应明确清晰。   第三,社会调查研究要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联系。   第四,社会调查研究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把系统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与自然历史一致的过程。 第五,社会调查研究还要注意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 5、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调查与研究比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社会调查研究为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6、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1)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口、文化,其中对文化的理解是难点。掌握自然环境、人口、文化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关系。   (2)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类型有:社会中的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阶层、民族、社区等。 7、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2)根据调查研究的时序,可划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3)根据调查研究的性质,可划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指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得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 8、社会的基本要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面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人们前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式和发展。   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实质上是研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财富的活动。正因为如此,社会调查研究,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问题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之一。   (2)人口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基本要素,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人类社会。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于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和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主要是调查研究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3)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所产生的一切成果。研究影响社会的问题,不仅主要研究政治的、经济的因素,而且还必须研究—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定的文化模式渊源于某种生产方式,而且又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课题也就在于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影响,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