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阳光很活泼
设计人:齐向丽
修改人:张爱琴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哟段话的含义,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力的童心。
3. 体会课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4.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体会阳光很活泼以及“儿子”那颗充满想象力的童心;体会课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2.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方法
1. 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
2.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与小组合作讨论。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绯红”等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阳光很活泼。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阳光很活泼。
焦距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搜集太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说阳光导课
1、 教师连续出示阳光的图片,学生欣赏。
2、 教师板书“阳光”:同学们,看了这些照片,你觉得阳光怎么样呢?(温暖、和煦、灿烂……)
3、 教师板书“很活泼”: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补充的,大家一起读一读。(学生读“阳光很活泼”)
4、 教师导读:阳光真的很活泼吗?我们一起读读这篇课文。
二、 生自读,读文中感悟
1.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读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2)找出文中描写阳光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2. 教师出示生字词与卡片,指名读。
3. 教师强调要点。
4. 教师出示“绯红”等词语卡片,学生在读中积累。
5. 指名反馈:你们画了哪些描写阳光的语句?(学生反馈)
6.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些语句。
三、 品读句子,体会阳光的活泼
1. 教师现场采访:阳光活泼吗?
2. 教师:是呀,阳光是活泼的!你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3. 集体反馈,教师相机引导品读感悟。
(1)“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然后再露出一点,露出一点……”
A\引导想象,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B教师:你是怎么感受到太阳的活泼的?
C引导学生从加点的字词中体会太阳的活泼。
D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子。
(2)”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A指名读一读。
B知名反馈:你是怎么体会到阳光的活泼的?(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祈福荡漾”很有动感)
C融入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3)“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A全班齐读句子。
B再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与美丽)
C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
4. 教师:阳光真的很活泼。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三句话。
5.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评议。
6. 集体朗读这三句话。
四、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用一颗童心去看世界,阳光真的很活泼。
五、 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阳光的语句。
2.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总结全文,了解插叙的作用。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难点:了解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后词语,学生一起读一读。
2.听写这些词语。
3.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文中的语句中感受到了阳光是活泼的。“父亲”是个画家,当他亲眼看到这么活泼的阳光时他的感受如何?我们一起再读课文。
二、了解事件,初步感悟道理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知名反馈。
“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
3. 引导学生讨论:父亲为什么觉得新奇、震撼?
4. 指名反馈。
5. 教师:是呀,儿子的坚持,让父亲亲眼看到了阳光的活泼,并创作了作品《阳光很活泼》,从中你收到了什么启发呢?
三、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
1..教师:第二天,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大家一起读一读信中的这句话。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童心。”
2.教师:你们能够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 指名反馈,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不仅仅阳光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独特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子。
四、总结全文,体会插叙的作用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表达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2.指名反馈。
3.教师指名反馈: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说明爸爸看日出的起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阳光很活泼”似乎是一个病句,可再亲眼看过日出的父亲眼里却是最美妙、最灵动的句子。这就是用童心去感受另一个世界。我们不仅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还应该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六、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文中描写阳光的句子。
3.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