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授课内容,今天我要讲三个话题 :讲课时请大家务必把手机关掉,!,一、标准工时管理,二、瓶颈工序管理,三、效率管理,一、标准工时管理,Standard Time,前言:什么叫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该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l,)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这里讲的,重复性,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例如批量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投入,重复加工,重复检验等;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作为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扩大,标准,重复利用范围。,(,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这就是说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这些经验都是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基础上,加之规范化,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能具有科学性。,(,4,)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如制定产品标准不仅要有生产部门参加,还应当有用户、科研、检验等部门参加共同讨论研究,,协商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用正常的速度按照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生产出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的一个单位时所需要的时间。,Standard Time,一、标准工时管理,标准工时包括哪些前提条件?,1,、在规定的作业环境条件下。,2,、使用规定的设备、工具、夹具。,3,、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4,、适合此项工作要求并达到熟练程度的员工。,5,、以正常的身体、精神状态努力进行工作,没有勉强。,6,、每天能够维持完成,包含一定的宽放量,1,、给相关部提供工作计划的依据,给,PMC,编排生产排程,预测产能;,给财务人员估算成本;,给项目部确定对外销售价格是否合理;,给,IE,优化工序流程,现场改善;,给,IE/ME,评估设备所需数量;,给生产部门估算人员数量及每天的产能;,给生产部门制定更精确的细生产短程计划。,、制定标准工时有什么用途?,制定标准工时有什么用途?,2,、日常管理参考的作用,以,ST,对生产作业状况的监督指导(,PE,、,IE,、生产领班),以,ST,对人力预算和增减控制(人事、生产、,IE,),以,ST,进行成本管理(,IE,、财务),以,ST,研究改善现有作业方法(,IE,),以,ST,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ME,),以,ST,为基准对新员工进行作业培训(人事、,IE,),3,、,评价生产状态的指标,(,1,),有了,ST PE/IE,可以对现有作业方法进行比较、改进或选择。,(,2,),有了,ST PE/ME,可以对生产设备和工装的设计评估和选择,(,3,),有了,ST IE/PD,可以评估员工的作业效率,(,4,),有了,ST IE/PD,可以评估产线整体生产效率,(,5,),有了,ST IE,可以知道产线工序平衡状况。,(,6,),有了,ST HR,可以更好地评估生产绩效,(,7,),有了,ST IE,可以制定修订更准确的新的,ST,制定标准工时有什么用途?,、,标准工时的构成,标准工时,=,纯作业时间,X(1+,宽放率,),纯作业时间,=,某工序实测,N,次平均值,X,评估系数,实测时间,基本评估的,修正时间,宽放时间,纯作业时间,标准工时,1,、观测时间,用秒表将,1040,次观测所得到的时间值(异常值除外)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就是观测时间,又叫实测时间。,2,、评估系数,将快慢不均的作业时间修正为熟练作业者按照规定的作业速度进行作业所花的时间,就是所谓的评估;评价采用的系数叫做评估系数,评估系数,:,非常快,1.2,很快,1.1,快,1.0,正常,0.90,比较慢,0.8,慢,0.6,标准工时的构成,3,、纯作业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在正常状态,下连续完成作业,内容所需的时间,,就是用秒表实测到的,时间值,X,评估系数,的时间,纯作业时间,=,实测时间的,N,次平均值,X,评估系数,4,、宽放时间,作业者在其实际的作业时间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空白,,,可以与他人协商、上洗手间、中途休息、喝水等这些空出的时间叫宽放放时间,标准工时的构成,(1),为什么要增加宽放,?,_,宽放的设定与赋予,上班時間,工作時間,部門損耗,有效工作時間,個人損耗,合理的時間損耗(早會、合理的換單、上下班的清洁、正常的設備維護、正常的檢查等)=部門寬放,不合理的時間損耗,正常工时,额外工时,(,培训,标准工时之外的工时等,),合理的時間損耗(工人因為疲勞而產生延誤、因為個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廁所、擦汗、換鞋等而產生延誤,听取工作指令而產生的延誤)=個人寬放,不合理的時間損耗,(1),、人,不可能像,“,机器,”,,可以不断,“,正常,”,作业,人,必定,“,因人而异,”,。,(2),、人,必然有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困难与限制,(3),、由于作业环境的不同,使作业,“,中断,”,损失,会以一定比率发生。,(4),、作业中难免发生,“,行政管理,”,上的需求。,“,阻碍,”,作业的顺畅进行。,(2),、宽放的必要性,(3),个人宽放,在工作時間內,工人因為疲勞而產生延誤、因為個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廁所、擦汗、換鞋等而產生延誤,听取工作指令而產生的延誤等,所有的這些延誤(工時損耗)是工人必須的,而且是合理的延誤,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個人的寬放。,个人宽放的定义,:,a.,喝水,上厕所等个人生理需要,:,白班,:9:309:40AM;,15:0015:10(11 hours);,夜班,:20min;(20min/660min=3%),。,b.,工作疲劳,:3%;,c.,其它,:,如领取工具,听从指示等,:2%,。,(4),部门宽放,在上班時間內,因為部門運作如:早會、合理的換單、上下班的清洁、正常的設備維護、正常的檢查等而引起的延誤,所有的這些延誤(工時損耗)是部門必須的,而且是合理的延誤,我們把它定義為部門寬放。,部门宽放的定义,:,A.,班前会:,10,分钟;,B.,上下班清洁:,C.,正常的设备维护:,D.,合理的换单:,E.,QA,正常检查:,、,宽放适用范围,生理宽放,上厕所,/,喝茶,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精神疲劳,体力疲劳,管理宽放,现场行政管理需求,特殊宽放,小批量宽放,平衡宽放,宽放的赋予,标准工时纯作业工时,(,1,宽放率),纯作业工时,=,某工序,N,次实测数值之平均值,X,评估系数,问题:只在于宽放率的订定,运用,ILO,世界性的宽放标准,(联合国国际劳工局标准),1,、固定宽放,项目,男,女,私事宽放,5,7,基本疲劳宽放,4,4,2,、变动宽放(疲劳),区分,男,女,立姿操作,1,2,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2,3,挂向上,5,5,极舒适,7,7,重量,/,阻力,5,磅以上,0,1,10,磅以上,1,2,3,、其他:,照明不良,大气条件,注意力不集中,噪音,精神疲劳(加工复难度),单调感,无聊感,、定率宽放公式(疲劳宽放),1,、基本架构,合计疲劳宽放率(),肉体努力宽放率,精神努力宽放率,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统,对单调感之宽放率,2,、肉体努力宽放率,(肉体之努力,/,作业姿势),程度,宽放率,极轻,1.8,轻,3.6,中,5.4,重,7.2,极重,9.0,3,、精神努力宽放率,程度,宽放率,轻,0.6,中,1.8,重,3.0,4,、对停休时间之恢复系统,停休时间,恢复系统,0,5,1.00,6,10,0.90,11,15,0.80,16,20,0.71,21,25,0.62,26,30,0.54,、西屋式疲劳宽放率表,1,、影响要素,、努力、姿势,、特殊作业衣与装具、细密度与眼部疲劳,、反复动作与神经紧张度、单调度,、责任与对危险之注意度,、创造力,/,集中力,/,注意力,、环境、噪音,、温度、光亮度,、地面状况,、特殊宽放,、管理宽放,例如:朝会,/,作业场所清扫,等杂项,、组宽放,针对“输送带”型态,多人连贯流程而设。,以弥补其连续作业移运中的“不平衡”损失,、小批量宽放,针对经常“多批小量”产品多变的生产现象,为弥补“熟习曲线”问题而设。,1,、报价工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制样时完成,方法:由制样人员统计每件样板的制作时间,取平均值加损耗时间即可。,报价工时,=N,个样的平均制作时间,+,损耗时间,=,工序的正常作业时间,X,(,1+,个人宽放,+,部门宽放),X,(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2,、,IE,工艺文件,SOP,初期核定工时,量产前由,IE,依据标准样品、生产流程图、,WI,等,运用,MTM,手法计算产生结果,再加上宽松时间即可。,MTM-Methods Time Measurement,方法、时间、衡量,标准工时,=,正常作业时间,+,宽松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3,、大货生产后,在量产后由,IE,实地统计现场作业的时间进行处理后,再加宽松时间即可,标准时间,=,纯作业时间,X,(,1+,宽放率),纯作业时间,=,实测时间,X,评估系数,标准工时是一个作业单位的量:,可以是某个工序完成规定作业的时间,也可以是一件成品规定所需要的时间!,标准工时的设定方向,1,、非科学化的方法,、经验的方法,主事者,/,资深作业者接臆测,易争执,/,无依据资料,、历史记录法,运用,“,工时记录单,”,作资料来源,运用简易,“,统计方法,”,分析,2,、科学化的方法,、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Time Study,),传统方法,用途,/,适用性最广,、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以“动作”的科学分析为主体,例如:,适用于人体作业,、综合数据法(,MTM-2 MODAPTS Work Factors,),以“作业单元”为主体对象,适用性很广,/,易为现场人员所接受,二、瓶颈工序管理,、生产瓶颈的表现方式,1,、工序方面的表现,工序,A,忙的满头大汗,工序,B,翅着二郎腿清闲哼小调。,2,、半成品表现方面,工序,A,半成品大量积压,工序,B,则等待,3,、均衡生产方面,生产不配套,没有优化配置,4,、,生产线上的表现,工序,A,大量滞留堆积,工序,B,则流动正常,工,序,1,工,序,2,工,序,4,工,序,5,、引发瓶颈的原因,1,、材料供应不到位,2,、个别工序出现品质问题(返工、补件),,3,、工艺不合理,,WI,跟不上,4,、个别工序尤其熟练工数量不足,5,、设备配置不足、前后工序不合理、检修,6,、突发性因素:人员调动、安全事故、,材料延期、品质不良,7,、有些是必须要等待若干时间才能完成的,且不可人为缩短,这类工序也将会出现瓶。,、生产瓶颈的四种解决方法,1,、生产进度瓶颈的解决方法,(PMC,生产进度,),2,、技术瓶颈解决方法,(,工程阶段,),3,、人员瓶颈的解决方法,(,生产、人事、,IE),4,、工艺方法与产品质量问题瓶颈的解决方法(,IE,),1,、生产进度瓶颈的解决方法,(,1,)先寻找进度瓶颈所处的位置点;,(,2,)分析该瓶颈对整体进度的影响;,(,3,)确定该瓶颈对整体进度影响程度;,(,4,)对瓶颈原因进行分析;,(,5,)商议解决办法,明确责任人,确定解决时间;,(,6,)实施解决办法,并进行过程跟踪;,(,7,)评估改进结果。,2,、技术瓶颈解决方法,(,1,)寻找造成瓶颈问题的材料;,(,2,)分析问题材料的影响及程序;,(,3,)对材料进行归类分析;,(,4,)对材料进行特性分析;,(,5,)与供应商协商沟通或换新供应商;,(,6,)用替代品,或要客户提供相关材料。,3,、人员瓶颈的解决方法,(,1,)找到人员或技术力量不足的工序或部门;,(,2,)分析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影响;,(,3,)对人员定编和研究;,(,4,)确定人员的数量、结构组成;,(,5,)对人员进行培训;,(,6,)及时招聘补充。,4,、,工艺方法与产品质量问题瓶颈的解决方法,(,1,)找到工艺技术瓶颈的关键部位;,(,2,)分析讨论寻找解决方案;,(,3,)按方案进行实验或小量试制;,(,4,)对成功的工艺技术方案,建立工艺规范;,(,5,)制定品质检验规范和,SOP,;,(,6,)进行后续的监督。,三、什么是效率管理?,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低于生产系统所规定的水平的情况,这跟作业人员的能力的努力有关,规范最佳的制造方式就是标准作业,达成标准的程度叫做效率;为了减少生产要素,(,劳动力、材料设备,),的损耗,制造方式上对为提高生产率的企划、设计、编排、设置等内容,在实施方面按标准每天在监督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活动,,,把作业人员的作业态度拉到适当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叫做效率管理。,1,、生产效率的计算,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生产效率,=,完成工时,/,实际生产工时,完成工时,=,标准工时,X,生产数量,劳动生产率,产量,劳动投入量,(可以知道每个人做了多少数量),设备生产率,产量,设备投入量,(可以知道每台设备可以做多少,),原材料生产率,产量原,材料投入量,(可以知道每件产品用了多少料),2,、生产效率的三个要素,指标项目,单位,计算公式,说明,拥有工时,分,拥有人员,(480,分休息时间,),所有生产拥有人员的工时,考勤工时,(非就劳工时),分,相关人员,(,缺勤、休假、出差、支援等,),实际上没投入到作业的工时,(,缺勤、休假、出差、外支援,),出勤工时,分,拥有人员考勤工时,实际投入到作业的人员的工时,追加工时,(超勤工时),分,相关人员,(,加班、受援的时间,),正常出勤工时以外追加作业的工时,如加班、特殊出勤、接受支援、残留作业,总工时,分,出勤工时追加工时,投入到作业的总工时,损失工时,(异常工时),分,相关人员,(,因监督人员的管理责任引起的损失工时,不属作业人员责任的损耗工时(待料、设备故障、重工、,修理、欠料、重检、再作业、重工、追加作业等,),实际生产工时,分,作业工时损失时间,作业工时中去掉损失的工时,实际投入到作业的工时,完成工时,有效产出工时,分,(,各机型所需的标准时间,各机型的产量,),规定的生产中投入到标准时间的合计,4,、生产性管理指标,指标项目,单位,计算公式,说明,稼动率,(可动率),%,),(实际生产工时,出勤工时),X100,生产性达成率,分,(完成工时,总工时),/,目标(,%,)、,生产量达成率,分,生产量,/,目标(,%,)、,无效工时:,分,停电、教育、培训、早会、清扫、整理、,会议、机型变更,等,有效工时,分,总工时,-,无效工时,生产性:,分,完成工时,/,总工时(,%,),生产工时达成率,分,总(标准)工时,/,完成工时,作业能率,生产效率,完成工时,/,实际生产工时,标准工时与产量之积,/,当天所有作业人员工时减掉损失的工时,生产性管理指标,指标项目,单位,计算公式,运 转 率,实际生产工时,作业工时,100,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及实际生产中所用的时间之比,作 业 效 率,标准工时,实际作业工时,100,生产产品所需的标准时间和实际用的时间之比,人均 生产量,个,(,标准工时,作业工时,)(460,分标准机型标准时间,),投入的人员数除于指定作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每机型经商讨后定标准机型),平均拥有人员的加班率,拥有工时,(,正常工作的天数,(460,分,),休息时间,),加班工时,拥有工时,100,线体平衡率,各工序工时总和,(瓶颈工时,X,工序数),X100,表示作业人员之间作业要素间平衡程度的值,生产率,(直通率),(,产出数,投入数),X100,生产性管理指标,工时:,人或机器能做的或已做的量用数字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加、减、乘、除,其单位是人分;,生产量:,工序的最终检查中合格的产品数量;,正常作业时间:,一天,480,分钟的工作时间中去掉休息时间的时间,;,正常作业日:,特殊日,(,公休日、国庆、公司规定休息日,),以外的工作日,,,但换休是属于正常作业日;,总人员:,作业人员和间接人员的总和;,生产性管理指标,间接人员:,办公室人员及材料、设备、工具、司机等管理人员和生产线上的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直接人员,:,生产线及工序的直接作业人员及的检查、调试、修理人员。,停拉工时的定义,:,在正常生产中生产线停顿的工时。,停拉工时与异常工时的区别:,停拉工时的统计包含合理的停拉工时和不合理的停拉工时,当停拉时间大等于,10,分钟以上起就要计时。,(停工待料、设备故障大于,10,分钟、欠料、来料品质异常、产品品质异常),大于,10,分钟的停拉工时属异常工时,生产性管理指标,附页:停拉工时,记录,-1,流水线型生产线:例如:,停止工序,影响工序和人数,停止,停止工时,4,工序,4,5,6,7,1.75hrs,1.75 X 10=17.5mhrs,工位数,2,3,1,2,人数,2,3,1,4,4,中的,1,个工位,工序,4,5,6,7,1.75hrs,1.75 X 5=8.75mhrs,工位数,1,3/2,1/2,2/2,人数,1,3/2,1/2,4/2,停拉工时,记录,-2,分段型生产线:例如:,停止工位,影响工位和人数,停止,停止工时,4,工序,4,5,1.75hrs,1.75 X 5=8.75mhrs,工位数,2,3,人数,2,3,4,中的,1,个工位,工序,4,5,1.75hrs,1.75 X(1+3/2)=4.375mhrs,工位数,1,3/2,人数,1,3/2,停拉工时,记录,-3,分段型生产线:例如:,停止工位,影响工位和人数,停止,停止工时,5,中的,2,个工位,工序,5,1.75hrs,1.75 X 2=3.5mhrs,工位,2,人数,2,END,Thanks,Aiguo luo 20080331,
展开阅读全文